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158部分

崇祯八年-第158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南巡抚衙门和布政使司衙门也安排官吏兵丁,分别将官仓里的粮食运往旱情最重的汝宁、南阳、归德几府,用以支援当地官府赈济治下百姓。

    从王栓柱的话语中知道,信阳州府面对灾情毫无作为,根本没有派人安抚百姓,只是听任灾民自生自灭。

    假如只是中山镇一处是此情形也就罢了,若是巡查下去,其他村镇大都如此的话,那这个知州就是罪该万死了。

    想到这里,王安成转身大步走向自己的坐骑,口中大声下令道:“马保!你带八人分头查访附近村镇,之后赶往州城与某汇合!其余的人跟我走!咱们去州城!留下一袋粮食和水给他们!”

第206章 内情() 
大半个时辰后,王志安一行于巳时左右抵达信阳州城。几人在在城外找到一家车马店,将战马寄存在店中,然后要了两个房间简单洗漱换上便装,将脱下的罩甲、盔帽、绣春刀收好,将短刃插进靴筒中,燧发手铳塞进怀里,留下一名校尉留守后,王志安带着两名校尉往城里行去。

    从中山镇往州城的路上,越接近信阳城,逃荒的人群越发多了起来。

    几人来到不远处的信阳东门外,只见城门两侧的城墙下已经搭起了数百个各式各样的窝棚,灾民们或是一家人挤在窝棚里发呆,或是倚靠在城墙根眯着眼睛晒着太阳,足足近两千人的灾民群中却很少有喧哗吵闹声传出。

    很多人已是几日没吃饭了,哪还有力气说话吵嚷,就连各家最爱闹腾的孩童也变得安静起来。

    城门外有一队持刀拿枪的壮班值守,几座拒马拦在前面,城头也是隐见几名弓手的身形,这显然是为了防止灾民会涌入城中专门布置的。一名衙役打扮的中年男子坐在城门处的一把椅子上,正端着茶壶与旁边一个书吏打扮的人闲聊。

    要进城的人并不多,不是行商便是城内的居民,在每人缴纳了二十个铜钱的进城费后,几名商人连路引都没拿出来,便被壮班挪开拒马放进城内,几名平民打扮的人则是拿出出城时开具的便条后也被放行。

    轮到王志安等人时,一名壮班差役大声喝问道:“止步!恁几个自何处来?欲往城中作甚?将路引拿出来!”

    跟着王志安的一名叫做赵升的校尉大怒,举步便要上前将这个差役打倒。向来只有锦衣卫喝问别人,谁敢用如此口气冲着锦衣卫说话?何况还是这种阿猫阿狗般的下贱之人。

    王志安不动声色的上前一步,挡在了赵升的身前,笑嘻嘻的抱拳开口道:“这位差爷,小人是湖广襄阳府的行商,贩卖棉布去南京后欲回返家中,正好路过信阳,便想进城歇息一日再走,还请差爷行个方便!”

    在缴纳了六十个铜钱的进城费后,王志安三人顺利的进入信阳城中。

    眼看四周无人注意,赵升气道:“适才若不是百户拦着,属下一拳就能将那个狗贼打趴下!”

    另一名校尉张顺不解的问道:“百户,咱们为何不亮明身份直接进城?”

    王志安边走边说道:“自这一路的情形来看,信阳官府怕是根本未将上令放在心上;灾民如此之多,也未见官府中人出城放粮安民,我等先探查一番到底是何原委,等马保回来后再行决定!”

    正说话间,几人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三人几乎同时迅即加快脚步,分头往两侧的店铺冲去,手也伸入怀中握紧了火铳的手柄。

    王志安闪进一家绸布店内,一只手插在怀中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六七名平民服色的人沿着街道小跑着向前而去。

    王志安将手自怀中拿了出来,假装顺势掸了一下衣袍上的灰尘,举步迈出绸布店,搞得刚想上前询问的店小二楞了一下。

    “去打探一下这些人的去向!”王志安向走过来的张顺轻声吩咐道。

    张顺应声疾步而去,王志安与赵升慢悠悠的跟在后面,目光四处搜寻打量着。

    也就走出数百步后,张顺急匆匆转了回来,来到近前后低声禀道:“禀王百户,前面不远处是一所粮店,适才那几人都是前去抢购粮食的平民;属下打听了一下,信阳的粮价自去岁以来一直在上涨,今日已是三两银子一石!粮店内的伙计口称,若是不买还会再涨!”

