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三国战记 >

第15部分

新三国战记-第15部分

小说: 新三国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眼程昱,曹操颇是缅怀的一笑,这老伙计,老了老了,还是和当年一样,强硬得要得,所说所言一点也不出他所料。

    可是,刘备真的就是疥癞之疾,不足为虑吗?若真让刘备取了汉中,继而将能窥伺中原大地,进军洛阳,司、雍二州将危险矣。

    除非,夏侯渊、徐晃能守住汉中。

    扭头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以为呢?”

    贾诩慢慢地抬起头,如果不看眼睛,只会以为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老头儿了。只听他慢声道:“大王,你是说关羽?”

    曹操愣了下,这才明白贾诩是冲着他前面的话说的,当下点头道:“不错,孤担心的就是云长……若孙刘当真联手,在背后能捅孤一刀的,非云长莫属!”

    “倒是个麻烦……”

    贾诩点点头,头一沉,又没了声音。

    曹操等了半晌,不见回应,一抬头,见贾诩这模样,不由又是一笑,似是缅怀,又似是苦笑。

    这个老家伙,不逼到他一定程度,是逼不出来干货的!

    曹操轻摇着杯中的酒水,冲着贾诩,笑眯眯地问道:“怎么样?文和,若有对策,还请教孤。”

    “这个……”

    贾诩知道不说点什么不行了,逃不过去,便道:“大王,可谴一人攻打下辨。”

    攻打下辨?

    曹操、程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闪过奇色,曹操忙谓曹丕道:“丕儿,取地图来与孤一看。”

    “是,父王。”

    曹丕应了一声,不多时,取了一副地图过来。

    “妙!”

    “果然妙啊!文和之策,昱不如也!”

    一看地图,在上面找到下辨的地理位置后,曹操、程昱两人眼前不由都是一亮,连声称赞,程昱道:“刘备出兵汉中,分兵两路,其中一路,其亲率黄忠、赵云等大将,如今正与妙才、公明二位将军对峙在阳平关;第二路,则是张飞、马超、吴兰等人,夺了武都,占领了下辨……下辨在敌军手中,几乎等于断去了妙才、公明二位将军的粮草供应,想要守住并不容易。若是能将下辨牢牢的攥在我军手中,则汉中无虞矣!”

    “不错!”

    曹操点头赞同,可旋即又皱起了眉头,道:“策是上策,可问题是,谁来统兵?”

    “可令曹洪为帅。”程昱道。

    “不妥!”

    曹操摇了摇头,道:“其是孤族弟,但亦不能偏瘫。子廉他虽然资历够老,但其轻佻浮躁,难免有所失误,为将可以,但为帅,却是实难让孤放心。”

    “大王所言不假,可是,除了子廉将军,实难再择他人了……除非是从他地借调,比如濡须口,我军大胜,暂时倒是无忧。”程昱想了想,道。

    曹操又是摇了摇头,否定道:“时间上,来不及。”

    “父王,儿臣举荐一人!”

    这时,一时低着头作旁听状的曹丕忽然抬起了头,犹豫了下,说道。

    “哦?”

    看了眼儿子,曹操笑了,道:“吾儿,你举荐何人?”

    “曹休!”

    “休儿?”

    曹操微一皱眉,道:“休儿他为人性情沉稳不假,也是颇通军事,确实是帅才之选。然,其毕竟资历浅了一些,若是以他为帅,孤恐军中那些骄兵捍将,那些老家伙不服,担心他降之不住啊。”

    曹丕道:“父王,可使子廉叔父为帅,文烈为参军。”

    “子廉为帅,文烈为参军……”曹操在口中念了几遍,一双眼睛越发的明亮,灼灼的看着曹丕,道:“丕儿,你的意思不应该只是这些吧……嗯,若表面上子廉为帅,暗中却以文烈为首,却不失一妙招!”

    “以文烈的沉稳,辅以子廉的资历,破下辨,可期!”

    “儿臣正是此意。”

    满意地看了儿子两眼,曹操老怀甚慰,笑得很是畅快,谓程昱、贾诩二人,道:“仲德、文和,汝二人以为子桓……”

    正这时,门一开,许楮从外面大步走了进来,曹操的半截话顿时咽回了肚子中。许储到了近前,躬身一礼,道:“大王,河东急件!”

