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22部分

大明第一奸臣-第22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想此事,柳温去而复返。“徐大人,宜阳府刚刚下了诏令,三日后去知府衙门堂议,任何人不得缺席。”

    唉………

    该来的终究是躲不掉,徐茂先暗自叹气,心想等下又不知道冯知府该怎么整治自己了。

    (好心桑啊!越来越觉得信心不够了,支持的书友不见多少啊?难道大家是想看到动作爱情片?那我只能说后续多的是,马上就会有了!)?

    (本章完)

第39章 下馆子() 
整整熬了一天,徐茂先和柳温都在宜阳府堂议。

    议上主要是传达朝廷朝廷发下的改革方案,还有就是地方执政府衙,该如何加强耕地扩建。如何组织百姓迅速恢复农耕。

    大篇大篇的治政内容,听得让人昏昏瞌睡,不少人借尿遁出去透口气,以摆脱这种要命的堂议方式。

    艰苦经历了四个时辰,堂议既将结束,冯知府做了多处总结。无非就是加强内部和谐,如何贯彻朝廷决议。然后在改革中,这些基层官吏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勤政爱民,治理有方等等。

    然后他就拿柳城铜矿的事举例说明,首先肯定了柳城縣两衙的政绩,并在矿难事件中,能做到零伤亡的奇迹,这是很不错的,令人欣喜的。

    甚至他还轻描淡写地,提起了徐茂先的名字,话里听不出是褒还是贬。冯知府说,这种做法很好,但决不可广泛提倡。我们做百姓的父母官,应该尽可能做好事先防范工作,而不是事事都冲在前面。

    官,不是做给一两个人的,而是整个治下地域的所有百姓的,为官者眼光不可太过狭隘,要有大局观。

    然后他又说了一些,还是要加强内部团结的话,不可搞个人英雄那一套。

    总体来说,柳城縣在铜矿事故中,处理是相当成功的,这一点值得众同僚学习与借鉴,这样才能发展大明朝,替圣上分忧。

    徐茂先就在思索,这冯知府话里的意思?

    无意中,他发现冯知府说话的时候,目光有意无意地朝自己这个方向看了多次。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而且目光中,还带着一种很奇怪的深意。

    这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起来似乎很温和,好象在传递一种什么隐晦的信息。终于堂议散了,此时已经入夜多时,要回到柳城縣唯有次日去驿站坐马车。

    徐茂先在宜阳府又没有个住处,再说还有柳温,徐茂先就琢磨着,不如先吃口饭,晚一点再说其他的事。

    不想柳温也是这个意思,好不容易来宜阳府一趟,他就建议道:“我说徐大人,你看现在都入夜多时了,不如先找个地方吃了饭。然后晚上到客栈住一晚,明早再回去如何?”

    柳温今天的兴致很好,可能是听了冯知府几句赞许的客套话,硬是拉着徐茂先说他要做东。徐茂先摇摇头。“在宜阳府我可比你熟,怎么说也得由我请客。既然柳縣令想在府城过夜,那我就陪你好好转转。”

    两人相互争执谁请客,最后还是随行堂议的蒋华山道。“柳大人,你就别跟徐大人争了,他在宜阳府的确比我们熟。一切还是听他安排吧!”

    柳温这才没有再坚持,不过他还是道:“那可要说好,下次绝不能和卑职抢了,否则就是看不起我这个下属。”

    “行,行,没问题!”徐茂先拦了辆马车,钻进去道出一个地点,宜阳酒楼。

    一听宜阳酒楼这名头,随行蒋华山就忍不住连连咋舌,我的天啊!宜阳酒楼可不是一般的人能进去的。听说吃顿便饭,没有十两二十两,你别想走出人家的大门。于是他就有些犹豫。“徐大人,我听说那里很高档的,不如换一家馆子吧?”

    “少扭捏,叫你去就去好了,还怕我付不起钱?”徐茂先口袋里是有两张票子,一张金票一张银票,加起五万多两银子,倒也不担心付不起饭钱。只是第一次和柳温在宜阳府下馆子,总不能搞得太寒酸了吧?

