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499部分

大明第一奸臣-第499部分

小说: 大明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凤菱白了他一眼,道:“你还能在化州呆几年?”

    “你不是已经不在衙门了吗?呆着就是,我就怕你不习惯。这地方哪能跟行都司比,唉,乌烟瘴气的,不成样子。”

    徐茂先叹了口气,忽然想起朱志渊的话,如果化州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你就是下一任副巡抚司的人选。

    在下面呆了这么久,徐茂先倒是真心想杀进行都司了,如果能得到朱志渊的帮助,副巡抚司的宝座,绝对是十拿九稳。

    这加官进爵的事,徐茂先哪能不知道规则,只要是内定的人选,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他估摸着化州的现状,好坏都得至少三四年,才可能恢复元气。

    三四年之后,自己也就是三十三四岁,依然还是全行都最年轻的副巡抚司,徐茂先不由在心里暗暗下了狠心,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也得拿下这个副巡抚司的位置。

    朱志渊绝对是凌驾于四大家族之上的另一股势力,如果能得到他的首肯,徐茂先以后的路自然就更加一帆风顺。

    当然,朱志渊能改变对徐茂先的看法,朱琰秀在背后起了很大的作用。还有朱志渊这次化州之行,收获不少,至少让他看到了徐茂先在化州的努力。

    以矿换民生,徐茂先提出的这个想法,在朱志渊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说化州就没有出路?关键是那些人没有用心思,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去考虑实际的问题。

    朱志渊算是一个真正务实的人,他很欣赏佟扇屏在海州的作为,但是像这类的官吏,毕竟只是少数。他去过佟扇屏的后堂,墙壁上挂着一幅佟扇屏自己写的用来自勉的一句话。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八个字,并不是佟扇屏提出来的,但是佟扇屏把他真正落实到了实处。这一点,令朱志渊很欣慰。

    做为湖广的封疆大吏,朱志渊去过很多的地方,但是每一处都是在喝赞歌,表功劳,吹嘘政绩。化州城这次没有做假,朱志渊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感到高兴。

    虽然在见面的时候,他狠狠的批评了化州班子,但是从内心上讲,他觉得化州还是有进步的。

    徐茂先采取的廉洁自律,让那些曾经有污点的人,自己把贪进去的钱放到指点的账头上。

    虽然有点亡羊补牢的味道,但是以化州目前的局势,徐茂先势单力薄,这无疑是最稳妥的办法,也是给这些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当然,徐茂先和朱志渊都不知道,这是宋念堂在背后策划的一场戏。真正有没有人悔改,两人依然不知情,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计划的进度,看起来还算令人满意。

    自朱志渊化州一行之后,岚山府那边修路的进度,特别神速。岚山府频频报来喜讯,估计在半年之后,完全有把握打通这条新官道。

    虽然比预期的晚了差不多二个月,但是接连不断的雨季,让他们不得不多次中断进度。

    本以为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黄氏药材场分号,谈判的进展出奇的缓慢,朱志渊巡抚司亲自发来笺条,询问谈判的结果,安道縣方面总是支支唔唔,没有个明确说法。

    这是怎么回事?徐茂先也觉得有些恼火,大骂安道縣的一干人等,没有一点魄力,做事情拖拖拉拉,宋念堂也觉得蹊跷,亲自跑到安道縣去查看情况。

    黄秉奇这下就急了,立刻把招禄司的李杂役找来,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宋州令下午到縣里,这件事情必须有个交待。”

    李杂役叹了口气,道:“对方根本就没有谈判的诚意,总是顾左右而言其他,我怀疑被他们耍了!”

    黄秉奇是明白人,心里道这件事情要露馅了。

    对方拖着不下结论,也不签契约,明显地就是把拖死自己,如果行都司追查下来,当年的旧事就会暴出来。

    黄秉奇看着李杂役,递了烟丝过去,和颜悦色地道:“老李,你在招禄司这个位置有很多年了?”