    说着,双手呈上一封书信。

    “河东?”

    曹操当时就一皱眉,疑惑地接过书信,打开观看,口中却道:“杜畿在搞什么……莫不是高干的余党又死灰复燃……呃,呃……”

    看着看着,曹操一副见了鬼了样子。

    直到把信看完,曹操却又闭合了双眼,面色变幻着,最后,竟是流露出了一副缅怀的神色来。

    “大王……”

    程昱欲言又止。

    曹操睁开双眼,将书信在桌案上望前一推,道:“仲德、文和……嗯,还有丕儿,你也看看吧。”

    不多时,三人看罢信件,神色各不相同。

    曹操遥望南方,那是荆州的方向,声音悠悠,道:“想当年,云长他挂印封金,辞孤而去,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成就一时佳话……一转眼,十余年过去了,当年的一幕如在眼前,今想起,不胜慨叹。”

    “十余年过去了,今又有其子,南下荆州,过三关斩八将,万里护母寻父,不愧是云长兄之子啊……云长兄,有后了……”

    话到后面,已经不知道是怎么个滋味。

    程昱忍不住道:“大王,关索小儿过关斩将,实不将大王放在眼中,留之为患,不若早杀之!”

    曹丕也道:“是啊,父王,若人人都如他父子一般,我魏国威严何在?”

    贾诩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低着头,饮着酒,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一些什么。如果不是看到他坐那里,许是会遗忘了他的存在。

    曹操看了看程昱、曹丕,又看了看贾诩,半晌道:“文和,你意如何?”

    贾诩眼皮一抬,道:“大王心中早有定论,何必问诩?”

    “你啊……”

    曹操摇头苦笑,却也习惯了贾诩这般。又将书信拿了过来看了一遍,笑道:“当年华容道上云长不杀我曹操,今我曹操又怎能杀他之子?”

    “任他去吧!”

    程昱急道:“大王……”

    “父王……”

    “不必多说了……权当是孤还了当年云长不杀之恩吧。”

    ……

    夜半。

    曹丕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二公子看上去心情不是很愉快,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见曹丕回来后沉了一张脸,不说不笑只是闷头饮酒,司马懿眉头轻挑,不解地问道。

    按说,曹军近来大胜,今天设宴款待江东使臣,除了汉中,可谓是喜事连连,不应该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才对。

    难道是曹植得了魏王的赞赏?

    想到这里,司马懿眸子中不易察觉地闪过一抹的失望。

    “仲达,还记得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否?”见司马懿点头,曹丕凝声接着道:“嘿嘿,仲达你绝对不会想到,时隔了这么多年,当年的一幕又在我曹魏上演,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哦?”司马懿提起了那么一点兴趣。

    当下,曹丕将杜畿书信中所写给司马懿说了一遍,末了道:“父王他就是太仁慈了,居然还念着什么华容道不杀之恩……哼,若依我见,就当传讯各地,围杀关索。若真让他安全到了荆州,届时,我曹家脸面,又置于何地?”

    “确实该杀!”

    司马懿眸子一厉,沉声道:“若说恩德,当年大王对关羽也可谓是仁至义尽,上马给金,下马赐银,三五天一小赏,十天一大赏,就是后来其挂印封金而走,大王也是一路放行,全无怨恨之言,说起来,关羽是欠了大王的恩德,若不然,未必会有华容道私放之情。”

    “算起来,大王并不欠他关家什么,今日此刻,就是杀了关索,任世人也说不出大王的不是……二公子,你之意是?”

    “我欲杀之,仲达可有办法教我?”

    司马懿沉吟了片刻,抬头道:“关索小儿欲往荆州,所选无非是两条路,一为宛城,二是武关……懿听说曹仁将军当年与关羽颇为不和,甚至欲杀之而后快,二公子只需将关索之事告之,其若走宛城一路,想不死都难!”

    “可关索若走武关……”

    “若走武关,就更好办了,一样告之即可……二公子是在担心荀顗敢私放关索吗?尽管放心就是,二公子不要忘了,其父是怎么死的。荀顗若敢私放,大王那里会怎么想?”司马懿循循诱导道。

    “幸得仲达教我!”

第二十章 卢瑭寨() 
ps:求收藏,求票票。。。。。。满地打滚的求~~~

    同一时间,卢瑭寨。

    “孟仁老弟,这大半夜的不在你那狼嵴山睡觉,怎么跑到我卢瑭寨了?总不会是老弟口中讨杯酒喝那么简单吧?”

