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带上英雄联盟闯三国 >

第59部分

带上英雄联盟闯三国-第59部分

小说: 带上英雄联盟闯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孙扬知道那些好不容易能有认字读书机会的寒门子弟莫不是心中有大抱负的人,殊不知三国初期正是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大量的吸收这些有能力、有抱负的寒门士子,才奠定了三国最强大的魏国……

    而那些和他穿着差不多的人大多应该都不是草包,应该是大家族子弟里面的出色之辈。

    看到这里,孙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似乎这次来的都是一些年轻的后生,看不到一个中年或老年文人,孙扬对蔡邕的这个做法起了些许疑惑,他这是想干什么?

    不再多想,孙扬看了看没有发现他熟悉的人,便寻了一个无人的角落,坐了下来,听着琴师悠悠的琴声,喝着温热的小酒,味道很明显是回味轩里的精品,孙扬很高兴,就这么一人饮酒,到也是自娱自乐。

    “这位兄台,这里是否还有人?”正悠然自得的孙扬听到了一道声音。

    转头一看,是一个,年纪不大,面容清秀,穿着一身布丁文士袍的青年。

    “无人,兄台请自便。”孙扬笑了笑,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落魄的士子打扰到他的雅兴而生气,反而却有些期待,这个寒门士子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许是感受到了孙扬的善意,落魄士子朝着孙扬行了一个文士礼,便坐到了孙扬的旁边。

    虽然是坐了下来,但孙扬还是感受到落魄士子的局促,又有谁会这种休闲的时候表现得这么正襟危坐呢?更让孙扬觉得有些不自在的是,他目不斜视,桌案上的酒和吃食也是分毫未动。若不是,刚才他还开口问了他,孙扬都以为他是一个哑巴,他还没见过这么内向的士子呢。

    孙扬也不好自己这么无由头的自寻欢乐了,为了化解尴尬,孙扬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着杯子,对旁边的落魄士子露出了和煦的笑容:“兄台,相逢便是缘,来,小弟敬你一杯!”落魄士子的年龄明显是比孙扬大一些的,不知道他姓名的孙扬只能谦虚的称自己为弟了。

    “额……好……”听到孙扬话的落魄士子,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丝慌乱,像是没有想到孙扬会主动给他敬酒一般。

    等着落魄士子手忙脚乱的倒好一杯酒后,孙扬并没有不耐烦,而是主动把酒杯碰了过去,“请!”,便一口饮尽。

    “请!”落魄士子也回了一句,学着孙扬,也是一口饮尽。

    孙扬擦擦嘴角遗留的酒渍,看着刚放下酒杯的落魄士子,脸上笑容不减的问道:“敢问兄台名号,小弟姓孙,名扬,吴郡富春人氏。”孙扬先自曝了身份,就是不想给落魄士子一个他看不起他的样子。

    落魄士子喝了一杯酒后,此前的局促也是好了不少,听到孙扬已经主动介绍自己了,也是微笑着回应了孙扬:“孙兄,小生李云,字孝之,洛阳氏人。”

    “原来是李兄!”虽然没听过这个叫李云的落魄士子,但作为寒门子弟能被蔡邕邀请而来,想必也是一个有才之人吧,对于准备建设吴郡的孙扬来说,这样的人才可能是他最需要的,但他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他想再看看他的能力。

    但还没等他开口,落魄士子抢先开口了:“敢问孙兄是不是几月前写出震动京师的《陈情表》的吴郡太守之子孙扬?”

    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无疑那篇《陈情表》让孙扬在这些士子之中名声很响,现在就是收获的时候了。

    孙扬没有矫情,直接承认了,他就是那个写出《陈情表》的孙扬。

    “云,见过孙兄!”听到孙扬肯定回答的李云激动着站了起来,对着孙扬鞠了一躬,在学识面前,不分年龄,他早就想见孙扬一面了,当面说说他的敬佩之情,当日冲击官府,他也参与其中。

    “李兄,你这是……”孙扬没想到李云竟直接给他行了一个晚辈礼,情急之下也起了身,回了一个礼,“李兄,你这是折煞扬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 蔡府诗会——李云的计策() 
“孙兄大才,当得起云的一拜!”李云似乎没有了刚才的拘束,变得热切起来,坐下后,频频向孙扬敬酒,表达他的欣赏之意。

    几番下来,孙扬就和李云熟悉了起来。

    “李兄你既已及冠,可曾有人为你举孝廉?”在这个时代,想要当官,除了世袭,子承父业,就只剩下被人举孝廉了。

    李云摇摇头,自嘲的笑了笑,“孙兄,云出身低微,也没有名师指点,怎么可能有如此际遇,不够格啊!”

