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221部分

大明第一奸臣-第221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积极向徐茂先靠拢,徐茂先当然清楚,否则今天也不会叫他过来了。等两人赶到医馆的时候,发现徐茂先一切无恙,才稍稍放下心来。

    两人叫了声徐大人,便恭恭敬敬站在地里,徐茂先转过身来,只对两人说了一句话:“杏花村的事,你们去查一查,有些人放肆了。。。”

    两人云里雾里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人放肆了?

    于是,两人出来的时候,便拉上碧锋透透底,施韦立刻递了烟丝过去,又给碧锋悄悄地塞了个五百两的红包。

    施韦知道碧锋与徐茂先的关系,这个红包塞下去,碧锋又闷声不响地退回来了。于是,带他们两人进了韩雪伯伯父子俩的病房,在半道上,碧锋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杏花村的乡吏有私吞征地款的嫌疑,而且嚣张跋扈,施韦心里大概有底了。这时,韩雪从外面进来,施韦当然认识这位前任縣令的女儿。

    当着韩雪的面,施韦郑重地表态,自己一定将这件事彻查到底,还韩雪伯伯父子俩一个公道。因为这件事是由修官道引起的,徐茂先就把李秋仁也叫来了,并且严厉的呵斥一通。

    这是他们的差事没有做好,以致被人趁机私饱中囊,李秋仁听到了这事,也是脸上无光,一个劲的给韩雪和她伯伯父子俩赔不是。

    李秋仁立刻表态,父子俩的医药费,由经略司一并承担,让他们放心在这里治病,征地款的事也不用担心,很快就给会他们一个交待。

    (本章完)

第423章 灭口() 
等两人从医馆出来,又到了州令那里请示了一会。徐茂先提醒李秋仁,要多加强这方面巡查,把每一枚铜板都要花在该花的地方。

    经略司是个肥差,也是个容易出事的地方,要李秋仁自己注意分寸。李秋仁当然明白徐茂先的意思,很诚恳的点点头:“我一定会注意,请大人尽可放心!”

    徐茂先侧头又道:“施韦,塘平府的娼道之风,比以前大有好转,你们的差事做得不错,希望再接再励!”

    施韦听到徐茂先这么说,就有些诚惶诚恐,于是从医馆出来,施韦立刻就派人下去查杏花村的事,并且下了死命令,有抓错、无放过!

    这时,韩雪的伯母和堂姐她们,纷纷赶到医馆,看到自己的相公和儿子被打成这幅惨样,立刻就在医馆里喊起冤来。

    好在这父子俩也只是外伤,内脏并没有重创,韩雪叔就叫住了她们。“喊什么,刚才府里的督查司郎中亲自来过了,向我们承诺一定会查这件事,王自在他们这些人的小命长不了多久。”

    听说督查司的郎中都亲自来过了,韩雪婶婶立刻就不喊了,她拉起侄女的手,不住地说感谢话。

    “侄女啊,若不是你,你伯伯和你哥就完蛋了,征地的事,你一定要帮我们做主啊!”

    韩雪伯母抹着眼泪道:“侄女,听说你认识荆州城的大官,要不这事你跟他们说说?现在老百姓的日子简直没法过了。乡吏,縣衙门的人,都成了地痞无赖,没一个好东西,吃人不吐骨头啊!”

    伯母说着,就把所有的人都骂进去了,韩雪挺不好意思地朝徐茂先看了眼,一脸抱歉。

    但她又不方便将徐茂先的身份介绍给他们,留了一百两银票,韩雪也告辞了。

    等她出来的时候,徐茂先早在外面抽起了烟袋。

    此刻,他正在想一个问题,越来越发现,韩平这人原来这么正直,做官纯朴无滑,连自己的亲哥,亲侄子都没有捞到一点好处。

    自己做了府令,哥哥照样在家里当泥腿子,自己的亲侄子,侄女,依然是乡下种地,没有一个好差事。

    做官做到他这份上,恐怕这样的人真的不多了。

    换了自己,也不可能如此清廉,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么清廉的官吏,居然被人污陷成了一名贪官,最后还冤死狱中。

    韩平没有儿子,就韩雪这么一个女儿,韩雪又不愿入官场,徐茂先就在想,像韩平这样的人,自己是不是应该照顾一下他的亲属?

