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帝国系统 >

第66部分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66部分

小说: 崛起之帝国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官兵还在犹豫。

    陆平道:“当然,你什么时候想走,都可以。”

    “好,老子也不走了。”李三道。

    受李三的带动,那些上船的人,还几个都下来了。

    “赵刚,你真的要回去吗?”

    “我老婆孩子还在等着我,不管回去怎么样,我都要回去的。”那个叫赵刚的官兵道。

    “要是回去觉的不行,可以带着老婆孩子再到这里来。”陆平一副大门随时为你打开的架势。

    就这样,最后,被俘的百多官兵,留下来的有九十多人,加上饮马川来的一百多人,梁山上已经有了七百来人了。

    晚上的时候,那个叫周耀的官兵悄悄的走到陆平的屋子,正在犹豫着是否要敲门的时候,陆平却从旁边出现了。

    “周耀,你做的不错,跟我配合的很好。”陆平夸奖道。

    曾经的不毛之地梁山水泊,转眼间就聚集了这么多的人。

    有个伟人说过:人多力量大。

    人多了之后,梁山上的建造速度大大加快,陆平想破了脑袋,在周围设置了一些阵法。

    遗憾的是只有理论,没有经验,那些阵法比少华山上的要粗糙了不少。

    但是一般的人陷进去了,还是脱不了身的,也算是为梁山多加了一层防御的力量。

    陆平遗憾的是,生在现代,却没有真正参加过现代的土木建设,没有这方面的相关经验。

    自己见过的,用钢筋做骨架用水泥浇筑等等的建造方案又没法实施,只能用石头垒,还好梁山上的石头还不少。

    陆平就又想到了现代的炸药炸石头,这炸药,不仅能炸石头,而且,也能作为武器。

    陆平就想到了水浒原著中的那个轰天雷凌振。需要人才的时候,人才偏偏没有在身边。

    陆平就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才”——吴用。

    现在,自己被人称作智多星,不知道那个吴用,又被人称作什么?

    虽然水浒原著中,吴用这个狗头军师的计策往往有些小儿科,但是那些馊主意往往误打误撞的都能凑效,想要那个人才就能把那个人才给搞上梁山,也不枉了“军师”的头衔。

    现在,自己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那吴用在东溪村他倒是知道的,那晁盖也在东溪村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以现在梁山的情况来看,要他们放弃安定的生活真心来入伙,好像不大可能,除非有巨额的利润。

    比如,打劫生辰纲。

    可惜的是,今年的生辰纲已经被自己搞到手了,只能等待明年夏天了。

    梁山在建造城池的时候,陆平发现了另外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仔细一想,关系到梁山的未来,那就是补给。

    本来这水泊里的鱼虾甚多,但是现在人也多了,整天吃鱼虾很多人有些腻了。

    米、面,蔬菜等生活用品的供应就有些紧张了,陆平虽然搞了“大生产运动”,但是蔬菜问题解决了,米、面等主食却不好解决。

    后来,梁山上运来不少的米面、肉,大家才痛快了一阵。

    陆平暗地里了解,那些饮马川来的人,在这里快活的不亦乐乎,因为饮马川的饮食供应,远不如这里来的稳定。

    大家的痛快当中,陆平却暗地里在焦急了,因为那些人没有看到梁山的开销。这几百号人的开销,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要不是有那批生辰纲,财政就该困难了。

    转眼就要进去冬天了,又得采购一大批的东西过冬。

    为了梁山的长远考虑,补给必须要更加稳定才行,已经不仅仅是陆平当初设想的那样依靠梁山的资源能解决的了。

    这天,裴宣来见陆平:“大哥,最近我对了账本,感觉到有一些疑点。”

    贪污、挪用公款?陆平的心里就蹦出了这几个令他厌恶的字眼。

    “裴兄,谁那里出现了问题?”

    “西门亮最近几天负责外出采买,他账本上一些东西并没有看见。”

    陆平心里的火苗噌噌的往上蹿,妈的,贪污到梁山上来了,活的不耐烦了!

    “裴兄,走,我们去查一查。”

    裴宣就跟着陆平,一路打听,找到了西门亮,西门亮正跟一帮小喽啰在那里吹牛聊天。

    见陆平来到,西门亮慌忙站起来,满脸堆笑:“哥哥,向来可好?”

