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帝国系统 >

第189部分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189部分

小说: 崛起之帝国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到那边的木桌子已经翻到在地,而那蔡京便仰身躺在地上,陆平顺着其目光看去,看到一个人正惊恐地看着蔡京,脸上带着不知所措。

    陆平不由一愕,这个撞倒户部尚书蔡京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室友周兵,他穿着一身粗布衣服,脸上很有些脏兮兮的,右手还拿着一根小木棒,看起来极为滑稽。

    场中的诸人也是惊讶了一刻,直到蔡京哼哼唧唧地出声,他们才马上反应过来,立刻扶起蔡京,那个太学长立刻皱眉地道:“你是何人!”

    周兵老老实实地道:“学生周兵,乃是外舍北路斋新生,无意撞倒这位先生,请先生见谅。”

    蔡京此时已经站了起来,他刚才被周兵迎面装来,摔成一个大跟头,此时陡然站起来,全身骨骼顿时响了起来,然后一股透心的疼穿越身体,让他不禁咬紧了牙关,斜眼瞪了一下周兵,并未说什么。

    这时诸人已经围了上来,太学长怕*的太近会出问题,连忙让学正、斋长们维持秩序,等到太学的守卫们过来时,学生们已经逐渐散开,蔡京轻挥了挥手道:“这个士子也是无心之举,莫要太过责罚他。”

    他并没有当场发火,直接交代了几句,便向西至西门而出,回去卧榻了。

    陆平这时和诸人一起到周兵这边,已经有守卫拉着周兵,那个太学长寒着脸道:“先把他带到小房间里,北路斋的斋长、斋谕也过来,此次事大,若不从严处理,太学便永无宁日了。”

    看着马阶担心的表情,陆平等人心里一冷,撞倒了一个人貌似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可是今次周兵撞的是户部尚书啊,那可是朝中三品大员,这个周兵也算倒霉,就算不过来也好,偏偏跑回来的时候撞倒了蔡京,这可不算小事,除非蔡京真的不放在心上,或则后果很难说。

    陆平心中却一点也不担心,事实上,他还在好奇周兵的真实身份,说不定此次便是解开其身份的机会,他看着一脸惶然的周兵,轻声道:“你放心,不会有事的。”冬季寒冷,雨雪虽未降,但寒气逼人,让人不得不裹紧衣服,双手笼在袖子中,时不时要走动一会,免得觉得冰冷异常。

    这屋子里已经生起了炉火,几人围在旁边,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齐偍这时突然抬起头来,对着其他人道:“诸位,止兵现在危难之中,我等要想个办法啊。”

    徐应名想起蔡京刚才的表现,不由地道:“我想蔡大人不会为难起止兵吧?毕竟以他的肚量,这本是小事情,刚才他不是还留下一句‘这个士子也是无心之举,莫要太过责罚他。’,诸位就不要太过担心了。”

    赵万宝斜眼看了一下徐应名,露出笑容道:“白石尚善,不知这其中玄机,此一时彼一时也,适才元长在诸多士子面前自然是大度从容,有大人气派,然而如今到了台下,他还需要什么肚量来容人,止兵只是一个寒家士子,不仅撞倒了他,还撞坏了他,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故而定有大难,况且他临走时说的那句话,‘莫要太过责罚’,若元长真的不计较,必定会说‘莫要责罚’,而今说了此话,就是代表他对止兵很不高兴,我等还是要想想办法。”

    徐应名这才猛然觉得不对,蔡京说“莫要太过责罚”的意思定然是要责罚了,他说这话,太学长必然会重重地惩罚周兵,轻则鞭打几十,重则交由开封府处置,锒铛入狱,暗无天日。

    炉火正旺,几人却不由感到冰凉,正愁眉间,有人推开门走了进来。

    这进来的是李廌,他是一个名士,太学长自然不敢对他有所怠慢,于是把他请过去商讨一下如何处置周兵,谁直到李廌却只是淡淡一句“看着办吧”,让太学长哑口无言。

    他是南路斋和北路斋的策论课学正,本只管授课之事,但是而今不放心周兵的室友众人,于是回来的时候就走到水字间,也不敲门就走进来了。

    诸人见到是李廌,连忙道:“李先生,止兵如何了?”

