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殇之天下为公 >

第64部分

汉殇之天下为公-第64部分

小说: 汉殇之天下为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燕,还不快向王公子道歉,公子说得对,剑只能对准敌人。”阳啊在一旁点点头,马上命令飞燕道歉。

    “公子,飞燕知错啦,下次再也不敢了,请公子原谅。”说着飞燕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转身跑进了内堂。

    “公子这么早过来,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我这次来是通知公主,我十六日就会出发去大漠,公子应早作安排。”

    王莽在阳啊庙旁处坐下,两人商议了具体的行程,阳啊还是不放心王莽的安全,坚决要云强随行。

    初春时节,正月十六清晨,王莽的大漠之行最终成行,一共十辆马车,一百名护卫,带上阳啊公主帮忙开具的关文,一路上浩浩荡荡向着长安方向行进,阳啊还是没有离开新华堡的打算,告诉王莽,她会在堡里等着他回来,并希望他能为云郎报仇。

    马车行进在官道上,天空已下起了蒙蒙细雨,幸好护卫们都准备好了蓑衣雨具,倒没有对行程有多大的耽搁。

    王莽和吕芳、幸子坐一辆马车,幸子掀开帷幔,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回过头来,轻声问道:“公子,今天晚上我们会在野外住宿吗?”

    “这一路过去,城镇较多。放心,不会让你们在野外住宿的,今晚看样子会在岐山镇住旅社。”

    “那就好,现在天气还有些寒冷,幸子担心卫士们长久奔波,如果路途不注意,很容易生病的,公子你还是要多提醒他们。”

    “放心,幸子姑娘。李晋他们会安排好的。”

    马车里,三人不再说话,都在闭目养神,希望这样能冲淡旅途的疲劳,前方一匹快马直奔王莽的马车而来。

    王莽掀开帷幔一看,原来却是马修骑着那匹汗血宝马来到他的马车前,向他拱手行了一礼。

    “公子,前、后均发现有数十人在里官道三百步外一直跟着我们,李堂主让我来问一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竟然有人跟踪,这确实令王莽感到十分诧异,难道又人敢向自己下手,不过还是小心为妙。

    “告诉李晋,小心应对,我们当作未发现对方,今天晚上在岐山镇住宿,只要对方不招惹我们,就不要理他。”

    马修答应一声,一拍马背,那汗血马便飞也似的冲到了队伍的前方,王莽不觉感叹道:“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宝马啊。”

    (本章完)

第109章 夜袭() 
车队在寒风中缓慢的行驶着,王莽心里清楚,这伙人再胆大包天也不敢在官道上动手,除非同自己有深仇大恨,所以他并不担心车队的安全,相信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李晋自然会处理好。

    不多时云强带着两名卫骑马行驶过来,向着马车拱手道:“公子,小的有要事禀报。”

    王莽掀开帷幔,见云强站在风雪中,旁边还有两名陌生的建者,心中要些奇怪,他的印象中并没有见过这两个人。

    “云统领,这两位是?”

    “回公子,这两位现在羽林卫中当差。”

    王莽忙叫马车停下,他跳下马车,向着两位羽林卫拱手行礼,“不知两位大人找王莽有何事。”

    其中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卫士抱拳道:”公子客气啦,小人张成,这位是李荣,我二人奉公主之命星夜赶来同公子会合,随同公子一同去大漠,以后公子但有差遣,请直接吩咐。“

    “二位客气啦,不知公主还有何吩咐。”

    “公主已知这伙尾随公子的是匈奴的刺客,公子有精力对付就对付,如果公子不想对付他们,朝庭已派绣衣卫对付他们,公子放心前行。”

    “好吧,那我们继续赶路吧。”

    当王莽重新坐上马车时,幸子姑娘和芳儿却在马车上睡着了,王莽独自坐在一旁,脑子里却想着刚才那两名羽林卫士,难道是朝庭对自己不放心,被派过来监视自己,不可能吧,我可没做什么对朝庭有害的事,也只有这样安慰自己。

    暮色渐浓,当月芽儿刚挂在半空时,一行马队进入了岐山镇,李晋早派人进入了镇里,在一家名为龙门客栈的旅店订好了房间,一行一百多人基本上将客栈住满,李晋将拉着三万金的马车直接拉进了大车店,让三十名铁卫轮流值守,一点儿也不敢疏忽。

