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书生 >

第55部分

大明第一书生-第55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慢的,生员们不再争先恐后,踊跃言了。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位大宗师似乎对程朱理学那一套不太感冒。

    这可着实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边贡等待半天,见一直无人起身作答,凌厉的目光一扫在场生员,最终定格在了低头坐在那儿的6诚身上。

    “6诚,本官想听听你的言论!”

    “”

    6诚听到这话,差点就要喷出一口老血来。

    我的大宗师,大提学,老祖宗,有你这么玩的吗?

    当众点名要我作答,这不是在坑人吗?

    ————

    ————

    (ps:满地打滚求推荐票啊!)

    ,

第098章 荒唐之言() 
6诚起身行了一礼,一时还真想不出甚么巧妙的应对之法。() | (八)

    即便是他脑中文献无数,都难以找出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来。

    没办法,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尊崇,或是反对程朱理学。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为难的选择,讨好了一方,则必然会得罪另一方。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使其成为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局面。

    那么,到底如何站队更为合适呢?

    很显然,站在程朱理学这一边,显然于前途更为有利一些。因为边贡等人与天下士林相比,是十分微不足道的。

    若是公然出言反对程朱理学,便相当于和天下士子,以及无数的理学名儒作对,往后不单会受到他们的攻讦,更严重的是,自己很可能会因此而在明年的乡试中落榜,让人截断入仕之途。

    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因为如今是理学的天下,你很难从众多的考官中,找到一位能够赏识你的人,录取你的答卷。

    或许,等到十几年以后,有前七子动复古运动,松动理学的地位,加之又有王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的冲击,今日之事的影响才会彻底消散,自己也最终得以考取功名。

    但6诚可没那个耐心,等个十几年再应科举,入仕为官。

    只是如此一来,眼下势必会得罪于边贡,进而此事传到李梦阳的耳中,也会引起他的反感,觉得自己过于迂腐,非可造之才。

    正所谓朽木不可雕也,一旦此事传扬出去,自己同样会遭到文坛中年轻一辈的排挤。

    尽管他们在朝中地位不高,所占的人数亦不多,但自己一旦考上进士,入仕为官之后,在资历尚浅,毫无根基的情况下,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难难难,做个男人难,做个优秀的男人更难!

    6诚正在暗自着牢骚时,边贡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出声催促道:“怎么?6案才高八斗,声名远播,竟连如此简单之题,都无甚看法?”

    “哗——”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哗然不已。

    这位大宗师,难不成真是有心要刁难6案?

    碍于边贡就在眼前,生员们不敢私下里互相交谈,但心里却基本上都是这么想的。

    郑尧的心更是凉了半截,根据自己和梁文翰打听到的消息来看,这位大宗师和李梦阳应该交情颇深才是,怎么竟会在此刻刁难起了6诚?

    若是6诚的言论惹怒了大宗师,自己这功名岂不是又保不住了吗?

    梁文翰察觉到了他的不安,向他打来一个眼色,示意他切莫惊慌,且看6诚如何应答便是。

    经过接触,以及近来开封府里生的种种事情,梁文翰觉得,6诚是个很不一般的人。

    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最后他都能安然无恙,反而还从中得到不小的收获,甚至是莫大的好处。

    如今的梁文翰,早已收起了当初那副高傲的姿态,在心底里认可了6诚。在他看来,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能难倒6诚,此人简直就是妖孽般的存在!

    6诚知道,自己再不出声作答,就会给人落下个名不副实的印象了。

    然而正当此时,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唇角也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再次对着边贡一拱手,6诚朗声道:“学生觉得,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全都傻眼了。

    这6案是真敢说呀,在大宗师面前,居然敢大放厥词,说出如此荒唐之言!他就一点儿也不担心,会因此落下个不学无术的名声,贻人笑柄吗?

