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书生 >

第32部分

大明第一书生-第32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了。

    如今的陆诚,对这诗会可没有太多的兴趣。再者,他也确实是不打算,再在诗会上抄一首后世的诗词,来给自己扬名了。

    这种事情做多了,实在是没甚么意思的。

    不过前些日子,李梦阳等人临走时,左国玑和李濂二人就曾向他发出过邀请,并说到时会过来接他一起去参加诗会。

    好不容易才能体验一回大明朝的夜生活,陆诚当然不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就过去打打酱油就好了,诗会后还可以随意逛逛,倒也惬意无比。

    在这个年代,中秋节可是个盛大的日子,诗会也是官府和地方豪绅出面承办的,自然会在当夜放宽夜禁制度。

    ————

    ————

    (ps:嗯,这是今天的章节,码完已经11点多了,就在整点时发吧,明天还有两更。这个时间,你们手中的推荐票肯定还在,来吧,多少我都能承受!o(nn)o

    这个月的250点经验,全都奖励书评了,现在只有20点,最后的十天要省着用了,只奖励好的长评哦!)

第057章 不配姓赵() 
赵玉龙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慌慌张张地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喘着粗气道:“爹大事大事不不好了,我我”

    赵地主见儿子神色惊慌,脸上还有几道狰狞的划痕,话也说的断断续续的,压根就没搞清楚发生了甚么大事,便板起脸来训斥道:“慌慌张张的,像个甚么样子?你这脸上是怎么回事?坐下来慢慢说!”

    自己现在都成了杀人凶手了,赵玉龙哪还敢耽搁?

    他忙深呼吸了几次,急声说道:“爹,我我杀了杀了人了!”

    “甚么?!!”

    赵地主腾的一下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回过神来就连忙追问道:“你真杀人了?杀的是谁,在哪儿做的,有没有人知道此事?”

    一连好几个问题,赵玉龙都不知道先回答哪个好了。他咽了口唾沫,艰难地答道:“我杀了孙秀娟,就在她房间里,现在应该还还没人知道。”

    “啊——”

    门外的院子里,此时突然传来一声尖叫,随即便是一阵喧哗之声。紧接着,便是赵家老管事的声音传来:“老爷老爷,大事不好啦!”

    赵地主此刻也有些慌神了,再一听到这话,便猜到自己儿子杀人的事已经在赵家上上下下都传开了,心都凉了半截。

    “你你你”

    他的手指头哆哆嗦嗦地点着面前的赵玉龙,一时竟是气得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白痴的人?

    最让他气愤的是,这人还是自己的儿子!

    你说你杀个人就已经是大事了,居然还不够干净利落,让家里所有的下人都知道了,这不是茅厕里打灯笼——找死么?

    这事情一旦让下人们给传出去,老子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保不住你啊!

    “爹”

    赵玉龙也知道,自己这回确实是闯了大祸了,现在见到父亲如此反应,心里更加害怕了。他哭丧着一张脸,哀求道:“爹,您可得救救我呀!”

    这会儿,赵家的老管事也已经跑到了门口,用略带颤抖的声音问道:“老爷,大少爷杀了那孙氏,现在该该怎么办?”

    赵地主冷冷的目光打在了他的脸上,沉声命令道:“不许让任何人,将此事泄漏出去!”

    “是是是”

    老管事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忙应承了一句,便快步离开了。

    “啪——”

    老管事一退下,赵地主就一巴掌打在了赵玉龙的脸上,厉声骂道:“你这个混帐东西,净干出些蠢事来!”

    赵玉龙一下子被打懵了,现在脸上是新伤添旧伤,心里更是委屈的不得了。他愣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脱口道:“爹,您打我?我可是您的亲生儿子呀!”

    “啪——”

    赵地主又是一个耳光甩了过去,尤不解恨,紧跟着又是补上了一脚,将赵玉龙给踹倒在地,指着他再次骂道:“我怎么会生下你这么个没用的儿子?你也配姓赵?”

