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230部分

崇祯八年-第230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您抱着水哥儿都快小半个时辰了,也不怕累着,烺哥儿他们几个诞下时也没见您如此着紧过呀!还是把水哥儿交给乳娘,您好生着歇息一会吧!”

    说到最后,一旁的周后忍不住伸出玉手捂嘴轻笑出声,看向朱由检的目光里透着浓浓地柔情和满足。

    自打乳名水哥儿的皇子诞下后,自己的丈夫每次处置完公事后就匆匆赶回坤宁宫的寝殿中,不管水哥儿在酣睡还是在瞪着两只大眼睛好奇的观察着这个世界,总是不由分说的从自己或乳娘手中把水哥儿抢到手中,什么言语也没有,就是这样抱着他,一会儿亲昵地用鼻子去触碰水哥儿的鼻尖,一会儿伸出一只手轻柔地爱抚着水哥儿的柔嫩的脸颊,但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抱着水哥儿,静静地看着怀中的婴孩出神,脸上和眼神中散发出来的爱意让周后都有种莫名的嫉妒感。

    “皇上,袁妃与田妃那边您最好也要勤去着点,两宫同也是为您诞下子女,皇上万不可有亲厚之分,妾身乃后宫之主,可不能因此让别人说出闲话来!”

    见朱由检好似并未听到自己的言语,仍旧在端详着水哥儿熟睡的脸庞,周后不由得把嗓门提高了一些。

    “小声些!莫要扰了水哥儿歇息!这般大的婴孩就是要多睡,将来脑子才会聪慧!”

    朱由检抬头看了一眼周后,用略带不满的语气教训道。

    他抱着水哥儿站起身来,一旁的乳娘王氏赶忙紧走几步上前,把水哥儿从朱由检的手中接了过去。

    “皇后你又不是不知,袁妃、田妃这才诞下皇子皇女没几日,这般大的婴孩最好勿要接触外人,朕都是在其寝宫外看一眼就走的。水哥儿已是过了满月,朕和他多亲近一番亦不碍事的,待两宫的孩儿出了满月,朕肯定会三处来回勤跑着,定教人说不出闲话来。皇后,朕还得嘱咐你几句,事涉皇室子女,除却其亲亲之外,宫中但凡有人闲话,一律打发去浣衣局去!若有别样心思者,一律杖毙!大伴,宫里一定要盯紧着点!”

    立在一角的王承恩低声应是,周后也是一脸郑重的行了个蹲礼,殿内的几个女官宫女都是行礼以示遵从之意。

    原来的朱由检对宫内之人一向和善,很少过问后宫之事,也从未讲过如此狠辣的话语,今日这般举动可是十分的罕见。

    “对了,待水哥儿百日宴时,叫嘉定伯将朕那几个舅哥亲眷一并带进宫里来,皇后你也当是许久未曾见着他们几个了,趁此机会好生聚一聚,待水哥儿过了周岁生辰,皇后可带着他出宫省亲,也让水哥儿见见宫外的世面!袁妃、田妃处也是如此,皇后寻空知会她二人便可!”

    心情大好之下,朱由检显得格外的大度,心中对周奎一家的记恨也减轻了不少。毕竟是水哥儿的外公和舅父,前世的种种已经不可能再发生,看在温良贤淑的周后的面子上,得饶人处且饶人吧,总不能拿着另一个空间发生的错误去惩罚现世之人吧?

    周后碍于身份以及对父亲与哥哥的埋怨,已经好几年不曾出宫回娘家省亲了,但不管心中如何怨恨,这种血脉亲情是割舍不断的。闲来之时,周后与袁妃扯起幼时之事,言语中满是美好的回忆,说起未进宫前父兄对她的关爱呵护,所有的埋怨也变成了对亲人的思念。

    那时候虽然家境贫寒,一家人指望着周奎上街摆摊算命那点微薄的收入糊口,但一家人在一起却是其乐融融。父亲只要是当日的收入多了一些,定会买些糯米团子、酒酿圆子之类的点心带回家中,每回父兄都是宁愿自己少吃几口,也要把这些好吃的食物让给自己和弟弟多吃一点。

    “妾身谢过皇上!若此后嘉定伯府再有得寸进尺之举,妾身亦绝不允之!”

