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164部分

崇祯八年-第164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江的话让几名衙役面面相觑起来。

    五两银子?人家也是连宅带院,没个三四十两银子根本建不起来,这是打发花子呢?这要是转头跟百姓一说,人家还不得骂死俺们?

    那名年长的衙役陪着笑脸继续道:“李管事,是不是稍微少了些许?您看再多给点成不?这些穷哈哈拖家带口的也不易啊!”

    “他们不易?王府就易了?最多六两!嫌少的话这六两也没得!滚去告知那些穷鬼!爷忙得很,别耽搁爷的大事!”

    李江不耐烦的道。

    王爷早就料到穷鬼们会索要银子,就给定了每户十两的价,这些穷鬼每户六两就好,剩下的银子就成自己的了。

    几名衙役看到李江如此蛮横,知道再谈下去也没什么用处,无奈之下只得转身来到那群百姓面前,将王府开出的价告知了他们。结果不出所料,百姓们如何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一听之下顿时鼓噪起来,吵吵嚷嚷的坚决不同意。

    不等几名衙役过来跟李江说清楚,李江已是一声令下,几十名手持棍棒的混混叫喊喝骂着,气势汹汹的向这边涌来。

    几名衙役见势不妙,急忙闪身躲到一边,口中叫嚷道:“王老四、张富贵、郑彪!你等给老子听着!你若敢行凶,小心老子日后逮着收拾你!”

    几个被点名的混混顿时迟疑起来。县官不如现管,虽说王府名头吓人,但平日里这些捕头衙役才是他们的克星,真要惹烦了,这些人寻个机会把自己抓进去,那可是往死里收拾。

    其他的混混见状也放慢了脚步,他们都是跟着前面被点名那几个的小混混,几个带头大哥都怕了,自己就别逞能了。

    “给孤打!出了事孤兜着!办完此事你等全部进王府听差!孤看谁敢将王府众人怎么样!”

    没等李江鼓动,一个阴沉的声音由混混们的背后传来,崇阳郡王朱蕴汛亲自赶了过来。

第216章 禁足() 
“郡王殿下!”

    李江连忙跪倒在地。

    朱蕴汛阴着脸哼了一声:“此等小事拖到现今,孤要你何用!自家掌嘴十下!”

    李江闻言立即扬起右手臂,重重的扇在嘴巴上,不一会打完十下,嘴巴已肿胀起来,嘴角也有血丝渗出。

    “起来吧!赶紧将这些贱民赶走!今日须得办成!”

    朱蕴汛不耐烦的道。

    李江赶紧爬起身来,一手捂着嘴巴含糊不清的喊道:“你等都聋了?殿下适才说了,办完今日差事后全部入王府听差!赶紧上前将这些刁民赶走!死活勿论!”

    一众混混听到有了依靠,再不用怕那些捕头衙役后,嗷嗷叫着对面的百姓扑了过去。

    那几名武昌府的衙役看到崇阳郡王亲自过来,吓得立刻偷偷躲到一边。

    这边的百姓虽有一百余人,但老少都有,赤手空拳下那经得起这些惯于打架的混混殴打,不到片刻工夫许多人就被打翻在地,许多人满脸是血,现场一片哭喊哀嚎声。

    朱蕴汛在一旁哈哈大笑,不时伸手指指点点与身旁的李江议论着什么。

    突然一声轰然大响从不远处传来,正在打斗的人群被这声巨响吓得纷纷停手,不约而同的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东面百余步外,漂浮在空中的一大股浓烟正在慢慢消散,几十名身着罩甲的士卒簇拥着两匹战马,正虎视眈眈的看着斗殴的双方。

    董成将完成击发的燧发手铳往战马的兜囊中一插,随后催马向人群缓缓行来。周杰拨马跟在后面,然后是五十名校尉紧随。

    哒哒的马蹄声中,百十步的距离眨眼就到,董成手一挥:“手持棍棒的一律抓捕!敢反抗者杀!”

    五十名校尉迅速分成两队从左右兜了过去。那些混混没见过身着如此服色的士卒,眼见对方直奔自己而来,正在犹豫着是不是反抗时,只听对方喝道:“锦衣卫办差!速速就地跪下!反抗者死!”

