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216部分

崇祯八年-第216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焦云峰的背景任元山自是十分清楚,南京吏部侍郎徐文渊是焦云峰的亲姨丈,而苏州府大商人黄志是徐文渊姑父家的长子,焦家和徐、黄两家在很多生意上互为倚仗和往来,三家的利益已经紧密的勾连在了一起。

    对于焦云峰等人暗中操纵的罢市行为,任元山心里自是万分赞同。虽然任家的生意大都集中在老家附近,很少有需要通过大运河贩运的物资,但皇帝突然在运河上开征商税之举让任元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敏锐地觉察到,皇帝今日敢在运河上开征商税,下一步很可能也会在大明各地开证商税,只有抵制住这次征税行为,才会将皇帝长长的手指打断,并彻底打消他更多不切实际的念头。

    “城内虽现动乱之像,但究其根源,其实质是因朝廷不顾民意、悍然加税所致;历朝历代皆以士绅为国朝之基,尤其是我江南之地,向来市井繁荣、士绅云集,自古便为历朝税赋之源,实乃千古基业之本也。下官以为,城内民乱并非不可解之事,若欲平乱,必先究其根源,只要朝廷将加征商税之政令收回,所谓民乱尤如春日之雪,须臾既消!”

    通判吴志群很随意的冲着任元山拱了拱手,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通判之言道出此次祸乱之源,亦道出江南士绅百姓之心声,实乃鞭辟入里之言也!想我江南一地子民,自太祖开国至今,已为朝廷输奉钱粮无数,若无江南之士绅民众两百年来之献,朝廷拿何来为官军输饷?又用何来赈济救灾?京师之重臣吏员又用何支付其薪资?宫中贵人吃喝穿用,又有哪一样非我江南之供奉?今朝堂之上有大奸作恶,蛊惑圣人出此毒计,致使我江南民众哀嚎遍野,无奈之下才奋起抗之,以为自身求活。吾等即为朝廷命官,便应以民众之诉求为要务,现下眼见如此富庶之地即将成为民众争相逃离之所,身为代天牧民之官,却不为生民发声,岂非愧对自家良知?”

    年过四旬、相貌儒雅的推官焦云峰举目环顾、语带慷慨的连续发问道。

    焦云峰虽然和身为南京吏部侍郎的徐文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但由于他中试太晚,所以现在级别尚低。但此次若是能借机挤走方文、扶正任元山后,吴志峰递补同知之职,那焦云峰便会顺理成章的升到通判的位子,这可谓是皆大欢喜之局。

    “至凤此论精彩之至!吾等读圣贤书、入世牧民所为者何?生民之利也!而目下正有贼子图谋伤民之根本以足其私利,此举可忍之?孰不可忍!伤民之本既伤国之本也!至凤可有何策以供吾等共赏之?”

    任元山正气凛然的开口道,说到激动之处,脸上仿佛笼罩了一层圣洁的光辉,令人不敢直视。

    一直不曾出言的六房经承们心下都是鄙视不已:口口声声为国为民,背地里却恨不得刮地三尺以为己用,不愧是读书中榜的官老爷,整日间两张面孔来回变幻,一般人实难效仿。

    “下官以为,城内民乱之火尚不足以撼动京师大奸之心,唯有让动乱加剧,波及南直隶其余州府,使江南有倾覆之危,京师之大奸方会动容!而后吾等南直隶相关官员联名上本为民请愿,逼迫其收回乱命,方能使江南之民众恢复安居乐业之态!”

第304章 平乱() 
在黄志等人雇请的那帮青皮开始四处纵火的同时,一个令市民们更加愤怒的谣言也开始在城内蔓延开来。

    “老万,你听说也无?朝廷要在南门设置税关,今后不仅是走运河要缴税,凡携带货物出入城者皆要俺三十税一征税!我还听说了,凡种植桑麻之田地每亩计征三分银!”

    在城内一处住户门前,一名油头粉面的年轻男子正在人堆里大声散布着刚刚听到的消息。

    “真有此事?赵公子,你这是从何处得知?我觉着此话不像真的!”

    “那是老万你见识少!我一个堂弟常年来往于京师与江南,他言道京师在那个崇文门便是设置税关!且已存续许多年了!既是京师都敢设置关卡,那苏州府再设有何不可?”

    “啊?!若此事成真,我等小本生意可如何是好?来回进出一趟便要被收取若干银钱,本来利钱便很微薄,如此一来可如何养家呀!”

