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270部分

崇祯八年-第270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令,第一排铳手加为六百!千总李三娃亲督!建奴突入大。lingdiankanshu门即刻发铳!东、西炮台炮手备妥弹药后听从将令!”

    张远望着集结整队完毕的清军下令道。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除了勇卫营和京营之外,秦军也已经大规模的换装。原先的长枪兵和刀盾兵很多改为铳手,弓手只保留了两百名箭法出众者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炮台上长短不一的喇叭声,李三娃立即召集手下的五百名铳手集结整队,然后绕过一排排的矮墙向营门处行去。

    片刻之后,清军的第三轮轰击再次打响。

    秦军营门在炮弹的集中打击下终于轰然倒地,整个营寨暴露在了清军的刀枪面前。

    “装填弹药,引燃火绳!”

    随着李三娃的一声令下,第一排矮墙后的明军迅速忙碌起来,不到数十息的时间,一百名铳手全部准备完毕,而对面数百步外,五百名清军步卒手持锤斧铁棒长枪等重兵器举步而来。

    与明军讲究排列好整齐的阵型不同,清军对于阵型并不太注重,并且对明军这一传统嗤之以鼻。

    在绝大部分清军的眼中,与明军交手多年,两军对垒无数,就算明军阵型排的在严密,在身披两层重甲的清军精锐打击下也会崩溃而逃。

    虽然知道这次面对的明军是不同于以往的精兵,并且屡次给与八旗以重大杀伤,但对于并未与新式明军交过手的清军来讲,只要付出一点代价后打破他们的阵型,明军还会如从前那样被轻易击溃。

    “举铳!”

    李三娃站在矮墙后第一排士卒最右的位置下达了命令。

    一百名铳手将手中火铳平举,黑洞洞的铳口指向了营门处。

    虽然这是秦军第一次与传说中强悍的八旗兵交手,但看到对方虽然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手中拿着的却是明军早就淘汰了的各种冷兵器,李三娃不禁嘴角一撇,面上满是轻蔑的神情:“这些狗蛮子不知死活吗?你他x的拿着锤子斧头能近得了身不成?什么狗屁无敌,今日非叫这群蛮子尝尝铳子的厉害不可!”

    五百名清军以散兵阵型逐渐靠近了营门,但作战经验丰富的他们还是以寻常步履稳步前行,为了节省体力,清军并没有发起冲锋。

    而眼看着清军已经进入佛郎机炮的射击范围之内,但张远却未下令开炮。

    他是生怕火炮会将清军击退,那样就不能给其造成更大的杀伤了。

    就在前队近百名清军抵达营门时,带队的甲喇章京一声令下,这百余名清军瞬间闷声不响的加快脚步开始了冲刺,眨眼之间便已踏过损坏的营门向矮墙后的秦军冲了过去。

    “放!”

    随着李三娃的高喊声,一百只火铳几乎在同一时间内打响。

    一连串噼里啪啦爆豆般的声响中,大团白色烟雾将矮墙后的明军遮护了起来。

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 
秦军营地的大门足够宽敞,铳声响起时,数十名身披双层重甲的清军涌入营寨,正低头疾步向几十步外矮墙后的明军猛冲,打算借助重甲的防护力抵挡住火铳的打击。

    百余名清军弓手紧跟在后,试图在进入重箭五十步射程范围内对秦军展开射杀。

    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纯属异想天开。

    前队清军根本无法立足,更无法给弓手打出一片可以立足之地。

    在不到五十步的距离内,高速飞行的弹丸速度达到了极致,别说双层锁甲,就算披着一块铁皮也照样会被铳子的巨大动能所击穿。

    血花四溅伴随着前队清军的惨叫声中,二十余名清军被击中倒地,但见惯了无数生命在自己面前死亡的剩余清军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开始加速向前疾冲,后队的清军不顾地上族人发出的哀嚎声紧跟着前队身后。

    他们知道明军火铳犀利,也知道接下来还会有铳子射来,但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惜性命闯入明军铳手营中。

    只要近身肉搏,那些火铳也只不过是铁棍而已。

    对面这只明军的确是精锐之师。

    这是众多冲锋清军脑子里下意识的反应,而这种反应也成为了他们脑子里最后的意识。

    在以往与明军的无数次交锋当中,明军虽然也是以火铳作为前阵,但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不等清军冲到射程之内便将手中的火铳打响,随后便会扔下火铳逃命。

