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454部分

大明第一奸臣-第454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再来一遍,那就是你自己不打自招,自欺欺人了。”宋念堂抽了口烟,道:“再说吧,看看他会怎么反应。”

    宋念堂的话,引起了督察侍卿的惊慌,他又想起了徐茂先的警告,道:“只给你三天时间,如果查处不了他的问题,那就交待你的问题。”

    “三天,三天之后我要结果。如果做不到,我去行都司要求把你办了,换一个能做到的人上,大明唯一不缺的就是人才。”

    再想到徐茂先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他就在心里打鼓。虽然这些年,自己都与宋念堂站在一起,背上大大的写上了宋派两个字。现在化州城来了个徐茂先,他的背景远远强过宋州令,自己该如何决择?

    督察侍卿有些茫然了,他在化州城这么多年,深知宋念堂的性格,他是属于那种比较极端的人,眼睛里容不下半颗沙子。

    而徐茂先初来化州,要是真撕开了这张网还好,撕不开的话,自己就两头不是人。督察侍卿在心里叹道:“唉,这年头,当一颗墙头草就这么难吗?”

    华正还真是一块当主簿的料,或者说,他的各种准备做得很好,因此给他一个契机的时候,他马上就抓住了机会,鲤鱼跃龙门。

    第二天的内参堂议,华正早早准备好了公文,今天的堂议有些特别,是徐茂先沉寂近二十天以来,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

    华正拿着履历走进知州后堂,道:“徐大人,都准备好了,还有一炷香堂议就要开始了。”

    徐茂先喝着茶,打量着这位年轻的主簿。

    看到华正很精神,意气风发的样子,徐茂先就想起了自己当主簿的时候。当初,自己可小了很多,不过仔细想来,处境倒是也相差无几。

    宜阳府与化州,同为落后地界,面临的困境就是,如何打开局面,把民生搞上一个台阶。

    华正见徐大人在打量他,不由有些心虚,毕竟自己还没有过试用,难道徐大人对自己有看法?想到表妹的警告,华正就在心里惴惴不安。

    他听表妹说,她在徐大人家里,当了大半月丫鬟,连徐大人的面都没有见过。华正完全相信她的话,因为很多次下堂,表妹早回了秀园。

    发现大人没有说话,华正不由悄悄地瞟了眼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知州大人。一个人在心里自言自语,我要是有徐大人一成的能力,也不枉此生了。

    更重要的是,可以不用被人欺负,活得有尊严一点。想到自己村里一个小小的乡吏,都那么人五人六的,在村里作威作福,他心里就挺郁闷的。

    既然徐大人给了自己这个机会,一定要好好抓住。

    当华正在走神的时候,徐茂先拿着公文站起来。“走!”

    此刻,离堂议时间还有一会,而从后堂到堂议大厅,走快一点的话,估计也就说话的功夫。

    两人正点到达堂议大厅,里面倒是有很多正在抽烟的人。宋念堂刚刚到了,他也是踩着点子到的,可是到了之后发现,徐茂先不在的时候,他心里微微一阵懊恼。

    以前堂议,宋念堂总是准时到达,但偏偏又要比其他人慢上半拍。因此,他就成了最后一个入场的。到达的先后,也显示了一种身份。

    堂议走在后面,散会走在前面,这就是大人的特权。

    化州城的内参们,还没几个正式与徐茂先打个交道。徐茂先目光审视了一遍这些人,然后在督察侍卿甘贵涛身上,停留片刻的样子,看得甘贵涛一阵心里发虚。

    看来徐大人对郑志焦这件事情,处理得十分不满。刚才那眼神,明显有些警示的味道。

    甘贵涛瞟了瞟宋州令,宋念堂脸上没什么表情。

    徐茂先清了个嗓子,道“现在堂议,这是我到化州城以来,第一次参加内参堂议。今天我只说两件事,我来化州城任知州,一是朝廷对我的信任,二是公务的需要。”

    徐茂先看了眼众人,沉声道:“我来化州城,重点只抓两件事,也就是两点,一是民生!二是官吏作风!”

