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厨神在大唐 >

第37部分

中华厨神在大唐-第37部分

小说: 中华厨神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建业正坐在杨府大厅中喝茶时,下人来报,大唐大酒楼的东家,长安县男周星星前来拜访,心里一下子就想到了,是不是因为黄瑶的事情而来的。

    尽管如此,杨建业也并不慌张,因为他在这件事情上,是完全在道理上站得住脚的,就算是皇帝陛下李世民亲自来了,他也可以心中无惧。

    “周候爷大驾光临,实在是令杨府蓬荜生辉呀!请坐,请上坐。”杨建业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打着哈哈说道。

    “杨秘书真是客气了,论起侯爵之位,杨大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候爷啊!”周星星是来求人的,当然不好端起架子来了,忙客气的说道。

    杨建业的职位是宫中的秘书丞,所以周星星直接称呼杨建业为杨秘书。

    杨建业一边命下人给周星星上好茶一面对周星星说道。

    “周候爷不可乱讲,现在是大唐皇朝的天下,我杨建业这个前隋皇帝赐封的候爷,岂可以拿来攀比,周侯爷这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

    作为大隋皇族的旁系,杨建业一生下来,就是有爵位在身的人,若现在还是大隋的天下,他杨建业也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猴爷。可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的天下是属于大唐李氏的,所以他这个候爷,是不可以随便叫出来的,否则就有反叛朝廷的嫌疑。

    “据在下所知,大唐开国之后,包括大隋皇族的旁支中,很多人的官职都延续了下来,朝廷也并没有下文,要剥夺大隋皇族旁支的爵位,所以称呼杨秘书也不必如此惊慌不是。”周星星笑呵呵的说道。

    “有些事情是不必朝廷发出声音的,只要自己心里明白就可以了,尽管这个侯爵的身份没有被公开剥夺,但朝廷却停发了那一份侯爵的俸禄,这不就是明摆着的吗?”杨建业说道。

    茶汤送了上来之后,杨建业忙客气的说道:“周候爷请用茶,试试本府从江南,让人捎回来的新茶,看看可还能入你的眼。”杨建业说道。

    在后世的周星星,其实十分喜欢喝茶,但自从穿越到大唐来之后,一开始是没有条件喝茶,但到了后来有条件时,周星星也不太喜欢喝大唐的茶。

    大唐人所喝的茶根本就不是用来泡的,而是用来煎煮的,喝茶,就好像喝中药一样,只不过大唐所喝的茶中,加入了许多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生姜芥末之类的调味品,周星星是喝了一口就绝对不会想要喝第二口。

    这时候的茶叶全部都是用蒸煮的手段,用来保存的,需要煮茶喝的时候,直接从大大的茶饼中,用力的捏下一块来,投入茶锅中煎煮。

    为了遮掩茶叶所散发的异味,便会加入一些生姜芥末之类的调味品,甚至还要加入少许的盐,来中和茶叶的味道,这样的茶叶,那古怪的味道,令周星星终生难忘。

    可杨建业客气地请他喝茶,他也不能表现的那么无理的拒绝,便挽起了衣袖,去端起茶杯来,忍着,不习惯,轻轻的呷了一口茶。

    杨建业猛然发现了周星星的手腕上,有一个腥红的胎印,心里大大的吃了一惊,陷入了沉思之中。

    “杨秘书,杨秘书,你怎么啦?”周星星见杨建业突然之间陷入了沉思之中,忙叫醒着说道。

    “周候爷,杨某失礼了,让侯爷见笑了。”杨建业从沉思之中惊醒了说道。

    “没关系,杨秘书刚才想起什么来了吗?”周星星随口说道。

第七十三章:左仆射萧瑀() 
从杨府出来后,周星星都还是想不通,怎么事情就办的这么顺利呢,那个杨建业看起来,应该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呀?真是奇了怪了。

    只是杨建业所问的话,就更加的其了怪了。问自己母亲是不是说话带着扬州的口音,是不是姓柳。

    周星星就奇了怪了,杨建业怎么可能会认识自己的母亲。可事实上是,这具身体脑海中一点微薄的记忆中,母亲却实是姓柳,而口音虽然不能确定是扬州口音,但一定是属于江南的口音,吴侬软语实在是有些明显。