    李廌放开双手,走进炉边,张地云连忙给他端上了凳子,他一下子坐在凳子上,然后道:“这个周兵也真是莽撞,听他所言,在杂间做活,这也罢了,可是今日尚书过来讲经,他不过来,这也就罢了,他偏偏又想到了此事,急急忙忙第赶过来,一下子撞倒了蔡京,你说这蔡京都半百的人了,受这等撞击怎么得了,据蔡家的人说,蔡京回去的时候都是硬抬回去的,他也硬气,骨头断了几根也没喊一声,不过想必周兵算是没好果子吃了。”

    几个人听到蔡京伤的如此之重,皆都是大惊,连忙问道:“太学长要如何处置止兵?”

    。(手@打#小%说^网)

    李廌摊开手,放在炉边稍微烤了一下,又缩回去,闻言叹口气道:“你们别问太学长要如何处置他,应该想一想蔡京该如何处置他,依我想来,周兵一个贫寒书生,就算死在大牢之中也是正常。”

    陆平这时偷偷地看了看旁边人的表情,齐偍是又急又慌,毕竟他和周兵同乡,算是半个兄弟;而张地云面无表情,他只关心自己而已,一向不理会别人;徐应名脸上尽显迷茫,今日蔡京让他感觉是一大贤人,现在发生这种事,他一时还不知如何是好;而赵万宝却依然带着轻笑,他是最让人琢磨不透的。

    李廌看了看这些不做声的人道:“这个也算是周兵的命了,我帮不了他,我今日过来也是想告诉你们,你们同样帮不了他。”

第两百六十六章:走为上计() 
他这话很直白,诸人虽知道是真话,可还是有些不能接受,齐偍急道:“难道真的一点都不能帮他了吗?”

    李鹿哼了一声道:“你们不帮他就是最大的帮忙,如果你们打了什么注意的话,我劝你们最好散掉,周兵怎么说也是一个读书人,不会有生命危险的,但是离开太学乃是必然,至于如何发落你们也不要追问,我知道你们喜欢感情用事,但是这时候不能感情用事,明白了吗?”

    陆平见到齐偍还有话说,立刻拉了一下他的胳膊,然后道:“先生,我等知晓了。”

    李鹿点了点头,又站起身来道:“马斋长也可能要被换掉,你们也别多问。”

    他拉开门,走了出去,齐偍这时才愤愤地道:“这李先生也不是东西!止兵和我等情同手足,他竟然让我们不要管,真是岂有此理!”

    赵万宝走过去把门关好,然后道:“止兵的事情,你还不知道有多重吗?山论,我先和你说一下尚书是个多大的官,这个蔡京又是一个多大的官。”

    陆平对宋代官职也不了解,他只知道尚书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官,之前在睿王的府中遇到的那个张清元是刑部侍郎,这侍郎比尚书低一等,都是朝中要员了,看来尚书的地位肯定很高。

    赵万宝坐在小椅子上,对着诸人道:“尚书一职古就有之,古有《尚书》,现今我等还习之,而此《尚书》非彼尚书,秦时此为小官,为殿堂掌书,撰写发文之事,其时有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和尚书,共“六尚”,亦是皇帝身边使唤而已,汉末设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之位才见重要,而后隋开皇时设六部,每部长官为尚书和侍郎二人,至唐时尚书和侍郎差不多平级,然五代乱世,体制皆崩,我朝太祖陛下恢复六部体制,尚书乃全权掌管本部之事,不被侍郎所左右,终于成了真正朝中要职。

    这个尚书乃是从二品,我朝除了三公九卿、左右丞相乃是一品,其余诸人皆位列其下,官品虽是虚衔,也可表现尚书之位非同小可,而事实上,朝中实权之位除了两府丞相,便是六部了,而所谓中书、门下二省官员不过是虚职而已,远远比不上六部尚书。”

    陆平有些明白过来,本来以为这一个部的尚书相当于后世的某部部长,现在才明白,远非如此,此时的尚书大权在握,应该相当于三省、枢密院的分管副手,也就是后世之中国务院那些分管不同工作的副总理。

    赵万宝轻笑道:“这个尚书没有什么,不过蔡京可就不一样了,他是熙宁三年的进士,当过舒州推官,后来调回汴京任起居郎,他这人嘴皮厉害,而且很能干,有魄力,曾经出使过辽国,连辽国宰相都对他很是礼敬,足见其人厉害,所以他一回汴京,便为中书舍人,那时候他的弟弟蔡卞已经为中书舍人了,这两个兄弟同在中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后来司马温公章朝政,他正知开封府,数日之中,尽废新法,可以说反复之人,莫过于此,连司马温公也赞叹道:‘京乃大才也,若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然而不久台谏官弹劾蔡京,他被贬知成德军,后又改为瀛洲,而后又被贬往江南做转运使,并为龙图阁的大学士,直到绍圣初年,才调回汴京,官居户部尚书。

