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厨神在大唐 >

第82部分

中华厨神在大唐-第82部分

小说: 中华厨神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想到,他的父亲居然会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攻城,谁把我那逆子杀了,重重有赏。”薛万彻这一刻是真的动了杀意,死一个儿子,总比把薛家满门搭上去要强得多。

    两人毕竟是父子,薜仁贵并没有安排薛千丈守城,让他下去休息去了。

    击退了阿史那社尔后,苏定方带了五万兵马,赶到汉中去支援,薛万彻并没有料到,阿史那社尔会败的那么快,而且还那么彻底。

    等到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根本上就来不及了。

    苏定方带来的5万兵马,大多数都是原来的义勇军老兵。

    一个个的杀起来异常凶猛,浑不畏死,又是攻其不备,抄了薛万彻的后路。

    薛万彻的军心,在苏定方五五万兵马的冲撞下,顿时就乱了。

    薛仁贵抓住机会,打开了城门,五万兵马,几乎倾城而出。

    薛仁贵与薛万彻交上了手,两人打的你来我往,一时间难分胜负。

    但其实看似难分胜负,只是因为薛仁贵顾虑于,和他儿子薛千丈已经结拜为兄弟的关系,无法对薛万彻下死手。

    而薛万彻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对于薛仁贵是处处都不需要忍让。

    但一来薛仁贵力大无穷,且枪法通神,又占了年轻力壮之便。

    薛万彻想要完全压制薛仁贵,根本就不可能。

    打的时间一长,薛万彻就感觉受不了了,毕竟他的年纪在那里摆着,精力肯定不如年轻人那么旺盛。

    而且他一开始用力过猛,所以后续马上就乏力了。

    “薛伯父,对不起了。”薛仁贵看准一个机会。反手一枪,刺向了薜万彻的前胸。

    薛万彻大吃一惊,用力的往侧面一带,用银锤挡在了胸前。

    但薛仁贵的手中银枪,并没有刺向他的胸前,反而穿到了他的侧面,银抢一抖,枪身用力的击在了他的腰间。

    薛万彻,躲避不及整个人摔下了马,再要起身时,薛仁贵手中的银枪,枪尖已经对准了他的脖子。

    如果薛万彻不怕死的话,只要薛仁贵的银枪往前一送,就可以洞穿他的咽喉。

    可天下间又有几个人不怕死呢?一动也不敢动的薛万彻,就这样被薛仁贵给俘虏了。

    主将被俘虏后,军心大乱,加上益州军合计有10万兵马,薛万彻带来的5万兵马,在薛仁贵喊出的投降不杀中,大半都选择了投降,仅有少数的人突出了重围,逃了出去。

    益州军大胜之后,汉中城内欢声雷动。

    薛仁贵与芳定方商议之后,薛仁贵留守汉中。派出了姜兴霸和姜兴本,外加新结拜的十一弟薛千丈,一同前往利州,争取收降另一支5万的唐军。

    唐军20万兵马,兵败益州军之手,满朝震动,就连躲在深宫中的太上皇李世民,也被这个消息封得外焦里嫩。

    “看来朕还真是低估了这小子的本领啊!”李世民长长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

    “陛下,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周星星这孩子,会不会带兵打到长安来?”长孙皇后满怀忧虑的说道。

    “或许吧!如果承乾能给他时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大唐或许需要改姓周了。”李世民说道。

    “陛下!如果现在还是你在位的话,你会怎么做?你一定有办法应付这种情况的,是不是?”长孙皇后有些急切的说道。

    李承乾尽管有太多的不是,尽管长孙皇后对于李承乾这个儿子,心里也感到非常的失望,但李承乾毕竟还是她的儿子。

    所以长孙皇后依然还是很关心这个儿子的,他不希望他的这个儿子,最后死在了女婿周星星的手上,那样的话,她感觉到她自己会崩溃的。

    “如果这个忤逆子,没有带兵围攻皇宫,逼着朕退位的话,你以为今天这样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吗?所以这个事情是没有假如的可能。”李世民说道。

    “哼!乱吧!乱吧!或许天下大乱之后,朕还有复位的可能。”李世民心里想道。

    一个在高位上习惯了的人,是不愿意屈尊而下的活着的,哪怕那个人是他的亲生儿子。

    他的父皇,大唐开国高祖皇帝李渊,之所以那么早统驾崩而去,不也是因为憋屈和郁闷而死的吗?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非常的清楚。

    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哪里有什么父子亲情,更不要说兄弟情义了,对于这一点,李世民早已有了清醒的认识。

    李承乾能够逼宫,让自己退位,并杀死兄弟,其实李世民并没有怎么样去恨他,因为当年他也做过同样的事情。

    可是不恨归不恨,但如果能够有机会重新复位的话,李世民也绝对不会放弃任何的机会。

    只要朝中大乱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承乾的注意力,一定会从他的身上转移出去。

    那个时候就是他的机会,他相信,只要那些老将还在,他就仍然还有机会。

    这些事情,全部都只藏在他的心里,他并没有对长孙皇后说过。

    尽管他和长孙皇后的感情,无比的深厚。

    但女人在孩子和丈夫之间,如果要让他做出最后的选择,女人通常都会选择孩子。

    母性是一个女人与生俱来的,尽管儿子在怎么样的不孝顺,也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对儿子恨得起来的。

    而作为丈夫,尽管大多数的时间,陪在她身边的都是丈夫,但丈夫的地位,也是绝对无法取代儿女和父母的。

    有了苏定方,姜兴霸等七万援兵的加入,薛万备的五万人,哪里是益州兵的对手?