    更让人奇怪的是,母亲显然是属于非常漂亮的类型,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其实周星星的脑海中,记忆十分的有限,而安葬母亲的事情,也是母亲做工的人家府上,派人代办的。

    还有一点是周星星所不能理解的,虽然杨建业开始时的态度,并没有表现的有多倨傲,但也绝对没有后面那么的恭敬。

    越是到了后面,周星星越是感觉,杨建业好像是在拿自己当主子一样的看待。

    而周星星所不知道的是,再将周星星送出了杨府之后,杨建业换下了自己平时所穿的,由上好布料所制成的衣服,改穿成了青衣小帽,一副杨府下人的打扮,从杨府的后门,低调的乘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匆匆忙忙的出门了去了,脸上的表情,一脸的凝重不安,有欣喜,但更多的却是担心。

    回到了府中,周星星将杨建业这还的,那一张黄大勇的卖身契约,送还给了黄瑶,令黄瑶十分的感激和激动,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的感到由衷的高兴。

    有了黄瑶的加入,对于对那些签的歌手的培训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黄瑶在唱歌方面的天赋,令周星星十分的惊喜,对后世的曲风,也更容易接受。

    或许是心境上的豁然开朗,初为人妇的黄瑶,更加显的丰韵无比,散发出新婚少妇才有的独特味道,令周星星在面对她时,都会有些走神,十七岁的年龄,正是最难以把控生理反应之时,对此,黄瑶当然是十分的欢喜,虽然不至于做出勾引周星星的举动,但偶尔使坏,撩拨一下周星星,还是可以做动的,在周星星情动时,当然也会十分的愿意迎合着周星星。

    为了循序渐进的让大唐的人,接受后世的音乐,周星星想起了后世,在网上传唱的那首改版的琵琶行,唱起来让人耳目一新,既是大唐时代的人,所熟习的诗歌类型,又有后世流行曲风的元素,十分适合在这个时候推出,虽然还是会给大唐的人,一种怪异腔调的感觉,但应该也不难让大唐时代的人所接受。

    在周星星的引导下,黄瑶用后世的流行曲风,终于完美的唱了一遍琵琶行,虽然黄瑶略微做了一些改动,但效果却不仅没有变差,反而变的更好了一些,特别是加上黄瑶动人的嗓音,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周星星相信,这样的曲风绝对可以让大唐的人接受,并且喜欢上它,周里的还提前让黄瑶接受到了后世真正的流行音乐,并唱了一首,后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凉凉。

    周星星清唱了一遍凉凉的歌曲后,立马让黄瑶身陷歌词的意境之中,一幅仙侠之风的画面扑面而来。

    入夜渐微凉,繁花落地成霜。

    你在远方眺望,耗尽所有暮光。

    不思量,自难相忘。

    夭夭桃花凉,前世你怎舍下。

    这一海心茫茫,还故作不痛不痒不牵强。

    都是假象。

    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

    化作春泥,呵护着我。

    浅浅岁月,拂满爱人袖。

    片片芳菲,入水流。

    凉凉天意,潋滟一身花色。

    落入凡尘,伤情着我。

    生劫易渡,情劫难了。

    折旧的心,还有几分前生的恨。

    还有几分前生的恨。

    也曾鬓微霜,也曾因你回光。

    悠悠岁月漫长,怎能浪费时光。

    去流浪(去流浪)去换成长。

    灼灼桃花凉,今生愈渐滚烫。

    一朵已放心上,足够三生三世背影成双(背影成双)。

    在水一方。

    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

    化作春泥,呵护着我。

    浅浅岁月,拂满爱人袖。

    片片芳菲,入水流。

    凉凉天意,潋滟一身花色。

    落入凡尘,伤情着我。

    生劫易渡,情劫难了。

    折旧的心,还有几分前生的恨。

    凉凉三生三世,恍然如梦。

    须臾的年,风干泪痕。

    若是回忆不能再相认

    就让情分,落九尘。

    凉凉十里,何时还会春盛。

    又见树下,一盏风存。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别让恩怨爱恨,凉透那花的纯。

    吾生愿,牵尘。

    周星星将歌词抄录了下来之后,又标出了男女分别要唱的歌词,还有一些合唱的词。向黄瑶灌输一些男女合唱的概念。

    在黄瑶沉迷于歌词的意境中,难以自拨时,周星星走出了房门,投入到了大唐大酒楼的生意中去了。

    自从周星星开始对外面的酒楼,供应蒸馏过的高度酒后,长安的各大酒楼,也开始发力了起来,大唐大酒楼的生意,表面上看起来,己经没有了极盛时期的那样,一座难求,甚至是要提前几天预定席位。