    “不好意思,扬突兀了。”孙扬有些歉意,想想也知道,如今世家林立,掌握着为官之路,像李云这类的寒门士子除了紧跟着某个大世家,为首听命,就剩下有伯乐赏识而任用了。显然李云这两种东西都还没有遇到。

    “无妨,孙兄,云早已经想到这些了。”虽说李云话中有些不在乎,但孙扬还是听出了李云心中的不甘和愤慨。

    “李兄,若你为官,你想做什么?”孙扬话锋一转,他想看看李云到底会什么,如果只是一个有些学识,却没有能力的寒门士子,孙扬即使同情于他,也不会把他带到吴郡的,毕竟吴郡事大,他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干的人才,而不是读书人。

    李云喝了一口酒,双眼泛着亮光,“云若为官,必会让治下的百姓人人吃饱饭,绝不会让他们颠沛流离!”

    孙扬点点头,李云是有理想的人,这个想法足可以让他成为一县之令了,可还不够!

    “李兄,你说,怎样才能让所有百姓吃饱饭呢?”孙扬接着他的话,继续问了下去。

    李云没有顾忌,士子之间谈论这些很正常。

    “云以为,要想让百姓吃饱饭,首先就必须让他们手里有足够的田地;其次,要让他们能安心耕种;最后,改良种植工具和种植方法提高产量。如此,天下的百姓又何愁会饿肚子?”李云看得很清楚,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孙扬听此也是眼光一亮,李云的眼光很毒辣,能想出这些,也足以证明他有这方面的见识。

    但还是不够,这些东西,他也能想到,具体的操作方法才是最难的!

    “李兄,扬很好奇,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有足够的田地?据扬所知,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朝代能做到这些吧?”孙扬放下了酒杯,没有再分心去听琴师弹奏而出的悠扬乐曲,他等着李云一个满意的回答。

    李云也收起了笑脸,这些事情,其实他早有对策,但他还从未对人提起过,因为他知道,没有哪个人会采纳他这些大逆不道的计策的!不知为何,他今天有一种冲动,或许眼前这个少年能认同他吧。

    “孙兄,其实不是没有人想去做过这些,新朝的王莽就已经给了我们后人启示了。”李云,移了移位置,靠近了孙扬,压低了声音,说出这一句。

    王莽!孙扬心中大惊,李云在这时候说出王莽可是大逆不道啊!要知道,就是王莽毁了西汉数百年的基业,这才有了现在的东汉王朝,在东汉统治者眼中,王莽绝对是一个忌讳!

    但不得不说,孙扬还是极为佩服此人的,所定之策远超这个时代,只可惜生不逢时,再加上行事太过霸道,而失败了。

    他的国策,与未来社会的国策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学过王莽这段历史的孙扬很清楚这些:

    始建国元年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同时,与民休息。从此,国泰民安。

    这与后世的土地国有制没有什么分别。孙扬最敬佩的还是他对外族的政策,决不手软,为汉民族开疆扩土!

    “李兄,请继续!”在心里闪过这些王莽的身平的孙扬有了很大的兴趣,李云又会如何在王莽的基础之上做些什么改变呢?

    李云见孙扬没有反对于他,而是更加求知如渴,也放下了心,或许他会是自己的伯乐,李云如是想到。

    “王莽的政策其实是很好的,不过他没有看清形势,这件事绝不是一时三刻能解决的,在云看来,至少需要不下百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勉强达到。”

    李云的话很中肯,但孙扬等不来这么久的时间,这些事可以等他一统天下之后再慢慢实施,他需要的是能三五年见效的计策。

    “李兄,那你有什么改进之策吗?”

    李云自信的点点头,他已是胸有成竹。

    “既然王田制不能快速见效,云的办法是则一州或一郡之地徐徐图之,把这些地方的大族们迁往别处,或赐予他们虚爵将他们统统赶到京师或其他富庶之地,由官府给他们一笔钱,胆敢不接受者,全族发配边疆!”