    灯火通明的大厅,主坐上端坐一须发已见斑白的老者,正是盗贼王王令公。粗眉阔目,棱角分明的脸上满是正气,虽然是贼出身,但浑身上下的气势,竟不逊色一军中久经沙场的大将。

    想当年,王令公一口大刀,战尽弘农无有对手,被人们称为“弘农刀王”。

    老实说,对夏昭的到来,王令公打心里有几分不喜,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毕竟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家都来到山下了,不让他上来喝杯酒,也有点说不过去。

    夏昭忙一拱手,道:“果然一切都瞒不得令公兄双眼,不敢相瞒,昭此番来,确有他事拜访……。说一句话还望令公兄多担待,你家我那侄儿,嗯,已经走了六年多了吗?”

    “六年零四个月又二十三天……”王令公面现悲色。

    他就那么一个儿子,而且,非常出众,王令公一直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一切,可没想到,刚养大成人,二十出头,大好年华,却死在官军手中,让人痛惜。

    儿子死后,王令公几乎是算计着日子过的,无一刻不想给儿子报仇。

    抬头瞄了夏昭一眼,王令公沉声道:“孟仁老弟,你问这作甚?即是想要拜祭我那孩儿也不到祭辰吧……又或者,老弟此番来,是与我那孩儿之死有关?”

    老头儿说话可是一点不客气。

    自古来,都是后辈拜祭先人,王令公口口声声叫着夏昭老弟,却完全没看在眼中,那口气,俨然是在和后辈说话。

    不过,以王令公的地位,也没人敢挑他什么。

    夏昭眸子中闪过一丝的不愉,只是掩饰得很好,没人看到,脸上笑容不减,道:“令公兄,你说着了,小弟此来,还真和令郎当年有关。”

    “哦?”

    王令公眉头轻挑,目光灼灼盯着夏昭。

    “令公兄的卢瑭寨与小弟的狼嵴山犄角相倚,说起来,也算是相望守助,唇亡亦齿寒……每每想起贤侄当年不幸早折,小弟也是不盛慨叹可惜,恨不能亲手杀掉那杨亮匹夫为贤侄报仇,只可惜那老匹夫一直躲在弘农城内不出来,不能如愿。”

    “……时下青黄不接,不得以,小弟带着人出去打秋风,不曾想,嘿嘿……”

    说到这里,夏昭全没看到王令公眼中的鄙夷一样,得意的一笑,接着说道:“杨亮那老匹夫,千防万防,终还是给小弟逮到了机会……”

    王令公面皮抽动,猛地站起,神情激动得道:“可是抓住了那杨亮匹夫?!”

    难怪!

    难怪夏昭大半夜的跑到了他这里,感情是这么回事。

    自儿子战死后,王令公无时无刻不想杀了杨亮给儿子报仇血恨,可正如夏昭方才所说的那样,这个杨亮很狡猾,知道王令公不会放过他,平日里,都是龟缩在重兵把守的弘农城里不出来,即便是有事不得不出来一趟,身边也是带着重兵。

    完全是老鼠拉乌龟——无从下手。

    没想到……

    “咳……”

    正抿着酒的夏昭被呛了一下,不免有些尴尬,道:“惭愧,惭愧……小弟不曾抓得那杨亮匹夫,不过,却给小弟撞见了他的家眷,其中还有他夫人在,一举拿下后,想起令公兄与那杨亮不共戴天之仇,小弟这才连夜赶到贵寨……虽不是杨亮本人,也能稍泄兄胸中之闷……而且,有了其家眷在手,还怕他杨亮不就范,按我们说的做?只要将他赚出城来,令郎之仇想报也不难矣!”

    “你怎知那是杨亮家眷?”

    王令公一腔热情立时散去了大半,不过,听了夏昭后面的话后,他不由得有些意动。老实说,类似绑架这类事,他还真不屑为之。不过,能给儿子报仇,有机会杀杨亮,王令公也顾不得那许多。

    “实不相瞒,小弟曾化装进过弘农城,远远地见过杨亮与他夫人一次。。。。。。”夏昭不无得意,嘿嘿笑着道:“虽然她们极力掩饰,可小弟还是看得出来,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