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471部分

大明第一奸臣-第471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看来却不一样。

    他到底有什么后台?能令钱桂安也畏之如虎?

    金三妹隐约猜到今天中午,钱桂安接到的那个笺条,应该是在调查卢本旺的背景,这是钱桂安惯用的招数,这些当官的,高深莫测啊!

    金三妹把店小二叫来,看到他们又点了四名花姐,她就站起来告辞。“我先回浴场了。”

    卢本旺点点头,道:“你去吧!我也好和钱大人痛痛快快喝几杯。”

    看到金三妹要走,卢本旺贴着她的耳朵坏笑道:“晚上的时候,还是老地方,我等着你。”

    金三妹悄悄地掐了他一下,朝钱桂安点点头走了。

    身后响起了一阵阵快乐的笑声,金三妹急急回了异族浴场,她马上就去查卢本旺的身份去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有店小二喊道:“金管事,掌柜叫你去后堂一下。”

    金三妹匆匆来到浴场掌柜面前,异族浴场的大掌柜是一个近五十岁的中年人,姓牛。

    (本章完)

第926章 与虎谋皮(上)() 
金三妹推门进去的时候,牛掌柜立刻笑着站起来。

    “三妹,来了,坐!”并亲自给她到了杯茶。

    金三妹挺不好意思地伸手去接茶,牛掌柜的目光立刻就落在她手上戴的黄金镯子上。

    然后不露声色地道:“三妹,最近你的差事做得不错,浴场的生意很红火。现在我升你为浴场的二掌柜,俸禄翻三倍,掌管着整个浴场除我之下的所有事,可不再是以前的管事了,地位越高,压力越大,也许再过一段时间,我会把浴场的生意,全部交给你打理。”

    金三妹面有喜色,马上站起来朝牛掌柜弯了弯腰,道:“谢谢掌柜信任,三妹一定不负众望。”

    弯腰的时候,脖子上那条金项链从衣服里垂了出来,牛掌柜看在眼里,露出一脸奇怪的笑意。

    “自己人不要客气,这是你能力不错,我也是量才而用。”

    然后,牛掌柜道:“听说你前几天接了一个贵客,像这种财神爷,你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他留下。”金三妹心里一惊,还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上面,估计是浴场的小二说的。

    金三妹点点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牛掌柜!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我先去做事了。”

    牛掌柜的目光落在她亭亭玉立的身上,道:“去吧,关于你做二掌柜的事,我明天正式宣布,你做好心理准备。”

    “谢谢牛掌柜!”金三妹出去的时候,拍了拍胸脯,长长地吁了口气。

    牛掌柜为什么突然决定提携自己呢?

    想起他刚才提及的财神爷,金三妹就在心里猜测,难道这个卢本旺真有大来头?不行,晚上我得探探他的口风。

    等金三妹一走,牛掌柜立刻就拿起桌上的笺条。

    “掌柜的,事情办好了,这个金三妹还真不错,我按您的意思,升她为浴场的二掌柜,俸禄番三倍。”

    笺条很快回复过来,里面写着一行清秀的字迹:“嗯!知道了,给我盯紧了。”

    次日。

    宋念堂的书案上,摆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董长顺,卢本旺,李秋仁,碧锋等几个人的名字。

    然后,他又在碧锋这名字旁边,写了个江州巡城捕头,随后下一行,写着化州缉拿捕头。

    宋念堂双手插在头发里,撑着脑袋沉思了起来。

    在化州,徐茂先的确暂时处于弱势,但论外围势力,自己万不如他,无论上下,自己都不能与徐茂先相提并论。

    看来得调整一个思路,重新面对与徐茂先的关系。是和,是战?宋念堂陷入了沉思。

    这时,华正来到州令后堂,州令主簿面前:“耿主簿,徐大人请宋州令过去。”

    耿朔敲门的时候,宋念堂本能地将书案上的纸条压在下面,平静地应了声,进来!

