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96部分

崇祯八年-第96部分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八旗前排数百骑在百余步外就已弯弓搭箭,准备在数息之后将弓箭射出。他们对明军摆放的虎蹲炮并不熟悉,就算知道也没办法避开,大队骑兵的冲锋状态下,你想往哪躲?

    两千余枚散弹成扇形向外喷射而出,方圆百余丈内的清军骑兵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四五百名清军当场阵亡,不管是战马还是士卒身上布满无数个血洞,鲜血如泉水般喷出,干燥的土地迅速将鲜血吸收,这片区域片刻间变得泥泞不堪。

    随着硝烟的弥漫,地上战马和清军的尸体成了新的路障,后续冲来的有很多被绊倒在地。蒙古人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后面的骑兵反应迅速,纷纷纵马跨过地上的阻碍,再也没有被绊倒的。但这样做的同时,马速自然大大减缓,明军炮手得以安然撤回。

    阿济格下达了撤兵的命令。不能打下去了,骑兵的优势已经没有了,难道硬往长枪上撞不成?只能先撤回来再说。

    蒙古八旗本来意志力就比满清八旗弱了很多,不然也不会被人数少的八旗征服。听到撤兵的号角后,纷纷控马在明军阵前兜了个圈子往回跑来,路上又被大炮轰了一次,留下了十几具尸体后狼狈而回。

    正对火铳方阵的正白旗骑兵也翻身下马,他们本来是想等蒙古八旗突破长枪方阵,压迫长枪兵冲乱火铳方阵时再从正面突入,结果两侧都败了下来。

    清军从居庸关赶到昌平,又经历几场战斗,在日头的蒸烤下已是疲惫不堪。阿济格见状下令全军饮水就食,然后会同阿巴泰等人商议对策。

    阿巴泰抢先开口道:“不能再打了!还是我先前说的,咱们往东和谭太合兵,打破几个县城抢些物资后赶紧返回盛京!这昌平的明军透着古怪!”

    一直未说话的耿仲明拱手道:“王爷,贝勒爷说的有道理!标下总感觉明军这次是有备而来,很像是专门等着咱们来打是的。趁着现在折损还不算太多,标下觉得还是先避开再说!”

    耿格尔出言道:“郡王,咱们向东走吧,儿郎们死了就死了,等会去收回来烧了带回家就成!再打下去怕是折损更多,就算灭了这只明军,俺们还能剩下多少人马?要是别路明军赶来,俺怕会走不了!”

    丹巴也劝道:“郡王,俺们是来抢东西的,不是来拼命的!命要是没了,东西有啥用?所幸这伙明军没有大队骑兵,咱们要走他们也拦不住,还是撤吧!”

    阿济格阴着脸低头不语。

    他实在不甘心撤走。折损如此多的人马,最后什么都没捞到,回盛京后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这个还热乎乎的多罗武英郡王是没了,旗主要不要道没事,反正自己不也只能弟弟多铎当,别人休想染指。但老八肯定会借机拿走自己旗下的牛录,这是八旗的规矩,每人会替自己说话。

    但阿巴泰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必须做出决断了。

    阿济格恨恨的下令道:“让包衣去收拢遗体,回来烧了装好,咱们往东去和谭太合兵!我就不信这只明军敢跟着去!”

第124章 东厂() 
从皇宫出东华门往南不远便是东厂的所在。院中大堂前立有一块石碑,上面是成祖手书“流芳百世”四个大字。

    大堂入内即可见大幅岳飞画像,这是提醒东厂缇骑办案毋枉毋纵,更甚一层的含义则是各人勿忘尽忠报国。

    自打崇祯下令重开东厂之后,已晋为左都督的骆养性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短短半月时间,东厂便已初具规模。

    此时的东厂二堂内,新鲜出炉的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王承恩正在给自家侄子,也是新任东厂掌刑千户的王世勤训话。

    “皇爷命咱家掌管东厂,这是对咱家莫大的信赖,也是对咱家寄予了厚望。现下锦衣卫复起之势甚速,所办几件大案也是颇得圣心。但凡新鲜物事初立之时,总是上下一心,办差都会勤勉认真,但时日久了,难免会有懈怠徇私之事生发。”

    王承恩不疾不徐的说道。

    王世勤毕恭毕敬的立于叔父面前,聆听他的教诲。

    王承恩喝了口茶水后继续道:“骆养性虽然听话,人也忠诚,但锦衣卫指挥使毕竟是外官,其久居宫外,有何别样心思外人无从知晓,皇爷终究是不能完全放心的。”

    王世勤忍不住插嘴道:“叔父,侄儿托您的福,入卫已经年余。据侄儿所见,锦衣卫自骆大人一下,少有私心甚重之人,其实叔父不必想的过多!”