    而清军总是在几乎毫无损伤的情况下趁势追杀,几十个清军便能撵着上千甚至数千明军漫山遍野的跑。

    而眼前的明军很明显是那种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强军,这样的明军必须要彻底绞杀才行。

    只有被杀死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首排一百名铳手射击完毕之后迅速蹲地开始清理铳膛、装填火药和铳子,尖利的喇叭声响过,第二排火铳紧接着打响,又是一百枚铳弹激射而出,在清军面前形成了一层弹幕,前冲的清军如同高速飞奔的野牛撞到坚硬的岩石一般翻滚在地。

    两百枚铳弹将冲在最前面的清军一扫而空,双层重甲并未挽救他们的生命。

    一滩滩殷红的鲜血在地上蜿蜒流淌开来,尚未立刻死掉的重伤清军捂着伤处惨叫打滚,但快速大量的失血很快便会夺去他们的性命。

    虽然心中震惊于明军强悍的火力,但大批的清军依旧继续前冲。

    族人的性命不能白白牺牲。

    冲过去!

    用锤子敲碎对面尼堪的脑袋,用斧头砍下他们的头颅,用铁枪刺穿他们的腰腹。

    我们是天下无敌的八旗兵,没有人能阻挡我们的冲锋。

    这是每一个清军脑子里共有的念头。

    没有人发出呐喊,因为那样会白白消耗力气。

    只有冲入尼堪们阵型中发力挥砍时才会吐气开声。

    但明军持续不断的射击彻底粉碎了清军的幻想。

    虽然被浓浓地硝烟遮挡了视线,但这时候的火铳不是瞄准射击,而是集火攻击一个区域,铳手们只管冲着前方开火就行。

    没等第六排铳手打完,第一排的铳手已经装填完毕,火绳再次吹燃,只等着听到喇叭声后便会起身射击。

    刘百民铳手身后,一百名长枪手和一百名刀盾手正在迅速赶来,带队的两名把总看到炮台上挥动的红色旗帜后即刻带队疾步而来。

    除了少数哑火的火铳之外,秦军第一轮近六百枚铳弹将一百余名清军杀伤倒地。

    随着第一排铳手起身再射一轮,已经冲到四十步以内的清军再次被射倒近三十人。

    面对明军似乎无休无止的铳弹射击,只能挨打而无法还手的清军终于支撑不住了,冲在前面的清军开始有人试图转身往回逃窜。

    随着恐慌情绪的传染,前队清军或是有意识或是在犹豫不定中开始反身回撤。

    带队冲锋的甲喇章京回里不虽然勇悍过人,但尚未来得及施展一身本事便被铳弹射杀,扛不住明军火铳打击,又失去了指挥的清军败下阵来。

    清军弓手12w。还未进入营门内的有效射程内,也在不得不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后阵带领三百名清军的甲喇章京乌达补尚未率队冲入明军营寨,由于视线阻隔的原因,他只听到铳声接连不断的响起,心里也开始惊疑不定起来。

    紧接着不过百余息的功夫,冲入明军营寨的前队便乱了起来,前冲和后撤的清军纠缠在了一起。

    久经战阵的乌达补见势不妙,立刻吩咐吹响撤兵的号角,没等号角声响起,明军的长枪手和刀盾手就追杀了过来。

    从来都是正面对敌的清军终于尝到了被明军从背后砍杀的滋味。

    在两列排成刺猬一般阵型的秦军长枪手的捅刺,以及护住长枪手两翼的刀盾手的遮挡劈砍下,许多已经乱了方寸的清军虽然回身对敌,但秦军手中长达丈余的长枪却根本没给他们机会。

