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17部分

崇祯八年-第17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师讨此逆贼,定将此贼项上人头斩下,以雪此耻!”说完,以头触地,俯身不起。

    黄得功、周遇吉二人也是勃然大怒,二人也跪倒在地,纷纷请战。

    崇祯起身绕过御案来到三人面前,亲手一一将诸人扶起。在孙应元等人心里,崇祯就是君父,当下感动的热泪盈眶。崇祯看着三人,温声说道:“朕深知众卿皆是忠贞之士,勇卫营是朕最信得过的队伍,也是朕之依仗!朕希望有一天,卿等能率部下虎贲为朕扫荡群小,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朕不会说以王侯待之,但朕会将你们以家人待之,这就是朕给你们的许诺!卿等不负朕,朕绝不负卿!”

    孙应元三人激动的痛哭流涕,纷纷跪倒,誓言不惜此身,定要让陛下得偿所愿。

    崇祯又温言安抚几句,待众人起身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后,继续开口道:“此事朕考虑良久,既要惩一儆百,又不能引起兵变。周遇吉、黄得功二位将军,你们带领五百勇卫营精骑秘密前往单县,找一处隐秘之处驻扎。朕会下密旨给山东巡抚,让其亲自到单县,召见吴尚文,吴贼肯定不虞有诈。你们事先探查好地形,在吴贼必经之路截杀之,务使一人走脱。诛杀此贼后,朕会让山东巡抚携旨与你二人一同前往兵营,安抚官兵,你二人以后就留在山东。首先裁汰军营里的老弱,适当给其银两,放还回家;其二是就地募兵。山东乃圣人故地,民风淳朴,山东兵忠诚可靠,这次吴贼一事,应是其蛊惑众人所致。朕会着有司运送十万两兵饷给你们,同时新式军粮也会后续送达。加上原先吴贼的部下官军,朕要求你们募集五千兵马,勤加操练,争取尽快成为一只敢打敢拼的精兵。你们带去的五百精骑就作为亲兵标营,希望你们不负朕之所托。一会朕会让内阁拟旨,晋孙应元将军为勇卫营总兵官,朕会下旨给提督京营的英国公,着你从京营中挑选敢战之士补充勇卫营。晋黄得功将军为山东副总兵;晋周遇吉将军为参将;等将来你们立功后再行升赏。”

    三人跪地叩谢圣恩后领旨而去。黄得功、周遇吉回勇卫营点齐五百精骑出京师直奔山东,携带皇帝密旨的一队锦衣卫缇骑也连夜赶往济南府。

    济南,大明湖畔巡抚衙门二堂内,山东巡抚朱大典正在为吴尚文部拦阻钦差一事愁眉不展。

    他虽是贵为封疆大吏,名义上山东境内兵马都在他所辖之下,但现在世道混乱,朝廷对武将倚重甚深,那些手下有兵的兵头日益跋扈。

    以前总兵见他都要行磕头大礼,现在山东总兵刘泽清等众武将见了他也只拱手为礼,山东总兵一下官军根本不会听命与他,对此他虽气愤但也无可奈何。

    这次吴尚文部所为让朱大典愤怒异常,作为朝廷重臣,他感到深深的耻辱,并且有一种浓重的挫败感。这种公然让朝廷蒙羞的事情以前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可事已如此,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坐等皇上与朝廷对此事的处置。

    以他对当今圣上所作所为的了解,这次的事恐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顶多是下旨申饬而已。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端起茶水抿了一口,正要放下茶杯,幕僚齐大同急匆匆迈步入内,拱手心里后说道:“大人,有京城锦衣卫携圣上密旨来到,现在堂外值房用茶!”。

    朱大典一愣,迅即明白过来,这应该是朝廷对钦差一事的处置下来了,没想到如此之快。同时心里还有一丝疑惑,为何是锦衣卫传旨,并且还是密旨,这种事不都是圣旨明发吗?虽然有点疑惑,但他还是站起身来,吩咐道:“速摆香案,迎旨!”。

    “大人,前来传旨的锦衣卫说了,是给大人的密旨,外人不得与知!”,齐大同回道。

    朱大典又是一愣,难道自己猜错了?这个关头圣上单独给自己密旨是何原由?

    “那快快有请上差!”,他开口道。

    齐大同出门后没一会儿就返身而回,身后跟着几名身着校尉服色风尘仆仆的锦衣卫。

    朱大典赶紧拱手为礼,开口道:“几位上差一路辛苦!”

