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249部分

崇祯八年-第249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特曼阁下、上校先生,您二位可能对大明帝国了解的不够彻底,本人因为在东印度公司的原因,经常参与到与明国的各种贸易中去,所以也接触和了解到有关明帝国方方面面的信息。明国人可不像岛上原住民那样的粗鲁野蛮,相反,大部分明国人都是彬彬有礼的绅士。而且明帝国是远东地区的庞然大物,他的军队是用上百万来计算的,如果招惹到明国政府,我们在台湾这一点可怜的力量很可能经受不住明国军队的打击,那样的后果对于我们来说将是毁灭性和难以接受的!”

    巴黎维特神情郑重的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端着茶杯坐下来继续小口啜饮着热茶。

    “贸易代表先生,你显然犯了短视地错误!幸亏您不是我们荷兰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否则地话,我们的军队将会时刻处在危险的境地!”

    范。戴克将杯中地咖啡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地往桌子上一顿,用带着嘲讽意味的语气开口道。

    “巴列维特先生,您可能只看到明国人在岛上目前为数不多的人口和军队,但是据我得到的情报来判断,明国北方地区正在遭受大面积旱灾的侵袭,并且大规模的反政府军正在四处攻击明国政府的城堡,数不清的明国北方人口被迫四处流浪。如果我判断不错的话,这批新来的移民就是明国北方的流浪人口,被明国政府组织起来运到台湾来的,而未来几年内,还会有大量的明国人被运到台湾,他们将会向整个台湾岛蔓延!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制止明国政府的行为,那未来我们的热兰遮城以及大员将会被他们吞噬!”

    范。戴克的一番话让巴列维特陷入了沉思当中,而普特曼则是频频点头。

    “上校先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们在远东地区的高级别人员都知道,明帝国人口规模十分庞大,据测算,明国总人口应该在一亿左右;若是他们把北方的受灾人口搬迁十分之一上岛,那也会是个十分可怕的数字,几百万人口已经相当于我们荷兰的总人口数一倍还多!”

    一提到人口数量,不管是巴列维特还是范。戴克,面上的神情都是既喜又忧。

    喜的是,如果能把比欧洲总人口还多几倍的市场打开,那他们将会获取数不清的金币和各种财富。

    而反过来的话,要是和这样大的帝国成为敌人,那压力也是非常巨大地。

    这个时期的荷兰总人口还不到两百万,虽然仗着武力横行大洋,获得了“海上马车夫”这一令人生畏的称号,但他们还从未和一个如此大的帝国做过敌手。

    “为了坚决阻止明国政府侵占台湾的行动,我们必须用武力给明国军队和移民造成重大杀伤,让他们从心里感到惧怕,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台湾以及整个远东地区的地位和财富!巴列维特先生,我相信东印度公司也会赞成我的这个决定的!”

第362章 敢战() 
“好吧!我承认,普特曼先生和上校先生的话非常有道理!为了让公平贸易长久的持续下去,我代表东印度公司同意荷兰军队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希望战争开始后,不要造成大量平民地伤亡,尤其是不要杀伤女人和儿童,那种行为是非常不人道的!这次战争东印度公司会派人随军,观察这方面的情况后写出报告上交给我!”

    巴列维特考虑半天之后,终于同意了这次的军事行动。

    “您的决策不会有错的,巴列维特先生!我们的目的是消灭明国军队,至于平民将来还要给我们生产物品的,除非意外,否则我们不会向平民开火!”

    范。戴克高兴地站起身来向巴列维特伸出了右手,巴列维特微笑着伸出手与范。戴克地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很好!现在我们终于达成了一致!上校先生,这次出兵你打算带多少人去?明国军队人数可是不少,两处兵营加起来,总人数应该在一千五百人左右。我们的军队虽然善于打仗,但人数太少的话恐怕会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人数过多的话,热兰遮和大员的防卫也成了问题,上校先生,你有没有最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呢?”

