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灯神 >

第23部分

中华灯神-第23部分

小说: 中华灯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也是龙颜大悦,“东伯侯教女有方,送女进宫有功,当场赏赐,东伯侯姜桓楚为贤良忠孝百公之长,新增国戚,每月加禄米八百石,文官三名、武将三名。其子姜文焕亦护送有功,赏赐上等战甲一套,美酒三杯,夸官三日。”

    那东伯侯父子,得此赏赐也是心中欢喜,心中愈发觉得送姜容前来是正确的。

    其实,现在心中最高兴的是帝乙,他本来迟迟不曾挥兵东征,只为东伯侯立场不明,唯恐东征出现意外,对大商有不可逆转的损伤。

    而此时,有了这一层关系,姜桓楚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他背后下刀子,毕竟天下诸侯谁也不会跟随一个逆乱之臣。

    他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现在太子已经成婚,也算是有了一定,现在自己可以放心出征了,明年就挥军东征,打他一个落花流水,让他胆寒,再也不敢骚扰大商。

第45章 其实历史已经被改写() 
时光如水,岁月荏苒,不知不觉中,已过了半年光景,而此时肖宇清早已和姜容如胶似漆,而帝乙也早已准备就绪。

    随后帝乙颁旨一道,御驾亲征,武成王黄飞虎率领手下群雄随行,外出期间,由太子摄国,文事托付给首相商容、亚相比干、武事交付于太师闻仲。

    肖宇清本来也想去,但是朝中不可无人掌事,而且这半年来,他和姜容也是初涉云雨,正是缠绵悱恻,情深意浓之时。

    有了切身体会,肖宇清方才知晓,为何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其中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现在肖宇清对于帝辛的亡国之举,也是有些同情了,别说被狐狸精迷惑。就说现在,姜容不过是一普通女子,自己对她尚且流连忘返,不忍分离片刻。若是真的碰到了狐狸精,又有几人能够不色令智昏。

    想到这里,肖宇清也打定主意,有机会要赶紧了解找到帝辛,还有就是有机会要好好学习道法,不然的话,等到狐狸精面世,自己万难抵御。

    虽说自己已经决意不会让妲己进宫,然而既然天意灭商,那轩辕坟三妖迟早会来捣乱,就算是不附在妲己身上,他们也可以附身在别人身上。

    若是自己不早早修习道法,前途危机重重。不过还好的是,现在是帝乙十年,尚有大把时间可以扭转一切。

    而且他也知道,此战帝乙必胜,所以他丝毫不用担心,亲自带着众臣前来送别。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已经半年不曾发声的子启这次不知道抽什么风,居然自告奋勇要随军出征。

    而帝乙因为上次的事情,对他也不怎么待见,难得看到他有如此孝心,颇为欣慰,遂含笑应允。

    随后帝乙点齐十万大军,立刻开拔,其实他早就暗中通知了攸侯喜,让他从旁协助,暗中响应,只是为防止走漏风声,他没有告诉别人。

    而肖宇清也没当回事,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他也已经熟悉朝廷的一切,也越发的得心应手。

    然而很快前方军报传来,确令肖宇清大吃一惊,按照史料记载,这次帝乙出征,所向披靡,不但轻易取胜,抓获了方国大酋长,而且是迫使对方臣服,基本平定了东夷。

    然而前方回报确是军情告急,帝乙此次不但多次中伏,损兵折将,而他自己也是身受重伤,若非武成王舍命相护,众将拼死强撑,等到了攸侯喜的救兵,他恐怕已经驾崩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损失惨重,十万大军,已经战死两万,剩下的半数带伤。此次御驾亲征不但没有取到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反而助长了方国的气焰。

    肖宇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和帝辛的归来,就是为了改写历史,从自己和帝辛到了这个时代的那一刻开始,历史已经不是历史了,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未知数,换句话说,也就是说商朝可以亡,也可以不亡;未来可以是周武王伐纣,也可以完全没有这件事情。

    而这次帝乙重伤就是明证,一切正和和历史相反。

    而帝乙重伤,所谓的东征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帝乙不用几日就会还朝。

    不过此时的肖宇清心中却是波澜起伏,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自己是二十一世纪的人,只是为了结拜大哥,才会跑到这里,仅仅是想帮他的忙,还天真的以为可以完事后回家。