    几名锦衣卫还礼后,其中一人从怀里掏出一个朱红色的匣子,朱大典急忙要跪下接旨,拿圣旨那名校尉拦阻道:“巡抚大人,圣上特意吩咐过,此为密旨,大人不必行大礼,只需按旨行事便可!”

    朱大典站直身形,双手郑重接过木匣,那名校尉继续说道:“圣上还嘱咐过,此旨只有巡抚大人自知,旁人不可知晓,还请大人谨慎行事。传旨之事已了,还请大人安排个住处,我等兄弟歇息一晚,明早回京复旨。”

    朱大典赶忙命齐大同带几名校尉下去歇息,嘱咐好生款待众人,齐大同与几名校尉行礼后离去。

    众人离去后,朱大典验看过木匣上的蜡封完好,然后引燃蜡烛化开蜡封后打开木匣,拿出皇帝的密旨观看。

    看完内容简单的密旨后,朱大典既震惊又振奋,这还是他所了解的圣上吗?圣上密旨里所讲和所要做的,都是他朱大典所想所为,可他也只是愤慨之下想想而已,但他根本没权利去做。

    接旨前他心里也曾隐隐的埋怨过皇帝和朝廷大佬们,因为他以为皇帝这次又要对武将优柔,没想到圣上这次一改前风,终于对那些蔑视朝廷的兵头痛下杀手。真是痛快啊!想到这里,朱大典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长久不息。

第22章 诛杀() 
单县某处官军营地,吴尚文与几名亲信部众正在大帐内痛饮。他精赤着肌肉虬结的上身,端起盛满酒水的大碗狂饮一口,酒水顺着嘴角淋漓而下,他抹了一把嘴角,放下酒碗抄起一根烤羊腿大口啃咬起来。

    脸上一道伤疤的千总刘老二一边嚼着羊肉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将军,前几天咱们拦了钦差,伤了京营的大兵,这事痛快是痛快了,可别真惹恼了朝廷,万一皇帝恼了让总兵大人和巡抚处置咱们,可罪过不轻啊!”。

    旁边吴尚文的亲兵队正刘大刚嘁了一声,满不在乎的开口道:“我说刘老二,你是越活胆子越小啊!你也不看看现在什么年头?反贼是越剿越多,眼看着已经是天下大乱了,现在手里有兵就是爷,朝廷还得用咱们这些官军对付流贼呢,哪敢为这点事处置咱们将军!”

    其余几个将领也随声附和。

    吴尚文赞许的点了点头,使劲咽下口中的食物,开口道:“大刚说的对!眼下天下大乱,大明内的流贼不消多说,慢慢的成了势头。朝廷的兵马是越打越少,反贼是越打人越多,就连许多吃了败仗溃散的官军也加入了反贼营伍。那个五省总督洪承畴倒是挺会带兵打仗,可他手底下满打满算才两万余人,反贼是多少?那个闯王高迎祥手下蕃汉骑兵就两万多骑,那可是骑兵啊,咱们步军最怕啥?最怕的就是骑兵,不客气的说,老子手下这两千余步军,来个三百骑兵就能杀的咱们屁滚尿流,别说两万骑兵了。还有其他的反贼,什么闯塌天,老回回,张献忠等等,哪个手下不是十万以上的人马啊?还有关外那群女真人,也是瞅着机会就来大明啃一口。我听关宁军那些家伙说过,现在大明在辽东十八万步骑,根本不敢出城野战,只能在城里死守。那些女真人都是野人,打起仗来根本不怕死,真要是让女真入了关,那大明就完蛋了。我看呐,朱家江山快保不住喽,朝廷那帮软蛋根本不敢拿咱们怎么样,还得指着咱们替他们卖命呢。现在老子就是想多搂点银子,好招兵买马,将来不管是反贼还是女真坐了江山,咱们有兵在手,谁都会高看咱一眼,到时候咱们也弄个公侯当,哈哈哈!”,说罢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其余众人一边恭维一边端起酒碗干掉。

    在营地的一个角落,千总吴群正躺在马棚底下阴凉里,嘴里叼着一根干草,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身边围坐着几个把总、哨管。

    他是单县本地人,家里穷,地又少,兄弟又多,从小就没吃过几顿饱饭。村里的私塾先生看他聪明伶俐,想收他入学,可家里哪里拿得起束脩啊,老先生只能给他起了个名字后放弃了。

    十几岁的时候为了让父母兄弟多吃一口,他投了军,二十多岁时一步一步凭着军功从大兵升到了千总。他性格开朗,人也仗义,一身战阵本事也强,所以手底下的官兵都服他。上面赏下来的赏功银,除了寄一些回家供养家人,其余的都散给了那些家里穷困的弟兄。

    把总陈大栓瓮声瓮气的开口道:“头儿,那帮孙子又在饮酒作乐,可苦了咱们兄弟们了,连饭都吃不饱!上次截钦差咱们没去,那帮孙子回来后得意那样子,鼻孔都朝着天!更是对咱们弟兄横挑眉竖挑眼的,说话阴阳怪气,说咱们是朱家的狗,他们连咱们的主人都打了,找机会要收拾咱们这些狗!”