    王莽和幸子、吕芳一个房间,隔壁住着陈玖、李鑫、王鹏三人,李晋负责财物的安全,至于云强等三人,王莽却让他们自便。

    这种安排王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要内部严密管理,尽量不让新华堡的机密让羽林卫的人探听了去。

    用过晚饭,由于旅途劳累,王莽早早就睡下安歇,客栈内,除了挂在门口的几盏灯笼外,大都熄灯睡下。

    就在离旅店十丈远的对面,一座高楼的房间内,几个黑影正严密观察着黑暗中的客栈,其中一人身形高大,脸上还有几处刀痕,对正在监视的蒙面健者命令道:“小七,给我盯紧点,今天晚上只要得手,我们就回大漠,到时大家都有自己的牛羊和草场,我们再也不用看那丘林明珠的眼色啦!”

    “头领,这王家小子到燕北去,没想到带这么多一财,真是找死啊,哈哈哈。”

    “大家小心,我们还是要防着大汉朝庭那些绣衣卫,我们越在这个时候越要保持警惕。”

    “头领说得对,今儿晚上定要让他们鸡犬不宁。”

    察尔丹望着前方的客栈,心里面一阵激动,上次吞了骆君的几千金,虽说够用一阵子,但是对于二十多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蕲,这次一定要成功,这还是要归功于钱氏商行得来消息,看来,以后钱氏商行这条线一定不能断。

    深夜里,清冷的月光洒在小镇,今夜是如此的寂静,王莽早已进入了梦乡,吕芳翻转身子后,还嘟哝几句,说着梦语,说什么星哥哥你一定要说话算话,带芳儿和幸子姐姐去富士山去看雪。

    幸子静坐在床上,听到芳儿的嘟哝,脸上露出微笑,其实在她的内心中已经将眼前的两位少男少女当作亲人,也许她这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到扶桑那个令他伤心的地方。

    失神中,耳边似乎有一种轻微的响动,猛的他警觉起来,她有意识的摸了摸枕头上的两枚长剑,这是这次离开新华堡时,王莽专门吩咐兵备堂的工匠为她打造的,比在扶桑时的兵器还要强上几分。

    她轻轻下床,走到窗前,通过窗子的间格观察着客栈的庭院,院子里十分安静,黑暗中,十几条黑影飞入庭院,正在准备潜入大车店内,幸子正准备挥剑去防御,剑却被一双有力的手按住。

    幸子回头一看,王莽笑嘻嘻的站在身后,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幸子静下心来,向着王莽点点头,一起注视着庭院里。

    突然,整个院落内灯火通明,潜入的十多名刺客完全暴露在强烈的灯光之下,其中一人大呼,“头领,我们被包围啦,快撤。”

    撤字还未喊出口,整个院落内,全是铁箭破空之声,随着几声“啊”的惨叫声之后,便传来了命令声:“将院子里的刺客全部射杀,不留活口。”

    随着院子里重新归于平静,幸子知道这伙刺客已经全啊射杀,她便彻底的放下心来,将手中的宝剑放入枕头下,重新坐在了床上。

    “公子早就知道敌人今天晚上会来对我等不利。”幸子看着漫不经心的王莽问道。

    “我哪有那么多先见之明,我也不知道这些王八蛋会来行刺。”

    “那外面?”幸子有些不解。

    “外面的人不是我新华堡的,估计是朝庭的绣衣卫,我们这次可能是被当作诱饵啦!”王莽心中不觉有些忿慨。

    “公子,这朝庭我们还是不得不防,幸子听爷爷说过,任何朝庭都不会允许我墨门这样的组织存在。所以幸子希望公子早作打算。”幸子或许是忍了很久,终于还是开口提醒王莽。

    “这次可能是公主通知这些人来的,不过即使没有这些绣衣卫,这伙人也休想从我新华堡手上将黄金抢到手。”

    “幸子知道啦,李晋他们一定在大车店里等着他们上钩。”幸子说到这里,不觉笑了笑。

    “你们快睡吧,都把芳儿吵醒啦,明天还要赶路呢,不就是几个刺客,让李晋他们收拾算啦,还用得着这么麻烦。”刚刚睡醒的吕芳有些责怪王莽两人将她吵醒了。

    “我们都休息吧,这些事还是由绣衣卫去处理吧。”