    只是这个想法,徐茂先没有说出来,但他心里已经决定,帮韩雪的堂兄,在荆州官府里找一份好差事。

    现在的官场,人家一个屁大的官,都把自己的亲戚,一个个往衙门口里送,有的一个乡吏,花大把大把的银子,把子女想方设法弄到府里去。

    韩平这么清廉的好官,为什么就不能照顾一下呢?

    午后的时候,韩雪也没有在塘平府停留了,而且随徐茂先一同回了荆州城,在路上的时候,徐茂先问她:“你还要去沙俄国吗?”

    韩雪摇摇头:“我想自己应该留下来,为那些打不起官司的人做点什么。”

    韩雪说着,突然扭过头来,看着徐茂先道:“也许我留下来,会为你增添很多麻烦,一个棘手的累赘。”

    徐茂先只是淡淡地笑了:“你是一个好状师,不应该只为洋人卖命!”

    从此,湖广多了一名专管不平事的女状师。

    韩雪回到荆州城后,积极做起了免费为穷苦人打官司的状师。并且一连打了很多场,在湖广境界,一时名声大噪。

    杏花村的乡吏王自在,几年前还是村里一个混混,地痞一样的泥腿子,平时除了聚众赌博,就是在外面搞一些歪门邪道的事件。

    这种人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会拍马屁,一个混混却跟縣里几个大人也混得挺熟的。年前,正值韩平被收监,徐茂先来塘平府之前,他从縣里买来了一个乡吏头衔。

    王自在的叔叔,那时是村里的老乡吏,当时的换届,王自在就拉了一帮子人,到村里拉关系。乡下的乡吏任职,跟衙门口不同。

    一般由几个人端着一本万民书,挨家挨户去收百姓署名。由于当时端书本的人,是王自在的叔叔,很多人不得不给面子,纷纷将名讳写在上面。

    尽管如此,王自在的民意还是远远不够。

    后来叔叔便暗自叫人把署名给做了手脚,因为署名是复查的,做手脚起来很容易,他们干脆也不挨家挨户走动,自己动手把署名写好,对他们这些做惯了手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王自在就这样被叔叔扶上了乡吏的位置,又经过縣衙门的确认,一个混混摇身一变,就成了掌管杏花村的乡吏大人。

    而当上乡吏之后,王自在依然劣性不改,而且现在还披上了合法的外皮,他做事就更加明目张胆起来。

    村里两家闹田地纠纷,谁家丈地想占点便宜的时候,只要送个几两银子给王自在,这事基本上能解决,没出孝敬的那家准吃亏,给王自在送礼有个规矩,一亩地一两,吃吃喝喝都不算在内。

    在施韦派人下去查的时候,据百姓反应,王自在自从当上了乡吏后,他们整个家族的人头税等,从来就没有人再上缴过了,而上面拨下来的赈灾之类的款子,到了他们叔侄俩手里,一向是有去无回。

    王自在的叔叔是上个月病死的,縣里户部下来结算的时候,村里账目上非但分文不剩,而且算下来,村里几百户还倒欠了他一万多两白银。

    现在,王自在是乡吏,就替叔叔承担起了收取这笔债务的责任。所以村里每次有什么款拨下来,他都要先截留下来一些钱,当作是偿还债务。

    这些还不算,现在村里通官道,上面都有拨款下来,别的村里每户人家征收的款项,杏花村每户只能拿到五成,剩下的要支援朝廷。

    其实大家都明白,是他自己截下收租子了,但一说修官道,是造福后代的大好事。村民自然就没说什么,只要有账就不怕算,估计管道修完之后,以前所谓的欠债也应该还清了。

    甚至大家还主动帮忙修官道,但是路修通了,却看不到帐目。有人要求王自在把帐目交出来,给大家看看时,王自在说自己喝酒喝大了,所有帐目都丢了。

    至于之前的债务,王自在矢口否认他截取款项,欠账依然还在,后来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王自在的劣迹,远远不止这些,施韦派人到下面去调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村里也是如此黑暗的一幕。

    上面下来的公文,只要是通知减税免税的,到了縣衙一级,基本上被隐瞒下来,公文就不下达了,该收税一样收。

    所有的税照收不误,而这些村里的乡吏,就成了他们作恶的得力帮凶!

    施韦将这些铁证,毫不隐瞒地上报给荆州时,徐茂先真的愤怒了,他决定铁腕出手,严励打击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恶杀这股歪风邪气!