    而其弟蔡卞,如今为尚书右丞,位高权重,其人心机极重,朝中诸事,皆让与章淳,故而世人皆骂章淳,未有人骂起那蔡卞,而蔡京虽是户部尚书,观其同文馆下狱之能,亦是可能问相,若不出意外,便在开春之后,京会升至三省,彼时执掌朝政,又是一番不同。”

    张地云明白过来,忙问道:“那这蔡大人是尚荆还是尚温?”

    他说的尚荆便是崇尚荆公王安石,尚温便是崇尚温公司马光,也就是新旧两派之分,一般朝中皆有此分。

    赵万宝一笑道:“他初时尚荆,然而现今谁也不知道他是尚荆还是尚温。”

    陆平心里陡然疑惑起来,这个赵万宝知道的事情实在太多,他到底是个什么身份?

    。

    齐偍叹了口气道:“我们真没有办法了吗?”

    陆平见到诸人都是无语,这时突然想起那个老王爷赵临和那端王赵佶,如果有他们两个人帮忙,应该可以保住周兵吧?但是他心中又有些顾虑,毕竟那大小王爷和他并不是关系密切,冒然去求他们为一个同学开脱,实在是让人为难。

    赵万宝点了点头道:“如今莫要给太学添麻烦,我等只是普通士子,能有什么力量和朝廷大员抗衡?”

    几个人顿时不说话了,陆平瞧见赵万宝眼中掩藏不住的轻笑,不由有些吃惊,这时平静地道:“依我想,我等应该把止兵救出来。”

    他这话引得众人惊讶,连忙问道:“臣贝可有什么法子?”

    陆平慢慢第道:“好法子我倒是没有,不过我等先要看一看止兵兄,今晚子时,我等分头行动,前去探一下虚实,见一见止兵兄,然后和其参谋一下再做定夺。”

    他边说着这话,一边偷看着赵万宝,却见到他并未有吃惊的表情,心中有些头绪,但不知该如何理清,因为这个赵万宝实在太神秘了。

    徐应名沉吟地道:“我等要不要向太学长上表请求看望,这样不坏了法制。”

    陆平知道这样没用,不过他知道徐应名一向守制,故而道:“白石说的也是在礼,我等现在便去见一见太学长,和他说上一下,如果不行,再回来商讨。”

    齐偍忙说要去,但赵万宝却道:“山论,你就不要去了,你一向冲动,若是你也对太学长无礼起来,那我们水字间又要少上一人了,便让臣贝和白石去吧,白石聪明睿智,又有辩才,可与那老家伙说说理,而臣贝年幼,机智果断,他们两个去见老家伙最合适不过了。”

    几人听他用“老家伙”来称呼太学长,皆是笑了起来,让沉闷的空气有些流动起来,屋里的炉火噼里啪啦地响了两下,驱散了从门外纸窗透出的寒气。这外面依然有些冷,又有冬风过境,光秃秃的老树独立在院子中央,有些枯黄的花枝也三三两两地在那附近,看起来很是单调,在寒冬时刻无比孤独。

    太学长平时办公的地方便在太学中央,从斋里绕过去,有一条夹缝,这是通往中间的捷径,陆平和徐应名二人便从这边走过去,直接往太学明经阁行去。

    陆平走在徐应名的后面,这时笑道:“白石,你想好了说辞没有?”

    徐应名也没有回头,只是道:“去说说看吧。”

    他们两个人又沉默下去,只是一路行去,旁人稀少,不一会儿就到了正中的明经阁,这外面有太学的护卫把守,以防有人擅自闯入,徐应名走上前去道:“两位,我们要见太学长。”

    那两个守卫看了徐应名一眼,然后道:“你们是内舍还是上舍的?把红纸拿出来看一下。”

    因为明经阁内是只允许内舍生和上舍生进去的,所以太学特意制作一个硬纸状的东西,上面有着特殊的记号和太学的印章,可以辨明是内舍和上舍生,因这信物是外表是红色,所以就俗称为红纸。

    徐应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