    “宋大人,徐大人的主簿来请,说让您过去一趟。”

    “我没时间!”宋念堂挥了挥手,耿朔正要转身出去,宋念堂突然意识到什么,叫了声等等。

    然后拿起一个本子站起来,朝外面走去。

    华正正在等回话,看到宋念堂大步走来,立刻在前面引路。

    “宋州令,请——”

    知州后堂,华正在外面通报了一声。

    “徐大人,宋州令到了。”

    “快快有请!”徐茂先在里面朗声道。

    宋念堂大步如飞,挺胸而入。

    徐茂先抬头看了眼,道:“华正,上好茶!”

    然后他坐到宋念堂的侧面,道:“宋大人,今天有个事情,关于岚山府修官道的事,得跟你商量一下。”

    宋念堂年过四十,长相俊朗,气度不凡。

    偏偏屈居于一个小辈之下,一向在化州地界纵横骄气惯了,听到徐茂先这话的时候,心里微有不服。

    尤其是他上次在内参堂议上,徐茂先出其不意偷袭了自己,把吴青宗拉下马,抢走了一个缉拿大捕头的位置,这件事情一直令他不爽。

    原以为两人的关系会变得很紧张,没想到徐茂先脸上没有一丝敌意,摆出一付商量的口吻。

    宋念堂也听说了,他上次在岚山府巡视行勘,提到了修官道的事。当时宋念堂颇有些不屑,修官道不是件小事,动辙化州地界几年的税收。

    因此,连一惯大气的宋念堂,也不敢轻易动这个念头。除非上面拨下来款项,自己借这股风还差不多。

    徐茂先今天却摆出商量的口吻,给自己下套,门都没有。修官道这事,还商量什么?有了银子就好说话。难道你知州大人一句话,就要把我累死?我才不这么傻。

    宋念堂想到这里,反问了一句,道:“徐大人是不是有什么妙计了?”

    徐茂先知道他心里有气,或许他还在为吴青宗的事,耿耿于怀。他就在心里暗思,都说宋念堂大气,我看也不尽然,依然摆脱不了那种保守的官僚作风。

    我找你商量,自然有我的想法,你是堂堂的州令,难道不应该为化州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知道知州是干什么的吗?

    知州大人那是指挥全局,老子只负责坐着说话,你州令就给我下地干活!

    于是徐茂先笑道:“岚山之行,我觉得颇有收获。化州地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他的发展前景的,只是我们缺乏关注而已。”

    宋念堂知道徐茂先说的我们,实际上就是指的他宋念堂。

    徐茂先刚刚到化州几个月,他关注那是现在和以后的事,以前你们没有关注,没有发现这些问题,那不是你宋念堂又是谁的责任?

    宋念堂在心里一阵冷笑,徐茂先这是借机会来敲打自己来了,只是你还嫩了点。

    其实,他完全误解了徐茂先的动机,徐茂先倒是真的想和他商量一下,关于岚山府做为第一个全盘开局,它发展的具体方向和事宜。

    宋念堂就不冷不热地道:“这么说,徐大人此次岚山府之行,一定有什么重大发现了?”

    徐茂先道:“重大发现谈不上,有几点看法。”

    他说着,打开了本子:“鉴于岚山府目前的状况,的确属于山穷水尽之地,穷困潦倒,经络闭塞,思想保守,民风彪悍。”

    (本章完)

第927章 与虎谋皮(下)() 
说到这里,徐茂先看了看宋念堂的反应,宋念堂脸上竟然没有惭愧,反而一副毫不遮掩的冷笑。

    徐茂先也没在意,继续道:“但是我认为,岚山地处湖广与岭南交界之处,有着它独特的地理优势。如果我们打通岚山到岭南的官道,就可以把外面很多的东西引进来。而且我们不必直通岭南腹地,哪怕是打通岭南边缘縣城的山路也好,以我们现在的财力,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宋念堂知道了,徐茂先果然想修官道,他不疾不徐地道:“不知道徐大人有没有看过呈报,我们整个化州地界的税收,去年也不过三十多万两,修这官道得多少银子?”