    虽然说宜阳酒楼有点太张扬,可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地方。蒋华山闭嘴不再说话了,随着两位大人到了宜阳府第一大食府——宜阳酒楼。

    在宜阳府,如果论休闲解闷,望云轩绝对是独占鳌头。它以超前的经营模式,创新的装潢设计,别具一格的服务,以及从西域引进的各种小花样,在宜阳府开创了无数先河。

    但它毕竟只是以玩乐为主,要说餐饮,绝对是宜阳酒楼一枝独秀。它的口味,风格,和整个饭店的运营模式,则是按京城大馆子那套来的。在宜阳府不断地刷新了餐饮业营业纪录,每天上万两营业额,以这个天文数字而闻名荆州地界。

    柳温虽然是柳城縣令,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尤其是被调到柳城縣后的十年里,基本上没有在府城待过。走在宜阳酒楼这种新时代的大馆子里,甚至还能感觉到他有点手脚不协调。

    随行蒋华山也是一样,毕竟只是混乡下的小官吏,在这种地方,远远不如徐茂先走得这么四平八稳。眼光精明的店小二一眼看出,徐茂先应该才是他们接待的正主。

    一个穿着旗袍分叉开得很高,一直可以看到修长雪白的大腿根部的漂亮迎宾迎了过来,温和而热情地问道:“公子贵安,请问你们几位?”

    徐茂先伸出三根指头。

    “请公子随奴家来!”漂亮的迎宾美目留连,做了一个很妩媚的动作。恭恭敬敬弯腰的瞬间,从旗袍胸前那心形开口处,露出一片白晰的春光,从那丝间隙里完全可以看出,旗袍之下的春光更是动漾。

    别看柳温在柳城縣一妻一妾,其实也没见过这等姿色撩人的美娇娘,差点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要不是蒋华山眼疾手快,可能当场就出丑了,真是乡下人进城,顿时懵头转向。

    迎宾小姐俊忍不禁地微微一笑,带着三人朝楼上走去。“公子,雅间还是大厅?”

    在这种地方,徐茂先倒是经常来。以前当主簿的时候,经常有人拉他来这里吃喝,尤其是卢本旺,只要有新的馆子开张,总要死缠烂打把徐茂先叫上腐败一回。

    过惯了这种生活,刚到柳城縣的时候,还真的一点也不习惯。再次走进种奢华的消费场所,徐茂先感觉又回到了从前的少爷身份。

    还是城里好啊,看来我得想办法早点爬上来。此刻,徐茂先心里已经有了另外一种打算。

    迎宾小姐问的时候,徐茂先习惯性地回答,“雅间吧!”

    雅间里吃饭,感觉比外面舒服,没人打扰,清静,不用看到大厅中人来人往。柳温一听要入雅间,连忙摆摆手。在他的印象中,城里不比乡下,进雅间肯定要贵许多。

    就算是花徐茂先的钱,他也有些于心不忍。与徐茂先共事了这么久,他这人不贪不抢,为人正直,不偏不倚,如果吃顿饭花去他大半年的俸禄,柳温觉得那太过分。

    于是他急忙道:“我们就在大厅吧,吃着热闹。”

    徐茂先看了他一眼,自然明白柳温的心思。如果自己一再坚持,岂不是有摆阔之嫌?当下就朝迎宾小姐道:“那就大厅好了!”

    三人在二楼的大厅,寻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这里宽敞明亮,光线充足,环境优雅,整个空间飘浮着一种淡淡的清香,令人舒适无比。

    这个秋墨才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

    徐茂先嘀咕了一句。秋墨才是这家饭店的大掌柜,三十左右岁,据说还是个有功名再身的秀才,在宜阳府有点背景。徐茂先曾经来过多次,与他只能算是认识,并不算熟络。

    漂亮的迎宾走后,一个穿着餐厅工作服的店小二拿着菜单过来。“请问三位客官要点什么?”

    “哦!就上你们这里几个招牌菜吧?”然后徐茂先就把菜单给柳温和蒋华山。“你们喜欢什么自己来,说好了我请客,在柳城縣那地方难得出来一次,就当是犒劳一下自己吧!”

    柳温和蒋华山笑嘻嘻接拉过菜单,正瞧着,突然一个声音从楼梯口传来。“哎呀!这不是徐大人嘛!”