    恐怕此事一经传出,6案的好不容易才挣下来的名望,就要毁于一旦了。

    没错,在他们看来,不以圣人言论作答,就是不学无术。

    6诚应考了那么多年,难道还不明白,读书人应当要为圣人立言的道理吗?

    不成想,坐在上方的边贡在蹙眉思索良久后,却是忍不住轻轻颌,似是对6诚的答案十分满意。

    如此诡异的场面,让生员们感到更加莫名其妙了。

    这一个大宗师,一个6案,倒是一个比一个怪异呀!

    所有人都觉得,6诚之言乃是“奇谈怪论”。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哪位圣贤或是名儒说过类似的话,不是奇谈怪论又是甚么?

    其实,边贡并非有意要为难6诚,只不过此子近来声名鹊起,就连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开始谈论起了开封府里所生的事情,留心着此子的诸般行为。

    他刚刚到河南提学任上,自然也想看看,这个6诚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让自己那老友亲自登门拜访,并为他上疏朝廷,乞请嘉奖。

    边贡目光一扫众人,似乎是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疑惑,不禁笑道:“今日并非应试,文会本就可以畅所欲言,又何须拘泥于此等小节?”

    “”

    众人很是无语,但大宗师这话确实无可反驳,只好齐声答道:“学生受教!”

    本来嘛,既是文会,又何须以八股形式来作答呢?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他们不禁又对6诚刮目相看了。

    还是人6案厉害,居然把这位新来的大宗师的心思,给揣摩得如此透彻。

    这样的人,又何愁不能中榜呢?

    今日文会,其实只相当于边贡和本府生员的一次见面会。只不过他存心试探,才丢出了这样一道论题,如今目的已然达到,也就没打算再让众人继续讨论下去,便摆摆手道:“今日之论,暂且到此为止。”

    随后,他又说了些有关科试之事,并当众宣布了开封府的科考时间。

    “6诚,你且出来,本官还有些话要告诫于你。”

    边贡饱含深意的目光落在6诚身上,吩咐了一句后,才转向众人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本官先行一步,尔等也可自行散去。”

    众生员纷纷起身行礼,目送大宗师离去。

    “这个边提学,果然还有话没说完。”

    6诚小声嘀咕了一句,忙快步跟在教授和训导们的后头,出了大门。

    ,

第099章 王府有请() 
文会结束,一众生员便各自聚在了一起,私底下讨论起了方才所发生的事情。

    “这个陆案首,当真是了不得呀!”

    “谁说不是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啧啧啧这要让我来作答,保准会惹得大宗师不快,还是陆案首机敏过人”

    “可不是?嘿,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陆案首真是绝了!”

    “”

    待众人简单交流了一番之后,边贡和教授们已经出了大梁书院。

    左国玑出了大堂,便见到陆诚正站在不远处等着自己和李濂。

    两人忙紧走几步,来到陆诚身前,左国玑笑道:“陆兄果然大才,那番巧妙对答,换了我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这倒不然。”

    陆诚摇了摇头,笑道:“其实我一开始也和你们一样,走入了必须借用圣贤言论来对答的死胡同里。说起来,还算是我运气不错,竟在那一瞬间反应过来,今日并非应试答题,而只是一场文会,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即可。”

    “还是陆兄高才,不知陆兄那话出自何处?”

    李濂也笑着问道。他博览群书,阅遍了各种古籍藏书,独独没有听过与陆诚那句话相似的言论,因此更是心生好奇——这个陆兄,到底读过了多少诗书啊?

    “呃”

    陆诚不知该如何解释,便随口敷衍道:“这并非哪位圣贤大儒的言论,不过是我平日里的一点儿感悟罢了。”

    正在这个当口,梁文翰三人也出了大堂,向陆诚这边走来。

    三人同样对陆诚夸赞了一番,而后梁文翰才问道:“陆兄,在下所托之事,大宗师同意了吗?”

