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3部分

崇祯八年-第3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随着地位的提升,本来意气风发的洪承畴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内心苦不堪言。

    本以为起自陕西的流贼被剿灭后,剩余的以及逃窜的都是疥癣之患不足为道。没成想贼寇却是日益势大,越剿越多,到如今已经成了气候。

    原先的小股贼寇逐渐壮大起来,并且行军作战颇有兵法,尤其以闯王高迎祥部以及射塌天拓养坤部最难对付。他曾经向皇上上疏,谈及剿杀追逐之难已今非昔比:开始是贼兵畏惧官兵,只要看见官兵旗帜就望风而逃,基本不敢正面接战。如今已经敢于和官兵对峙,并且会诱敌,会埋伏,会用骑兵冲杀。

    这其中当然有投贼的官兵教导所致。但也不难看出,贼寇的战斗经验越来越丰富。

    其次是追逐之难。贼兵以骑兵为主,有的甚至一贼双马,阵战不利立刻逃跑。官兵大都是马三步七,就算阵战胜利也只能眼看对方逃窜而追之不及。

    再者就是贼兵逃跑后躲进深山老林的据点,依据险要地势坚守。官兵一是军粮难以为继,二是无法携带攻城器械,很难破敌。因为守着险要地势,攻方宛如攻城一般,没有器械难道凭人命去填吗?

    再次就是敌众我寡。因为持续的干旱,饥民越来越多,很多人抱着都是死,不如死前吃顿饱饭的心态加入贼军。因为贼军四处劫掠,所以一般不缺粮食。加入贼兵作战勇敢的往往都能吃的饱,这对已经饿红了眼,已经开始易子相食的饥民来说是致命的诱惑。

    现在各个贼头加起来,手下的流贼超过了三十万,而围剿官兵仅仅四万余,并且这种差距越拉越大。官兵阵亡后很难得到补充,而贼兵则一呼百应,啸聚非常容易,目前的形式已经越来越棘手,甚至有恶化的态势。

    这次他在汝州召集部属僚佐召开军事会议,研判当前形式和贼寇动向,部署下一步的方略。

    此前他向皇上以及兵部递交了新的作战方案——以四川巡抚,总兵移驻夔门,达州,策应湖广;湖广巡抚,总兵移驻襄阳;郧阳巡抚固守本土;凤阳巡抚北上至亳州,兼顾河南府归德,汝宁;山东巡抚移驻曹州,濮州,防范贼兵南下;山西巡抚移驻蒲州,进援灵宝,陕州;河南巡抚移驻汝宁与南阳之间防御;陕西巡抚移驻商州,策应兴安,汉中;此方案的目的就是四面围堵,争取将贼寇驱赶并彻底剿杀与河南境内。

    虽然皇上已经批准了方案,但遭到了以河南巡抚玄默为首的官府以及河南士绅的激烈反对。因为一旦在河南摆开战场,如此大的战阵就意味着河南会被全部打烂,大部分地区会成为一片焦土。河南士绅的利益将会受到严重损害,到时百姓流离失所,人口大面积减少或流失。

    在这个土里刨食的年代,没有人口光有土地有何用?守着几千上万亩田地可无人耕种,士绅们大部分会破产。况且打起仗来,不管是贼还是官兵,分分钟能毁掉一个大户,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着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大明官兵的名声可不好听。

    对于玄默所代表的河南方面的心思,洪承畴心知肚明,但方略已经批了下来,向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干脆装聋作哑,河南巡抚几次求见,都被总督府以各种理由所辞。这次会商,气的玄默干脆称病不来,洪承畴也懒得搭理他,毕竟方略开始实施的话,你玄默作为河南首官,也不敢违抗军令,那可不是丢官罢职的事,是会丢命的。

    正思衬间,衙外传来阵阵马蹄声,人声嘈杂,问候声,大笑声,甲胄铿锵作响声,然后脚步攘攘直往衙门而来,随着一声声通传,不一会一群顶盔掼甲的大明军将进入大堂。

    “卑职昌平总兵左良玉参见督帅,副总兵汤九州参见督帅!”

    “卑职援剿总兵左光先参见督帅!”

    “卑职临洮总兵曹文昭参见督帅”

    “卑职四川援剿总兵邓玘参见督帅!”

    “卑职宁夏总兵尤世威参见督帅!”

    “卑职孤山副总兵艾万年参见督帅!”