    但那些都只是表象之上的事情,事实上,大塘大酒楼现在一天的收入,早己比以前都翻了好几倍。

    一些大酒楼,自己知道竞争不过大鹏大酒楼的生意,便开始采取遍地开花的模式,在各个大的坊内,特别是一些非富即贵的人,所住的坊内,兴办分店,以更便利的方式,就近拉拢客源。

    甚至于一些目光长远的商人,开始在咸阳,洛阳等大城中,抢占市场份额,开办起了酒楼,用他们山寨的炒莱技术,抢占了先机。

    唐仁礼便建议周星星也应该广开分店,甚至直接建议周星星派人,直接将分店开到江南的扬州和苏杭等大城去,因为江南才是富的流油的财赋之地,而且相比于北方,受引隋唐之乱的伤害要小的多,经过了贞观之治的休养生息后,经济恢复的也十分的快。

    这个时候的周星星,开始有些羡慕那些皇帝的儿子们了,因为他们开府之后,可以到自己的封地中,那简直就是一个土皇帝,要多自由,便可以有多自由,可惜的是,他就算是娶了长乐公主,也最多就是一个驸马,是绝对没有分封土地的资格。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努力,以便将来有机会成为牧守一方的节度使,不过,以一个驸马的身份,要想成为一个大唐的节度使,那也是十分困难的。

    杨建业低调的从后门,进了萧府,这座府邸便是大唐左仆射萧瑀的住所,而萧瑀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前隋炀帝杨广的妻子,萧皇后的亲弟弟。

第七十四章:隐秘身世() 
杨建业进了萧府的后院之后,他似乎对萧府的环境,十分的熟悉,一看就是一个经常来萧府的人。

    他走进了后院最深处的一处宅院中,那个的宅院门口,有萧家的府兵把守护卫着,见到杨建业前来,并没有入内向主人请示,而是直接对杨建业给予放行,由此可见,杨建业和这座宅院的主人,关系是何等的密切。

    “杨建业见过皇后,皇后近来身体可好。”杨建业见了宅院中的主人,一个虽然年约六十几岁,满头白发,却依然有所不凡的气度。年轻时一看就是一个,美艳逼人的妇人说道。

    “你可真糊涂啊,老身早就说过,往事已如过眼云烟,休得再要提起,以免徒惹出事端。”老妇人有些严苛的责怪道。但显然老妇人并没有真的生杨建业的气。

    “是,建业见到皇后之后,有些过于激动了,以后一定会注意的。”杨建业忙顺从的说道。

    “你这么急急忙忙的赶到萧府来见老身,是不是有什么急事?”被称为皇后的老妇人,对杨建业问道。

    “是!皇后可还曾记得,先帝在江都临幸的那个扬州女子柳氏,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在被宇文家追杀的途中,艰难地产下了先帝之子,随后就神秘的失踪之事。”杨建业说道。

    “老孙当然记得,那个孩子还是老身亲自接生的,只是这么多年既然已经失踪,毫无消息,想必早已是凶多吉少了。你又何苦要提起他,老身愧对先帝之嘱托,没能保下那个孩子,让大隋杨家,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老妇人长叹着说道。

    “皇后何须自责,当时您也是自身难保,颠沛流离,又怎么有能力,能保得下那一对母子的平安,或许冥冥之中,那一对母子依然还活在世上,也未必不可能呀!”杨建业说道。

    “此话怎讲,你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吧!”身为曾经的大隋皇后,这老妇人也是一点就透的,马上就从杨建业的话中听出了玄机。

    “现在声名鹊起的大唐大酒楼的东家,即将迎娶大唐长乐公主的那位长安县男,建业刚刚与他有过一面之交,在他伸手端茶的时候,看到了他的手腕上,有淡红色的胎印印记,之后更是巧言的盘问一下他的身世,建业大胆的推测,这个现在叫周星星的人,有可能就是柳氏当年生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