    陆诚的目光瞥了一眼郑尧,笑道:“事情应该是成了,你安心回去准备科试便是。”

    郑尧闻言脸色一喜,忙对着陆诚深深地揖了一礼,口中连连道谢。经此一事,他是真的已经吸取到了教训,今后断然不敢再来找陆诚的麻烦了。

    待得梁文翰等人走远后,左国玑才蹙眉道:“陆兄为那郑尧求情了?”

    陆诚轻轻点头,笑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嘛,只要他今后安分着些,不来寻我的晦气就好。”

    其实,若是没有交换的条件,自己才懒得去给郑尧求情呢。那次的事情,郑尧只是给人当了枪使,罪魁祸首又不是他,放他一马也无妨。

    “陆兄还是太心善了些。”

    左国玑轻轻一叹,转而又问道:“对了,方才大宗师单独找你谈话,不会是还要找你麻烦吧?”

    虽说边贡与李梦阳交情不浅,但左国玑是没见过此人的,因此并不晓得对方的秉性如何。他和李濂能来参加这样的文会,其实也是府学那边开的特例。

    当然了,开封府里的缙绅豪强也不少,若非有李梦阳和边贡的交情在,府学那边也不太可能会为他们两人破例。

    “这倒是没有。”

    陆诚笑道:“没想到咱们的香皂生意,居然会传到大宗师的耳朵里,他只是告诫了我一番,让我一心向学,别为这些商贾末道多费心神,以致影响了学业。”

    “这话倒是有些耳熟。”

    左国玑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不禁摇头失笑。

    类似于这样的言论,李梦阳也曾对他说过不少。

    ————

    ————

    三宝店的生意,好得出乎了陆诚的意料,或者也可以说是火爆得惊掉了许多人的眼球。

    除了开业当天,卖出近五十盒香皂以外,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又是陆陆续续卖出了好几十盒。

    到了第六天的时候,剩下的十来盒香皂被一扫而光。

    最终,三宝店因为断货而关门歇业了!

    消息一经传出,雅韵香皂再次名声大噪。

    不少之前没舍得购买的人,如今更是变得心急了起来,四处找人打听,还有没有得买。

    就在这个时候,三宝店的掌柜对外放出了消息——三宝店将在二十天后,再次开门营业!

    也就是说,距离下一批货上架,还有二十天的时间。

    许多人听了这个消息后,稍感安心:“好在,这肥皂还有得卖,只不过要再多等些时日罢了。”

    二十天后,正好是开封府科试的前一天。

    这么多士子汇集在府城,陆诚的香皂根本就不愁卖。

    这一次,陆诚让人造出了五百块香皂。先前不敢造多,是担心卖不完,放久了会坏。

    毕竟,这年代可没有能让香皂延长使用期限的东西。即使真有,陆诚也不太愿意加入添加剂,还是天然的香皂更好些。

    第二批香皂投入生产时,陆诚以为自己对市场已经预估正确了,开始时只说再做三百块。

    不成想,生意的火爆程度,还是大为出乎他的意料,三百块似乎还是少了些,因此在开业销售之后,又立即加大产量,让作坊那边多造了两百块。

    总共五百块香皂,应该是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了,几个月应该能卖得完。

    陆诚做生意赚到的第一桶金,足足有二百多两银子,当他把这笔钱拿到母亲面前时,王氏满脸的不可置信:“诚儿,怎么。。。。。。怎么。。。。。。你哪儿来的那么多银子?”

    “娘,这是我和左公子他们做生意,赚来的银子。”

    陆诚笑道:“这钱您拿着,需要什么尽管买就是了,咱们现在有钱了!”

    王氏听完这话,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自己这儿子如今已经很有出息了,每回出门碰到乡亲们,人家总是满口盛赞,说她这儿子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将来定是个能做高官的人。。。。。。

    乡亲们在和她说这些话时,脸上更是难掩羡慕的神情。

    “那娘就先给你保管着,等将来你娶媱儿过门时,也好多送些彩礼,添置些家什。”

    “娘,我不是说了吗,会给媱儿物色个好夫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