    “好,很好。”陆平点点头,温和的道,“兄弟们最近过的还好吧?”

    “托哥哥的福,过的还好。”

    那些小喽啰也纷纷表示赞同。

    陆平满意的点点头,朝西门亮笑笑道:“西门兄,听说你最近负责采买的事项,把账本给我看看,我看买的那些东西是不是还合兄弟们的意?”

    西门亮听到前半句,本来神色一变,听到后半句,心里一宽,连忙找了账本,凑过来笑道:“哥哥请看。”

    陆平翻看着账本,

    一边看一边点头,那西门亮本来心里还在七上八下的,看到陆平的神色,心里的石头放下了,还在心里暗暗得意道:“还是个书生啊,哼哼,这里比清河县好混多了。”

    就在西门亮在心里乐的时候,陆平突然淡淡的问道:“现在粮食涨价了不成,一百石米就要150两银子?”

    陆平这样一问,西门亮心里一惊,连忙道:“是啊,最近山西大旱,粮食涨价也是理所当然的。”

    “海盐五十两,怎么还有海盐,我们梁山不是有食盐吗?”

    西门亮冷汗就要流下来了,看陆平淡淡的神色,没有立即回答,而陆平也没有再问。

    西门亮就在心里小心的以为应付过去了,正在庆幸,冷不防陆平又问:“棉衣二百套,三百两银子?”

    “快要过冬了,我见有的兄弟衣服不齐,就提前准备了。”西门亮捏着冷汗道。

    “胡说!”陆平突然一声断喝,吓的西门亮腿一抖,一下子跌在地上,却不敢再起来,“西门亮,这二百套衣服,你给我准备好,我在聚义厅等你。”

    陆平说完,拿起账本,头也不回的走了,剩下西门亮呆呆的立在那里。

第九十七章:冬天来了() 
很快,就听到武大郎的大嗓门在吆喝着上聚义厅了。

    聚义厅里,众人个个落座,西门亮最后战战兢兢的出现了。

    看到大家都在等他,一下子跪在地上:“哥哥饶命,哥哥饶命。”

    陆平厉声道:“你的二百套棉衣何在?”

    西门亮额上的冷汗就出来了:“不瞒哥哥,我只买了一百套套棉衣。”

    陆平大怒,想起前世时的种种,怒喝道:“一百套棉衣,你说两百套,那多余的银子呢?”

    西门亮伏在地上,不敢抬头:“下山的时候,一部分做了嫖资,一部分做了赌资。”

    陆平冷笑:“你上梁山来,还过的挺逍遥快活啊。那粮食的价格,你老实说来,是多少?”

    西门亮被陆平的喝骂吓的汗如雨下:“实不瞒哥哥,粮食是一两银子一石,我瞒报了。”

    “那海盐,也是你无中生有的了?”陆平拍案道。

    西门亮不断的磕头,不敢再说话。

    两边坐着的众人,也不敢答话。

    “众兄弟看你平日机灵,会办事,就将采买的事情交付与你。你竟然做出这种事情,跟那些贪官污吏有何区别?”

    “我听你平日也口口声声骂贪官,但看你德行,要是做官,定是危害一方百姓。”

    “兄弟们,似这等不仁不义之辈,该作何处理?”

    下面的人从来没有见陆平发这么大的火,没有回答。

    “裴宣,你说。”

    “当斩。”裴宣道。

    “好。”陆平拍案而起,“那就,斩!”

    “哥哥饶命啊,哥哥饶命。”

    “我要是饶你命,天理难容。”

    对有些人来说,杀人好像就是一种游戏。

    例如张青和孙二娘,西门亮在他们的手里,就像一个小鸡一样被杀掉了。

    陆平见下面的那些人,有些默然无语,看来是起到震慑作用了,还有一些人,朝着西门亮狠狠的吐了口水,一定受过这种贪污受贿的鸟气,才表现的如此激愤。

    杀了西门亮之后,陆平采取了一些“现代”的管理方式。例如采买,大的采买项目,就在聚义厅商量,然后交给采买人一个清单,采买人买回来之后,要有一个确认人,确认采买的数量和质量合格,还有裴宣临时抽查。

