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41部分

崇祯八年-第41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八旗兵掳走的几十万人口中,有大批的工匠,这些工匠后期为清兵打造了无数的坚兵利器,成为满洲八旗的坚强助力。

    崇祯附身看着案上的地图,思虑良久,目光最终聚焦在昌平县上面。

    印象中八旗兵自居庸关突入之后,先打的延庆,然后破顺义、昌平。转而绕过京师向南,袭破房山、良乡、涿州,然后往东打破香河、宝坻,最后携带所抢人畜金银,从容的自破口处出关。

    如果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事统帅来讲,最好是在香河、宝坻一带,等八旗兵饱掠兵疲之际再予以迎头痛击,那时候对八旗兵的杀伤会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但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讲,眼看着大批的无辜百姓被杀被抢,无数百姓家破人亡,崇祯自问做不到这一点。

    既然你敢来,那就来吧,让我看看八旗兵到底有多强悍!

    想到这里,崇祯吩咐道:“传见勇卫营总兵!”

    王承恩赶忙出殿叫过一个小黄门,嘱咐几句后,小黄门急匆匆前去传旨。

    崇祯坐下喝了口茶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记忆中明年八旗兵的劫掠,近在咫尺的宣大官军似乎毫无动静,这不应该啊,思来想去,唯有畏敌如虎才能解释这件事。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虎大威手下皆有可战之兵,就算畏敌,但如果上峰有令,他们不敢不听,问题还是在宣大总督身上。梁廷栋,呵呵,想到这个人在此次事件中的拙劣表现,崇祯笑了。

    虽然此人事后怕朝廷追究责任,与兵部尚书张凤翼一样服食大黄自尽,但目前也不能因为未发生之事而免掉他的官职,那不合规矩,接替梁廷栋的人选近在眼前,但以什么名义替换他呢?

    崇祯开口道:“大伴,你亲自跑一趟高阳,去探视一下孙承宗。替朕问他一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如果能,那就让他来京陛见,否则作罢。其实不出预料的话,孙老定会答应,朕实在不忍心让年已古稀的孙老再为国事奔波劳累了。但现在情势下,朕信得过的还是这位老臣的能力,你去吧,对孙老要谨守礼节,不可有丝毫怠慢之处”

    王承恩连忙答应后转身而去。

    孙承宗忠心自不必说,崇祯十一年清兵入寇,打到高阳县城,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可谓满门忠烈。

    论能力,其虽不具备统驭全局的战略眼光,但封疆一地毫无问题,要不是自己穿越的这个糊涂皇帝偏听偏信,一直任用孙承宗督师辽东,满洲八旗不会如现在这样从容用兵。

    此次打算启用孙承宗,就是要借助他的资历和威望,胆识与气魄,威压宣大之兵。

    正在崇祯胡思乱想之时,一个小黄门悄悄进来跪地禀报:“皇爷,驸马都尉巩永固请见!”

    崇祯楞了一下,随即吩咐道:“快快有请!”

    今天事物繁多,自己召见巩永固的事情都忘了。

    不一会,一身白衣,风度翩翩的巩永固来到殿中,大礼跪拜道:“臣巩永固参见圣上!”

    “免礼,驸马请起,赐座!”,崇祯笑道。

    前世的崇祯与巩永固交情不错,所以见到后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对于自己这位便宜妹夫,熟知历史的崇祯心中自是感佩不已。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京师,乐安公主病亡,尚未发丧,棺椁放在家中。永固以黄绳缚子女五人系柩旁,曰:“此帝甥也,不可污贼手!”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家中奴仆逃散一空,只有一个忠仆留下来给他全家收尸。

    “乐安可好?”崇祯笑着问道。

    “回皇兄,乐安向来体弱,臣遍请名医高人为之调养,颇见成效。”巩永固笑着答道,随即在小黄门搬来的锦凳上坐了下来。

    崇祯沉吟一下,开口道:“驸马,朕这次召你前来,有件事要与你商议。”

    巩永固赶紧站起弯腰拱手道:“皇兄有事尽可吩咐,臣无有不遵,当不得商议一词。臣此次前来,自家中带来两万两银子,交于圣上支派。”

    崇祯心中一暖,说道:“朕知你喜好结交朋友,收藏字画,这两项花销都不小,家中余财并无多少,这两万两大概是你全部身家了吧?”