    夜又重新归于平静,客栈里偶尔听能听到马匹的响鼻声,看来这绣衣卫可能连尸体都处理完啦,想到这里,王莽翻转身子,很快便进入梦乡。

    (本章完)

第110章 燕北() 
燕山山脉军都山,在两条河流交汇处的三角洲的平台上,今天显得格外热闹,一年前,听说此地来了一位姓李的富贵人家,却说在京城长安经营盐铁生意发了大财,不知是何原因,看上了这扁形三角洲的所谓风水宝地,硬是从本在四大家族手中高价购买了近五万亩土地,不仅如此,现在在这台地上,听说这李家在原来的庄园的基础上还要建一个大的城堡。

    乡土人家可不管这些,一些有手艺的工匠却很高兴,你建个成堡的话至少会修个半年吧,只要手艺好,吃苦耐劳,这半年又可以挣些钱,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于是在开始修建城堡时,这李家庄聚集了方圆几十里的工匠来此营生,这李家庄的庄主倒是个仁义人,做工给的工钱价格公道不说,而且每天还管两顿饭。

    这工程修建啊,不仅普通的工匠李家庄要,就是身体强壮的妇人,只要肯干活,工地上照样要,并且照样管饭,再加上李家庄本庄的人每天在工地上忙活的人大约有四五千人,不过虽是人多,却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工地上李炳昌正指挥着工匠们挖着基脚,打着木桩,一位暗卫弟子来到他眼前,在他耳边小声耳语几句。

    李炳昌抬头望了望天空,坚定的说:“以牙还牙,定要让这些匈奴人有来无回。”

    “是,家主,那我现在就去安排。”那卫士说着便快步离开了热火朝天的工场,直接跳上战马,消失在远方。

    李炳昌继续忙碌着,自从墨门谷北迁到此地后,这位李家家主一年来简直就一直处在忙碌之中,从开始重建墨门谷和李家庄,他就耗尽了心血,平时忙碌不说,还得时常防范那匈奴人的进攻,刚开始到此地时,倒是风平浪静,不想半年前,不知从漠北何处迁到燕北长城外的一处名为淳维的匈奴部落就经常翻过军都山山口,到李家庄附近烧杀抢掠,虽说李家庄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但是宋齐梁陈四个大的庄子却损失不少,于是那四大庄子派人来联络李家庄,说是五庄联保,共抗匈奴来犯。

    巨子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其余四大家族的要求,答应一方有难时,其余四庄立即支援,只不过这几大庄至少相距四十余里,所以有时还是有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匈奴人善于骑射,当大队人马赶到时,往往只留下被烧毁的村庄,粮食和牛羊被洗劫一空,很是令人头疼。

    在离李家庄大约十多里路远的山口处,一条大河从山口流出,这里地形险峻,两山中间一条狭长的通道,是匈奴进入军都山口的必经通道,通常淳维部落打草谷后都是幅此通道退回草原。

    从大汉到匈奴,或者说是从匈奴到大汉,这也是一条隐秘的行商通道,总有一些商人不顾大汉律令,为钱财拼命,从此通道走私盐铁销往大漠,所以这一路来往的行人倒是很多。

    这时李家庄的二十多名暗卫正埋伏在半山腰,等待匈奴骑兵的到来,暗卫静静的潜伏在草丛中,二十多人,二十多匹马,静静的等待着。

    一名暗卫将耳朵紧紧的贴在地面,好象是有什么动静,他爬在地上足足听了一刻钟左右,才向身边的暗卫统领李栋汇报说:“统领,前方五里路处有马蹄声,战马太约有三十匹左右,怎么办?”

    李栋这时正用一块破皮布擦着身上的长刀,斜眼看了地名暗卫一眼,“还能怎么办,胆敢对我李家庄有想法,杀。大家作好准备,按预定计划行事。”

    众人连声答应,各自做好准备。那暗卫点点着迷继续贴着地面仔细的监听着,这名暗卫名叫杨元芳,是燕北本地的一名猎户,小时候在大漠生活过,这次家主李炳昌交待,等王公子一过来,就陪王公子到大漠去走一趟,这杨元芳却是十分的不愿意,听说对方是一位不满十岁的孩童,更加不放在心中,那肯定是某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到大漠上去玩,这几天他也在想,这大漠有什么好玩的,到处都是犲狼虎犳,没事到大漠去干嘛。

    “统领,这王公子是干嘛的,凭什么要我去保护他,听说还是一个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