    各省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等都是单膝跪地,拱手过顶,唱名参见,五省总督的威名还是能镇住这群骄兵悍将的。

    “诸位请起”洪承畴缓声道。

    “谢督帅!”一片甲叶碰撞声中,各人纷纷立起,然后分列左右。

    五省总督主要负责的是军务,各省巡抚都要负责本地民政事物。除了河南巡抚,其余主官也没必要召集与会。但河南巡抚心气难平,称病未至,也就无所谓了。至于汝州知府,信阳知州则被安排去筹集大军粮草。

    “今日本督召集会商剿贼方略,你等众将有何良策皆可道来!会商完毕制订下一步作战方案,一旦方案形成,众将皆要严格遵照执行,否则军法从事!”洪承畴目光炯炯扫视众将,语气十分严厉。

    众将面面相觑,他们打仗可以,但战略方面并不擅长。再说总督大人让他们建言献策也就是客气话,谁会信以为实。于是左良玉出列拱手道:“敬请督帅吩咐,咱们听令就是!”

    “那本督就宣布军令!”洪承畴道。

    正要开口时,突闻外面卫兵大声禀报:“报督帅,紧急军情!”

    洪承畴楞了一下,心里有不详的预感,扬声道:“传!”

    眨眼功夫,一名卫兵手捧一个红色匣子快步而入,来到案前单膝跪倒,双手将匣子高举过顶。洪承畴身边文士绕过案几来到卫兵身前将匣子接了过去,转身回到洪承畴身边,打开匣子,将里面的一份文报拿起来迅速扫了一眼后,眉头紧皱着递给了洪承畴。

    洪承畴接过后看了起来,这是郧阳巡按余应桂呈送来的,文字简短,内容明确:趁大督洪公合师会剿,将成未成之时,群寇由潼关,淅川,内乡诸路尽数入秦!

    洪承畴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自己和幕僚辛苦月余制订的方略完全作废了!

    洪承畴心里异常恼怒,该死的流寇,真当得起这个“流“字!自己率领部下辛苦征战,可以说转战千里,方才把贼兵赶到河南,湖广一带。本想着聚而歼之,没成想因为陕西境内有战斗力的军队都被自己带到了河南,贼兵们嗅觉灵敏,竟然趁着陕西空虚杀了个回马枪!

    大兵出行,耗费粮草无数,竟然被贼兵耍的团团转,真是令自己威名蒙羞!还会惹得皇上不高兴!这些该死的流贼,誓要把他们斩杀殆尽!不过,现在最急迫的是要改变方略,拿出相应的对策,以解燃眉之急,否则如果让流贼在陕西再次大肆祸害一番,自己的前途堪忧啊。

    想到这里,他吩咐道:”你等暂且扎营住下,平日里不忘操练军士,等候本督军令!”

    众将齐称遵命,洪承畴起身往后堂而去,众将目送他转过屏风后才纷纷离去。其间有关系不错的不免小声议论纷纷,不熟悉的则默不作声,出了州衙后打了招呼,自有亲兵家丁牵过战马,众将翻身上马,带着各自亲随回归营地。

第5章 皇庄1() 
朱振卿(以后用崇祯称呼)第二天一觉醒来,天色已亮。夏天日长夜短,估摸着也就早上6点左右。虽然是清早,但是太阳已经很高。

    他从床上坐起,王承恩颠颠的小跑着进来了,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皇爷您醒了,奴婢这就叫人伺候您穿衣!”说罢朝外面招呼了一声,两个容貌秀丽的宫女扭动腰肢碎步走了进来,来到近前跪下:“奴婢伺候皇上穿衣!”

    崇祯带着后世的思维,略略有点不习惯。但古代的衣衫穿起来比较繁琐,经过这几天的折腾,他也逐渐开始适应有人服侍。不得不说小宫女们心灵手巧,应该是经过培训的,几分钟后就给崇祯穿戴整齐。王承恩挥手让她俩退下,笑嘻嘻的说道“皇爷,早膳预备好了,用过膳后皇爷有什么吩咐?”

    崇祯想了想道“你吩咐下去,用过膳后,朕要去皇庄看看,你挑一处距离京城比较近的,规制较大的皇庄!”

    王承恩楞了一下,心说这么多年皇爷从来不曾关心过这种事情,最近怎么处处透着和以前不同了?不过既然是皇帝的吩咐,他马上到应道:“老奴这就去准备!”

    崇祯道:“不要惊动过大,要轻车简从,另外招骆养性随行。”

    王承恩急道:“皇爷的安危可是最要紧的!随从少了,万一有人对皇爷不利该如何是好?皇爷,还是多召集一些大汉将军护卫才好!”