    “朝廷里有奸贼啊!就如同害死岳武穆的那个秦桧一般的奸贼!我等升斗小民赚钱糊口还要缴纳商税,这可是许多朝代从未听说之事!不成!我等要去知府衙门请愿!决不允此事生发!”

    “同去同去!去求知府大老爷上书给朝廷,这税无论如何不能征到我等平民身上!”

    不一会功夫,老万这伙人便汇聚了百十人左右,一路纷纷嚷嚷的穿街过巷朝着城中心的知府衙门行去,同样的一幕也在城中很多地方同时发生着。

    就当老万为首的这百余人沿着狭窄的巷道前行时,在他们前方百余步外河道上的一座小桥上,一群身穿蓝色罩甲的校尉正在冷冷的观瞧着这伙纷乱嘈杂的百余名市民。

    “前面的百姓听着!锦衣卫在此!尔等即刻止步!各自回返家中闭门不得外出!在家等候官府通传后再行出门!否则按乱贼之名毙杀!”

    一名校尉举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喇叭高声喊道。这也是朱由检偶然想起前世这个东西后,吩咐人做出来分发给执法衙门的,结果试用之后效果相当不错,比正常人大喊声高出数倍,声音传导的距离也远了不少。

    听到喊声后这百余人才发现了侧前方的锦衣校尉,走在前面的数人顿时止住了脚步,后面紧跟的一些自顾自前行的民众没收住脚,直接撞到了前面人的后背上,一阵夹杂着呼喝叫骂的短暂混乱后,这只小小的队伍停了下来。

    举着铁皮喇叭的校尉又将刚才呼喊的内容重复了一遍,百余人中大部分人的脸上都有了惊疑惶恐的神情。

    国朝两百余年来,有关锦衣卫的种种传闻可谓是世人皆知,尤其在大明各地的民间,锦衣卫的名字是与凶神恶煞、杀人不眨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听到前面这群武士报出的名号,刚才还群情激昂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一些胆小之人已经开始向后挪动脚步准备回返家中。

    “锦衣卫也要讲理不是?!我等皆为良善平民,他锦衣卫也不能平白无故击杀我等吧?此番若是我等退回家中,那征税之事必定会随之而来!为了自家老少妻儿能够活命,我等谁都不怕!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人群之中那位赵公子慷慨激昂的继续蛊惑道。

    他原本是富裕家庭出身,自身也是一名生员,家中也有娇妻美婢,日子过得甚是潇洒。

    但其父母几年前突染重疾亡故,无人约束的赵公子很快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短短几年间便将家产败光,妻子与他和离回了娘家,他最宠爱的美婢也偷偷收拾了家中仅有的金银收拾后与人私奔而去。无奈之下,赵公子平时只能靠摆摊给人书写书信状纸为生,日子过的非常窘迫拮据

    数天前有人找到了他,并且拿出了二十两银子和一块木牌,言称只让他做一件事,那就是鼓动他的左邻右舍相熟之人起来与官府抗争,若是能将人带到府衙广场,将木牌交到东南角一处草棚里,那样还会有三十两银子的赏钱。

    二十两银子对于现在的赵公子来讲可谓是一笔大财了,相当于他两年代写书信状纸的收入了,面对重金诱惑的赵公子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这才有了刚才传播谣言给老万等人的一幕。

    秉承着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原则,也为了那三十两巨额赏银,赵公子继续不遗余力的鼓动着众人。

    本来犹豫不定的市民们被赵公子的一番言论重又激发起了士气,前排领头的数人迈开脚步开始前行,停滞不前的人群又开始重新移动。

    桥上的一名锦衣卫总旗见状后举手一挥,二十余名校尉手持包裹着棉布的粗长木棍举步从桥上迎向这伙市民,几名手持弓弩的校尉站在桥上搜寻着目标。

    没等市民们反应过来,这二十多名校尉便冲到近前,两名身材高大粗壮的校尉举起木棒劈头盖脸的冲着前排的数人砸了下来。前面那几人根本无处躲闪,仓促之间只能或转身避开要害,或者抬起手臂进行格挡。一阵劈啪作响声伴随着哀嚎惨叫响彻河岸两边,二十余名校尉手持棍棒如同虎入羊群一般趟入人群之中,一阵横冲直撞之后,前面的数十人俱都骨断筋折、满面流血的躺倒在地,后面的市民们相互推搡惊叫着转身奔逃而去。

    赵公子挨了几棒后被砸翻在地,又被后面冲上来的校尉们踩踏而过,要害部位正巧被一只大脚踩中,身下传来的剧痛让他瞬间昏迷过去,等他醒来之时,那群锦衣卫校尉已经不见踪影,自己周围也只剩下了数十名正在挣扎痛叫的市民。

    “一群乌合之众!老子怎地瞎了眼和尔等聚在一处!适才为何不与那群贼人拼了?百十人叫他十几人打倒,传扬出去真丢人!我呸!”

