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431部分

大明第一奸臣-第431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居然梦见自己成亲了,新娘不知是谁,反正不是唐凤菱,醒来之后,觉得有些可笑。

    什么乱七八糟的!最近老爱做梦。

    不过,总算比前几天的梦舒服些,没那么血腥,恐怖。成亲是人生一大喜事,这个梦来得有些晚了?

    没想到唐凤菱起来的时候,也说自己做了个梦,梦见徐茂先和别人成亲了,不知道新娘是谁?说这话时,唐凤菱很郁闷。

    她问徐茂先,道:“你真的会跟别人见成亲吗?”

    徐茂先刚刚洗了脸,回过身来抱着正在梳头的唐凤菱,道:“这辈子就只跟你一个人成亲,不论是谁也不行!”

    “要是常婉儿跟你成亲呢?”唐凤菱想到前几天的梦,突然就问了这么一句。

    徐茂先果断地道:“就算是婉儿也不行。”

    唐凤菱道你太残忍了。

    徐茂先觉得自己在外面有情人的事,已经对不住唐凤菱了,再跟人家成亲,打死也不干。与常婉儿之间的秘密,万一哪天被揭穿,那就是自己仕途生涯的尽头。

    徐茂先想好了,不做官,他也可以去经商,建立自己强大的商业王朝。

    要是自己经商的话,有郁雅婧和碧玉这些人帮忙,发展的规模必定很快。再说,自己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杀进商场,只是一句话的事。

    抛开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徐茂先在后堂里,抬头看着黄历。还有七天马上就年假,他叫方俊发个笺条,将王麟叫来。

    最后的几天,关于杂工拖欠工钱的事,是不是有了结果?

    徐茂先对王麟道:你一定要协助州令衙,在年前最后几天,将事情落实。我们要重视杂工苦役,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江州大事来对待。

    (本章完)

第846章 女州令出马(上)() 
王麟得到指示,马上跑到了州令衙那边,又跟朱琰秀做了呈报,朱琰秀问道:“这事,徐大人怎么看?”

    王麟只得如实回答,朱琰秀沉默了一阵,道;“请转告徐大人,州令衙有能力和信心,在年前将事情落实。”

    听到这句话,徐茂先明白她的意思,不用自己插手,州令衙的事州令衙可以摆平。

    对于这个倔强的丫头,徐茂先抱着观望的态度,既然朱琰秀不需要自己出面,自己就不要管这闲事了,反倒落得个清闲。

    但对于杂工工钱被拖欠一事,徐茂先表示强烈关注。

    滕海跟朱琰秀在工地上跑了几天,美女州令亲自出面,解决杂工苦役的工钱问题。

    新城规划的工地,基本上停工了,但是很多的杂工还滞留在这里。这些大都是没有拿到工钱的,有人只拿了个路费,有人连路费都没有。

    这些人正不知该怎么办?听说官府的人来了,便一窝蜂跑出去。

    朱琰秀身后跟着二十几个人,还有七八个捕快护驾,一些杂工听说州令是个女的,唉声叹气地回到工棚。

    一个女的有什么用?还能镇得住这些牛鬼蛇神?

    兴建商行的掌柜不在,只有几个小工头头,这几个小工头头都是把自己的乡里乡亲叫出来赚钱,他们从中抽点提成。

    一般情况下,他们自己也常年呆在工地上,和下面的人一起干活。在这个塔基结构中,他们算是最底层的人员。

    现在大家拿不到钱,几百个人围着他们出气。

    建筑商行的掌柜,早就跑得不见人了。

    听说前几天給了三万两银票,算是他们这班人的路费,说什么帐要等到年后才能结,而且只能结三成左右。

    小工头找掌柜要钱,掌柜说这钱给二工头去了,叫他去找二工头要。然后小工头头又找到二工头,二工头说你们急个屁啊?这事还没完,哪来的银子结帐?再说你们明年不照样要用钱?就这几万两,明天给你们结帐。

