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帝国系统 >

第296部分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296部分

小说: 崛起之帝国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平瞧着李京山依然满脸无所谓的表情不禁又生气又无奈,摇了摇头道:“你小子,这几年还是这个德xing。这个老大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你却这样气他,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李京山嬉皮笑脸地道:“嘿嘿,这老头也太容易生气了。我说陆平啊,大老远把我从扬州叫过来,害的我连月圆之夜都不能在丽香院过,你说该赔偿些什么?”

    陆平不理他这些,合言道:“你今天说起明教,是不是有些东西故意没说出来?”

    李京山嘻嘻地道:“我知道的就这些了,这明教神秘的很,我能知道些什么?”

    陆平不由笑道:“从小玩到大的,我还不知道你。要说你不知道明教还罢了,既然你都知道这么多东西,那定然知道些不能轻易告人的秘密了。”

    李京山大叫道:“哇;

    !老子的脾气你小子都摸得一清二楚,真是太可怕了,老子以后说不定死到你手里还拿你当兄弟。”

    陆平挥手道:“说什么呢!快说正经的。”

    李京山整了整白衣士服,故作正经地道:“其实小生所知甚少,大人何必为难小生呢?”见到陆平不高兴的面容,只好歪歪嘴巴道:“真没有什么啊,不过我想你最想知道的是关于那个王家小公子吧。好像有人是说过明教的人出现在金陵城里,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位。”

    陆平惊道:“原来真的是明教做的!”

    李京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得了,现在谁也不知道那个小公子还活着不,你也不必太过专心做事。还记得唐朝有个人说的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这两个人在外漂泊了那么长时间,今晚应该不醉不归!”

    陆平露出笑容道:“你还能记得王摩诘的诗啊,唐人wàngyuè思乡,不像我们这么没良心,从未想过家。”

    李京山手指扣着桌子,口中一字一顿地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陆平哈哈笑道:“好小子,我也接着: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李京山也是笑着道:“不和你拽文了,当年陪你读书的时候老是被你压着,害的我把夫子的书一扔,直接抱了把剑就去跑江湖了,现在流浪惯了,都不想回老家了。”

    陆平摇了摇头道:“不是不想回去,是不敢回去了吧?”

    李京山眼睛涣散地看着外面的明月,皎洁无比,不知不觉眼睛有点湿润,不由叹道:“他妈的,今个儿就该在丽香院里找红香小姐聊一聊的,和你这个臭男人聊个屁。”

    陆平哈哈笑道:“别惦记你那个红香小姐了,走,我们去那边的小酒坊好好的喝一杯。这里虽雅,可和你太格格不入了!”

    说着他带着李京山也走出了富贤酒楼,见到外面闹市正像是不夜市一般,不禁心怀顿扩,对着李京山道:“还是海阔天空的好,有时候我还真想辞了官去江湖上逛一逛。”

    李京山翻白眼道:“你这是心血来潮,定是在朝中不得意,羡慕起外面来了。你不知道别人又是多么的羡慕你呢!别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陆平不和他争辩,兀自走到了大街,此时正是诸人wàngyuè拜月,闹市逛市,灯火通明,诸家店坊都未打烊,他走到一家小酒铺子里,摆正了凳子,然后喊道:“小二,来一坛最烈的酒。”

    李京山也坐在他的旁边,闻言又加了一句道:“一定要是最醇最烈的,不然老子不给钱啊!”

    那小二忙道:“本店都是自家酿的酒,保证是最纯最烈的,两位公子你们就放心吧!”

    李京山嘿嘿笑了笑,突然目光一顿,不禁脱口道:“原来是他到了!”

    陆平沿着他的目光向后看去,只见到后位上坐着两个人,皆是白衣乌冠,俊雅无比。

    李京山目光收回,低首道:“陆平,你看到那个白衣青年了吗?那人就是明教的青年才俊吕师囊!真没想到说明教的重要人物在金陵,竟然就是吕师囊。”

    陆平眨了眨眼睛,也是低声道:“那他旁边的那位中年文士又是谁?瞧来身份定不会低。”

    李京山摇了摇头,然后道:“今晚看来不能陪你喝酒到天明了!我要盯着这两个人,等到明天我会去找你的。”

    陆平颇为感激地道:“兄弟,真是多谢你了!”