    既然出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那接下来就是如何打好这一仗了。出于对明军人数众多的担心,普特曼还是对范。戴克做出了提醒。

    “长官阁下,现在我们热兰遮城内有士兵一千零五十三人,赤嵌城有三百四十六人,乌特勒支堡有五十四人。你说的明国军队情况我已经考虑到了,这次我准备从热兰遮带走六百人,赤嵌城抽调两百人,乌特勒支堡士兵不动。这样总共加起来是八百人,这些军官士兵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团,加上我的二十名卫兵,一共八百二十人,剩余的六百多人守卫两座城堡已经足够,我们的乌特勒支堡有强大的火力将敌人挡在热兰遮的城外!”

    提到乌特勒支堡时,范。戴克的脸上流露出了满满地自信与骄傲,普特曼也是微笑着点头表示了认同。

    乌特勒支堡就修建在从外界通往热兰遮城的唯一陆路通道上,距离热兰遮城只有十里之地。

    这座城堡是典型的欧洲棱堡,平台基座高出地面一丈左右,然后在基座上面修筑城堡。

    乌特勒支堡配备了八座炮台,安装了口径不同的火炮,可以对由远及近的敌人进行不间断的火力打击,炮台设计成了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射击的错落有致的样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火力的浪费。

    堡上的射击孔也是分上中下三层,敌人一旦突破火炮的封锁靠近城墙,就会遭到火枪从不同角度的射杀。

    堡内平时虽然只有不到一个连的士兵驻扎,但一旦开战,热兰遮城的兵力可以迅速对其进行增援。

    岛上的荷兰军队从军官到士兵都有理由相信,除非遇到数万人敌人不惜命的围攻,否则的话,乌特勒支堡是根本不会被攻破的。

    “那我就在这里提前祝贺上校先生凯旋!到时候我会向国会上报我军取得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老孙,陈大栓带一千人从正面迎敌,除守营士卒之外,我带三百人在营寨左侧五里之外埋伏,你带三百人在右侧埋伏,一旦陈大栓和红毛鬼纠缠在一起,咱俩就分头杀出,你抄后路,我带人拦腰冲他,这回定要教红毛鬼来得去不得!”

    就在普特曼等人商议向移民点发起攻击时,吴群也正在向手下的两名千总部署作战方案。

    “参将,还是我带人冲,你抄后路为好。您是咱们的主帅,冲阵太过危险,万一有点闪失,我和大栓都得叫朝廷砍头,那俺俩可是太冤了!”

    “就是,俺们比窦娥还要冤!”

    一旁的陈大栓小声嘀咕着。

    “放屁!老子还没死呢!你冤个屁!陈大栓,你小子莫不是咒老子啊?你他娘的是不是又想挨军棍了?!唵?”

    “嘿嘿,参将莫要生气吗,俺就是顺着老孙的话茬说了一句啊,俺可不想咒参将您啊,再说,您就算死了,这参将也轮不到俺不是?”

    陈大栓没心没肺的样子让吴群和孙仁贵哭笑不得,被邀请过来参与会商的林荣则是憋不住的大笑出声。

    “滚!你这夯货一说话就能把老子气的半死!赶紧滚回去准备!我琢磨着红毛鬼说不定最近几日就要打过来了,这可是咱们官军头一回跟外夷打,说啥也不能输了,不然的话也太过丢人了!”

    “参将您就放心吧!有俺老陈在,啥子红毛鬼蓝毛鬼,统统都是俺的刀下鬼!俺二话不说,就是这么着上去手起刀落,一刀一个,参将您只管着带人捡人头就成了!”

    “滚!”

    眼看着陈大栓嬉皮笑脸地出了木屋,孙仁贵笑着开口道:“参将,等打起来就照俺说的办吧,俺带人拦腰冲,您从后面包抄,这三面夹击下,红毛鬼不败都不成!”

    “孙千总可莫要小觑红毛番,靖海伯偌大势力可也不敢与他们轻易反目!我可不止听一人说起过,这洋面上各国都对这些红毛番畏惧的很呢!听说他们舰船上大炮射出的弹丸能落地炸裂开来,杀伤力委实惊人的很!就是不知其步卒有无如此强悍之力!”