    紧接着就看到田胖子朝这边走来,隔着老远就伸出了手,然后两人很亲密的握在一起。

    (书友的反响不大,码字没动力!给点激情吧!来吧——)

    (本章完)

第40章 只敬衣衫不敬人() 
“怎么在这地方吃饭?走,咱们一起进雅间。”田友量就要拉着徐茂先进雅间,徐茂先指着柳温两人道。“雅间我就不去了,今天我要与同僚谈点事。”然后他介绍了柳温。

    一个柳城縣令,田友量对柳温和蒋华山,明显就没什么热情,只是用官场习惯的客套话谈了几句,话峰又转到徐茂先身上。“徐大人,这次你可露脸了,我听说冯知府在堂议上,对你称赞有加,还要所有的人将柳城縣作为榜样,了不起,了不起啊。”

    田友量竖起了大拇子,一个劲地夸赞道。

    这田友量是宜阳府掌管财政大权的官吏,居然和徐茂先称兄道哥,柳温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档次,也就尽量少搭腔,只是在一边陪酒赔笑。

    手握财政大权的田友量出来吃饭,自然不用自己付钱。见徐茂先不愿进雅间,也不再客气,打了声招呼后讪讪离开。

    柳温拿着菜谱又添了两道小菜,蒋华山点了一个,凑足了八道菜。徐茂先皱了皱眉头。“再添两个,十全十美,一顺百顺。”然后他又要了条清蒸金鲤,一道暴炒羊蹄。

    “够了,太多了!”柳温曾经进入几次大府城的小馆子,多数吃的不过是农家饭,但在这种奢华的地方还是第一次。见徐茂先如此破费,心里就有些过意不去,连忙阻止却又来不及了。

    徐茂先刚赴任的时候,兴修水利,自己还在跟他玩手段,耍聪明,尽量避免承担责任。近一年下来,他完全了解了徐茂先的为人,现在想起,自己当初的举动实在有些幼稚可怜。

    此刻,他甚至想把縣里吴正林等几个老资历,在暗中捣鬼的事情说出来。

    吴正林恨徐茂先也是事出有因,本来按上头的意思是自己递增知縣,让吴正林接柳城縣令一职,没想到徐茂先从天而降,抢了他縣令的位置。要是来一个资深老的官吏也罢,偏偏徐茂先还这么年轻,败在一个二十岁,乳臭未干的娃娃手里,吴正林自然心有不甘。

    因此,在柳城縣公务的开展上,吴正林总是拖拖拉拉,整天倚老卖老,连徐茂先都指使不动,甚至暗中弄出点什么障碍才心甘。也许他就在想,只要挤走了徐茂先,他才有出头之日。

    十道菜上齐,徐茂先又要了一坛上等佳酿。

    五十两一坛的酒,看得柳温有都些神经紧绷。这可是要徐茂先自己掏钱啊!本来还想等下自己抢着结帐,但这坛酒一上来后,柳温就有些打蔫了。

    这顿饭要是不花去一百两银子,打死他都不能信。

    以前柳温在别的地方任职,花销无度的场合倒也见过,吃顿饭、逛个青楼三两五两的常事,但这是小縣城这种范围,縣里的财务状况他最清楚。

    徐茂先来了之后,虽然财政稍有了起色,也仅是勉强能够维持局面。若要大动干戈,资金就显得贫乏了,如果说徐茂先是借公款吃喝,就算有心縣里也是无力。

    如此,就这么一顿酒菜,他徐茂先自掏腰包,少说也要三年的俸禄啊,三年啊。。。。

    酒过三循菜过五味,柳温心里就总想着徐茂先的好,最终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徐大人,你要小心吴正林这个老匹夫,他对你好象很有成见。”

    徐茂先淡然一笑,似乎全不在意。

    “来!喝酒,吃菜,我们今晚只谈风月不谈国事。蒋华山你也别光愣着,快尝尝这上等佳酿!”徐茂先端起杯子,居然像没听到柳温那话似的。柳温还想说什么,门外便响起一个大嗓门的声音。

    一个达官贵人扮相的中年男子,一边写着笺条发送一边上楼赴宴。他的嗓门格外洪亮,又不注意四周影响,生怕别人听不到,他发送笺条的信鸽,乃是出自大明京城西厂。

    永乐十三年,西厂信鸽在宜阳府非常少见,一般的人用不起这奢侈的物件,光是饲料钱一个月也得十两银,买只信鸽少说几百两。连徐茂先和柳温这样的縣里一二把手,都没有佩信鸽,这人能用此物若无其事地与人联系,可见是个有钱的主儿。

    “嗨,我说田大人,这事还信不过俺老牛?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你大可以放心吧,我们供给宜阳府两衙的物资质量,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什么?催我还欠款?嘿,我老牛是什么背景,你古员外还不清楚?都跟你合作了这么些年,你得相信我才是啊!”

    “呦呦呦!王管事咱好些年没见了。不如这样,明日正午可有空闲,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