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237部分

大明第一奸臣-第237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给自己倒多一点。

    徐茂先唯有苦笑,他也知道这是得罪了姑娘的后果,唯有自负吧!

    吃过这顿饭,大家玩了几把牌九,李秋仁主动下去,把位置让给了滕海。段文远本来想把位置让给李秋仁的,但是李秋仁毕竟以前是佟大人主簿,他觉得自己坐这个位置上,平起平坐似得,就有些不好意思。

    滕海便借机在玩牌时,与徐茂先呈报了兴建船坞的事。经过了一年的艰苦兴建,估计到明年开春,船坞就可以正式投入建造船舶。

    到时,荆州地界的百姓,将可以用上自己家乡制造的船,无论出行还是打鱼谋生,都将实惠抓在了手里,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好事。

    (本章完)

第455章 一战结缘(中)() 
佟扇屏调走了,宜阳府的知府宝座就成了抢手货。

    荆州范忠信正和吏部的于海,对这事暗自斟酌,显然,很多人都希望将自己的人插进去。于海这人有意思,还探过徐茂先的口气,但是徐茂先笑笑着没有说话。

    知府之职任命的事,徐茂先深知自己管不到,他也不想去插手,谁想去插手谁去,自己就不趟这浑水了。

    宜阳府知府到底由谁来当?想必范忠信心里更加有数,所谓斟酌,商讨,也不过是他顺便摸摸各方的心思罢了。

    府一级的官吏任免,朝廷有明文规定,按照规章,知府一职是由上峰指派的,具体的流程是由宜阳府吏部,将推荐的官吏人选的文案,呈送荆州吏部备案。

    再由吏部根据收到的推文案堂议审核,获准后将派人进行考评,如果考评中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就将拟写任用建议,呈送荆州知州府。

    知州府对该人选进行审核,并作出任免的最终决定,同意该人选后,将下发任命文书,次之向行都司吏部呈送文案,以备登录造册。

    如果召开荆州内参堂议,自己手里倒是有几人支持。因为支持自己的人选,徐茂先心里还是有数。如果范忠信想用自己的人,徐茂先就得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了。

    按规定,一个知府的任免,最终是要上报到行都司备案的。现在荆州的几大内参中,知州范忠信,州令徐茂先兼知州左州卿。

    督查府侍卿朱文奇,州令左州卿邓铭辉,吏部侍卿于海,荆州典史颜昭义,礼部侍卿汪华,兵部侍卿庞子城,知州府学士宋卫标。

    九大内参,其实范忠信掌握了至少五人的支持,而徐茂先项多能拿到三到四人的支持。

    但是范忠信这人比较低调,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前段时间,徐茂先在荆州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震动,将荆州民生风风火火地搞起来,范忠信也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毕竟,将公务的重点,放在民生发展上,都符合朝廷的新政,没有背道而驰。所以,范忠信也抱着支持的态度。

    事实上,这两年以来,荆州的民生再上一个台阶,这与徐茂先大刀阔斧地整顿,有分不开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徐茂先要的是政绩,范忠信要的是稳定。

    稳定大于一切,徐茂先在这方面也表现得很好,没有与知州方面起冲突。范忠信以前是州令,他自知在民生发展上,自己不如徐茂先,于是他就牢记了一点。

    将人事与财政牢牢握在手里,也不刁难州令府这边的权力,大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也挺好。

    但是这次范忠信开始活动了,九大内参都能感觉出来,范忠信有插手宜阳府的意思。宜阳府的知府左府丞韩益,一直是范忠信的死忠,很忠实的一名下属。

    他想将韩益扶正,而徐茂先必定会卖他这个面子,因为上次塘平府吏部的事,徐茂先与他打了招呼,范忠信倒是挺爽快地同意了。

    况且韩益与徐茂先相熟,一起同在宜阳府为官半年,两人的关系表面也算融洽。

    因此,在塘平府吏部侍郎任命的问题上,当时虽然有宋廷弼从中作梗,基本上还算顺利。徐茂先是个记恩的人,那次如果没有范忠信的支持,自己肯定控制不了大局。

    而督查府侍卿朱文奇,他也想把自己的人扶上去,只不过他这个人选,在资历上比不了韩益。

    朱文奇的人选是塘平府的府令周雄。

    周雄自然是贺毅林一路的人,去年提上来顶替徐茂先的人,周雄与韩益相比,能力上应该不相上下,但是资历却是差了一截,而且为人方面,跟贺毅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宜阳府的府令苗仪陇也在活动,这么多年一直被佟扇屏给压得死死的,他也想当一回老大的滋味,如果能当上宜阳府的知府,对他来说,又是一番新天地。

