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孔明之师 >

第26部分

三国之孔明之师-第2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孔明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粮食了。谁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自然都不会随意外接。接是行不通了,那么只有自己种了。那么问题又来了,重地需要土地和人力。土地现在还好说,就是人口是个问题啊!

    。。。

    议事厅里,众人沉默不语,陈进由于来的有点晚了,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也就跟着不说话。但是总有打破平静的时刻,诸葛亮作为刘备的首席谋士,这个时候必须要拿出注意。

    诸葛亮说道:“为今之计,只有把军队用来屯田了,农忙时务农,呆到闲时,可再进行训练。”

    “即便如此,人手还是不够啊!”庞统接着说道。

    陈进看到诸葛亮回来了,就问道旁边的简雍:“他什么时候回来的,这是在讨论什么?”

    简雍耐心地帮陈进一一解答。

    陈进听后了然于心。原来就是劳动力不足,春耕无以为继,又只能导致大片土地荒芜。如此,来年粮食恐怕又是不够用了。

    刘备说道:“孔明可还有注意。”

    诸葛亮摇摇头,刘备又看向庞统,庞统亦是摇头。刘备看向众人,众人皆羞愧低头,议事厅又陷入一片安静。

    这是陈进突然出声道:“我有注意。”

    刘备顿时大喜:“安稷快快说来。”

    “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第五十八章 曲辕犁() 
“你怎么这么笨啊,都告诉你了是曲辕犁,拿他就一定是曲的了,你怎么还做成直的。这个不行,重新做。”陈进对着诸葛亮就是一顿数落,而类似这种现象今天已经发生好多次了。

    “师父,他是曲的啊,您好好看一下。”诸葛亮苦笑道。诸葛亮就知道,陈进一提条件肯定就没他好事,果不其然,陈进向刘备提出要诸葛亮给他当下手,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听他的。刘备立马答应,能解决问题就好,再说了诸葛亮是陈进的徒弟,徒弟听师父的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再说了,陈进或许真的需要诸葛亮帮忙呢,所以就有了刚才发生的这一幕。

    “你的意思是我分不清曲直吗,我说它是直的它就是直的,哪来的那么多废话,有时间说废话的这点时间说不定都能做出好几个了。”陈进对诸葛亮不爽道。其实诸葛亮做的真是曲的,人家怎么说也是一个机关术大师,怎么会分不清曲直,这无非就是陈进鸡蛋里面挑骨头,纯粹没事找事。

    诸葛亮没脾气了,他对他这个师父真是又爱又恨啊。爱他当然是他那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总是在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并且这些玩意还真不少;恨的是为什么他这个便宜师傅这么喜欢整他啊。不过应该还是爱大于恨吧。

    “师父,咱么快点吧,别耽误了春耕啊!”诸葛亮以大事为重,对陈进催促道,随便让他也不要再难为自己了。

    “哼哼,你能想到的你以为我会想不到吗,我早就安排好了,所以呢,你就好好安心在这儿做吧。”陈进像一只小狐狸一样对着诸葛亮呵呵笑道。

    “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啊。”诸葛亮不死心,陈进在这儿老整他,忙活到现在,作为机关术大师的诸葛亮连一件曲辕犁也没做出来。

    “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嫌多,说不定比去了正忙帮不上,反而帮倒忙。”陈进拽啊拽的说道。

    “不可能,能比得上我机关术的人屈指可数,我怎么会帮倒忙。”诸葛亮显然不能相信。

    “信不信随你,反正你就得在这给我做,做完了才能走。”

    。。。。。

    陈进把诸葛亮要来后,又让诸葛亮召集一大批人来,说是要发明一项重要的机关术,可以解决春耕人手不足的问题。召集人手就简单多了,为了春耕人们争先恐后的抢着要来。人手够了之后,陈进把他们分成了十二组,因为曲辕犁共有十一个部分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其中十一组就负责制作曲辕犁的这是一个部件,剩下的一组负责最后的组装。陈进这就是采用的流水作业法,这方法自然就大大地加快了制作进度。