    另一个把总孙仁贵也开口道:“他们截钦差打的是朝廷不发兵饷的幌子,谁不知道朝廷虽然给咱们饷银不多,但还是拨下来一些,都让这些杂种给吞了。咱们当兵打仗为的就是粮饷,现在饭吃不饱,饷也没有,千总,你说以后可怎么办?”

    哨管刘世权阴阴的道:“这世道乱了,他吴尚文就是看准了朝廷不敢把他怎么地,才有这么大胆子。千总,你打仗有本事,人也仗义,弟兄们都佩服你。可没银子没粮食,这样也不是长法啊。要不咱们干脆把那群杂种宰了,把他们贪下的兵饷抄了,拉着弟兄们占个山头,咱们不祸害百姓,就是劫富济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岂不快哉!”

    吴群蓦地坐起身来,一脚把刘世权蹬了个跟头,骂道:“你他娘的话本听多了是吧?还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还劫富济贫,那是造反!知道不?老子从小到大,家里父母,给我起名的先生,教我的都是忠孝仁义!世道不太平,正是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你让老子造反,做那不忠不义的反贼,你他娘的再说这种话老子剥了你的皮!”

    刘世权坐起来嘿嘿笑着道:“千总,咱不是觉得你这身本事瞎了可惜吗?朝廷不认真人啊,吴尚文这样没本事的杂种骑在咱们弟兄头上拉尿,还克扣咱们军饷,咱这是替你抱不平啊!”

    吴群正色道:“不管怎样,我吴某绝不做反贼!这天下太大,朝廷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但圣上是个明君,吴尚文他们肯定没好下场,咱们尽忠职守就行。大不了卖了这条命给朝廷,也留下个好名声,不让外人戳咱们和家里人的脊梁骨!”

    正说着,远远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进入营内。过不多时,吴群手下的一个兵卒急匆匆跑了过来,喘着气禀报,巡抚大人来了单县,派人传令让吴尚文去县城晋见。

    吴群及几个将领楞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吴群开口道:“肯定是钦差的事!这次朝廷下令极快,我感觉吴贼这次大事不妙!”

    吴尚文大帐里,有了几分酒意的他斜着眼打量着巡抚派来传令的亲兵,开口道:“朱大人怎么来了单县这小地方,为何令我晋见?”

    传令的亲兵拱手回道:“巡抚大人带来了朝廷的圣旨,还有户部下拨的兵饷,至于为何招将军晋见,小的不知!”

    吴尚文打了个酒嗝开口道:“本将知道了,你回去吧!”

    传令兵开口道:“还请将军速速起行!巡抚大人从省城前来时已知会了分守参将牟将军,他也正在前来,估摸着就快到县城了!”

    吴尚文一听参将牟文绶也要过来,那可是一手提拔他吴某的恩主。顿时酒意消了不少,他正色开口道:“本将这就启程前往,你回禀巡抚大人吧!”

    传令兵施礼后离开大帐返程而去。

    刘老二开口道:“将军,这次朝廷怎地如此快就下旨,并且巡抚大人怎么突然来到单县?我总觉得不对!”

    吴尚文笑道:“朝廷的旨意无非是严令申饬,巡抚来单县显得是重视此事,要不朝廷脸面难堪。要是有什么不对,干嘛还要户部下拨饷银?那肯定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明着训斥与我,暗着还得拿真金白银哄着咱们,你别瞎想了,朝廷能把我怎么样?难道为这点事而斩杀大将吗?就不怕军卒哗变吗?何况参将大人也来了,那就更没问题了!”

    刘老二开口道:“将军说的虽然在理,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为防万一,将军还是多带人马前去!”

    亲兵队正刘大刚也劝道:“将军,反正离县城二十几里路,多带几个人,就当出营操练好了!”

    “那好,刘大刚,你点齐一百亲兵马队,也给巡抚看看咱们的精兵强将,给牟大人长长脸!”,吴尚文吩咐道。

    吴尚文披挂整齐后,带着他手下仅有的一百骑兵出营往县城而去。吴群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