    赵玉龙傻眼了,自己方才还说打不死孙秀娟就不姓赵,这现世报这么快就来了?

    正当此时,赵玉虎也神色惊慌地出现在了门口:“爹,我听下人们说”

    他的话刚说了一半,看到眼前的情形后立即咽了回去,回身关上了房门,小声问道:“爹,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

    赵地主此刻虽是气急败坏,却也知道轻重,压低了声音说道:“要想保住你大哥的性命,就只能瞒住此事,让那孙氏变成意外身亡了。”

    “爹,孩儿倒是想到了个法子。”

    赵玉虎说着,凑到了父亲的耳边低语了几句,赵地主立即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你这法子倒是不错,我这就让人去办,稍候你上一趟府城。”

    ————

    ————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清晨,郎朗的读书声从陆诚的书房中传出。

    陆诚虽然额外增加了一门这样的课程,却也没敢耽误弟子们太多的时间,因此课程进行得并不慢。

    这些日子里,倒也有些家长再次上门,对他此举提出过异议。

    只是陆夫子早已名声在外,那些家长们再次上门时,表现得就更为客气的,根本就不敢再说“误人子弟”一类的话。

    对此,陆诚也都一一应付了过去。

    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人在背地里,对他指指点点,批判他这样的教学方式,说他是在误人子弟的。

    这些人中,自然大部分都是些老学究,以及一些别的蒙学先生。

    他们都认为,要做好一名蒙学先生,就必须要遵循原先的教学方式,而不应该打破常规,剑走偏锋,靠些奇技淫巧的东西来吸引眼球。

    是的,在这些人的眼中,学习时文才是正道。不早点儿教弟子们论语,岂不是误人子弟?

    他们认为,陆诚现在能够如此出名,全是靠了那首诗和这所谓的“对韵”。否则的话,他一个小小的秀才,院试的案首,凭什么能声驰河洛间?

    一场小小的童试罢了,这么多年来,中了院试头名的人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像他陆诚这么出名的?靠的不是奇技淫巧是甚么?

    陆诚听到了这样的话,也只是一笑置之,懒得去和这些老古董争论。

    说起来,自己所教授的弟子并不多,算上后来又被送过来的几名学生,也不过十来人,能够影响的范围是微乎甚微的。

    这些人之所以会在背后如此批判自己,完全就是看不惯自己出风头罢了。

    都说熟能生巧,陆诚现在这老师的工作是越干越顺手,言行举止间,也越来越透出一股教书先生的味道了。

    就连陆诚自己,对此都惊奇不已。

    一天的课程结束,学生们回去后,陆诚和王雪媱便沐浴了一番

    咳咳咳别误会,绝对不是鸳鸯浴。

    沐浴完后,俩人各自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行头,前来迎接的马车也已经到了。

    让陆诚惊讶的是,过来接他的人不是李濂和左国玑,而是沈毅。

    这都八月的天了,沈毅手中依然持着那把装逼用的折扇,对着陆诚拱手笑道:“显淳兄,久违了!”

    陆诚也拱手回了一礼,笑道:“你不是不在开封吗?今儿个甚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还不是你陆案首刮起来的风?”

    沈毅神情略带夸张地说道:“行啊你,我在洛阳都听到你陆夫子的大名了!”

    说笑了两句后,他才正色道:“今晚府城和洛阳都有诗会,只是我这文采不行,不捎上你一块儿过去,不是太没意思了?”

    陆诚自然能猜到,沈毅是想让自己在诗会上作诗词,好跟着出出风头。不过他早就打定了主意,今晚过去凑凑热闹还行,风头是不能再出了。

    几人正说话间,左国玑的马车也到了。

    沈毅和他们也算是认识了,自然不用陆诚再去介绍。

    当下,几人便各自上了车子,去往府城。

    ————

    ————

    (ps:感谢神圣骑士团长的打赏!)