    周后满怀感激之情,对着朱由检再次行了一个蹲礼。

    “皇后何须如此?你我份属夫妻,彼此之间就当相互体谅。之前数年天灾人祸不断,皇后亦未少跟着朕吃苦,现下日子已是大好,往后亦会更好,不管是皇后还是宫内其他人等,只要与我皇家亲近者,亦应得受其应有之享也!家和万事兴!此理亘古不变!”

第329章 改进() 
眼见时辰已至未时,朱由检安抚完周后,便带着王承恩去了乾清宫。

    杨嗣昌上午时已经进宫复旨,言道孙传庭已然顺利的入京返家,并将孙传庭的手本转呈了上来。

    朱由检夸赞几句后,杨嗣昌见皇帝并没有新的旨意,便施礼后出宫而去。

    看着孙传庭的手本,朱由检不由得回想起两年多以前与其面谈的场景。两年的时间倏忽而过,而局面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能臣就是能臣,只要有各方面足够强大的支持,这样的能臣就会施展出力挽狂澜的本领。

    历史上孙传庭之所以失败,各方面掣肘是最根本的原因。无银无粮无兵,只有接旨后的疲于奔命,最终带着不甘与愤懑埋骨沙场,甚至留下了一个借机脱身潜逃的名声。

    考虑到孙传庭已经两年多不曾与家人相见,再加上最近并无重大军情传来,朱由检打算让他在家好好歇息一段时日再召他入宫,就等与那位传奇女英雄入京时一起陛见吧。

    朱由检在等着从南京传来的消息,算算时日也差不多该到了。

    这次裁撤南京留守朝廷之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折,南京那些人根本没想到会发生如此惊天之事,他们在温柔乡中已然忘我,猝不及防之下很难想出应对的策略。

    江南之地已经没有了可以自恃的武力能与朝廷对抗了。现在的南京既得利益者们,犹如怀抱巨金行于闹市的孩童,随便一点力量便会将其打倒在地。

    他们已经习惯了两百余年来大明官场的各种套路和规矩,骨子里认定就算皇帝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他们甚至从未将皇帝放在眼中。

    在这些人的脑子里,皇帝就是一个被朝臣们耍的团团转的猢狲,在强大的官绅士绅集团的压制下,皇帝的旨意只要不如他们之意,那这样的旨意就是废纸一张而已。

    就在朱由检安座思想间,在殿门外小太监的高声通禀中,骆养性迈步进入殿中。

    “妥了?”

    朱由检抬头望向骆养性。

    “回皇上,应是妥了!此是李若链由南京发来的奏报!”

    骆养性躬身施礼趋前几步,将手中的几本奏报和题本交给走下御阶的王承恩。

    “好!骆卿且等着,大伴,着人传内阁诸臣、六部尚书、顺天府尹昭仁殿议事!”

    接过奏报大致翻看过结果后,朱由检用轻松欢快的语气吩咐道。

    王承恩应声下了御阶,出了殿门后小声吩咐几句,一名年轻太监飞奔而去。

    “给骆卿看座!”

    随着朱由检的吩咐,隐在殿角的一名太监赶忙从侧殿搬来锦墩放下,骆养性施礼后坐了下来。

    朱由检与骆养性闲扯了一会,离乾清宫最近的温体仁、王应熊、张至发三名阁老联袂而来。还未等三人询问何事相召,朱由检便吩咐先去昭仁殿内商议其他事项,待重臣们到齐后再商议今日的重头戏。

    见皇帝在昭仁殿的御座上坐定,温体仁等人拱手施礼后坐在了日常的位子上。

    “温卿,前番于京畿之地召集郎中授课一事进展如何?期间可有须修改之处?”

    朱由检所说的郎中授课,是他上个月刚刚想到的一个新政策。在与内阁诸人商议过后,现在已在京畿地带的州县开始试行,待总结其中经验后再向其他行省进行推广。

    这项新的政策就是要在今后的数十年内,在大明交通便利的各个村镇,全面推行朝廷补贴的医疗制度,争取每个村落都要配备一名懂得基本医疗常识的郎中。

    这项政策暂时无法惠及偏远山村的百姓,因为交通条件的制约性实在是难以克服。

    在朱由检对内阁几人提出这条新政时,温体仁等都是沉默了下来,他们虽然佩服皇帝这种前无古人的想法,但却对这件事的前景极度的不看好。

    朱由检此举效仿的是后世建国初期施行的赤脚医生的那套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将会使大明境内的广大农户从中直接受益,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不过这项规模浩大、涉及面极广、周期相当长的惠民工程,需要花费的银钱也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当然,阻碍这条新政推广的最大障碍并非是银钱,而是大明境内郎中数量的严重不足。