    李京山哼了一声嚷嚷道:“这酒怎么还没上来!”却听小二的声音传来:“酒到咧!”

    陆平和李京山你一杯我一杯的心不在焉的喝着,一直在注意那两个白衣人的动静,但是那两人一直都是低语,让人无法知道虚实;

    不一会儿,那两个白衣人依次走出小酒铺,李京山忙结了账,对着陆平笑道:“记住了,你他妈的又欠老子一顿酒!”

    陆平不禁笑道:“知道了,等到此事一完!我们定要不醉不归!”

    话音落下,李京山已经人影不见,陆平背着手走了出去,远处的歌音传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金陵城的衙门和公堂是分开的,左右而邻,互相照应。衙门口上并没有放着大石狮或是其它的表示强悍、威猛的标志,只有几层台阶显现出了衙门不可轻视。

    衙门也分办公、议事、食宿、杂事的各个地方,而这议事的便是在后院小水亭里。

    中秋刚过,天气转阴了,天上乌云渗着青天,盖着太阳,而且又起了风,虽说不大,但是若是身上衣衫单薄的话,不免感觉特别的冷。

    陆平、刘建、吴青、李武石几人一起围坐在亭中的石桌边,经过昨天晚上一顿休息,诸人都是精神饱满,准备论事了。

    陆平刚一见面就向刘建道歉,态度谦恭,使得刘建颇为不好意思,连连摆手说没事没事。其实他昨晚回到衙内还是很生气的,加上昨夜中秋,百姓们在外面的歌声、曲声、鼓声、杂耍声也挺大的,所以直到半夜才睡着,但是一觉醒来后自己也心平气和了。他本不是个小气的人,所以这时已经把昨天的不愉快放下了。

第四百六十四章:有急事() 
    众人听到陆平说明教的那个重要人物吕师囊在金陵,不由大吃一惊。吴青无不担忧地道:“从种种迹象来看,王家小公子丢失一案不是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怕是有人设下的大圈套、大陷阱,明教定是有什么图谋,我们要小心行事啊!”

    刘建站起身道:“事不宜迟,我们必须要抓捕那个吕师囊,审出小公子的下落!吴捕头、李捕头,你们速去带人包围他们下榻的酒楼,拿下吕师囊!”

    陆平连忙阻止道:“刘老千万不要急,此事干系甚大,非比寻常。我们现在带人去抓那吕师囊,定会打草惊蛇,得不偿失啊!”

    刘建双目一瞪道:“有什么事情比起找到小公子还要重要的!”

    “是不是大宋国运也比不起那个小婴儿!”一个话音传了过来,接着一身粗服á&039;yi的李京山走进亭子里,一屁股就坐在石凳上面。

    刘建此时正恼有人打断他呢,刚好见到是李京山,新仇旧恨一起上来了,不由道:“好你个李京山,你说什么大宋国运?”

    李京山不理会他,看向外面阴沉沉的天道:“看样子要下雨了,唉!”

    吴青见到刘建像是要爆发,忙插嘴问道:“李兄,你说大宋国运的意思是?”

    李京山抬眼道:“昨夜我见到吕师囊后,心中奇怪,于是跟踪他们至金陵客栈。结果还真发现了一件大事,你们一定没有想到!”他神秘一笑:“原来昨晚和吕师囊在一起的那个白衣中年是明教教主,就是所谓的明王;

    !”

    众人确实大吃一惊,但是也是高兴不已,吴青喜道:“想不到明王也在,这样的定可以查出小公子的下落,说不定可以一举把明教铲除,消除所有的魔头、贼人!”

    李京山轻声一笑,又道:“还有一个更是震惊,我见到了两个番僧打扮的人和明王聚聊,我更是奇怪,这明教难道和西域吐蕃有什么瓜葛吗?但最后听到明王老是萧大人什么的,我突然醒悟过来。”

    陆平心中一动道:“是契丹人?”

    李京山嘿嘿笑道:“不仅是契丹人,还是契丹的大官呢!是由契丹的南院宰辅亲自委派的,至于他们来金陵的目的,我就不知道了。”

    刘建冷哼道:“你既然都听到他是契丹南院所派,难道还不知道他们的目的?”