    徐茂先将一切看在眼里,也不做声,既然他们三个人选花名册已经出来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荆州吏部对他们的考评。

    苗仪陇这个人,之所以一直被佟扇屏压着,主要是他没有后台。再加上他这人能力平平,性子又爱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与佟扇屏相处的不太融洽,于是在宜阳府也没有留下什么显著的政绩。

    就是这样一个三流角色,徐茂先万万没有想到,苗仪陇会找上自己。

    听说苗仪陇找自己,徐茂先就笑了,他想利用自己在荆州的影响,将他扶上宜阳府知府的宝座?别说这事不是自己说了算,就算是自己说了算,也犯不着为了他而得罪范忠信。

    在这件事情上,徐茂先早打定了送人情的主意。

    花名册三位候选,苗仪陇是最不被看好的,于是他这下就急了,到处托人想办法接近徐大人。他第一个能想到的,当然是卢本旺。因为卢本旺跟徐茂先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如兄弟。

    而且卢本旺不在官场之内,有些事情更好说话。但是他不知道,卢本旺是绝对不插手这些事的。

    苗仪陇为了接近卢本旺,经常跑到乐天客栈来撒银子,然后找机会和卢本旺近套乎。

    卢本旺自然知道他的来意,这小子虽然不在官场,但鬼精得很,消息也十分灵通。

    再加上有礼部的表妹为他通风报信,自己老爹又是行都司的土财主,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卢本旺准比官场上的人鼻子还灵。

    虽然他不插手官场中的事,但只要是关系到徐茂先的事,卢本旺绝对义不容辞。

    多少年后,卢本旺一直清楚地记得,徐茂先在柳城縣矿坑为他排忧解难的事。当初要不是徐茂先挺身而出,果断做出决策,卢本旺估计在那次就会被整得很惨,不好说能不能有命活。

    苗仪陇是个有心计人,他看到跟随徐茂先的人,一个个都混得风生水起。因此,他又想办法接近了李秋仁。

    经常和李秋仁等人约好,在乐天客栈推牌九。苗仪陇接近李秋仁倒是有些时候了,因为李秋仁以前和他在荆州国子监做过同窗。

    (本章完)

第456章 一战结缘(下)() 
一帮人在乐天客栈混久了,大家就熟得像自己人,但是李秋仁和卢本旺心里清楚,除了几个徐茂先嫡系之外,有些事情他们是不可能对外人说的。

    只不过最近看苗仪陇跑得这么勤,李秋仁就向卢本旺建议,要不帮他一把,看看徐大人的反应。以前李秋仁和董长顺他们,也曾多次帮徐大人物色人选,成功的范例不在少数。

    像苗仪陇这种府级的官吏,利用好了,说不定哪天还能帮得上大忙。佟扇屏走后,宜阳府也需要一个掌舵的人。两个人终于被苗仪陇的殷勤给撩拨起了火,决定跟徐茂先推荐一下。

    所以,在某天夜里,李秋仁就约了徐茂先,晚上到乐天客栈吃酒玩牌。刚好徐茂先这天没事,也就答应了。

    在乐天客栈看到苗仪陇,徐茂先心里自然明白,这个人想向自己靠拢,可惜时机不对。自己如果真帮了苗仪陇,无疑就会打破荆州的平静。

    但既然来了,他也不急着走,三个人陪着徐大人喝完了酒,然后架起了牌桌。

    在打牌的时候,苗仪陇就坐在徐茂先的对面。

    明显能看得出来,苗仪陇今天是来做散财童子的,他基本上不叫牌,偶尔搞个小胡,有次他走运摸到双天至尊都扔了。

    开玩笑,他哪敢胡徐茂先双天至尊啊,这么霸道的通吃法,不想混了?