    但是吧,陈进必须对诸葛亮进行了重点照顾,毕竟是自己的徒弟吗,曲辕犁的全部结构必须要会,不但要会还要精,不但要精,还要完美,所以陈进就把曲辕犁的全部组成部分都详细讲给诸葛亮听,还让诸葛亮自己完成一个完美的曲辕犁,不完美,呵呵,作为我陈进的徒弟,不完美的下场自然是毁尸灭迹,然后从头再来。

    曲辕犁确实是个好东西啊,什么最能体现农业发达程度,自然是犁地翻土的器具。因为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必须种植在土地里,耕作制度的基本特征,也最容易从耕地翻土的方式体现出来。所以,通常人们给耕作制度分类也以耕地翻土的方式为依据。

    曲辕犁其优点是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富有机动性,便于深耕,且轻巧柔便,利于回旋,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掘棒、耕锄、耕犁,都是耕地的农具。但无疑,曲辕犁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耕地农具。

第五十九章 魏延的烦恼() 
陈进发明出来曲辕犁终于大大提高了春耕效率,完美解决了人口不足的问题。刘备看着田里忙碌的人们,嘴角都快扯到耳朵根了,就好似看到今年已经丰收似的。

    陈进一看,就这么耕种可不行啊,土壤没肥料,农作物怎么能长的好。陈进又不得不打扰刘备的美梦了。于是陈进向刘备说道:“主公,这样可不行啊,土壤里没有肥料,庄稼想长也长不好,不会有多少粮食的。”

    刘备一愣:“安稷还懂农耕?”

    陈进谦虚道:“略知一二。”

    刘备听陈进这么一说,顿感大喜,又向陈进说道:“先生大才,机关术先生也说略懂,但没想到当世却是无人可匹,这农耕又说略懂,看来先生又藏拙了啊。”

    陈进现在说的可是实话,真是略懂啊!陈进刚要说话,刘备又接着说道:“先生既然略懂,那就再兼职典农校尉好了,让原来的当你下手吧!”刘备说完就笑呵呵地回去了。

    陈进别无他法,兼职就兼职呗,就是略懂也比其他人懂得多。

    陈进赶紧命人把原来的典农校尉找来,停止耕地。原来的典农校尉一来,陈进一看,这不是魏延么,怎么当上典农校尉了,这完全不合理啊!魏延怎么说也是一有勇有谋的武将,对刘备的忠心更是没话说,怎么就成典农校尉了呢?不过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当下还是让他们先洒肥最重要。

    魏延毕竟当典农校尉日久,和下面的人混的比较熟,最起码比陈进强多了,陈进怎么说,魏延就让老农们怎么做,此事倒也简单。老农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也不用明白其中的道理,只需要听从差遣就行了。但是陈进必须把道理给魏延讲明白了,因为他是官啊,不比下老农。当官就需要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不然还和下面的老农有什么区别。

    陈进把魏延喊来,说道:“可知刀耕火种?”

    “略知一二,刀耕火种就是最原始的耕种方式了吧,首先用石斧把树木砍倒,拔出树根,晾晒之后进行焚烧,然后便可播种。”魏延侃侃而谈。

    这魏延可以啊,典农校尉没有白当,看来还是做过工作的,难怪在原来历史上会留下鼎鼎大名。这还是在他不擅长的领域,这要是让他驰骋沙场,刘备又多一帅才啊。不当将军可惜了。

    “说的不错,但是我却还有话要说。刀耕火种太过原始,毁林造田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我们要在肥料上面做文章。”随后陈进就把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做成有机肥料告诉了魏延,让他传播出去。

    此事完毕,陈进又问魏延:“你怎么当了典农校尉?”

    “一言难尽。”魏延面色难看,说完这四个字后就不做声了,很明显他不想聊这个话题。

    果然是不合群啊,虽然本事大,但是脾气也不小。

    “说说呗!”陈进继续追问。

    “不想说。”

    真是惜字如金啊,难道是摩羯座。摩羯素来高冷,寡言少语,但是却极有责任心,好强务实。但是你不说话让别人怎么知道你啊!