    崇祯笑道:“反贼难道已经打到京城?并且知道今天朕要出行吗?照朕的吩咐去做,挑选可靠卫士,人数不要超过一百。”

    王承恩不敢再争辩,只得嘴里小声嘟囔着转身去安排。他走后,李二喜前头引路,崇祯去到偏殿用膳。

    小半个时辰吃完早饭,这边王承恩已经安排妥当。回来禀报:“皇爷,老奴已经照您的吩咐布置好了。一百名侍卫骑马护卫,皇爷您如何成行?”

    崇祯道:“朕坐马车!”

    王承恩忙道:“皇爷,路上颠簸,马车不如御辇舒适!”

    崇祯眼睛一瞪道:“朕不是纸糊的,少废话,赶紧去准备!”

    王承恩吓得一哆嗦,行礼后转身小跑着去了。旁边的李二喜连忙跪下开口道:“皇爷,王公公也是一片好心,皇爷千万不要责怪与他!”

    崇祯笑道:“朕只是吓唬他,又不是真正怪他!你倒是心地不错,这样吧,朕会吩咐王承恩,下月起,你每月出宫两次探望妹妹。朕不是薄情之人,不忍看你兄妹二人近在咫尺却思不得见。”

    李二喜大喜过望,赶紧磕头:“谢皇爷恩典!”

    崇祯摆手让他起身。说话功夫,王承恩回来了,回禀道:“皇爷,一切准备妥当。这回看的皇庄在西面,锦衣卫指挥使已经着人知会,在西华门外等候!”

    崇祯手一挥道:“出发!”

    来到武英殿前殿的广场,崇祯看到广场里停着一辆马车。大红色车身高约一丈左右,宽约七尺车辕长约九尺,前面四匹纯白色的挽马,一个身穿大汉将军服饰的壮阔青年作为车夫。朱振卿来到近前,王承恩赶忙从车轿中搬下一个锦凳,扶着崇祯踏上锦凳进入马车。

    车厢里非常宽敞,内有红漆桌椅各一张,车里有锦布做成的帷幕,帷幕上画有真龙图案。因为是夏天,王承恩在里面放置了两个冰盆,进去后舒适凉爽。崇祯坐定后,王承恩侍立在旁,崇祯点点头,王承恩大声吩咐道:“起驾!”

    马车隆隆作响缓缓起步,马车前后左右皆有扶刀持盾的甲士护卫。不一会功夫来到西华门外,随即听到一声禀报:“臣骆养性迎候御驾!”

    崇祯吩咐道:“停车,让他上来!”,骆养性弓着身子,小心翼翼的踩着锦凳进入马车,脸上的神情既紧张又激动,进来后跪倒磕头:“臣骆养性叩见圣上!”

    “平身,王承恩,与他座位!”

    “臣不敢!”骆养性慌忙道,能和皇帝同车,那就是天大的荣耀了,哪里还敢坐下。

    崇祯没再勉强,王承恩吩咐前面车夫起行。不一会出了西华门,出了宫城后便是皇城的范围了,过了御河的石桥然后左拐约一刻钟后,来到京城的西安门。这时前导的随行护卫已经肃清界面,城门大开,守城门的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人影皆无,估计是被锦衣卫给撵到一边去了。皇帝出行,禁绝闲杂人等,马车驶过长长的门洞后,便是京城的内城部分。

    马车里的崇祯端坐沉思,骆养性和王承恩分侍左右,皆是不敢出声,生怕打扰皇上,过了一会,朱振卿终于开口了。

    “骆养性,你的整顿卫务条陈拿出来没有?”

    骆养性连忙躬身禀道:“臣昨日回到署衙,立即会同手下一众官员商讨方略,并在戌时左右写出了一份纲要。臣随身带着,正要敬请御览。”

    “嗯,不管如何,你等的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的,这次没有敷衍拖延,不错!”崇祯缓声说道。

    “真是臣的本分,当不得圣上夸奖!”骆养性恭声答道。

    “呈上来吧!”朱振卿吩咐道。

    骆养性从袖中摸出一本奏本,王承恩伸手接过,然后转身双手捧着高举过顶递于皇帝面前,朱振卿面无表情的拿过来开始翻看。

    奏本内容并不太多,毕竟时间仓促,再说要从自己身上找出毛病并且还要改正,有点勉为其难了。崇祯不一会阅毕,把奏本掷放在案几上,开口说道:“朕其实心里并未对你们的方略抱有太大期望,当局者迷,何况你等懈怠已久,急切间很难看到问题的根源,所以也更难找到解决的办法。”

    骆养性满脸羞惭之色,躬身回禀:“臣等让陛下失望了!”

    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