    等二天再去找他,这小子早就不见了踪影。

    朱琰秀进了工棚,了解到这些情况,旁边的主簿忙碌着做记录。

    走访了十几个工地,大都存在着这种现象。

    工棚里挤着一群可怜的人,他们都是世间最低层的人,一个含着血泪的名字,杂工苦役。

    朱琰秀以前的时候,从来没有如此深入接触世间底层,今天算是彻底开了眼界。原来下面的老百姓生活有如此的艰难,那种恶劣的状态,简直闻所未闻。

    刚才还有几个更惨的,有一处小工地,工程基本上处于完工状态,兴建商行的人,早就通知下面的工人,可以打铺盖回家了。

    这些人便在城里打算苦等几天,等待着结款,没想到第二天起来,听说他们那个组带队的工头,拿着银子跑了。

    昨晚悄悄跑的,连鬼影子都没有见到。

    于是这些人便守在这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人正建议,到州令衙告状,没想到州令亲自下来了。

    从工地上出来,朱琰秀一直冰冷着脸,气色有些吓人。

    她在工地上就下了指示。

    “由典狱的捕快配合,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必须在三天之内,把这些兴建商行的管事找齐。我们州令衙一定要在年前,将这事情解决。从今天以后,不管是什么商行,有什么背景,都必须自己垫上这笔款,没有这个实力的商行,就不要进来掺和,自己掂量着办!”

    朱琰秀的话很有京城王族风范,有板有眼的,她叫主簿记下这几点,回去的时候,在堂议论上将这个列入议程。

    一个兴建商行的掌柜为难地道:“朱大人,这事对我们来说,难度太大了,提前垫上工钱,这么大的公程,我们就周转不开了。再说,我们与工头签订的文书,都是按进度拿钱的,只是现在这工程还没有完成一半,刚好又到了年关,这才闹出这种事情。”

    朱琰秀没有任何商量的语气,道:“还是那句话,既然你自己没有这个实力,就让有实力的商行来接嘛。总不能你没赚到钱,下面的人就跟着饿肚子。他们是最底层的苦役,也许一家人就靠着他们这些血汗钱回家过年。你们做为一个这么大的兴建商行,连这点实力都没有,如何保证百姓的利益?以后给你们定个规矩,谁要承包,谁就先垫付工钱。”

    朱琰秀的话,让兴建商行的掌柜,一脸死老爹的样子,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来了一个霸道的女州令,如果不按她的意思做,只怕在江州城就混不下去了。

    从第一批工地出来,然后进入第二批工地。

    朱琰秀路过一片规模不小的园林别院,湖中石碑刻着荆州别院字样。只有这里静悄悄的,除了几个门卫,工棚里的工人早就走光了。

    朱琰秀叫人去问了一下,道;“这里是哪一家商行的营盘?”

    主簿跑去问过了,回来告诉她,这里是卢氏商行在江州城打造的营盘。

    卢氏商行?

    朱琰秀自然知道,这个鼎鼎大名的卢氏商行,但是她关注卢氏商行的时候,主要还是因为邓义杰的案子。听说是卢氏商行在江州城打造的营盘,她便有心去看个究竟。

    州令要进工地,门卫当然不会阻拦,很殷勤地打开门,滕海和一班人便随着朱琰秀在工地里走了解圈。

    工地的管事还留在江州城,听说朱州令要察看工地,马上屁巅屁巅地赶过来。黑色大气的马车停在门口,工地的管事跑过来,抹着额头上的汗水。

    “滕大人!”

    滕海指了指前面正在察看的朱琰秀,道:“朱大人亲自来了,她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管事点点头,道:“朱大人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定据实回答!”

    朱琰秀从工地上转了一圈,也看过了杂工住的工棚,道:“你们这里的环境,比其他工地做得好嘛。”

    “那是,那是,我们卢氏商行可是荆州首屈一指的兴建大户,口碑很好的。”管事回答。

    (本章完)

第847章 女州令出马(下)() 
朱琰秀却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是问道:“你说说看,杂工的过年工钱,你们卢氏商行是怎么发的?”

    管事点点头,道:“朱大人,我们卢氏兴建商行,还是在荆州的时候,就被徐大人曾经评过工艺好,信誉佳,讲原则的老字号。”管事不经意提起了徐茂先。

    朱琰秀果然追问了一句,道:“怎么?徐大人也和你们很熟悉?”