    李杂役看了黄秉奇一眼,目光竟然有些悲哀,当黄秉奇向他递烟丝的时候,他就觉得今天有点不正常,黄秉奇是什么人,他心里很清楚。

    他发火的时候,比笑的时候令人心里舒坦,安逸。

    接过黄秉奇的烟丝,李杂役的手微微颤抖,还是黄秉奇给他点的火。

    然后黄秉奇就坐在对面,跟李杂役拉起了家常话,当年黄东海来化州的时候,他就是招禄司杂役头,几年过后,一直呆在这个位置没有动过。

    (本章完)

第982章 异族聚地() 
在安道縣,招禄司几乎没有什么公务可作。

    其实不止是安道縣,乃至化州地界,所有的招禄衙门,都是形同虚设。

    尽管这样,縣里依然保留了这么一个职务,而李杂役也在这个位置上,过得安逸自在。

    李杂役知道,黄秉奇不会白白养一个人,既然养了,自然就有他的用处。

    另看黄秉奇说得很平淡,甚至根本没有谈到当年的事,李杂役已经在心里明白,该是他用到自己的时候到了。

    养鸡下蛋,养猪宰肉,养人自然有养人的用处。

    在黄秉奇的微笑中,李杂役从他的后堂出来,再也没有回到招禄司,也可以这么说,他根本没有机会再回招禄司,黄秉奇是不可能给他这个机会的。

    当天下午,安道縣的某些人,已经知道了一个消息。招禄司的李杂役被收押了。

    好端端的,没有任何征兆,他就被收押了,这个消息传来,只有当年一些老官吏心知肚明,但是谁也不说。

    宋念堂到了,黄秉奇便把当年的事,巧妙地和盘托出,罪魁祸首竟然是招禄司的李杂役,宋念堂阴着脸,没有说话。

    当时文副巡司来到化州,他就知道事情远远没这么简单,只是为什么事情会牵系到文副巡司,宋念堂也不太清楚。

    既然黄秉奇把事情已经处理了,宋念堂也不做其他的调查,直接回了州城。希望通辽黄氏药材商行那边,出了这口恶气之后,能静下心来谈判。

    而黄娟,一直没有对徐茂先说实话,她总觉得这样做太不厚道了,有点过意不去。因此,这段时间,她一直呆在化州地界,寻找另一个理想之所。

    经过一个多月的寻访,终于看中了与安道縣毗邻的绥河縣。

    绥河縣是全大明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瑶族群居地,被誉为华夏第一瑶乡。在绥河縣的南端,这里林海茫茫,林产丰茂,的确属于不错的药材场。

    当天晚上,碧锋约了徐茂先夫妻,四人在瑶家酒楼吃饭。

    唐凤菱打量着这家酒楼,悄悄对徐茂先道:“还记得不,刚刚来的时候,我们就在这里吃过饭。”

    徐茂先笑了下,道:“记性不错,只是当初那两个混蛋已经下了大狱,这次吃饭应该安静了。”

    然后他对黄娟道:“黄娟,你们与安道縣那边的谈判到底是怎么回事?老是谈不到一块。”

    徐茂先自然也听说了,通辽黄氏药材商行,这次要求很高,除了三年之内税收全免,还要无偿提供五百亩土地,其他的小条件不说了,大条件就有些苛刻,换了徐茂先也接受不了。

    但是他感到很奇怪,既然黄东海决定来化州开分号,怎么又提出这样的条件?难道这中间有鬼?他和黄娟是朋友,因此话可以随意一些。

    黄娟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包里拿出一个公文。“我正要和你谈这事,所以今天晚上让碧锋约你们出来,私下里先沟通一下。”

    徐茂先听她这么说,就知道事情有变了。

    黄娟把资料递给徐茂先,道:“我们在化州的绥河縣,发现了一处比安道縣更好的地方,而且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地理位置更优越。等你们的岚山府官道一打通,我们从绥河进岭南更加方便,综合以上的条件,我们正式决定,在绥河縣投资建立第二分号。”

    徐茂先皱起了眉头,当初与朱巡司谈好的,突然单方面改变主意,似乎有些不厚道。但是他没有说出来,黄娟看着他的表情,心里当然明白。

    “徐大人,这件事情我们没有事先沟通,是我们的不对,但是为了一个商行的发展,我们必须从最大的利益去考虑,对于这件事情,我表示抱歉。”

    徐茂先道:“你们选择绥河縣和安道縣,这对于我来说,结果总是一样的。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要放弃行勘了多年的安道縣,而选择绥河縣?”