    一名混混适才打发了性子,眼见有人冲着自己而来,下意识的举起棍棒就要反抗,霹雳般一声大响中,这名混混仰面直直摔倒在地,手中棍棒撒手掉落,胸口处鲜血汩汩而出。

    他身前几步外的一名校尉一边警觉四顾,一边用搠杖清理着手铳,然后收起搠杖,从腰间的挎包中摸出一个油纸包来,放到嘴边用牙齿咬开后,将里面的火药倾倒一点在引火池中,然后再将纸包塞进铳膛中,拿出搠杖将纸包顶到底部,将搠杖再次收起,手铳重新置于击发状态中。

    这也就是在周围没有大的威胁情况下才能如此,要是战阵之上装填如此繁琐,敌人早就杀到眼前了。

    不过这一铳的震慑效果还是很大,不等这名校尉装填完毕,不管是混混还是百姓,全都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你是何人?见了本王为何不跪!”

    朱蕴汛大声呵斥道。

    听到对方自称是锦衣卫后,虽然惊诧于远在京师的锦衣卫怎地出现在武昌,但朱蕴汛并未将董成等人放在眼里。

    锦衣卫又如何?还不是我们朱家的家奴?

    眼见董成悠然自得的骑在马上,根本未有过来参拜自己的意思,朱蕴汛不禁勃然大怒。

    场上的校尉们很容易就将混混与百姓清楚的区分开来,自顾自的把几十名混混捆好后带往一边,对朱蕴汛理都不理。场上只有受伤百姓发出的呻吟声传来,那些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也都吓得不敢出声。

    几名衙役早就知道锦衣卫来到武昌府的消息,上官早就严令,见到锦衣卫后赶紧避开,不要招惹这帮凶神,免得惹祸上身。

    现下看见崇阳郡王的怒火冲着锦衣卫而去,这几名衙役赶紧过来查看百姓是否有被殴致死之人。毕竟他们奉上命前来镇着场子,若是在他们眼皮底下出了人命案,回去后少不得被上官打板子。

    董成与周杰相继翻身下马,慢慢走到朱蕴汛身前数步站定,看着对自己怒目而视的朱蕴汛,董成拱了拱手道:“郡王殿下有礼了!在下乃锦衣卫武昌百户董成,此乃宗人府派驻武昌之书办周杰!”

    董成的无礼举动彻底激怒了朱蕴汛,他低头四下搜寻,见几步外的地上有一根木棒,遂大声喝令道:“给孤拿过棍子来!孤今日要打杀这个狗奴婢!”

    李江跑去捡起木棒过来就要递到朱蕴汛手中,董成侧身重重的一脚踹出,闷哼声中,李江被踹出去好几步,棍棒脱手掉落于地,人也捂着小腹蹲地呻吟起来。

    不等朱蕴汛再次发声,董成大声喝令:“来人!绑了!”

    几名校尉迅速奔过来,眨眼之间将李江捆的结结实实之后带往一旁。

    朱蕴汛惊怒之下,上前一步抬手就向董成的脸上打去。

    在他的认知里,除了他们朱家人以外,其余任何文臣武将都是他们家的奴才。尤其在武昌城里,除了楚王这样的亲王以外,就连武昌知府见到他都得规规矩矩上前见礼,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居然敢对他如此无礼,且还当着他的面殴打捆绑王府管事,这是要翻了天不成?

    董成侧步闪身避开,一旁的周杰上前直面朱蕴汛,沉声道:“崇阳郡王当面,宗人府接报指你强占百姓田地财物、殴伤致死人命数条,现本官据(皇命祖训)之规,令你即日起即刻闭门思过,在京师大宗正下发处置之令之前,不得出王府一步!”

    对于朱蕴汛这些宗藩来说,宗人府掌管着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号、世袭爵位、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之事,这可都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对面的周杰虽然品级不高,但他代表的可是对宗室有直接处罚权的宗人府,要是自己敢不听命的话,那接踵而至的将是更严厉的处罚。

    朱蕴汛铁青着脸转身走向不远处的八抬大轿,几名小太监急忙跟上。

    董成向站在一旁小声议论的武昌府那几名衙役招呼一声,那几人赶紧停止议论小跑过来躬身施礼。

    “那些百姓伤者多少?有无有性命之忧之人?”

    董成开口问道。

    “回上官的话,小人等适才上前验看,百姓伤者凡五十余人,其中重伤二十八人,或是手臂肋间骨断,或是头部被棍棒击伤流血,余者伤势稍轻!”

    一名年长的衙役施礼回道。

    “你等身为官府衙役,居然奈何不得城内市井无赖之辈,敢不是寻常吃他许多好处所致?某今日便知会你等,既是替朝廷办差,良心须得持正,若是教某探知你等有欺压良善、为虎作伥之举,那某便会也叫你等尝尝我锦衣卫的手段!稍后你等留下两人听令,这些人犯带回去关进府衙牢中,至于如何处置,该不用某教你等吧?”