    不过短期来看,这样的措施是浪费力气,杀西门亮肯定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陆平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将以后的做事方式逐渐规范化,同时,按照这种做事方式,也能发现一些人才。

    不过令陆平气短的是,梁山上的人,大部分都不识字。

    陆平就下令,每个人,起码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因为以后领用东西的时候,需要签名的。

    同时,利用空闲时间,普及文化教育。

    不过,很多人都头大,能做到的第一步,就是在一些日常的东西旁边写上那东西的名称,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

    ……

    济州府没有再来人攻打这里,因为这次损失,济州府尹有些不安,本来想立功的,结果还有责任,这事没有办法,只好欺瞒上面,银子一打点,也就没了什么事。那个姓陆的看起来有些不顺眼,事情因他而起,后来皲城县的时文彬说起他那里缺少押司,就把那个姓宋的给打发到那里去了。

    转眼到了冬天,宋江在皲城县算是立足了,那个时文彬算是一个好官,只是时世如此,很多事情,他一方面无可奈何,一方面却是根本看不到。

    离开了宋太公的阴影,陆平才发现自己开始长大了。

    先前很多看不到、也看不透的事情,慢慢的就看到了、也看透了。

    皲城县的两个都头朱仝和雷横倒是一号人物,武艺高强,高强的其实不适合在皲城县干,而应该到更高的位置上去干。

    但是世道就是这样,不是说金子就会发光,无事的时候,宋江会跟他们在一起大骂当今世道。

    骂着骂着,就感觉到不公平了,尤其是有时候自己也有机会赚那曾经痛恨的银钱时,真是有些揪心。

    这个头是朱仝开起来的。宋江承认朱仝的脑子要比雷横灵活。

    “妈的,不赚白不赚。”

    有朱仝带头,自此之后,皲城县这三个臭味相投的人就变了,荷包开始鼓起来。

    奇怪的是,周围的人却越聚越多,大家互相吹捧,互相“帮忙”。

    这世道,就这样。

    无事的时候,他们三个还是会聚在一起,哈哈大笑,照样会骂骂这个世道,然后再交流一下捞钱的经验。

    宋江发现,虽然是朱仝最先腐败的,但是此人却最保守。很多时候,他还是很“仗义”,跟他那关公一样的堂堂一表很般配,他的那些腐败做派,可能跟自己某时对现实不满有关。

    倒是雷横,做那些腐败勾当很坦然的样子。

    但是此人却比朱仝要呆,所以,弄的名声没有朱仝好,荷包也不一定有朱仝满。

    宋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成长的很快,这跟他是知识分子的身份倒是吻合。

    这也是他的武功不如朱仝和雷横,但是还能跟二人打的火热的原因,宋太公填鸭式的教育,倒是让他知道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种“见识”让朱仝和雷横很佩服。

    “宋兄,你说很多东西都是从你父亲那里学来的,但是却远离你的父亲,不合常理啊。”那天喝茶的时候,朱仝问道。

    宋江心中有些黯然。在父亲的怀抱中时间太久了,不管父亲是出于爱还是什么,那都成了阴影,成了束缚。

    “也对,做吏的话,指不定那天上头不高兴,一些罪名就落到你的身上了,离你父亲远了,真的出事,就免得殃及他了。”

    朱仝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引起了宋江的注意,同时,宋江想起了那本蒙尘的厚黑之术的书。

    宋江突然之间,便像开窍了一般,便告辞了二人,回家去找那本藏在墙内夹层的书了。

    “这家伙怎么啦?”

    “谁知道呢?”

    二人觉的无聊,朱仝提议:“雷兄,不如较量一下?”

    雷横叹了一口气:“在这皲城县,也只有我们才能对打。可惜这种打,也不能尽兴,要是上阵杀敌,或者可以把对方给干死,那打的才痛快淋漓。”

    朱仝发现,雷横这厮是有暴力倾向的,但这话也只是放在心里,朱仝拿起了他的大刀。

    雷横也拿起了他的朴刀。

    拿起了刀的朱仝,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拿起了朴刀的雷横,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两把刀在风中似乎都在呼吸,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