    管事就有些得意地笑了,道:“徐大人在荆州当州令的时候,主抓民生和兴建,因此我们也算是混了个面熟。他曾经多次到工地巡视,一再强调要保障杂工兄弟的利益,我们卢氏商行哪里敢不听徐大人的指示。因此,这次才有机会,卢氏商行继续在江州开营盘,联手打造这片园林别院。”

    “说重点!在杂工苦役的利益保障上,你们是怎么做的?”朱琰秀直接跳过他与徐茂先之间的关系,谁知道他是不是在吹牛,借徐茂先的风。朱琰秀对这种人见多了,扯着虎皮当大旗。

    掌柜道:“我们以前也是一团糟,后来在徐大人指示下,对杂工利益保障制度进行了调整。虽然我们也是按工程进度发工钱,但是结算的时候,由下面的工头造好花名册,由我们账房亲自对着身份发放,这样就可以保证把工钱发到每个人手中,而不会被一些黑心的小工头卷款潜逃。”

    “这个办法还不错!”朱琰秀说了一句。

    “那是,我们也是吃了不少苦,总结出来的经验。当时正好徐大人在荆州当州令,巡视工地的时候,发现了这问题。他就提了句,你们为什么不仿照官府的俸禄制度,这样虽然有些麻烦,但是至少保护了杂工的利益。后来我想想也是,从此以后,杂工的工钱也正式纳入账房核算,由商行一对一当面发放。”

    说着说着,又扯到了徐茂先,朱琰秀在心里嘀咕,这个徐茂先还真有不少鬼点子,只是这个制度为什么没有得到推广呢?

    她又问了句,道:“不是按工程进度发工钱吗?你们的进度应该还没有到发钱的时候,这些钱又是从哪而来?”

    管事腼腆地笑了,道:“这些钱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卢氏商行内,因为到了年关,他们也能理解兴建的难处。我们少爷二话不说,就拨了一部份款下来。另一部分,则是我们兴建商行暂时垫付的,当然主要是不给官府添麻烦,不给杂工留难处。”

    “你们做得不错,可以说是新城规划的楷模!”朱琰秀对卢氏兴建商行做了表扬,转身对滕海道:“滕大人,关于杂工工钱被拖欠的问题,尽快拿出一个方案,可以参照卢氏商行的做法,要做到全面推广。”

    今天新城规划的巡视,朱琰秀收获不少,至少让她见到了大明底层百姓的生活。他们的勤劳,带来了州城的繁华,每一个灿烂的地方,都有他们辛苦的血泪。

    可是,他们却背负着最沉重的负担,生活在世间最底层。朱琰秀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看到这些之后,心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她也听到了卢氏商行对徐茂先的大肆崇拜,她在心里暗自较劲,徐茂先能做好的,我朱琰秀也能做好!

    朱琰秀到底是个雷厉风行的女人,在捕快的配合下,由滕海主持堂议,二天之内,就把新城规划大部兴建工头给找到了。

    这个堂议,由滕海主持。

    听说官府对杂工工钱问题进行干涉,一些人就叫苦不迟。他们的理由很多,主要的原因是在签订文书的时候,所承包的工程都是按进度发工钱。

    而新城区建设,刚刚进入几个月时间,有的工地刚刚进场,大多数都没有来得及进行检验,按文书规定,没有经过检验的工程,是根本拿不到工钱的。

    而杂工工钱问题,就成了最大头的大问题。

    很多的兴建商行,都把工钱算得很死,只要上面不付钱,他们也不可能去给下面的杂工发放,一环扣一环。

    堂议上争议不休,分歧很大。

    朱琰秀随时关注堂议的进程,滕海在休息的空闲,从一个知情人那里得到一个消息。

    很多兴建商行,都不同意发放工钱的主要原因,因为新城规划最后的工地太多,大大小小几十家工地同时兴建,杂工就多了一些别的出路,他们可以随时选择一家待遇较好的工地干活。

    江州城虽然流动人口众多,但是工地上的杂工苦役依然不足,为了保证自己工地的人手充裕,不被其他工地挖走,兴建商行采用扣押工钱的现象最为严重,这也是他们挽留人手最得力的手段之一。

    滕海得知这一消息,心里便有底了,正准备找朱琰秀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对策,朱琰秀却亲自来了。

    堂议上,朱琰秀表现上比男人更强势的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