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帝国系统 >

第186部分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186部分

小说: 崛起之帝国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里了。

    陆平见到自己房间的那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这时走了过去笑道:“诸位,今日过来迟了,没想到这个先生竟然只是记下不罚,算是幸运。”

    齐偍摇了摇头道:“这位先生说是华州人,没想到还真有华州人的脾气,不像南方人那么柔软的说话。”

    赵万宝呵呵一笑,他怕张地云听到这话不高兴,抢先说道:“山论莫要这样说,在下瞧这个先生真是古怪至极,不过若论才气,他定不会差,想来是因科举不顺,心中颇有压抑,故而养成这等脾气。”

    陆平赞同地道:“赵兄所言极是,我看先生像是个大才。”

    徐应名微微一笑道:“陆兄之言,总是不错,对了,今日应该不会习书,我等六人不如到外面饮上一杯?”

    张地云有些歉意地道:“实不相瞒,家叔今日已至汴京,在下不能陪诸位一饮这新温之酒了。”

    徐应名看向其他人,齐偍也是道:“在下亦有事不能赴宴,还望诸位原谅则个。”

    陆平见到徐应名脸上失望之色很甚,忙道:“此事便以后再说,反正大家都是很忙,不如到其他房间结识一下同斋之人,以后大家都是同窗,总要见面的,徐兄以为如何?”

    徐应名点了点头,正要向自己房间走去,却不料那个李廌又一次走了进来,他扫了诸人一眼道:“怎么?诸位都待的不耐烦了?呵呵,既然不想待在这里也行,可以随便出去,我不会拦人的。”

    他这样说话,谁敢走?于是一个个都低着头不做声。

    李廌呵呵一笑道:“也罢,今日本就无事可做,我就给你们说上一段我以前求学之时的故事,算作消遣,诸位公子愿听则留,不愿则走,我不会拦人。”

    他见没人走,又是一笑,坐在一把木椅上,对着士子们道:“我从小就喜好读书,每得一书,必翻上十遍,以通其意,若有不解之处,必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所以人家都叫我李呆子。

    我这个李呆子长大了,自觉得有些本事起来,就千里迢迢地爬山越河,来到汴京,以为天下能人又有几个能比得上我李呆子?结果第一次科举便就不知东南西北了,这才发现汴京科举的士子们各个都是通五经、知上下千年,我一个呆子竟然傻到以为天下无人的地步了。

    然而我竟不知悔改,以为是无人赏识之故,所以拜访当世大才,不蛮诸位公子,司马君实、二程、苏东坡这些人我都拜访过,若论文采见解,自然是东坡第一,我得其赞誉,更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认为科举不过如此,大才不屑于此。

    后十多年里,我未参加科举,专心习文研史,晁补之作《神宗实录》,我也在旁参谋,直到生活日益拮据,才不得不想谋个差事,于是又参加了这场科举,可惜我考完才知今次试题乃是曾步亲出,我又犯了他们的忌,于是终于变成了个落魄士子。

    本打算远走他乡,就此学陶渊明来个躬耕镓田,没想到竟然有人荐我为太学的新生学正一职,我也没有推辞,所以今日便过来看看你们,不过你们也别太担心我把你们教坏了,因为还有一个学正教你们经义,而我是只教策论之试。”

    陆平对这个先生终于有所了解,他突然有种感觉,这个李廌将会给太学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李廌说了这么多,心中仿佛有些舒坦,就让学生们回自己的房间了,徐应名便带着陆平在北路斋的其他四间房依次拜访,互相结识,因为大家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互相也不会有太大的拘谨,相聊甚欢,徐应名凭着才气更让人赞叹,,这样一直到了下午才算结束。

    陆平因两顿饭没吃,早饿翻了肚子,见到徐应名还未结束,于是自己告了个罪,快步跑出太学,准备去一家小酒楼吃上一会。

    这边虽然不是汴京繁华之处,但因有太学生,故而亦是有很多酒楼茶肆,陆平随便地进了一家,然后挑了几个能饱肚子的菜,他的肚子饿的难受,也不管什么风度了,就直接让小二们快点端上来。这间酒楼名曰“蒋生楼”,据说就是一个落魄士子蒋生所开的酒楼,因为正朝太学,故而也是人客不少,陆平坐在*窗之处,东面是太学,西面是一大湖,上面有两座塔,塔高约八丈,下面稍宽,顶部很尖,这便是汴京的护城河与护城塔了。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原先还是一名小卒的时候,有一次体弱生病,军中大夫们却治不好他,于是将领们准备扔掉他,就把他扔到湖中。