    王承恩眼睛一瞪,训斥道:“你懂个甚事?!在咱家眼里,除了皇爷一家,所有人等皆不可信!今日与你甜哥蜜姐之人,明日说不得转头就把你卖与他人!咱家在宫里几十年,这种事见得多了!”

    王世勤立刻做乖宝宝状,面上带着恭敬之色,但心里还是不服。

    王承恩知他年轻,加上一直在乡下,虽然也读书识礼,但终究见世面太少,对人心善变这一条并未有深刻的认识。

    很多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后,才知道其中的滋味,自己的侄子机灵的很,相信摔打几次后就能明白自己今日这番苦心。

    他岔开话题接着道:“小五,你入卫年余,虽说几件差事办的不坏,在卫中人缘也尚可,但你要知道,这都是骆养性和卫中其余堂上官看在咱家的份上看顾你所致。这回皇爷钦点你做东厂掌刑千户,这可是天大的恩德!也是皇爷对咱王家的提携之意,你要是做的好,咱王家人就可顺势而起,你务必谨慎行事,切勿行错踏错。要记住,皇爷就是咱王家的天!皇爷的家人就是咱们的主子!只要对皇爷家有利,其余任何人你都不必怕得罪他,明白否?!”

    王世勤肃然回道:“叔父放心,侄子心里透亮着呢!咱就是皇家的鹰犬,任何对皇上不利之事,皆可灭之!”

    王承恩满意的点头道:“你明白就好!现下东厂初立,首要之事便是要立威!箭靶已然立好,这第一场你可定要办好才可!不然的话你还是回家种田去吧!”

    王世勤笑道:“叔父,你莫要小瞧侄儿!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只待您一声令下便可!”

    成国公府的大管家朱贵在府中忙碌一天后,在伺候着朱纯臣去了第三房妾室的院子,看到房间里面的蜡烛熄灭,又仔细的吩咐内宅管事之后,这才寻个理由出了府,亲自赶着马车往东城而去。

    朱贵的家自是在了国公府内一所不小的院落内,家中一妻和一双儿女。女儿已嫁给襄城伯府的管家之子,儿子年方十六岁,现下跟着朱贵学着管事,预备着将来接他的班。

    按说人生如此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但见惯了众多勋贵府中肮脏龌龊之事后,朱贵还是留了个心眼。

    在征得妻子同意后,几年前他从逃难到京师的流民里买了名叫柳絮的女子。柳絮家在大同,因连年干旱田地绝收,遂跟着家人一路乞讨往京师方向走。路上母亲弟弟相继染病去世,只剩父亲带着她来到了京城。

    不幸的是在到达京师不久,父亲也染了恶疾,不久之后便撒手人间,自此这个时间再也没有她的至亲之人了。

    朱贵在出城给朱纯臣办事回来时,看到城门外爬伏在一具尸体上痛哭的柳絮。早就有打算的朱贵心里一动,遂让仆从上前询问,在得知事情经过后,朱贵也是心生恻隐。于是他吩咐仆从买了副棺材,将柳絮父亲装殓后在城外寻地安葬,并将柳絮安置到城外一间简陋的客栈中住下,留下些许银钱供她食宿,然后回到府中。

    朱贵将自己打算告知了妻子,朱妻向来对朱贵言听计从,于是朱贵当天便亲自赶车来到城外,见到了柳絮。

    柳絮相貌中上,但胜在年轻,年方十五岁,朱贵人到中年,自是心喜不已,遂把打算纳柳絮为妾室之意告知。

    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来说,来到这个四顾无亲的陌生地方,家人也已不在,正是悲痛惶恐之时,再加上对朱贵安葬其父的大义之举感恩戴德,当下也便含羞带怯的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朱贵在东城买了一处两进的小院子,然后凭着国公府的面子,从顺天府给柳絮办了户籍,然后有去人市上买了一个孤苦无依的中年婆子伺候柳絮,自此柳絮终于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和依靠。