    几名衙役胆战心惊的施礼接令后,分出三人押解那些混混回了府衙大牢,这些混混的结果自然不必明说,狱中瘐毙将是他们的最终结局。李江由于身份的缘故,虽不致亡于狱中,但在无人替他出头的情况下,这辈子也许就待在牢中了。

    “刘士安!你带十人去崇阳郡王府,叫王府拿三千两银子出来!医治被其殴伤之百姓!你告知王府中人,若是不肯拿银出来,自今日起,便要禁绝王府采买事宜,只要有人出王府一步,即刻逮治入狱!”

第217章 荒淫() 
楚王府中殿的寝宫里,汉阳王朱蕴泷靠坐在软榻上,美艳的汉阳王妃秦氏端着一碗汤药,正在用一柄精巧的银汤匙一点一点的给他喂着药。

    “泷儿近日气色见好,孙神医的方子却是起了效用。待用完剩余之草药,再着人唤孙神医进府诊断一番;或许明年此时,泷儿便能如常人般康健也说不准呢!”

    朱蕴泷的母亲马氏在一旁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儿子,语带安慰的言道。

    朱蕴泷三岁时落水受到惊吓,从那以后就成了病秧子,身体虚弱至极一个小小的风寒发热也会折腾月余;每年刚过中秋便要穿上裘皮御寒,到了冬日更是连房门都不敢出,睡觉的房间须得日夜烧着数个火盆才能让他感觉好受一些。

    楚王府花费重金遍寻天下名医为其诊治,各种珍稀药材足足吃了大半间屋子,但始终未见根本性的好转。

    马氏私下找过一个江湖道人给朱蕴泷算了一卦,那个道人掐算半天,最后留下一句话后飘然而去:冠礼之后的第一个本命年要慎之又慎。

    崇祯十年正好是朱蕴泷二十四岁的本命之年,马氏为预防万一,在求得朱华奎的同意后,从去年便将朱蕴泷从自己的郡王府接到了楚王府中,一是就近看着儿子,二是想借楚王府的气势压制那些邪毛鬼祟。

    前些时日,马氏打听到武昌府兴国州有个姓孙的郎中,在当地名气甚响,据传治愈过许多疑难杂症,有着神医的美誉。于是马氏便派人将孙神医请至王府为爱子诊治。

    这位孙神医在替朱蕴泷诊治过后也未多言,只说体虚之症,需要慢慢调养,在开了药方之后,婉拒了王府的重金便返回了兴国。

    朱华奎已是迷上了念佛求长生,哪里还顾得上儿子的死活。马氏心下自是明白孙神医的话中之意,暗自难过的同时,也只能强颜欢笑的宽慰儿子。

    “不好了不好了!王爷于千佛殿内修佛时突然晕厥,还请王妃速速前往探视!”

    随着急慌慌的声音,一名太监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面上的神情很是焦急。

    殿内的马氏等人闻言都是一惊,朱蕴泷挣扎着便要坐起身来,秦氏和两名婢女急忙上前搀扶。

    马氏慌急的起身走向殿外,她觉着这名太监貌似眼熟,但急切间也来不及细想。

    “王爷得了是何急症?可曾传府内郎中前往?泷儿就在此间勿要动弹,春萼、杏儿跟本王妃前去便可!”

    马氏除了偏殿,随着那名太监顺着长廊向千佛殿方向疾步行去,殿内只余朱蕴泷与秦氏两人,殿外则是有几名小太监值守着。

    待马氏一行人身影消失不久之后,朱蕴洄的身影出现在了殿外,李三等人跟在身后。

    几名小太监看到世子突然出现,吓得赶紧跪倒施礼,朱蕴洄长袖一挥喝道:“都滚得远远地,没孤的吩咐不许靠近!孤要与王弟叙谈亲情!”

    小太监们虽知朱蕴洄来者不善,但不敢有丝毫违抗,从地上爬起后迅速离开了偏殿,有一名机灵的小太监则是转身向千佛殿方向跑去。

    朱蕴洄迈步进入殿内,不怀好意的看着一脸惊慌的秦氏淫笑道:“孤闻王弟身体有恙,今日得闲特来探视一番!孤的弟媳也在呀,真是巧了!哈哈哈!”

    朱蕴泷虽然身子骨很弱,但对于这位同父异母的大哥的德行却也是早有耳闻。眼见其口中说着探视,眼睛却一直盯着自己的王妃上下打量,哪还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