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帝国系统 >

第174部分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174部分

小说: 崛起之帝国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清元道:“那你醒了后有没有直接去喜翠楼?”

    李京山先点头后摇头道:“我是到了那里,却遇到了一个缠人的妖精,结果又和她喝了点酒,想着监视着那些白衣人,可是离得太远,我只能把那妖精灌醉,换上她的衣服,装扮起来,想着凑过去好好听听他们的谈话,谁知道刚一出门,就被老鸨发现了,还好我机灵,立刻撒腿就跑,跑到你家,却听到你到了王府来了,我就一路跑到王府来了,***,老子真是丢脸丢大了!”

    张清元急忙道:“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那些人散了没有,我要亲自去看一看!”

    陆平听到他说起光明使者,突然想起金老先生写明教也有光明左右使者,难道真有如此使者,他疑惑地道:“光明使者是明教职务吗?”

    李京山看了一眼陆平,慢吞吞地道:“光明使者是明教的内部称呼,除了明王和明王之外就是光明使者最大了,可以说是明教的二把手。”

    张清元大为吃惊地道:“原来明教的二把手都到过汴京,看来此事太过不寻常,不行,我要去着人包围喜翠楼!”

    赵临沉声道:“打草容易惊蛇,不如带着几个手下功夫好的,悄悄潜入喜翠楼,见机行事,还有,张大人,老朽还是不相信此事为明教所做,你务必要查探清楚,免得冤害无辜,只有十足的证据方可动手。”

    陆平知道这个老王爷因为几十年前的那女子,爱屋及乌,对明教有一种想法,不想承认它会有什么勾当,这时见到张清元站了起来,躬身回答道:“老王爷请放心,在下必当秉公办事,绝不会妄抓一人!现在情况紧急,在下便带人去喜翠楼!”

    他对着李京山道:“京山,你也和我一起去,有你在一起,安全不少。”

    陆平突然道:“我也想去,不如也带上我吧?”

    张清元看向陆平道:“你现在还是一个皇帝钦犯,能让你每天在王爷府上自由行走已经算是大恩了,哪能带你去城外走动?你还是老老实实待在这里吧!”

    赵临呵呵一笑:“陆平,你便在这里陪老朽下一盘棋吧,人老以后便怕了寂寞,若是你们都走了,老朽还真的有些孤单,张清元,你便快点去吧!”清风吹过,院子里树叶响了起来,在阳光照耀之下来回晃动,偶尔又会飘下几片黄叶,荡荡悠悠的转着圈儿。

    陆平正陪着这个虽年老但精神不错的老王爷下着象棋,他在后世之中只是会下而已,碰到这个老王爷十有九输,就算赵临拿掉了几个子都还是一样的结局,被杀得只剩光杆老将,不仅陆平郁闷,就连赵临也是也有些生气,有时陆平走错一步,他立马喊着该如何如何走,一场下来,光是悔棋就让他耗上了一个时辰。

    中国象棋,千变万化,虽然棋子少,但是各有各的妙处,各有各的强处,便是那小小的卒都可以要人命,陆平算是跟着赵临学象棋来了,一步一顿,也算收获不少。

    正当他们下棋下的起劲的时候,外面一阵声音,然后知开封府何介山带着一个红袍官服的老者走了进来,倒让这一老一少吃了一惊。

    赵临连忙站起身来迎道:“今日老朽可算有福,子宣你这贵客竟然肯上门来望,未曾远迎,子宣莫要见怪。”

    那个红服老者比较矮小,又甚为瘦削,闻言呵呵一笑道:“睿王你太客气了,老夫哪里算得上贵客,怎么?睿王又在下棋?”

    陆平心中奇怪,这个老王爷竟然对这红袍老人如此尊敬,看样子那老人也不过六十多岁,难道是朝廷大官或是老王爷的旧识不成?

    他所想不错,这位老者便是当朝知枢密院事,名曰曾布,字子宣,其家乃是名望之家,其兄曾巩更是当世大家,此人掌理朝政,不温不火,颇有一些人缘,少年时与赵临便算有过同事之缘,也算是多年旧友了。

    赵临左手轻扬,示意曾布坐下,那边早有眼力好的下人去盛茶了,陆平站起来收拾棋子,他此时这般像一个王府小厮,是以曾布都未曾注意。

    赵临笑道:“常言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子宣你掌理枢密院,国事军事必是很忙,怎么今日有心到敝处?”