    这一切都是朱贵亲自办理的,没有任何人知道。当日帮柳絮安葬父亲的仆从,也只以为是大管家善心大发的一时之举,根本没想到后续之事。

    第二年柳絮便给朱贵生了个大胖儿子,让老来又得子的朱贵欢喜异常。按他这个年纪,应该是抱孙子了,在他心里,这小儿子总有种隔代亲的感觉,比现在的大儿子还要让他疼爱。

    自此朱贵隔三差五的就要去外宅,对柳絮也是更加的宠溺,除了嘱咐她少出门外,所有的吃食服饰都是紧着好的给她买,一家人过得也是其乐融融。

    朱贵来到东城外宅已是酉时了,路上遇到巡查的五城兵马司的差役,朱贵亮出国公府护卫的腰牌后自是一路畅通无阻。

    敲门数下之后,那名婆子过来打开宅门。自家老爷一般都是这个时辰过来,虽然不知道老爷到底是做何差事,但肯定不是一般人物。老爷从来不说,自己也从来不问。自己一个孤老婆子,老爷能赏口饭吃,这就是天大的恩德。

    朱贵进了二宅,看到在烛光的映射下,窗纸上透出柳絮怀抱两岁幼子的身影,一股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加快脚步来到门前后推门而入,看着侧房内正在喂奶的柳絮笑道:“福哥儿这名儿没起错,都两岁了还吃亲娘的奶,我早说雇个奶娘,你偏是不听!”

    柳絮看着怀里吃的正香的儿子,眼里满是溺爱之情,她接口道:“俺娘活着的时候告诉俺,自家的孩子吃亲娘的奶才长得壮实!俺奶水足,福儿想吃到几岁都成!”

    朱贵把衣袍脱下放在衣柜上,往床上一坐,关切的问道:“潘娘子使得可还称心?老爷我打算再买个年轻丫鬟来伺候你,也能陪你解解闷,潘娘子多在前宅,你自个儿待着也不是个事儿!”

    柳絮抱着孩子坐在床边,看了朱贵一眼后回道:“老爷疼俺俺领情了,买人倒是也成,俺觉着还是买个岁数大点的,比潘娘子年轻的就好!”

    朱贵知她心思,怕再买回个年轻丫鬟来他动了别的心思,于是笑笑没再说下去。他现在很知足,有娇憨可爱的柳絮,有咿呀学语的宝贝幼子,这两样都是他心中最最珍贵的财富,谁要是敢动她们,他真能拼了老命。

    闲话一番后福儿睡下,两人洗漱后翻云覆雨一场,搂抱着进入了梦乡。

    子时左右,朱贵睡梦中突然觉得脸上一阵清凉,屋内似乎有人进来,他立刻便要翻身坐起。

    “莫出声!吓着孩子!”一声轻语自黑暗中传来,随即咽喉处一紧,一柄尖刀抵在了那里,朱贵顿时不敢动弹。

    “咱们到外屋叙话,我们人多,朱管家莫要自误!”来人继续轻声道。

    朱贵脖子僵硬的缓缓点头,抵住咽喉的刀子随后撤开。朱贵将柳絮搭在他身上的胳臂轻轻挪开,然后慢慢坐起挪到床边,用脚搜寻到靴子踏进一半后起身,蹑手蹑脚的来到外屋,柳絮和福儿犹自酣睡不醒。

    随着烛火的点燃,朱贵的眼前几步外出现了两个人的身影,一个三旬左右,看上去憨厚老实,但手里握着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刀;另一个比较年轻,相貌十分普通,抄着双臂上下打量着他。

    持刀汉子将短刀收入刀鞘插入靴筒中,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然后肃手道:“朱管家请坐,某二人乃是奉命而来,找你有事相商!”

    朱贵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知道既然人家大大方方的开口,那便是看准了自己不敢声张这一条。

    他隔着矮几和中年汉子并肩而坐,从容的开口道:“既然知道某的身份,二位最好不要太过分,否则国公府也定不会善罢甘休!二位若是求财,朱某还算略有积蓄,给二位奉上纹银五百两如何?”

    中年汉子笑着摇头道:“咱们倒真是缺银子,可也得先办正事!实不相瞒,某二人隶属锦衣卫北镇抚司,现已划入东厂王公公的麾下听命。找你是有关国公府之事,还请朱管家尽量配合,不然的话,你的外室和幼子。。啧啧!”

    朱贵听到国公府时心里一震,心里当即下了决断:有人想对国公不利,我朱贵绝不做背主小人!

    待听到最后一句时,朱贵顿时浑身汗出如浆,整个人如面条般瘫坐在椅子上。

第125章 借势() 
大捷!官军在昌平和怀柔一带大败建奴,斩杀奴贼近万!建奴残部仓皇北遁!

    大捷!五省理臣卢象升、凤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