    民生与官吏作风这是徐茂先确定下来的两大疑难问题,也是化州城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在心里打鼓,徐大人终于摸清了化州的脉络,开始要动出手了。

    一些本土官吏,大多朝宋念堂看去,见宋念堂没有说话,料想宋州令应该早就心里有数了。以前的内参堂议上,凡是知州大人没有与他沟通过的问题,一般是通不过的。

    今天这两个议题,徐茂先同样没有跟任何人事先沟通,他也不需要与别人沟通。因此近一个月的潜伏,他对化州城的大概有了了解。

    民生和官吏作风,就是他研究出来的课题。

    徐茂先要抓民生,就得务实,为当地民生做出相应的贡献,很多人在心里想,化州城地处荒凉,招禄很困难,税收也不过人家一个府城,甚至还不到,因此很多为政者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要想在这里做出成绩,你就得拿出手段来。

    银子,银子当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自宋念堂上位以来,他只力保衙门的官吏不饿肚子。用他的话说,自己都吃不饱,哪来力气干活。

    (本章完)

第893章 雷霆之怒() 
宋念堂的想法就是,化州城只要不出现大的乱子,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州令,他的手下就是合格的官吏。

    所以,当徐茂先提到民生的时候,他微微冷哼了一下,很多人都是死在这上面。

    一个州城的兴建,那都是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他早就想过了,就算你徐茂先能到行都司拿些银子,这银子又能拿多少?

    行都司也一直有些款项拨下来,但是这点银子无遗是杯水车薪。很多的时候,一些衙门挖空心思上报,立一个什么名目去行都司要银子。但是银子要到之后,名目也没有了,银子钱就大家分分过日子去。

    他听说徐茂先的来路很广,但是也只能拯救个人或部份人,他不是救世主,没办法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现状。

    徐茂先在堂议上说:“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人看起来很难,其实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太难。只要我们每天在做,每天哪怕做一点点,每天多想一点点,我们就在进步。”

    他喝了口茶,道:“今天我说的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官吏作风与民生紧紧相连。我再试问一句,在坐的各位,到底有多少人,真正为老百姓和这个地界的民生建设尽心尽力去想过?我说的话不是空穴来风,这里有两份公文,你们自己看看。”

    然后华正就把自己准备好的公文,一一发到众人跟前。

    徐茂先扬了扬手中的几页纸,道:“腐败现象在化州怎么样,我不想说太多,但是随着民生建设的发展,百姓和地方的富裕,一些官吏就开始走上堕落的腐败之路。这里只是两个典型,公文上反应的情况是否属实,我想大家比我这个刚来的知州更清楚。”

    “彭大年只是一个巡检府的郎中,他的生活如此奢侈,还有这个郑志焦,什么人啊?小小官吏,居然嚣张拨扈到了这种地步,谁给他的胆子?谁给他的权力?”

    嘭——

    徐茂先重重地拍了把桌子。

    “那天他是遇上了我,况且如此,穷凶极恶,要是遇上一般的老百姓,又是什么样的结果?敢指着知州鼻子骂人的郎中,他是什么东西!”徐茂先语气很重,目光灼灼。

    然后他重重地甩出了一堆公文,朝甘贵涛吼道:“郑志焦交待的问题不彻底,彭大年能有今天,也不是一日二日之事,你们督察是干什么吃的?”

    宋念堂见徐茂先发火了,他看到这些材料,有些暗暗心惊,郑志焦的事情,他倒是知道了,却不知道徐茂先为什么突然偷袭了彭大年。

    他们现在手里拿的,都是彭大年这半个月以来,日常生活的一些描述。这是有人在暗中调查,取证后的结果,并且有取证人的画押,宋念堂不由再次看了眼徐茂先,彭大年在什么时候得罪了他,否则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拿他开刀。

    现在的官吏,生活奢弥,只要将他们平时的生活暴出来,绝对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由于在宋念堂的放纵下,这些人在化州变得肆无忌惮,平时也不怎么注意低调,因此很容易被人抓到把柄。

    堂议大厅里的气氛很紧张,有人看看这些公文,暗暗心惊,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把柄落在新来的知州手里。