    “那其他的会放任不管吗?唇寒齿亡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懂吧?”李云的意思是要明白了,那就是先试点,再徐徐推之,但问题是,这些世家大族会让他们如愿吗?恐怕也会是像对付王莽一般联合起来推翻他吧。

    “呵呵,孙兄莫急,云也想到这些了,也有了初步的解决办法。”李云喝了一口酒,润了润有些干的喉咙。

    “善!请言!”孙扬迫切的想知道李云的对策。

    “世家大族无外乎在意的是权和利,而且也不是铁板一块,孙兄,你说,若是给其余的世家许以让他们不得不也参与其中的重利,他们又岂会去帮助那些失去土地的世家?肯定是抓紧时间痛打落水狗吧,用这个方法,不出三十年,至少可以解决大部分州郡吧!”

    孙扬没有第一时间认同李云的话,他知道李云之计虽然可行,但是打落一处世家,就意味着养肥一处世家,那到最后,剩下的世家岂不是肥到连国家都要畏惧三分的地步?这不是孙扬希望看到的。

    但是,仔细想想,李云之计,对现在的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好方法。毕竟吴郡太小,就算只剩几个大世家也对孙扬造成不了什么影响,他很了解吴郡那几个世家,在他的手上,他们翻不出什么花样!

    “唉!李兄有如此远见,只可惜……”孙扬装着微叹了一口气,他准备把李云“骗”到吴郡了。

    “呵呵,孙兄也觉得云之策很荒谬吧?”李云也是有些兴味索然,纵他心中有万般良策,却没有办法去实施,这是最让他痛苦的!

    “不,李兄,扬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不知道李兄有没有意思去实践一下?”孙扬试探道。

    李云眼睛一亮,“若是有机会,云就算赴汤蹈火,也会在所不辞的!”

    “很好,李兄,扬想请你跟着杨去吴郡,扬可以给你这个机会!”孙扬没有给李云一点反应的时间,站了起来,直接开口了。

    李云有些呆了,他没有想到孙扬竟会只听了他的一面之词就决定给他机会了,一时之间也是不知该做什么回答。

    “怎么?李兄可是不相信扬?”孙扬见李云迟迟没有回答于他,而开口道。

    “不,孙兄,云愿意去!”李云下了决定,有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不想放弃!

    得到李云肯定回答的孙扬,很是高兴,端起了酒杯,“来,李兄,为我们日后的成功干杯!”

    李云也是笑意连连,他又何尝不希望他的理想成功!

第一百一十二章 蔡府诗会——图穷匕见() 
在孙扬和李云畅谈的时候,诗会的主角蔡邕姗姗来迟,身边跟着一个脸色有些苍白的华服少年公子。

    “老夫在此多谢诸位能来这里参加此次诗会。”满面春光的蔡邕,冲着已经站起来的众人抱了抱拳,表示了感谢。

    “伯喈公多礼了!”众人也向蔡邕回了礼。

    扫视了一遍在场所有的青年才俊,蔡邕满意的点点头,看来他的面子还是很足的,几乎所有他邀请的士子都来了。

    “诸位都是我大汉未来的栋梁之才,老夫今日将你们聚集在这里,不谈国家大事,只谈诗文,琴律。”蔡邕摆了摆手,呼开了围着的众人,让众人先赏赏琴音,喝点小酒,等会儿他会给众士子出作诗的题目,吩咐完,就带着身边神情有些倨傲的少年走出了这个院子。

    目送蔡邕和那个少年离开后,孙扬和李云便重新坐了下来。

    “李兄,伯喈公旁边的那个少年是何人?扬记得伯喈公膝下只有一女啊?”孙扬发出了疑惑,他从第一眼见到那个倨傲少年就心里不自觉的有些不喜。

    “哦?孙兄你还不知道吗?那是伯喈公已经内定的女婿,是河东卫家的公子卫仲道。”李云给孙扬解释道。

    卫仲道?文姬蔡琰第一个短命的丈夫!对于历史上那个文采出众却命运多舛的蔡文姬,孙扬是了解的,既为这个奇女子感到欣赏,又为她沦落异族的悲惨身世而怜惜。

    在孙扬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