    李京山仔细地看了看刘建道:“喂,老头,你怎么一直和我不对头?那两个契丹人和明王在屋子里就说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能说他们要做什么!不过我好像隐约听见说今日未时在南门接人,然后就回中京。你说这群契丹狗会接什么人?”

    吴青和李武石对望一眼道:“难道是小公子!”

    陆平皱眉道:“有可能是,但是我实在想不通契丹人为什么要劫走王家小公子。不过现在没时间想那么多了。吴捕头麻烦你知会通判大人一下,调兵士严查南门,并加强东、西、北门的警戒。李捕头,你带领衙役、壮士、兵丁、弩手们从金陵客栈布防,一直连到南门!刘老,也麻烦你和江南东路的厢军、路军的将领们知会一下,借一些身手不错的将士来,麻烦你了!”

    李京山不解道:“不就几个人吗?用得着这么大陆声势吗?”

    陆平肃然道:“契丹大官来到金陵,定不是那么简单。我们虽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但面对的是明教和契丹人,总要准备齐全才行!”

    李京山一笑道:“哈哈,这京官果然威风啊。好!我也去给你们作打手去!”

    陆平点头道:“这样也好,大家快点准备一下吧!”

    吴青和李武石齐齐领命,快步走了出去。刘建也站了起来道:“老夫和江宁的几位监军们已经好久没有来往了,看来这一次要老夫亲自去一趟了。”

    陆平向刘建道:“真是麻烦刘老了。”

    李京山见到没有其它人了,对陆平道:“契丹是不是有个叫耶律乙辛的?”

    陆平一愣道:“不错,此人以前是契丹的宰辅,总领契丹军国重事,只手遮天,无所不能。连契丹的太子和皇后都是死于他手,可想此人是多么狠毒了。元丰初年的时候契丹王知道了这事,把他诛杀了。怎么,你问这个干什么?”

    李京山哼了一声道:“原来是这样,这两个契丹的大官来这边好像就是为了这个人,难道他要接的人就是耶律乙辛?哎!当时他们说话不清楚,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

    陆平一笑道:“耶律乙辛早死了,定不会是他了。”他拍了拍李京山的肩膀道:“别管这些了,我们也去布置一下吧,等到下午收网的时候不能跑掉一个人;

    !”

    李京山摇了摇头道:“算了,这事还是由你这个官去做吧!老子现在该去消遣消遣了,等到下午的时候我看有没有时间帮你。”

    陆平叫道:“你要去哪?”

    李京山嘿嘿笑道:“当然是金陵最温暖的温暖乡了……你还真信啊?我还没有到白日宣y的地步,去喝点小酒解解闷。”

    陆平不觉得失笑,正想坐下,忽然听到有人跑进来道:“大人,驿站有急件到!”

    陆平虽觉得奇怪,拿来一看,原来是刑部的急件,他忙拆开简封,坐在石椅上。这信是刑部公文,急调陆平回京,要求放弃王安石小公子失踪一案,所有先前被派出的官员、兵士们全部回京。

    其时朝中发生了很大改变,大理寺查处葛聚盐案时由于有各方面的压力,致使每项调查都浅尝辄止,加上江南士子的声援,所以拖了近两个月没什么进展,大理寺卿苏诸庆为了避免朝廷大臣找他麻烦,干脆来个重病卧床。

    但是司马光可不管你病不病的,直接让都察院会同大理寺监理,三天必须定案!结果“重病之中”的苏诸庆只好出来审案,找了幕僚写了一份近五百页的审理笔录,最后定案为:今查盐场盐案一事,非葛聚所担当,属jiān商诬告,不足凭信。然葛聚能不足判大郡,得不足服大州,虽未聚敛,亦非检点。故臣以为罢聚判江宁府一职,以昭天下!

    其实吕公著本意就是要得到江宁府这个位置,好方便自己安插人进去,这下葛聚下台了,他也没心情再要求好好清查了,直接在朝廷附议,并提出了判江宁的人选。

第四百六十四章:有急事() 
    众人听到陆平说明教的那个重要人物吕师囊在金陵,不由大吃一惊。吴青无不担忧地道:“从种种迹象来看,王家小公子丢失一案不是像我们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