    这种类似破甲锥的枪头对清军的重甲直接无视,一根根雪亮锋利的枪头每一次吞吐都会带起一团殷红的鲜血,转瞬之间便造成数十名清军的伤亡。

    这还幸亏清军是散兵阵型,不然伤亡人数会更多。

    清军弓手带队的牛录额真反应极快,当即指挥弓手后撤十余步向秦军的长枪手进行了几轮吊射。

    随着炮台上黑旗挥舞,李三娃率三百铳手绕过矮墙迎了上来。长枪手和刀盾手在被射倒数十人后撤向营门两侧。

    有百余名清军再次冲入营寨,想借机追杀后撤的明军,但却遭到了三百名采用第一排单膝跪地、第二排弯腰躬身、第三排直立地秦军用三段击方式再次痛击。

    随着数十名清军被击倒在地,第一队剩余地清军终于在崩溃中四散而逃。

    在李三娃的大声吩咐下,伤亡的数十名秦军被刀盾手迅速抬走,铳手们也分别从两侧撤回矮墙后面。营门内外的空地上只留下了满地清军的死者和伤员。

    这场小规模的激战只持续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以秦军的完胜而告一段落。

    乌达补眼看着撤回来的清军低着头从自己面前走过,心头也不由得变得沉重万分。

    站在清军炮阵后面的土台上观望的岳托脸色阴沉已极,一旁的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也是面色难看。

    虽然他们并未看清冲入营寨的清军时如何败阵的,但接连不断响起的铳声和漫天飘散的烟雾已经说明了整个过程。

    这与岳托去年率军在松山、大兴堡、兴平堡等堡城下的遭遇很相似,都是被明军犀利的火器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来人,将乌达补唤回,留下一千马队监视明军,召集甲喇章京以上将领来本王帐内议事!”

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 
推荐阅读:

    “你下去吧!乌达补,今日败阵之军归到你手下!想法把阵亡族人尸身收回来,其家眷包衣也都归你分派!”

    一名进入过明军营门又侥幸逃生的清军把看到的经过讲述一遍后,岳托随即下达了命令。

    负责指挥炮阵轰击明军西门的尚可喜,以及率军进攻西门的几名甲喇章京也跟着一起来到岳托的营帐内。

    他们在西门的攻势遭遇了与北门相似的情形,最终也被明军击退,所幸的是伤亡比北面少了一些。

    乌达补和那名清军行礼之后转身离开营帐,岳托目视孔友德等人后开口道:“恭顺王,今日之战你等有何看法?明人火器该如何克制才好?”

    正在低头凝神思索的孔友德楞了一下,随即出列行礼后苦笑道:“启禀王爷,奴才一直在思虑此事,目下尚未想出更好的办法应对!”

    “那就是说,你已是有了不太好的办法了?不管好坏,且讲来听听!”

    岳托眼中一亮,连忙开口催促道。

    若说起现在谁的心里更急于破敌立功,在场之人中也就是他了。

    凭着他和济尔哈朗两人之力,他才抢到了这个立下首功的机会,可头一仗便被明军当头一棒给砸的头破血流,若是不能迅速击败当面明军,多尔衮和阿济格知道后。自己肯定会被耻笑一辈子。

    去年的败仗还情有可原,可以推脱是明军依仗城头的火炮才让自己束手无策,虽然杀伤明军众多,但破城却是兵力不足,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可这次自己携大军前来,面对数千明军却是依旧没有轻松破敌,那就算将来胜了,他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也会直线下降,那将会对自己的家族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

    “启禀王爷,奴才有这么个想法,说出来供您参详:这第一就是要将明人北面营栅拆毁,以便有足够大的空地供我大军冲杀。今日之战虽是小挫,但其实不怪我军无能,实在是我军太过轻敌,未曾将盾车置于前,只想着从营门处一冲就能击败明军,可这仅能让数十人通行之处根本难以施展开来,这才有了些许伤亡。这第二吗,奴才觉着,王爷还是待那些包衣奴才太过宽厚了。奴才以为,明日开战咱们便驱使那些汉人包衣为前阵,直接冲击明军壁垒,我军遣精锐跟随其后,就算明军不顾同胞之情,以火器杀伤那些汉人包衣,但火铳打放一多就易炸膛,况且上万包衣一冲,他如何杀得过来?如此一来,我军趁机近身搏杀,明军焉有不败之理?”

    孔友德一边思衬着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帐内的耿仲明、尚可喜以及清军的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们都是露出了赞许的神情。

    今天这场小规模战斗,清军从上至下都大意了。

    “好,好!恭顺王这策略着实使得!明日破阵后本王当给你记上首功!此次本王确实是轻敌了,连盾车都未曾派出!之前因不欲多伤人命,这才未驱使包衣冲阵,可眼下这情势也顾不得许多了!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