    玩这种规则牌,徐茂先以前也没少参与,自己不能胡牌,还得琢磨大人怎么赢才高兴,然后将自己的好牌给做掉,故意输银子。

    但是苗仪陇的表演成份太浓,做得有些明显,徐茂先玩了几圈,就觉得没啥意思。他不是那种喜欢吃下属贿赂的人,徐茂先玩牌,纯粹是应酬需要,或者一时兴起,大家随意乐乐。

    卢本旺和李秋仁见了,知道苗仪陇犯了徐大人的大忌,打应酬牌,打讨好牌,于是他频频向苗仪陇使眼色,可惜苗仪陇就是没看明白。

    几圈下来,徐茂先说累了,自己该回去了,然后就叫碧锋送自己回去。

    等徐大人走后,苗仪陇心里也没底,但他看出徐大人对打牌没多大兴趣。他就问卢本旺两人,今天晚上徐大人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卢本旺看着他,摇了摇头道:“你完了,这次是没戏了。”

    苗仪陇心里一急:“到底怎么了,我是诚心投靠啊?”

    李秋仁虽然只是经略司郎中,级别比苗仪陇低,但是现在是苗仪陇求他。

    李秋仁也不好骂他,只是劝了他一句:“你太不了解徐大人了,刚才你犯了他的大忌,他这人最讨厌人家弄虚作假,你连玩个牌都搞这些,谁能将大任交给你打理?我们刚才朝你朝眼色的时候,你居然视而不见。”

    苗仪陇就有些不信,现在的大人,还有不喜欢这种送礼方式的?难道传闻徐茂先从来不收红包的事,也是真的?

    苗仪陇能混到府令这个位置,当然也送过不少礼,但每次送去的礼,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从来就没听说过,还有不收礼的大人。

    当初为了当这个府令,苗仪陇至少花了二十万两雪花银,才从左府丞,爬到府令这个位置。

    现在,他又想抄起这个老本行,打算掏出五十万两,哪怕上百万也行,只要能当上宜阳府的知府大人,这点银子算什么?多少都能回来。

    用苗仪陇的话说,银子就是王八蛋,花出去了咱再赚,统统双倍回来。当官的最怕没权,只要大权在握,银子就是自家后院的土疙瘩,要多少有多少。

    而有意思的是,就在苗仪陇急于为自己跑官的时候,宜阳府的韩益被人将了一军,有人报举他玩花姐也就罢了,事后还不付银子的事情,被各地通文给揭发了。

    韩益做梦也没有想到,前几天跟圈子里的几个人在欢场喝酒,玩到晚上过子时的时候,有人建设晚上就在楼上的客房里过夜,大家都不要回去了。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突然碰上了捕快夜查,韩益在被窝里和光溜溜的花姐,被当场抓了个现行。

    事后宜阳府典狱才知道,自己也是中了人家的道,莫明其妙接到的报官,说客栈里有人贩子出没,以前宜阳府闹过人贩大案,不管谁坐在典史的位子,都不敢放松大意,真是宁可错抓也不放过,结果把正在消遣的韩益给拿下了。

    为了这件事情,韩益自己主动求责罚还不算,还把范忠信给气了个半死,茶杯摔碎了好几个。

    徐茂先听到这个消息,便笑了起来。

    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平常不过了,这也算是给韩益这个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吧,都什么时候了,自己还不知道检点些?

    这种人,只能说是活该!

    现在不要说他想当宜阳府的知府,恐怕连这个知府左府丞的位置都不保,还得调到其他的地方避避风头才行。

    于是徐茂先打算不想管了,他继续坐山观虎斗,说不定最后自己来个渔翁得利,把自己扶上去。

    再说李秋仁,他最近很喜欢来荆州,但是每次喝了酒,人家请他去推拿泡澡的时候,他从来都不对花姐动手动脚。有时候,甚至拒绝那些花姐们的主动挑逗。

    在这一点上,李秋仁虽然身为经略司郎中,大权在握,但是他还是保持了良好的作风,没有钻进腐败窝,也算徐茂先治下有方。

    卢本旺知道李秋仁这人,在那方面不是不想,而是放不开架子。每次约他出来玩,无非就是喝喝酒,听听曲,泡个澡之类的,李秋仁说过,自己绝不碰花姐。认识他的人都说,李郎中这人正直,对家中糟糠之妻很忠诚。

    但是真正的原因,只有李秋仁自己明白,他来荆州城,每次都要找马蓉莲出来见一面。人家叫他吃饭的时候,他总喜欢叫上马蓉莲一起,美其名曰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好吃好喝总不忘自家人。

    今天晚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