    “值此国事艰难之际,臣些许微财算不得什么!乐安出自皇家,臣与皇家是为一体,只是积蓄甚少,无以报皇兄。”巩永固笑道。

    崇祯抬手让他坐下,说道:“满朝臣子要是有一半与你这般,国事大有可为,可惜,呵呵!前番皇后召见嘉定伯,言及朝廷困难,嘉定伯闻言左顾右盼,支吾搪塞,最后皇后气不过训斥与他,万般无奈之下,嘉定伯献金五千两,呵呵,朕知他家资百万,但毕竟是朕的丈人,也只好由他去了!”

    巩永固听到皇上谈及隐私,尴尬不已。

    崇祯话锋一转,说道:“驸马,你门下可有忠诚可靠,善于经营之人?”

    巩永固沉吟一会,答道:“回皇兄的话,臣门下有一家仆,忠心耿耿,交游广泛,善于经营之道,不知皇兄意欲如何?”

    崇祯道:“你也知道,朝廷现在最缺的就是钱粮。如今陕西,河南,山东流贼猖獗,几省不仅无赋税上交,朝廷还要大量贴补。更有剿贼动用的大兵,每年也需要巨量钱粮。现今朝廷指望的只有江南以及两广税赋,实在是无以为继,朝中阁老重臣对此束手无策,这种情形再持续几年的话,大明江山危矣!”巩永固点头赞同。

    崇祯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朕预备另开财源,不通过朝廷,用皇室的力量去赚取银两。毕竟这江山是朱家的,朝臣可以敷衍了事,朕与你等皇室中人绝不能毫无责任感,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

    巩永固开口道:“皇兄所言甚是!臣冷眼旁观朝堂,满朝朱紫尽皆只顾私利,尸位素餐,臣内心也是气愤至极!但臣的身份已定,只恨自己有心无力,无法助皇兄一臂之力!”

    崇祯笑道:“驸马有心就好,朕领情了!你也知道现今制盐贩盐乃是暴利所在,但盐利都掌控在晋商、徽商手中,此辈与南直隶朝官之间利益盘根错节,相互勾连,盐场都被其牢牢握着。而淮扬一带的盐场乃是大明出产最大之地,要想从其手中夺利何其难也。朕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情报来看,淮扬盐场所产之盐质次价高,分销的盐商从大盐商那里拿到货后,还要往里掺加砂砾土块,然后加价卖给百姓。百姓买到的盐皆是粗粒大盐,无论口感色泽都粗劣无比,但因没有别的渠道,百姓只能购买这种劣质粗盐。驸马,要是有一种洁白如雪,细如面粉的食盐以同等价格卖给你,你还会买那种粗盐吗?”

    巩永固兴奋站起身问道:“难道皇兄手中有此等好盐?要是有的话,那天下大卖毫无问题啊!如此巨利之物,一旦行销天下,那皇兄所忧迎刃而解啊!”

    “朕手中没有此等好盐!”崇祯答道。

    巩永固一愣,垂头坐下,沮丧道:“皇兄莫不是消遣与我!”

    “哈哈哈哈,朕虽然没有,但朕有制出好盐的妙法!”,崇祯大笑道。

    巩永固将信将疑的道:“皇兄勿要戏言,刚才皇兄言及天下之事,臣心忧不已,实在无心玩笑。”

    崇祯收起笑容,温言道:“朕并非戏言。据朕所知,两淮、两浙盐场所产之盐都是煎煮而成,谓之熟盐,大明绝大部分百姓所食之盐都来自那里。朕所用的方法谓之晒盐法,如果成功,不光产量巨大,而且质量远优于熟盐。具体如何制取,朕已经亲自抄录在案。朕思及宫中之人,除了王承恩等,其余未有可用之人,朕相信你的眼光,既然你说家仆可靠,那就用他主持此事,朕会派一队锦衣亲军协助与他,免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此人是何姓名?”

    巩永固拱手答道:“此人名叫巩凡物,年三十一岁,是臣的家生子,世代服侍巩家,忠诚绝无问题。臣的家务都由他搭理,无论大小事务,皆处理的井井有条。臣交游所耗甚大,都是他经营所得,臣平日并未视他若仆,以兄长之礼待之!”

    崇祯略一沉吟,难道历史上给巩永固全家收尸的就是此人吗?大有可能。于是转身从书案上拿起一册文书交于巩永固,说道:“事不宜迟,你这就回去交待此事,等准备停当,锦衣亲军自会一同出发。”

    巩永固接过书册小心的收入怀中,道:“皇兄,制盐之地是为何处?”