    大意啊!前段时间,他们还在暗中谈笑,说新来的知州来到化州城,一个屁也不敢放,估计是被宋州令强大官威给震慑了。

    没想到他坐在后堂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把彭大年和郑志焦这号人平时的行为给调查清楚了。所以大家都在暗暗担心,千万不要祸及自身。

    当然,就庞大的宋派来说,彭大年和郑志焦,只是两个不足轻重的人物。但徐茂先这一招,明显产生了强烈的震悍,很多人都搞不明白,徐茂先手里到底有没有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现在化州地界的现状,生动形象,十分粗僻地解释了一句古诗,朱门酒肉臭,路在冻死骨。一些官吏的奢侈,与老百姓的悲凉成了鲜明的对比。

    徐茂先瞪着喷火的眼睛,道:“到底化州城有多少个彭大年,多少个郑志焦这样的官吏,你们自己掂量掂量。督察在这件事情上,完全失职!你们的纵容,也是一种罪过。既然你们不能屡行一个督察官吏的职责,我认为有必要考虑调整一个这个衙门班子。”

    宋念堂见他这么说,插了一句。

    “徐大人言重了,化州城的官吏,大部分都是好的,像彭大年,郑志焦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凡事不能一棍子打死,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知道徐茂先有这个能力,完全可以通过行都司的力量,调整督察衙门的人手。

    因此,他只得出面阻止。

    甘贵涛感激地看了眼宋念堂,心里却有些隐隐不安。因为徐茂先说过,如果自己搞不好,他就要向行都司反应,要求换人。

    两大一把手,终于面对面说话了,其他内参则一言不发,静静关注着事态的变化。

    两位一把手说话的时候,其他人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他们也不敢插嘴,因为今天的气氛不对,谁也不想惹祸上身。

    宋念堂仗着在化州地界根基深厚,再加上他又是一个强势的人,因此在心里上倒也有底气。

    徐茂先是世家出身,背景更是令人深不可测,据说齐王都对他刮目相看,宋念堂也不敢跟他翻脸。

    宋念堂道:“希望徐大人不要一棍子打死,个别问题个别对待,稳定压倒一切。”

    很多人听到宋念堂这句话,暗自松了口气,说句实在话,他们这些人中间,有哪一个屁股干净的?如果真查起来,绝对是化州地界一场仕途震荡。

    而且徐茂先刚才那一招杀威棒,震慑了很多人,因为他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把柄在徐大人手中,万一一个不小心,自己就成了下一个彭大年。

    宋念堂的辩解如果成功,徐大人只是点到为止,不扩大到面的话,大家的日子会稍稍好过一些。

    (本章完)

第894章 敲山震虎() 
但是一些聪明的人已经猜测到,这一场较量,徐茂先应该是想杀鸡敬猴,吓唬吓唬一些手伸得太长的人。

    如果他真要动这个念头,目标恐怕不会是彭大年这样的小角色。

    宋念堂自然也知道这点,但他考虑问题,更要谨慎一些,全面一些。不管徐茂先是动真格,还是想震慑一下众人,他都必须维护这些人的利益,否则以后还有谁听他的?

    徐茂先在敲山震虎的时候,也在憾动他的势力和权威。

    他也知道,凭着徐茂先在行都司的关系和背景,要换掉一个督察侍卿,那是很容易的事,甘贵涛已经在为自己的粗心感到后悔了。

    除他之外,还有别一个人,就是礼部的郭祥,那晚他无视了华正。现在徐茂先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似乎在说,不管你是谁,想在化州这地方呆下去,就得给老子规矩点!

    在化州呆了近二十天后,徐茂先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一心在撕裂这张网,而宋念堂则要一心维护这张网。

    表面上看来,徐茂先处于被动,势单力薄。

    实际上,他完全掌握着主动权。

    两人之间的较量,好比是敌我双方的一场歼灭战。

    而宋念堂他虽然很强势,势力网铺开的很大,但他永远不知道,徐茂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从哪里选择突破口。

    彭大年和郑志焦,只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官吏,两个小小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