    曾布哈哈笑道:“瞧你说话多刻薄,睿王啊,你我相交也有四十年了,想当年,我二十皆是书生一个,意气风发,而今胡须皆白,逝者如斯啊。”

    赵临笑道:“哦?子宣竟然也怕老了?昔日拔剑怒吼,激扬天下,为何突然感叹起来?”

    曾布叹了口气道:“年少总是轻狂,如今老矣,有何雄心,也早已消散。”

    赵临一笑,曾布此人他是非常了解,可以说虽然此人心怀天下之志,但是恋权是他最大的缺点,他的心是永远放不下的。

    如今朝中三人,章淳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执掌朝政,曾布领枢密院,执掌军国大事,而蔡卞本是依附在章淳之旁,现在也自成一派了。

    他们三人都算是当年王安石的变法派,皇帝绍圣之时,他们三人被调回主任军国大事,而今三人也不在是同一股气了。

    曾布此人本来极为信奉王安石之新法,对保甲诸法严格执行,未曾有过私心,然而他太恋权,王安石倒台他也挖了墙角,力求保住自己的地位,可是司马光上台就把他一贬再贬,但是他比较聪明,所以历知了几州就又回到汴京,算是有惊无险。

    他返回朝政,主要是恢复新法、打击元佑众臣,还有向陇西之地开边,此三事前前后后进行的很不顺利,章淳和他的分歧也逐渐拉大,使得两府不合,互不买账。

    赵临和他胡乱说上几句,全是些蒜皮之事,这时忽然笑道:“子宣,你我二人何时如此虚伪了,有话便直说无妨,不然到让小辈们笑话起来。”

    他说的小辈当然是指陆平,可是曾布却以为他说的是何介山,心中大为惊讶,这个睿王可不会老糊涂了吧,开封知府还能说是小辈,不过他见何介山脸色不变,微微一笑地道:“睿王,老夫今次来也算是有事相求。”

    赵临奇怪地道:“子宣有何事?老朽行将就木,亦是快要入土之人了,子宣贵为枢密院事,有事自可求皇上做主?老朽又能帮上什么忙?”

    曾布笑道:“此言差异,老夫可真要睿王你这老友帮一把啊。”

    赵临心里盘算着这曾布的目的,若说曾布打的借着自己来升官的注意,那几乎不可能,因为曾布已经贵为枢密院事了,名义上没有章淳显赫,但事实上军国大事他是最拿主意的,对陇西开边便始于他。

    但是如今朝局还算稳定,未曾听说什么动向,曾布此意又是为何?

    陆平这时已经接过下人端来的茶水,古人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下人们端上来的茶水不能直接让尊客或主人来接,而是让主人的亲近之人接过后再双手举过,算是对客人的尊敬,也是变相的不与下人直接接触的手段。

第两百四十五章:不肖之辈() 
曾步接过陆平的茶水,这才有些醒悟面前这少年应该不是府中的下人,看向赵临道:“睿王,老夫观此子甚为俊朗,神风气郎,根骨清秀,可是王府之人?”

    赵临看了一下陆平,笑道:“他叫陆平,也算是我府上的人,陆平,见过曾相公和何大人。”

    陆平心中大为惊奇,想不到这个老人竟然是当朝相公,他连忙见过曾步,然后又脆生生地叫了声见过何大人,退到赵临的身后。

    何介山知道这陆平是端王案的一个牢犯,不过他也知道陆平与赵临等人很是谈的开,只是微笑点头。

    倒是曾步大为惊讶不已,宋时大家之人,相互拜访乃是平常之事,若是家里来了贵客,那可让看好的后生过来见过一面,算是给仕途提前有个铺垫,这时他不得不仔细地看了一下陆平道:“嗯,此子未有浮躁,日后必有大才。”

    赵临呵呵一笑道:“子宣便不要夸赞他了,不如说说此行之意。”

    曾步失笑道:“睿王不说,老夫真要忘了,此事说来也简单,乃是忠义伯之事。”

    赵临奇道:“子宣此话怎讲?”