    中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日积月累,一个合格的郎中成长起来至少要一二十年的时间。而目前大明境内的郎中大都集中在州县以上的城中,乡村的农户一旦染病,不管距离多远,也只能跑到县城里找郎中诊治,耗时费力不说,一旦是急症发作,很可能在路上便没了性命。

    朱由检也知道,依照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加上极度落后的交通环境,得了急症就算送到城内也基本上是一个死字。他推行新政的目的不在于抢救无法医治的病人,而是让那些因风寒发热、腹泻腹痛这样的常见病没得到及时医治、最后导致病情加重的病人们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帮助。

    “启禀圣上,自接圣喻之后,臣等会同顺天府尹共同商议具体施政策略,乃决议将顺天府下辖之大兴、宛平两县,以及通州、涿州、霸州、蓟州、昌平等州县一并纳入到此次惠民新政当中。盖因此数州县抵近京师,医、药均资源远胜大明其余州县,新政推行相较而言应会顺畅一些。内阁已行文至此数州县,令当地官府于城内择一处宽敞之所在,配备相应设施,雇请当地名医轮番授课,学员皆为镇村之中医术浅陋者,由于施行时日尚短,目下尚未有具体奏报回传。”

    温体仁端坐拱手回禀道。

    内阁诸人与顺天府尹陈奇瑜会商后拿出了现在施行的这个方案,并从户部给每个州县分别下拨了两千两银子作为新政的经费,用在雇请名医、负责受训学员的食宿等方面的花费上。

    “诸卿做的不错,此项新政非一时一日能见功效,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为佳;朕于闲暇时亦曾静心虑及此事,为免新政因种种制约半途而废,特决意成立专责此事之有司,所有与之相关人员物资配属均由其全权负责,新建有司暂名卫生署,署正为正四品之职,首任署正由太医院院判吴有性担任,其余官员吏目品级、员数由内阁与吏部会商后决定。卫生署直属内阁管辖,其职责权限由内阁商议后呈报上来,其署衙由阁臣选址新建,望内阁诸卿将其职司制订详尽,朕会斟酌考量其中利弊后予以推行!”

    有鉴于目前形势正在向好的方面平稳运行,那么在大明有条件的地方,有步骤的推行基本卫生常识便被朱由检提上了议事日程。

    由卫生署出面,当地官府配合,在县城村镇开展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的大扫除运动,推广饭前便后洗手、凉水必须烧开后方能饮用、夏天饭食隔夜必须加热食用、重大传染性疾病施行隔离、村镇茅厕改造等一些列举措,从根本上整治村镇的卫生环境,杜绝因为个人和环境卫生问题引发的种种疾病,这就是朱由检设置卫生署的初衷。

    而这些即将展开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所需费用由內帑与户部共同负担,其中內帑出资占到七成。

    至于以后是否在人口密集地设置公立医院一事,现在只能列入计划,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如何实施。

第330章 会商() 
“臣等领旨!”

    内阁三名阁老一脸郑重的先后拱手回道。

    虽然皇帝天马行空的做法让几人感到有些愕然,但随即便是心中窃喜不已。

    内阁虽然位高权重,有着对部寺题本提出不同意见的票拟权,但本身却没有直属部门,这回手下总算是有了可以腾挪的地方,将来再想办法加强卫生署的权威性,将其他部司的权利一点一点挪过来装进去就行。

    朱由检将卫生署置于内阁名下,而不是将其归于礼部之中,考虑的就是使其地位的特殊性得到朝臣的重视与认可,到时候卫生署所有条令的颁布,都将以内阁的名义进行,这样地方官府自然会当做大事来对待。而如果卫生署只是礼部的一个司,那其下发的律令很容易被官员们选择性忽视。

    至于温体仁等人如何从其他各部抢权,朱由检早有预估并乐见其成,能抢到多少权利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卫生署权力越大,对将来在大明全面推广医疗卫生制度越有利,只要抢权时别耽误公事就行,分权更能预防和减少强势部寺滥权的行为。

    说话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