    可是一旦历史改变了,那自己还能回去吗?还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吗?想起他们,肖宇清心中愈加烦闷,本来想着有了帝辛,可以很快就有大把的时间陪陪他们,哪知道居然会连见都见不到了,甚至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

    然而事情已经到这个田地,所有的一切又不可能从头开始,他也不能左右时态的发展,还好值得安慰的是,在这里还有姜容陪着他。

    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等待找到帝辛再说了,当下只能是尽最大努力,把所有的一切都往好的方面改写。

    没用几天,帝乙已经班师回朝,只见他们这些人,去得时候,雄赳赳气昂昂,人欢马叫,无限生机。

    回来确是一个个垂头丧气,再看武成王黄飞虎坐下五色神牛,亦是无精打采,黄飞虎也是盔歪甲斜,眼窝深陷,身边众将各个狼狈不堪。

    而在旁边的龙车之上,帝乙脸色惨白,显得精神十分不济。

    肖宇清和子衍急忙上前,双双扶住了帝乙,把他搀扶下来。旁边的太师闻仲见此情景,只气的三目齐颤,质问黄飞虎道:“武成王,你也是久经沙场,身边猛将如云,怎么会如此光景,不但自身狼狈不已,更是护驾不利。”

    那黄飞虎也是面有愧色,不过他也知道,这个事情必须明说,他对着闻太师拱手道:“太师容禀,此事并非飞虎不肯尽力,实在是对方居然未卜先知,知道我军动向,沿途设有伏兵,而且不知对方从何处请来左道旁门之士。”

    “两军尚未交战,已经飞沙走石,飞虎虽然有些勇武,但是对于道门之法,实在是束手无策,乱军中,大王被对方刀剑所伤,确实是飞虎护驾不利,飞虎愿意领罪。”

    闻太师听闻此言,连连跺脚,“这都怪我,原想东夷国内,并无各教中人,无人能施展道法,想来无事,所以没有跟随,此事与你无干,实在是吾之过也。”

    此时帝乙勉强睁开眼睛,对着闻太师说道:“此事非太师过也,亦飞武成王之过,武成王治军严谨,进退有方,此战之败,只在于对方能料敌机先,知道我军动向,孤王亦觉惊疑,只是敌军已然取胜,士气大震,再打下去徒增伤亡。”

    “还好,孤王还有攸侯喜这个大商忠良,他麾下十五万兵马亦可牵制方国,方国虽胜,气焰嚣张,但是却也不敢太过深入我大商。”

    “此次兵败实在是孤王之过也,各位请回,待孤王痊愈,卷土重来,定要平定方国。”

    其实,这个时候肖宇清已经听明白了,这个事情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大商之内一定是出了奸细。

第46章 道教各派百花齐放() 
帝乙从回来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休息,而且刚刚他是心中有事,一直强顶着,现在事情也说完了,顿时一阵疲倦袭来,顿时是哈欠连天。

    肖宇清和子衍一看是这种情况,也很是知趣的告辞离开,不过他们并没有分开,而是直接到了肖宇清的偏殿商议。

    两人一琢磨,这对于各种教门也不是很清楚,干脆请个明白人来问问吧,既然闻太师是朝歌道法最高的人,那他应该知道的最多,干脆就请他来。

    于是两人差人去请闻太师。

    闻太师听说两位王子请他,他自然不会拒绝,随来人一同去见,功夫不大,早已来到了偏殿。

    肖宇清和子衍急忙外出相应,对着闻太师拱手道:“实在是有不解之事,要请教太师,实在是劳烦太师了。”

    闻太师看到两位王子对他十分恭敬,他也急忙摆手,“两位王子,不必如此,有事用到老夫,乃是老夫的荣幸,不知二位有何事?”