    谁知道赵匡胤刚入水中,一条百丈大龙破水而出,载着赵匡胤直入云霄,直到许久才把赵匡胤送下来,岸边士卒们看到如此神迹,皆是大呼真龙天子,故而真心拥戴赵匡胤,以使赵匡胤的大业乃成。

    这些传说本来就是妄言,若那时赵匡胤就有天子相,皇帝不杀了他才怪,不过这个湖常年不枯,其水清澈,确是神奇,故而太祖在此建塔,刻字留念,祈求塔为汴京带来安定,至太宗时,此塔重修、增修两次,就成了现在这个规模。

    陆平正看的入迷,菜已经上来了,这个菜名奇特无比,就如那“翠色柳青青”便是小葱加青菜炒制而成,而那“阳春白雪”就是大白菜,陆平知道后世饭店给菜乱扯了好听的名字,没想到在这儿,菜名更是风雅无比,上来的还是普通菜。

    不过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炒制的,这白菜还真是好吃,虽然没有胡椒的调味,但是很香很够味,陆平大口大口地吃着,又要了点米饭,使劲地吃着。

    待到他肚子饱饱的,正心满意足的时候,突然见到外面走进一人,小心翼翼地问道:“小二哥,你们这里最便宜的菜是多少钱?”

    陆平不由发笑,哪有这样问店家的,不过他笑容一凝,这个人不是周兵吗?看他额头上还有些汗,不知他下午跑哪里去了,竟然累成这样。

    那小二果然一脸怀疑地看着这个周兵,问道:“客官可是吃菜吗?请过来坐。”

    周兵连忙摆手道:“我先问问菜价如何。”

    陆平见到那小二变了脸色,于是走了过去,对周兵道:“周兄,竟然这么巧,我正好独自饮酒,周兄若不嫌弃,过来与我对饮如何?”

    周兵看到陆平,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于是坐过去,和陆平对面而坐。

    陆平喊了小二撤下了吃过的东西,又吩咐上了一些好菜好酒,这才问道:“周兄,我看你头上有汗,适才是跑的吗?”

    周兵忙不迭地道:“正是正是,对了,你叫那个什么什么来着?”

    陆平汗了一下,这个周兵还真是奇怪,他忙道:“我叫陆平。”

    周兵“哦”了一声,笑了起来,他的脸色很粗糙,但是笑起来竟然多了一种气概,此时道:“我记起来了,你便是舍里最小的那个小孩了,怎么你到这个时候还来这边吃饭?真是奇怪,不是说你和那个徐应名一同拜访他人了吗?”

    。

    陆平听到周兵这样说,顿时无语,这个人真是奇特,他的打扮很像一个贫寒之人,而且极为拘谨,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如此健谈,实在是一个不可琢磨的人,陆平也不捉摸他了,就在上菜后与他对饮,这个周兵表面看起来瘦小,却没想到如此擅饮,喝的陆平想吐还未罢休,直让陆平道:“周兄便饶了我吧,我实在不能在喝下去了。”

    周兵微微一笑,却不在逼他,只是抱拳道:“陆兄,我尚有事,先行告辞了。”

第两百六十二章:又是黑衣人() 
他来的突然,去的突然,让陆平一惊一愕的,不过也没有放在心上,他付了酒钱,就歪歪扭扭的走出酒楼,直接向太学里走去。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太学有过禁令,不能醉酒,他一惊,连忙站的笔直,走着正步穿过门口,一直到那房间才送了口气,见到屋里尚有人,他一不管了,就直接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

    这酒太过折磨人了,等到陆平醒来,轻轻舒展身体,已经是深夜了,他睁开眼睛,发现烛火还在亮着,不由有些奇怪,抬眼望去,却是齐偍、徐应名、张地云和周兵几人正在聚火观书,他不由一笑,翻身起来,朝着屋内几人道:“诸位如此好学,我却睡赖觉,实在让在下惭愧。”