    一阵阵隐隐的疼痛传来,赵公子咬着牙强忍着坐起身来,向着周围打量一眼后开口咒骂道。

    “咦?我的银子呢?谁拿了我的银子?你等这群贼子,定是方才趁乱将我的银子掏了去!谁拿的?快快交出!不然本公子要去报官了!”

    骂完之后赵公子伸手入怀摸了摸,没想到只有那块木牌,几个银锭却已消失不见,他一下子忘了身上的疼痛,猛地跳起身来指着躺在地上的人群破口大骂起来。

第305章 断腕() 
赵公子他们那伙人遇到的情形在苏州城内随处可见。锦衣卫以数十人为一队,在城内各处对正欲前往府衙汇聚的市民进行了有效的拦截。手无寸铁的市民们哪经得住受过操训的校尉们的打击,聚拢的人群无一例外的被打散后逃回家中,受伤的市民只能是自认倒霉,忍着伤痛慢慢挪动着回去,焦云峰等人谋划中的数万人齐聚苏州府衙广场的场景并未出现。

    苏州城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李若链做出了分头击破的决定。水道纵横、街巷狭窄就是苏州城的特色,这样的地形不适合用大队的校尉往前突击,因为密集的人群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再多的校尉也无法向前突进太深,除非使用火器大刀弓弩等兵器进行无差别的杀伤。但李若链却清楚朱由检的底线,那便是不能对普通民众动用武器,否则你就是立下天大的功劳也会因此而触怒皇帝,从此以后将会彻底的被边缘化。

    “砰”的一声大响过后,一名从街边住户家中强抢之后迈出大门的青皮应声倒地,其他几名出了门口的青皮见势不妙,扔到手中抢来的财物拔腿就跑。

    “追上去砍了!”

    随着带队上官的一声令下,持刀拿铳的校尉们紧跟而上,还未等双方将距离拉近,这几名趁火打劫的青皮却仗着地形熟悉,三拐两拐的便不见了踪影,追杀的校尉眼见贼人消失不见,只得悻悻而返。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现下城门都已关闭,这伙贼人只能藏身城内!待某回禀镇抚使之后,定要全城大索,将这群社鼠城狐一网打尽!”

    苏州府衙的二堂之内。

    就在焦云峰等人期待城内数万民众汇集,然后他们几人挺身而出,顺应数万民众的意愿,指斥朝廷奸贼作恶,呼吁大家在早已写好的请愿书上摁上血指印的时候,一名壮班班头急匆匆地走进堂内。

    这名班头抱拳施礼后禀道:“启禀各位大老爷,锦衣校尉忽现城内各处,将已上街的百姓赶回了家中!现衙门附近的街巷之上已无人群汇集,此事该当如何处置,还请各位大老爷示下!”

    “什么?锦衣卫?!城中锦衣卫仅有一个百户所驻扎,不到百人如何驱散数万民众?李三,你可曾亲眼看见?有多少锦衣卫?”

    堂内众人闻报都是大吃一惊,焦云峰不顾上下尊卑,首先站起身来冲着报信之人喝问道。

    “回焦大老爷,小人是得了手下的回禀方知此事,并未亲眼见到!据小人手下回报,今日卯时城门刚刚打开,无数锦衣卫忽从四门入城,并命看守城门的壮班与快班的弟兄关闭城门,之后便于城内四散开来!所有把守城门的衙门众人俱被看管起来,直到半个时辰前,看守之人大部分被调往城内,小人的亲信才得以脱身传信回来!多少人数小人并不知晓!”

    名叫李三的班头叉手回禀道。

    “卯时刚过便已入城!那岂不是两个时辰之前了?你这个该死的贱才!枉本官将你拔擢到班头之位!你怎么不去死!速速滚出去查探清楚!”

    此刻的焦云峰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度,指着李三的鼻子破口大骂道。

    大批锦衣卫的突然出现意味着他们的所有谋划很可能已经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