    两人急忙先把太师请到屋中,分宾主落座,这才说了子启的事情,然后请教闻太师,这两个人应该是什么来历。

    闻太师微微一笑,“两位王子,不是道门中人,不知这些,不足为怪,既然设计道门中人,那我就给两位讲讲。”

    “在大商境内,主要道法乃是鸿钧老祖所创,他有三位传人,大弟子老子,化身无数,以仁教传天下;二弟子元始天尊,开创阐教,门下亦是人才济济;三弟子通天教主,开创截教,而闻太师的恩师,正是通天教主的弟子。”

    “然而在大商周围的各个诸侯国,信仰大不相同,所信教派也不同,大体分为西方的西方教、南方的拜火教、东方天神教、北方万物教势力最为庞大,各种小教派无数的混乱局面。”

    而按照帝乙所讲,这两人既然是方国过来的,他们在东方,那最有可能的就是,他们是天神教的。

    肖宇清听得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事情?光是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么多教派,难怪到了现代更是同一地区各种教派都有。

    子衍听得分明,于是他问闻太师道:“那依照太师所见,这个天神教的道法如何?”

    闻太师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却不知,毕竟道法三千,各有玄妙,孰强孰弱,因人而异,不过老夫还是有信心能够打发两个什么所谓的大师的。”

    肖宇清看到闻太师如此有信心,不禁问道:“那太师能否传我们道法?让我们也有自保之力?”

    闻太师摇了摇头,说道:“非是我不愿,实在是此时乃是多事之秋,而修道亦非一朝一夕可得,一时三刻,急切不可,你是太子,现在大王病重,你要摄政,哪有时间练习?”

    旁边的子衍一听,对着闻太师说道:“那我呢?我没有三弟那么忙,总可以学了吧?”

    闻太师点了点头,有些无奈的说道:“你倒是可以。”

    其实闻太师并不是不愿意教,而是修习道法必须要从旁督促,而这两个人的身份,实在是不能总是厉声呵斥,这样教起来尴尴尬尬,而且不易见效,空费时间精神,所以他才找借口推脱。

    然而对于子衍他确实没有什么借口能推了,也只好答应。

    对此肖宇清并没有太在意,毕竟闻太师说的在理,什么事情还是等帝乙好转了再说,现在子衍能学好道法,对自己也是一大帮助。

    不过既然已经收了子衍,他也就不能什么都不管,他就带着子衍去他的府邸,进行练习去了。

    看到他们走了,肖宇清心中再次茫然了,事情越来越乱了,历史被改写了,本来以为是开卷考试,结果临时变成了闭卷,最麻烦的是换汤又换药,所有内容全都茫然未知。

    一个不慎,恐怕自己就要陷入险地。

    现在已经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子启定然会成为他的死敌,只是不知道子启现在有什么打算,他又会在方国干些什么呢?

    此时的子启正在方国成为了座上宾,因为他已经和方国达成协议,一旦帝乙驾崩,他就以争夺王位为由,让方国为他出兵,师出有名,一旦他当上了大王,把方国周边四个小国直接封给方国。

    正是因为他的身份和他的承诺,方国才会把他待为上宾。

    毕竟方国多次犯境,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只是帝乙向来软硬不吃,对他们更是严防死守,两下交锋,他们吃亏居多。

    而一旦真的帮着子启当了大王,他们直接可以得到四个小国,实力必将进一步壮大,到时候,他们在慢慢侵吞周边国家,必然能一跃成为东方强国,甚至能够把大商打下来。

    正是因为有这个想法,他们也更愿意扶持一个对他们没有什么威胁的子启,一旦子启成了大王,必然不会再和他们刀兵相见,否则天下人岂不要说他忘恩负义。

    而跟在子启身边的两个人,号称闫老师、徐老师,都是他们天神教的高手,方国是神教合一的,他们的大酋长也就是神的代言人,只是以往交锋,都是小规模的,道法几乎都没有用上。

    所以大商才误以为,他们这边没有什么道术高人,其实他们这一个国家的人,多多少少都懂点道术。

    那大酋长满脸微笑,端着酒杯,对着子启说道:“要不是你,我们这次不可能大获全胜,也不可能重伤帝乙,请满饮此杯。”

    那子启居然没有丝毫愧色,也没有因为帝乙是他的父亲而有所感慨,也是满脸笑容,十分得意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旁边的徐老师和闫老师也是连连敬酒。

    那子启本来酒量也不怎么样,再加上被众人左一杯右一杯的灌酒,很快就烂醉如泥了。

    只见那大酋长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