    林荣的话让吴群与孙仁贵心头不觉有些沉重起来。

    关于这些盘踞在热兰遮城的荷兰人,吴群也向郑家船队上的头领水手打听过一些消息,这些常年在海上讨生活的勇悍之人平日里可是嚣张的很,但是一谈到红毛鬼却都是面带惧色。

    郑家船队的头领更是直言,荷兰人火器犀利之极,并且军纪十分严明,打起来都是悍不畏死,若是兵力不在其数倍以上,最好不要正面力敌。不然的话,一场仗打下来不但会败阵,而且伤亡也会不小。

    “参将,要不咱们向朝廷上报,请求再调些援兵来如何?这两千兄弟从山东跟着咱们来到岛上已是一年有余,中间因病疫已是死了十几人,要是打起来还不知要伤亡多少。要是伤亡太大,将来咱们回了山东咋向乡亲们交代啊!”

    “老孙,请援这事不必再提!当兵吃粮、为国尽忠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何来交代之说?入了官军几年了,朝廷可曾短了咱的粮饷?我吴某可曾克扣过手下的兄弟?与咱们当初在吴尚文的手下时相比,现下已是天上地下之别!皇上待咱们不薄,这军饷每月按时开支,兄弟们不都是寄回家中去了?家里的父母兄弟不都是跟着沾了光?怎地一听打仗死人就缩了?莫不是一年多太平日子让你胆子变小了?”

    吴群斜眼看着孙仁贵,语气十分地不满。

    “参将,俺孙仁贵可不是怕死的孬种!俺是听说红毛鬼不好打,这才觉着不能和他们硬拼!俺觉着,若是红毛鬼来攻,咱们占着天时地利人和,要是能想点办法尽量教儿郎们少些死伤,最后还能打赢了,这样岂不是更好?!”

第363章 敌至() 
“老吴,我觉着孙千总的话甚有道理!既知红夷火器犀利,若排开阵势正面力敌不仅伤损极大,且有败阵之虞。莫若想些妙招,先沮其士气,待其心生畏惧抑或是久而不支时再以堂堂之阵击之,如此数管齐下,则红夷必败!”

    一旁一直未曾出声的林荣突然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要说现在整个岛上谁最不愿意打仗,那这个人肯定就是林荣,而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最不愿输的恐怕还是林荣。

    主要是现在岛上的局面太好了。

    眼看着自己就要获得巨大成功,甚至名字可以直达天听的时候,一场林荣最怕的意外眼见得就要发生了。

    随着一年多来移民点各个方面都已日趋稳定,加之台湾中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台中县的开荒屯田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现在岛上加上官军和原有两千多移民在内,共计人口八千有余,大小牲畜两百余头只,总计开荒屯田已达十余万亩,并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持续增长中。

    今年九月,也就是崇祯十年第二季稻田收割后,新建的十余座大型粮仓里已经堆满了大量未脱壳的稻米。

    这些粮食都是县衙动用朱由检专门派来的锦衣卫押送来的银子,从移民们手中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储存起来的。

    因为新开田地有免三年赋税的政策,穷怕了也饿怕了的移民们迸发出了巨大的生产热情。

    每个家庭中只要是能干活的劳力全员出动、轮番作业,在四海商行购买运送过来的各种大牲畜的助力下,新垦田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在原先郑家移过来的那批闽南人的帮助下,山西移民们经过两季轮种的失败后,终于在第三季学会了如何种植和管理水稻,并且在当季便取得了大范围的成功。

    这期间,随着山西移民和闽南移民密集的交往,山西的不少移民也学到了如何捕获各种鱼鳖虾蟹、蚌类、黄鳝等等各种水产品,以及如何再把它们烧制成美味佳肴的手艺。

    而闽南移民则是学会了山西工匠们的各种手艺,包括如何猎取鹿、熊、豹、野猪等大型野生动物的手段及烹饪方法。

    随着南北两地百姓之间友谊的不断加深,最开始出现的因为风俗语言造成的种种误解也正在逐步的化解当中。

    在双方密切接触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一名福建十八岁的小伙子和一名山西十六岁的小姑娘因为互相爱慕,最后在双方父母同意后,用极为简朴的方式结为了夫妻。

    知县林荣闻讯后亲自到场祝贺并随了五两银子作为贺礼。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所蕴含的重大意义。

    自己身为台湾岛主官,一举一动也是受到百姓们所广泛关注的,自己的到来意味着,官府希望看到的是不同文化风俗的和谐共处,这次婚礼也将成为一种风向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