    王志安和赵升闻言也是吃了一惊。

    虽说持续的旱灾引发了各处粮食价格上涨,但他们前番走过的光山等州县,由于有官府开仓放粮平抑粮价之故,米面价格最高也就一两二钱一石,没想到距光山也就两百余里的信阳,粮价居然高到这个程度。

    眼见已近午时,王志安沉吟一会后便决定,找个酒楼就食,顺便打探一下各方面的消息。

    三人转过街角后前行不远,来到了城内最繁华的一条街上,迈步走进一家酒楼。

    三人按照以前的习惯上了二楼后,寻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一个二十岁出头店小二殷勤的上前招呼,询问几人点些什么酒菜。

    王志安从怀中摸出一个一两重的银馃子放在桌上,盯着店小二开口道:“小二,菜捡着你家拿手的上几样便可,酒就免了!瞧见这锭银子没?某家有些事情想跟你打探一下,只要你照实说了,这银子就是你的了!”

    小二何曾见过这等事情,眼前这几位看上去并不似什么江洋大盗之类的贼人,相反,几人身上都带着一种官气。况且这锭银子可是顶的上他数月的收入了,不就是打探一些事情吗?自己干这行的啥都缺,就是不缺消息。

    小二四下看看,二楼上此时还未有其他客人,他慢慢将手伸向桌子,抓到银锭后迅速放入怀中,然后笑嘻嘻的开口道:“这位客官,有话尽管问便是了。小人就在城内居住,在这得月楼做了五年,城里有甚事情,小人差不多都能知道。但凡小人知道的定会照实回话!若有半句虚言,小人下辈子托生成畜生!”

    在古代,发毒誓是非常可信的,那时候的人讲究举头三尺有神明,是不会胡乱发誓赌咒的,人们都普遍相信因果报应的存在。

    哪像后世之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让他发誓自家爹娘都死他也敢,然后转头就把别人给卖了。

    王安成点头道:“某且问你,城外的灾民是何时聚集于此?为何官府不开仓放赈?也无人去过问这些灾民如何活下去?将你知道的照实讲来!”

    小二听到王志安的话后,神情变得犹豫起来,表情变换之际,终于狠下心来,再次扫视一眼确定无人后,这才身子前倾压低声音道:“小人虽不知客官是何来路,但心里觉着客官不似坏人,俺便照实说了!这城外的灾民最早的上月就来了,可俺听人说了,早来的那伙早就死绝了!大人小孩足有上百咧!都是没人管冻饿而死!现在这伙也是周边陆续逃荒过来的,可没听说官府开仓放粮!城外那伙灾民可是惨了,日日都有人死掉,都扔到荒郊野外去了!便宜了那些恶狼野狗,死了连个全尸都未留下,下辈子怎生投胎做人呀?”

    王志安神色未动,但双拳已是紧紧攥起,赵升与张顺也是瞪眼呲牙,显是怒火已起。

    “你可知官府为何不开官仓?城内粮价如此之高,百姓如何买得起?”王志安继续问道。

    小二叹了口气道:“客官您也该瞧见了,这灾祸连天下,俺们酒楼生意都清淡了许多,往日的那些老主户也不来饮酒作乐了,都说要留下银子采买粮食存下。客官可知道城里几家粮店卖的粮食是哪里来的?那就是官仓里的粮食啊!那几家粮店听说知州大老爷们都有参股咧!”

    其实未等小二说完,王安成便已想到了这点。

    官仓里储备的粮食本该是用来应急之用,结果被人以高价售了出去。

    王安成摆手道:“你去上菜吧,某等吃完就走!你放心,你适才所言某绝不会教旁人知晓!”

    小二双手抱拳,深深作揖后转身下楼。

    赵升愤然开口道:“百户,这信阳州官府的狗贼怎地如此大胆?城外那么多百姓等着吃食,他们眼瞎不成?”

    张顺也是气愤不已:“百户,适才小二言道,城外日日死人,那都是圣上的子民,怎能由着狗官祸害?咱们该如何做?”