    徐茂先早就叫人统筹过了,道:“从岚山府到最近的岭南縣城,总长不到四百多里,据现在的行情,修一条普通的砂石道,估计费用在五到七百万两之间。”

    宋念堂道:“五到七百万两,难道要把整个地界的二十年税收,全部押在这上面?”宋念堂说这话的时候,觉得徐茂先在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把整个地界的二十年税收,投放在一个穷乡僻壤,以大博小,实不是明智之举。

    可没想到徐茂先摇了摇头道:“你听说我,地方的税收,分文不动,关于修官道的事,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

    徐茂先说的初步想法,其实已经落实到位,这么说只不过为了让宋念堂面子上好过一些。

    徐茂先道:“岚山府目前探明的矿产极其丰富,其中以铜矿为最。据堪探得知,铜矿的贮藏最少达一百万石,我的主张是,卖矿以求换民生。”

    听到这句话,宋念堂脸色变了变,卖矿以求换民生!

    “这是朝廷的矿藏,恐怕行不通?”宋念堂在化州城呆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铜矿的事。

    “再说了,就算是岚山府想卖矿,还得行都司同意。岚山府目前的官道状况,就算是卖估计也没有人敢要。如果你想让商贾来修路,再开矿的话,估计也没有人敢干。万一中间哪个环节出了事,开矿的事就打了水漂,谁敢冒这样的风险?”

    “正是这个原因,我才找宋州令商量。我们当务之急,就是先解决这不到四百里的官道,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宋念堂道:“徐大人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以前就研究过了,最后不了了之。除非徐大人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官道的难题。”

    宋念堂看着他,你不是背景雄厚,只要你把银子弄来了,我还怕修不了这官道?依然记得,徐茂先在堂议上大言不惭,银子的事情,他去想办法。

    那现在你倒是拿银子啊?找我商量有什么用?我要是能弄到这么多银子的话,还要你来瞎指挥?老子早就把官道给修好了。

    岚山府不比其他地方,不是光嘴上说说,就能解决问题,否则它也不会这么贫困了。

    排名全行都最落后的府城,化州首当其冲,每次在行都司堂议的时候,宋念堂的面子就不好过。

    没想到徐茂先依然保持着笑意,道:“那就这么定了,银子的事,我想办法去弄,这帐就挂在岚山府的头上。等铜矿的事谈成了,还银子自然不成问题。至于修官道嘛,还得官府那边多多费心,宋州令,你认为如何?”

    宋念堂一口答应下来,道:“行!只要银子到位,州令衙这边责无旁贷。”

    两个人似乎达成了协议,宋念堂回到后堂,背着双手踱来踱去,他徐茂先真能把这银子变出来?

    没想到两人的谈话,才过了几天时间,行都司就有消息了。钱庄那边的银子终于有眉目了,岚山府的农孝勤和吕縣令跑到知州衙,送来了岚山府的上好土特产。

    两人千恩万谢,徐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雪中送碳,给了岚山府人希望。

    徐茂先让他们去见宋州令,宋念堂听到银子下来的消息,心中也不由一惊。徐茂先的动作好快,这一点自己的确不如他。

    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不对啊,他跟自己谈话才几天?银子就下来了,说明他早有准备。这家伙,又挖了个坑让自己跳。一定是先落实了银子的事,才出来跟自己商量的。

    这还商量个屁?也怪自己一时没有察着到答应得太快。宋念堂狠狠地跺了一脚,耿朔在外面喊道:“宋州令,岚山府的农知府和吕縣令来了。”

    宋念堂摆正了脸色,这才威严地道:“让他们进来!”

    又一次做了人家的马前卒,宋念堂自然很窝火。

    在化州这个地方,历来是他发号施令,别人去执行,现在倒是人家发号施令,他去执行。其实这也没什么,知州衙与州令衙各自的职能,已经明确地界分了他们之间的职责。

    只是宋念堂受不了气,面子上过不去,这才在心里怄着一股闷气。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这都是人的心里作祟,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肯服输罢了。

    接待了岚山府的两位地方官,宋念堂早早就离开了后堂,找地方生闷气去了。

    而徐茂先在下堂的时候,范斌又来了,道:“徐大人!”

    “范斌啊!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这里有点土特产,你拿回去!”徐茂先指着门边堆放的好地东西,都是农孝勤和吕縣令送来的。

    范斌哪里敢要,脸上赔着笑道:“君子不夺人之美,我虽然不是君子,总也懂这个道理。还是徐大人自己留着,我帮您提,我帮您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