    黄娟尴尬地笑了下,道:“有些事情,我也说不好,但是与安道縣的谈判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快,再说,官不与民斗,难免他们以后不给我们小鞋穿。而且绥河縣并不比安道縣差,尤其是你这官道修通之后,更是利大于弊。”

    “那好,不过你也知道,不管是州城还是行都司,都对这分号很重视。我希望你们慎重。不过,你是我的朋友,但做为一个商人,首先要考虑的还是商行的发展,其次也是友情。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徐茂先绝不会推辞。”

    黄娟道:“我明白,大家都是多年朋友了,相互理解。”

    看到两人正事说得差不多了,碧锋这才端起杯子,道:“哥,咱们干一个。”

    通辽黄氏药材商行,决定在绥河縣开分号的消息不胫而走,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连朱志渊也有些震惊,黄东海在搞什么鬼?明明说好落户安道縣,为什么临阵改变主意?朱志渊直接一个笺条发到徐茂先的知州衙。

    徐茂先正在堂议,接笺条的是主簿华正,见到对方来势汹汹的质问:“叫徐茂先给我回笺条!我是朱志渊!”

    华正当时就像被雷打了一下,差点把笺条掉在地上,老半天才反应过来。

    “是朱大人,是行都司的朱大人,可是徐大人正在堂议啊,不行,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我得马上去,马上去!”

    换了平时,华正万万不敢闯进堂议大厅,但是这次他别无选择。

    “大人,朱巡司叫您回笺条。”华正在徐茂先耳边轻轻嘀咕了一句之后,徐茂先立刻站起来,道:“堂议临时休息一下!”

    匆匆跑进后堂,徐茂先抓起笺条,回道:“朱大人……”

    笺条还没写完,朱志渊第二封就来了,上面写道:“黄氏商行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明明说好了,定在安道縣吗?”

    徐茂先知道他迟早会有这么一问,只得耐心地解释。“据黄先生之女所说,是他们考虑不成熟,经过反复行勘研究,最终还是决定落户在绥河縣。”徐茂先便把黄娟解释的几个理由,再次跟朱志渊呈报了一次。

    (本章完)

第983章 狐假虎威() 
听过徐茂先的解释,朱志渊哼了一声,笺条回复道:“我看事情没这么简单,安道縣绝对有问题,这件事情,你给我个答复。至于黄先生,既然已经决定在绥河縣落户,我们也不必强行改变他们的策略,毕竟他们说得对,商人以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但是我把话说在这里,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这次绝对不能再出乱子,否则我唯你是问!”

    收了笺条,徐茂先在心里道:你急我比你还急呢。

    如果黄东海跟自己开这个玩笑的话,将打乱自己的全盘计划。但是那天黄娟说得这么恳切,他相们黄东海不会再变卦了。

    这事的确有些蹊跷,徐茂先也百思不得其解。

    到底是安道縣的问题,还是黄海东的问题,反正双方各说各有理,但徐茂先相信,这中间肯定有隐情。

    徐茂先再次返回堂议大厅,刚好安道縣和绥河縣的一二把手都在堂议,徐茂先就对绥河縣的两大一把手说了句,让他们散了之后到自己后堂来。

    在后堂里,徐茂先转达了朱志渊的意思。

    “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把通辽黄氏药材商行留在绥河,这是你们唯一的机会。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如果再出问题,你们提着头来见我,我提着头去见朱巡抚司!”

    两人诚惶诚恳,立下军令状,道:“徐大人,我们坚决持行知州衙的指示。”

    两人走后,黄秉奇和刘之开也被叫进了后堂,徐茂先对两人进行了严厉的呵斥,到嘴里的鸭子又飞了,这件事情一定要严肃追究责任。

    刘之开这个时候,已经得知了当年黄东海旧事的真相,只是当着黄秉奇的面,他也没说什么,默默地认了。

    而黄秉奇则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黄东海身上,说对方要价太高,要求太多,根本没有诚意。

    徐茂先当时就堵住了他的嘴,道:“那为什么人家又跑到绥河縣去了?到目前为止,也不见绥河縣反应黄海东要价太高,要求太多的现象。据我了解,通辽黄氏药材商行跟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