    王安成神色平静的开口道:“先吃饭,之后出城回去等马保他们。某本想着将在信阳州所见所闻用书函禀报上峰,然后再等候上峰指令;可这公文一来一去足有十数日,现下看却是等不及了!适才小二已是言明,每日不知有多少饥民饿死,多等一日便会有无辜之人因官府无为而死!就像如王栓柱一家老少般的可怜人,若不是遇见我等,一家人赶至城外苦等,最终亦是喂了野狗!我等身为天子亲军,自该时时处处为圣人着想!此次某宁可拼着受罚去职,也要带你等做一番事情!你等可有胆乎?!”

第207章 盛怒() 
当日下午未时左右,随着如雷般的马蹄声响,不远处有大股尘烟冲天而起,在值守城门的壮班和两侧灾民们惊恐不已的注视下,一队鲜衣怒马的骑士身影蓦的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距城门数十步时,马队的马速降了下来,战马飞奔带起的大团尘土海浪般扑向值守的壮班们,呛得一众人等咳嗽不止。待所有尘埃落定时,十余骑已在壮班们面前十几步外一字排开,整个信阳城东门外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只马队散发出的威势所慑服。

    身穿蓝色罩服的王安成一挥手,赵升驱马来至目瞪口呆的壮班们跟前,大声喝道:“锦衣卫办差!让路!”

    喝声让愣在原地的壮班们醒过神来,由于上午在城门外坐班的衙役和书吏已经不见踪影,一名头目模样的人赶紧命人去将拒马挪开,王志安催马当先向城内行去。

    信阳州衙门的后宅内,年近六旬的知州徐云生正在屋内与新纳的小妾盘点银两。

    几个数尺见方的箱子内摆放着大小不一的银锭和银馃子,这是城内几家粮店送来的这个月的分成。

    徐云生蹉跎半生,一直屡试不中,其各种往来花销、路费等等也是不小的数额,家里已是日渐拮据,家人对他中举已是不抱希望。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年过五旬后的徐云生突然走了狗屎运,先是于崇祯六年乡试中举,并于次年会试上榜,虽是名次排在大后面,但最后也落了个同进士出身。

    由于河南各地屡遭流贼肆虐,所以河南各府县成了新科进士们畏之如虎之地,徐云生则是大胆请任,最终谋得了信阳州知州一职后走马上任,至今已历三年有余。

    幸运的是地处偏远、靠近湖广的信阳州并未遭受严重的兵灾,这三年间其治下甚为安定,这就给徐云生大胆捞钱提供了有利时机。

    他自知年岁已长、朝中无人,想在仕途上再进一步已是很难做到,那自己这么多年辛苦劳累、饱读圣贤书是为了什么?

    既然当不了大官,那就捞钱吧,总得给后代子孙留下点财富吧?

    三年来他通过各种手段,与州同知、通判等人沆瀣一气大肆敛财,然后再令人送回老家隐藏起来。

    自崇祯九年起,随着各地旱情越来越厉害,粮价也随之节节攀升,这让徐云生等人看到了发财的机会,经过上下串通后,官仓内的粮食便被堂而皇之的摆在粮店内公开出售。

    徐云生等人还以赈济灾民为借口,向巡抚衙门、布政使司伸手讨要钱粮,这些上面拨付的银钱物资不出意外都落入他们的囊中。

    “老爷,这个月比上月多了足有二百两呀!老爷答应的金钗、金钿这回该给奴家买了吧?”

    刚满十八岁的小妾娇声道。

    徐云生宠溺的捏了一下小妾的鼻头,笑呵呵的道:“买买买!明日你便去买回来!老爷最是疼你咧!呵呵呵!”

    小妾笑嘻嘻的道:“老爷最好了!奴家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跟了老爷!”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有人接话道:“你的福气怕是今日便了了!不然就得跟着你家老爷去地下享福喽!”

    二人适才沉浸于盘点银两带来的极度快感,根本未曾注意到外面有人靠近的声音。

    徐云生闻言大怒,厉声喝道:“哪个该死的奴婢如此大胆!信不信本官将你投进大牢里!”

    吱呀声响中,并未从里面销上的房门被人推开,王志安迈步而入,赵升与张顺紧跟在后。

    徐云生看见进来的三个陌生男子后,心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起身戟指最前面的王志安喝问道:“尔是何人?可知本官是谁?谁给你们的胆子敢擅闯本官私宅?来人!将这几人打将出去!”

    赵升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腰牌冲着徐云生晃了一晃,沉声道:“我等乃锦衣缇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