    崇祯一拍脑门,笑道:“朕糊涂了,竟把此事忘了,哈哈,来,你来看!”

    巩永固跟着崇祯来到书案上的地图前,崇祯指着后世山东寿光一角说道:“此地为青州府寿光县所辖,名为大家洼。据朕所知,此地人烟稀少甚为荒僻,是一处绝佳的晒盐之地(后世的海化集团就在大家洼,笔者曾经去过,一眼望不到边的盐场,无数的盐山)。巩凡物去后,锦衣卫会与县府知晓,让其协助召集制盐所用人手,修建盐场,然后举家迁往场内居住,不得与外界有任何交集。锦衣亲军日常负责巡视周边,清理无关人等,大小事宜皆由巩凡物主持,如有问题锦衣亲军自会出面。待制盐成功后,巩凡物就不必在盐场管理,而是开始行销出产之盐,先以京师为主,待打开市场后,逐步扩展到各地,那是后话了。当务之急就是制盐务必成功,朕给你的方法只是一个大概,具体如何还需反复实践才可。”

    巩永固拱手道:“皇兄放心,臣会叮嘱巩凡物,用尽一切方法也要完成皇兄交办之事!”

    崇祯微笑道:“朕在这里等着好消息,你那两万两算是入股吧,朕不会白要你的银子,等赚到银子后,好好待朕的妹妹哟,哈哈哈!”

    巩永固也不推脱,笑着施礼后退下,他心里自有打算。

第43章 看望() 
巩永固走后不久,孙应元奉召而来。

    行礼赐座后,崇祯开口道:“朕最近事务繁忙,也没顾得上询问。今日召你前来一是了解情况,二是有机密之事嘱托与你,你先说说勇卫营的情况吧!”

    孙应元起身拱手,崇祯摆手让其坐下,孙应元坐稳后道:“启禀圣上,自得圣谕之后,监军太监卢九德、刘元彬二位钦差与微臣一起前往京营挑选敢战之士,几个月来共选得骑军二千人,步卒四千余人。黄得功、周遇吉二位将军带往山东五百骑,陕西巡抚孙大人带走五百骑,现在勇卫营共有骑兵四千,火铳手一千,弓手两千,长枪手五千,刀盾手两千,满员合计一万四千余!”

    “火铳手还是少了,军器监火铳供应跟得上吗?”崇祯问道。

    “启禀圣上,目下军器监月供火铳伍佰杆上下,营中现存火铳三百余杆。”孙应元答道。

    “火铳是否优良?有无炸膛?”崇祯继续问道。

    “禀告圣上,目下统领火铳营的是原京营火器营参将王允成,王将军惯习火铳,对军器监新造的火铳赞不绝口,虽日日操演,并无一例炸膛,并且射程较京营的火铳远十步上下!”

    “嗯,军器监功劳不小。朕会下旨让军器监加快生产,现在看的话时间还来得及,争取明年三月前,火铳营扩至三千人,要日日操练。你和王允成等多多合议,完善火铳与其它兵种的协同作战方式,尤其以对抗骑兵作战为主,我大明与鞑虏骑兵作战多年,这方面不缺好的战例,你等要用心研究!”

    孙应元一愣,喜道:“圣上,莫不是勇卫营要去打鞑子?太好了,勇卫营将士苦练已久,但一直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儿郎们经常议论,人人都想杀贼立功,以报效圣上!”

    崇祯笑道:“看来士气可用,莫急,一定严格操练,遇到劲敌之时方可战而胜之。朕要说的第二件事就与此有关,你过来看看地图。”

    孙应元起身来到御案前面,崇祯站起身来,指着图上居庸关一带,问道:“如果建奴从这里破口而入,威逼京师,你将如何应战?”

    孙应元吃了一惊,暗道:“莫不是圣上得到消息,建奴要打进来?”

    但他并未出声,只是认真观看地图,心里推演事情的进展,崇祯没有催他,只是静静的等待他给出的答案。

    半晌过后,孙应元开口道:“建奴如果破了居庸关,微臣认为建奴首先会分兵向东攻破怀柔,以免后路被断,然后定会合兵攻打昌平,打破昌平京师就会告急。臣认为建奴并没有实力打破京师城防,建奴会虚张声势,做出逼迫京师的姿态,分兵南下攻击良乡、房山等地。按照建奴前几次入寇的经验来看,还是以劫掠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