    (本章完)

第424章 婉儿发火() 
杏花村的事件,查处了一大批人,徐茂先也因此,再次重设了州令公堂,为广大百姓提供便利的诉状机会。

    徐茂先万万没有想到,州令公堂刚刚开设一天,投到的第一张状纸,居然是荆州城鼎鼎大名的金郎中,说有人在医馆闹事,把医馆的收账柜台给砸了,还打伤了一名大夫。

    处理这件事情的是王麟,王麟当时也没有把消息告诉州令,只是通知了荆州典狱去处理这事。没想到典狱的人赶到医馆的时候,说自己无能为力,又一个招呼打到了典史颜昭义那里。

    颜昭义正和几个朋友在喝酒,接到消息时,立刻就放下酒杯,亲自赶到了金郎中的医馆。颜昭义万万没想到,砸柜台的那位居然会是董长顺。

    虽然董长顺没有穿官服,刚才来处理这件事的捕快中,还是有人认出了他。徐茂先的嫡系谁敢得罪?因此也不敢处理,就把这事直接捅到了荆州典史那里。

    董长顺是徐茂先的嫡系,颜昭义当然明白其中的关系。看到董长顺在医馆里发飚,他尴尬地笑笑着走过去,递过来烟丝,道:“我说董老弟啊,什么事让你发这么大的火?”

    颜昭义看到这医馆柜台和门脸,被董长顺砸了个稀巴烂,听说还有一个大夫被董长顺打了,具体伤势尚不太清楚。

    颜昭义此刻心里就有想,希望董长顺这次师出有名,否则就是有徐大人护着,只怕也难逃处罚。

    现在荆州城里,徐茂先查处了很多的人,自然也得罪了很多人。他们都巴不得看着徐茂先,或者他下面的某个人弄出点事情来,这样就有了做文章的机会。

    董长顺很生气,也没跟颜昭义解释,只是叫颜昭义自己去问金郎中。

    金郎中听说荆州典史都来了,亲自从暗处冒了出来,却见颜昭义对刚才这个砸医馆的人很客气,他心里就没底了。

    也不知道对方的来路,今天发生的事情,金郎中心里有数,但是董长顺火气太大,闹得这么邪乎,他不得已就报了官。

    刚才有人跟他说了,捕快来过了,但是没有人敢把这个砸医馆的人怎么样,于是他就估计这人,是不是有背景。

    没想到董长顺看到金郎中出来之后,火气依然这么大,指着正朝这边走来的金郎中,冲上去一把提起对方的衣领,励声吼道:“如果今天的事,不给老子个说法,老子就把这医馆,夷……为……平……地!”

    颜昭义立刻上前,劝住了董长顺:“老弟、老弟,你不要激动,且慢动手啊!”

    董长顺推了金郎中一把,朝颜昭义吼道:“我能不激动吗?人都死了!”

    董长顺连他的面子都不给,颜昭义脸上就有些不好过。但听到董长顺那句话,他才感觉到事情闹大了。难道董长顺有什么亲戚在医馆出事了?

    果然,一个刚刚出去的捕快,跑过来在颜昭义耳边嘀咕了几句。颜昭义脸色变了变,立刻就沉了下来,冷冷地对金郎中道:“金郎中,那名接生的大夫在哪?必须把他交出来!”

    金郎中哪里敢把人交出来?那名大夫刚才被董长顺打了个半死,现在正躲在仓房里不敢出来见人。

    颜昭义知道他的担心,便劝着董长顺:“老弟啊,先到我那里坐坐,既然这事发生在荆州城,我自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董长顺点点头,对颜昭义道:“那就多谢颜大人了,卑职这就叫人走!”

    “不忙,安心在这里住下就好,要是再出什么差子,你找我就成。再说她现在刚刚出了这事,走来走去,对她也不好是吧?”在颜昭义的劝慰下,董长顺才上了马车,跟颜昭义到了荆州典狱。

    徐茂先正在堂议,听说董长顺在金郎中的馆里打了人,他就暗自皱了皱眉头,董长顺这家伙,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鲁莽?不用多说,几天后的荆州通文上,肯定会出来一些不好的言辞。

    于是,他立刻就叫碧锋去了解详细情况。

    碧锋赶到医馆后,董长顺已经被颜昭义叫走了,他在医馆的病房里,看到了董长顺的弟弟董长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