第058章 中秋诗会(上)() 
陆诚和王雪媱俩人,坐的是沈毅的车子。

    这辆马车宽敞豪华,松木的车厢,精致镂刻的壁板,车厢里不仅有张软塌,还有几个锦墩和一张小桌,只要在出发前备足了东西,路上下棋喝茶甚么的都没问题。

    此外,两侧的壁板下半截还有些夹层,夹层里边乐器、棋牌、美酒、蜜饯等物应有尽有,已经具备了房车的功能,就算是出门行远路都不会觉得无聊。

    陆诚手中捧着一杯刚刚泡好的香茗,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富家公子哥,就是会享受啊!”

    今年的中秋诗会,在吹台举行。

    吹台,原先有一土台,相传春秋时期音乐家师旷吹奏古乐于此,才有此名。

    陆诚知道,这古吹台也就是后世的禹王台,不过此时才是弘治年间,“禹庙”尚未修建,还没有“禹王台”这个名称,故而人们只称吹台。

    不过诗会是在晚上举行,陆诚等人坐的是马车,路上只花了一个时辰,酉时刚过便到达了府城。

    此前,陆诚已经和左国玑二人约好了,要去拜会吴提学。

    两个月的时间里,吴提学已经奔赴河1南各地,主持完了八府一直隶州的院试,也是这两天才刚刚回到府城。

    事实上,如果一府一府的去考,吴提学在每个地方少说也得待上八天,才能考完一场院试。八府全跑完的话,加上路上所花的时间,少说也要两个半月才能考完。

    但不是每一个府,都像开封府这样的大府,有这么多的州县的,一些小府的考生自然也不像开封府那么多。

    像彰德府和卫辉府这样两个相邻的小府,吴提学采用的是“吊考”的方式,也就是把这两府的考生都聚集到一个地方来考试,这样会比较省事。

    作为提学道佥事,吴提学应该也会参加晚上的诗会,在诗会上也是可以见到的。不过陆诚觉得,还是亲自登门拜访比较好,也能显示出自己的诚意。

    说起来,吴提学点了自己的案首,自己也算得上是他的门生了。

    当然了,童生试只是小考,这样的师生关系,其实是比不上乡试和会试的份量的。

    中秋节,在这时也是比较隆重的节日,热闹程度虽比不了上元节,却也差不到哪儿去。马车行驶在街道上,陆诚从车厢里掀开车帘往外看去,便见两边早已张灯结彩,街道上的人和车子也比往常多了不少,像是在过年一样。

    在快要到提学道衙门时,车子便缓缓地停了下来,陆诚等人下车,步行朝着大门处走去。

    门子见这几位书生过来,脸上立马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像是赶苍蝇似的挥手道:“走走走,赶紧走,大宗师说了今日不见客。”

    李濂和左国玑其实已经来过了,还吃了个闭门羹。

    没办法,吴提学连生员都很少接见,何况是他们这样的童生?

    不过两人相信,大宗师肯定会接见陆诚这个开封府的案首的,自己等人也就能跟着沾沾光了。

    “这位大哥,劳驾你进去传报一声,就说府学生员陆诚特来求见大宗师。”陆诚说着便递上了名刺。

    “你就是陆案首?”

    门子有些狐疑地瞅了陆诚两眼,看过了名刺后,才立即转身进去通传。

    不一会,他便返身出来,领着陆诚等人进去了。

    一见到陆诚,吴提学突然嚯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道:“原来是你!”

    陆诚等人皆是一愣,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只见吴提学呵呵笑道:“当日院试之后,我在贡院门口见过你一面。没想到,你就是陆诚!”

    陆诚这才明白,敢情是自己当日出言戏耍了赵玉虎,让大宗师给看见了。

    吴提学素来喜欢板着张脸,可此刻面对着陆诚等人时,却又截然不同,脸色十分和蔼,说话也是和和气气的。

    陆诚等人这才知道,原来大宗师还有这么一面。

    吴提学今年已经任满,不日即将离任。新任的提学,应该也是在这几天便能到达开封了。

    询问之下,陆诚才知道吴提学打算明日便离开开封,当下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