    曾步看了一下何介山,微笑不语,何介山亦是笑道:“相公不想说,就由下官说吧,这忠义伯乃是威武郡王石守信的八世孙,叫石焱,字生度,他的父母先他而亡,故而他少年时候便接了家业,此人重义不重财,挥霍颇多,如今石家已经破落不堪了。”

    赵临冷笑道:“此等败家之子,祖宗置业何其艰难,可是生下一个不肖子就足以毁掉一大家。”

    何介山呵呵一笑道:“老王爷说的有理,不过此子几日前更是荒唐,竟然在大街之上公开动手打人,本来依照大宋律法,应拘禁几日,然而此子竟然拿出继承下来的忠义伯来压人,我开封府无法管制,实是让人气愤,故而来请老王爷你来做主。”

    赵临满脸正义地道:“这是自然,待到老朽明日上奏皇上,剥了其爵位,再由何大人发落便是!”

    曾步和何介山对望一眼,皆是笑道:“那就有劳睿王了。”

    曾步此事一了,也没了一个心情在这里说闲话,毕竟他确实是个大忙人,西北军事还在继续,军情日日在处理,他只是和着赵临随便说了几句,便告辞了。

    赵临亲自送出这两个人,这才慢悠悠地走了进来,见到陆平还站在那里,不由笑道:“陆平,今日你见到此人可算我大宋当朝大员,也是当朝相公,你觉得此人如何?”

    陆平想了想,老实地道:“我认为这个曾相公确实是个精明的人,而且也是一个聪明的人。”

    赵临哈哈笑道:“曾子宣何止是聪明,大宋百年之久,能人无数,但聪明人也不过尔尔,曾子宣绝对算是其一,不过论起精明,他还不够。”

    陆平这时突然奇怪地道:“老王爷,刚才那位曾相公难道只是让你帮他拿下那忠义伯的爵位吗?更何况那忠义伯对曾相公来说只是一个路人,为何曾相公要亲自过来,这不合常理啊。”

    赵临笑了笑道:“不如你来猜一猜此为何故?”

    陆平想了想,沉吟道:“曾相公过来,那此事必是与他有关,或是与他的亲人朋友有关,难道那个忠义伯所打之人便是曾相公或是与曾相公的有关之人?”

    赵临点头示意陆平继续说,陆平于是大胆猜测道:“有可能是曾相公这一方理屈,因为若是占理,以曾相公的地位,无须私访老王爷你,直接秉公办事便成,故而……”

    “故而什么?”赵临笑着问道。

    陆平吞吞吐吐地道:“贤愚钝,还是猜不出什么来,请老王爷示下。”

    赵临又重新坐下,叹口气道:“曾子宣此人聪明无比,可就是太护短了,其实这个忠义伯石生度也算倒霉,没想到曾步此人护短如此,这下看来难免牢狱之灾了。”

    陆平有些奇怪地道:“老王爷你都知道这些,为何还满口答应曾相公?”

    赵临一笑道:“石生度,一石也,曾步,泰山也,舍石而保泰山,天下乃稳。”

    他这话很有含义,毕竟那个忠义伯石焱是一个可有可无之人,而曾步却不一样,现在正是对夏用兵之时,曾步每日过三更放睡,五更便起,殚精竭虑,以定军策,此时若因小事而乱,必会影响军政大计。

    陆平默然半响,有时候做小人物真是悲哀,被牺牲是平常事,他不得不承认。直到夕阳渐落,张清元等人还没有回来,赵临虽然不太相信有什么变故,可还是有些急躁起来。

    陆平终于逮着空子,吃掉赵临的一个马,这时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以为终于可以报复一下,却没想到还是被赵临连克几子,逼得他不得不投子认输。

    赵临叹了口气道:“罢了,别下了,待我吩咐一下下人准备晚宴,便算等张士先归来。”

    士先是张清元的字,陆平眨了眨眼道:“老王爷是在担心张大人吗?”

    赵临摇头哦道:“老朽并非担心士先,而是担心有什么变故,罢了罢了,不说此话了,陆平,你聪慧异常,当读圣言书,好进士榜上有龙笔题名,也算光宗耀祖。”

    陆平知道赵临对他有些期盼起来,忙道:“我定当竭尽全力,以读圣言。”

    赵临微微一笑,方想说些东西勉励一番,却发现外面又有了声音,随即便看到张清元领着一大帮的人走了进来,他看张清元面无表情,不由有些疑惑,难道是出了什么事不成?

    张清元快步走过来,向着赵临叹口气道:“老王爷,果非如先愿,那些人已经没有踪影了。”

    赵临“哦”了一声道:“张大人也莫要太过介怀,老朽已经吩咐下人准备好晚宴,可与老朽同饮几杯,也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