    陈进见魏延不想说也不能强迫他说,所以陈进只能自己说了。

    “看你的样子,一定是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你本来是一个武将,但是却让你来管理农事,估计和这事有关,对不对?”

    魏延依旧沉默。

    陈进真是无语了,我是来帮你的,这都看不出来吗。陈进无奈说道:“好吧,我问你个问题。”

    魏延点了点头。

    “你有两个手下,一个每天按时按点向你汇报工作,同时又把所思所想都告诉你,另一个你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他,若你想要提拔一个人,你会提拔谁?”

    “第一个吧!”魏延想也没想就说道。

    “这个道理你也懂啊,那你还什么也不和我说,你是想永远做这个典农校尉副手。”陈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魏延纠结了,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这不就是嘴笨么,看来真是摩羯座无疑啊!不过没关系,张嘴就是进步。陈进继续忽悠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我,整理一下思路。”又过了一会儿魏延幽幽说道:“这得从我归顺主公那日说起。”

    陈进等着下文呢,等了来天没个动静,扭头向魏延看去,只见他抬头仰望天空,神色凝重肃穆,好似又回忆起当初往事一样。陈进等的着急,只好打破魏延塑造出来压抑氛围,“你倒是快说啊!”

    魏延一阵尴尬,“想得太入神了。”

    “没事,没事,继续,继续,我最喜欢听故事了。”陈进催促道。

    “当年,我打开城墙大门,助主公夺下襄阳,那时是何等意气风发,快意恩仇,然而之后,有人并不待见于我,说我乃是卖主求荣之徒,今日可背叛刘琮,他日就可背叛主公,所以自那之后我便一直担任典农校尉。”寥寥数语,道出魏延心事,说出来之后,魏延觉得心里畅快了许多。

    原来是这个样子啊!不过貌似在原来历史上魏延是很得刘备重用,当初攻下汉中的时候,人们都以为会让张飞去镇守此地,张飞自己也以为会成为汉中太守,但是刘备却选择了让魏延去镇守汉中。魏延当时就向刘备表态:“若曹操举全国之兵前来进犯,我一定会替您挡住他,若曹操率十万大军前来攻打,我一定替您消灭他。”何等霸气,魏延最终也是不负刘备所望,镇守汉中十余年,一直相安无事。

    魏延如此大才,怎么能让他就此埋没呢,怎么着也得帮上一帮啊!陈进摸着想到。

第六十章 庞统来找茬() 
陈进告别魏延,让他安心,陈进会帮他的。魏延大喜,陈进如今可是大人物了啊,东吴孙权的妹夫,刘备帐下的红人,现在无论是谁见了陈进都要给陈进三分薄面,更何况现在陈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由陈进替魏延出头,成功率虽不能说十成吧,但是八成是有的。魏延自然高兴之极,连连向陈进道谢。

    陈进潇洒的走了,魏延就这样一直望着陈进远去的背影。直至消失,魏延还在望着,良久良久。。。。。

    第二日一大早,议事厅里,陈进首先向刘备汇报了昨日耕种情况以及未来前景规划,然后就要刘备提拔魏延。

    “我有一人要荐。“陈进向刘备说道。

    “哦,安稷要荐何人。”刘备问道。

    ”魏延,魏文长,文长开襄阳大门,救百姓于水火,更解主公被困之危,可谓是功不可没,正所谓功必赏,过比罚,如此将士方可用命,上下才可一心,今为何文长只一区区典农校尉,况魏延乃武将,而非农夫,如此做法,与让千里马去又有何异,不仅是大材小用,还令将士寒心啊。”陈进声文并茂,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刘备。

    “安稷所言有理,既然如此,就让文长稍等几日,继续当安稷副手,待有合适位置时再行提拔。”

    ”难道现在没有合适的位置么,我好像记得牙门将军有个空缺。”陈进真是想提拔魏延,这样的人才要是埋没实在可惜,能为他多争取就多争取一下。

    “现在一切要务以农耕为重,安稷如此举荐文长,想必其必有过人之处,他跟着安稷也好让他再取些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