    徐应名见到陆平已经醒了,呵呵一笑道:“陆兄醒了,近几日都未看书,想来温习一遍,明日学正有提问,我等也好有些准备。”

    陆平点了点头,转眼看了一下周兵,见他依然那身衣服,低首看书,像是不曾和陆平喝过酒一般,见到陆平看着自己,他不由抬首一笑,让陆平奇怪不已,连忙道:“那诸位便好生看书,我今日喝了不少酒,现在还有些头痛,就先睡了。”

    齐偍这时出声道:“陆兄莫要再睡周兄的床了,你的床铺在那边。”

    陆平这才发现刚才睡错了床铺,不由有些尴尬地道:“适才昏了脑袋,望周兄莫要介意。”

    周兵却只是笑了笑,并未说话,陆平自讨没趣,于是就走到自己的那张床去睡,他的床也就在周兵的床旁边,这时就直接爬过去,铺开被子,然后就钻了进去,眨着眼睛。

    刚才睡的太过猛了,现在醒了还真睡不着,眼睛闭上以后,又睁开起来,转头望了望那边的烛火,心中郁闷不已,这些士子也太用功了吧,竟然都不睡觉,看来所谓的十年寒窗苦读便是说的是他们,可惜寒窗十年未必能够辉煌一世,就像那个先生李廌一样,如此大才,却还是不得中进士,总而言之,世道如此,人也没有办法。

    。

    陆平脑中乱想,忽然又想到了晴玉的那个发动机计划了,那个丫头真算是后世女强人系列了,大学竟然是学物理这种纯理论的,而研究生又是学动力学这种超级理论的东西,若不是有真本事,根本不会掌管一个汽车公司的总设计,比起自己,她实在强上百倍。

    若是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那个发动机确实是一个革命,然而晴玉的想法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个发动机要想推动时代进步,就必须要大批量的使用,而这个首先是造价太高,然后就是士大夫们的阻力,这个时代,商人省份低下仿佛是天定下来一般,就连商人自己也觉得如此,若要发展起工业来,简直是异想天开。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发动机远远没有体现出他的作用,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时,纺织业普遍使用了机器,那时候虽然是人力机器,但是只要有人,就可以借助机器来生产这些纺织品,所以发动机一出来就立刻用在了这样的机器上。

    但是这个时代哪里有大规模使用机器的?晴玉只想着发动机能带来社会进步,却没想到每一项革新都是漫长的积累所导致的,一味地想将自己的进步赛给这个时代,不会有任何好处。

    最重要的是时间已经不等人了,现在是什么年代?如果不考虑所谓的蝴蝶效应的话,过二十年后,这边就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等到金兵南下之时,什么发动机也解救不了这个大宋朝的苦难,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强军才对,别的都只能放在一边。

    大宋一向以兵弱而遭后世之人诟病,毕竟以大宋财力,固守南边一块,实在让人切齿,然而大宋厚士薄将固然是个原因,外族强盛也是一个缘故。

    北方契丹自唐末以来便强大无比,屡次有入主中原的想法,他们有强悍的战士,无比的站力,又有强将无数,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的武器和装备,和当年的匈奴、鲜卑、突厥,他们的力量就更加的恐怖了。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决定战争的主要是士气和武器,士气强弱,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败,而武器的使用,也是站立的表现,契丹强大在于他们通过学习,已经可以不借助抢夺来得到兵器,而直接自己生产刀、剑、锤子、斧子、链子等兵器,故而若要交战,必不输任何。

    但是现在的契丹贵主可能真的被宠惯了,记得那天吴乞买见辽国的宰相耶律斡特剌时,这个契丹老头还是对女真不屑一顾,殊不知现今女真已经有极为强大的力量了,过了不多久,便要举兵造反,剑指辽主了。

    而大宋朝如今表面上还算没事,边境上除了和夏国闹了些,北方和南方这两块现今都是平安,谁又能想得到二十年后便是国破家亡的年代?

    想到这个,陆平才顿时觉悟,不管现在要做什么,都必须保证在一个安定的坏境下才能进行,而这样安定的环境是要*自己军事上的强大才能保证的。

    就这样想着想着,他模模糊糊地听到什么动静,一下子睁开眼睛,却发现烛火早已经熄灭,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吸声。陆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