    再加上有薜千丈出面,薛万备最终也选择了投降。

征求意见() 


第一百五十四章:挺进江南() 


第一百五十五章:相对缓合() 
大唐江南的半壁江山,逐渐的落入了周星星的益州军掌控之中,这个时代的大唐,因为人口有限的原因,除了苏扬二州,徐州,秦淮河两岸和江浙等地,己经初步的得到了开发之化,后世之中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大部分地方,不仅人口十分稀少,而且还处于蛮荒之中。

    大唐土地宽广,人口不过三五千万,不足后世中的一个中等省份,除了汉中长安己经有了土地兼并的苗头之外,其它稍偏一点的地方,都是土地荒芜,长满了荒草,甚至路边的尸骨都无人掩埋。

    就是周星星在四川那边,也还没有完全的开发,很多肥沃的土地上也是长满荒草,无人耕种,荒草中,到处都是尸骨,人口少得可怜。

    尽管周星星掌控的地盘不小,但人口却也只有不只二百万户,不到千万人,还不如后世之中一个稍微发达一点的人口大市。

    不过江南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地理环境又是以丘陵地势为主,而且气候温暖,造就了江南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小山峰无数,又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可谓是易守难攻,而且容易发展起来。

    占领了江南之后,周星星又大力的发展造船业,打造水军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好长江天险,和大唐实现划江而治。

    这个时候的大唐,李承乾初登帝位,用的又是不光彩的手段,根基十分的不稳,又有西突厥和高句丽虎视眈眈,在数次和益州军交兵大败的情况下,一时之间也是对周星星的益州军毫无办法。

    周星星顶着益州王的头衔,既不称帝,也不立国,仍然奉大唐太宗皇帝为主,都却不承认李承乾的皇帝身份,对于李承乾用皇帝的名义下的圣旨,当然是从来都不听的了。

    一时间相安无事,大家都忙着低头发展实力,大唐忙着向北扩张实力,周星星也不能专心的发展,因为南方的岭南地区,还有更往南的安南地区,在看到大唐分裂之后,也开始变的不安份了起来,纷纷发动叛乱。

    周星星不动大唐,这不代表他会容忍安南这边的叛乱。

    安南本属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后来归降于汉帝,虽然中原王朝一直更替,但既便是三国大乱之时,安南也牢牢的控制在东吴的手中。

    虽然每一次叛乱,都会被极时的平叛,但安南每一次在中原王朝动荡之时,还是会十分的不安份。

    尽管安南声称是只服从大唐的管辖和统治,而不是什么叛乱,但周星星那里会管这么多,安南既然是左南方,那就绝对必须听他的,他肯定是不会让安南在后面不安份的。

    周星星命令薜仁贵和薜万彻一同南下,由周星星自己亲自统率,一支十万人的兵马,一路越过岭南,向安南前进,但有不肯向他投降的,一律斩杀,没有一个安定的后方,怎么发展江南,怎么和大唐对抗。

    苏定方被周星星委以重任,负责操练兵马,防范唐军的突然进攻,死守位剑南道,不让唐军寸进。

    而江南则交给了杨建业,杨红兵这些杨家的家将,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比杨红兵这些家将,还要让周星星放心。

    而且杨家的这些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杨建业的手中,还掌握着为数众多的还留在北方的杨家死士。

    而且周星星自己的产业,包括以前杨家的家业,交给杨建业也十分方便经营。

    李承乾稳住了皇位之后,展开了进一步的清洗,李世民的杨妃,以及蜀王李恪,首先被清洗,遭到了斩杀灭门,就是太上皇也选择了冷眼旁观,因为他也自身难保,又怎么有力量去保护一个妃子。

    一些和周星星有关系的人,比如程咬金,不得不冒险逃脱,踏上了逃亡之路,好在程咬金的面子大,交游广,很多人也卖了一些面子给他,追杀他的人不卖力,阻拦他的人放水,程咬全带着自己的府兵和家人,最终还算是顺利的逃出了陕西,进入了周星星统治下的益州。

    苏定方和薛仁贵等众人,其实是反对周星星带兵挂帅,扫荡南方的,但南方,特别是进入岭南之后,由于山高林密,未经开化,瘴气弥漫,周星星好歹是南方人,又有后世的经验,对于如何防止这些东西,应对南方的气候条件,还是有不少经验的。

    “郡王,安南那边虽然条件恶劣,但朝廷又不是没有对安南用过兵,而且既然郡王有办法应对,写出来交给领兵的将领的就可以了。”杨建业第一个反对着说道。

    “杨总管说的不错,郡王可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郡王的安王是最重要的事情,虽说安南不足为惧,但大家也是放心不下的,万一郡王要是有个闪失的话,让大家怎么办?我们这么多人可都是来投奔郡王,”苏定方也说道。

    苏定方的心里也非常清楚,凭着他的声望是无法压制住大家的,万一朝廷出动重兵全力攻打江南的话,如果他到时候指挥不动大家,任凭他苏定方再怎么历害,也是必败无疑的。

    反对的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劝着周星星,周星星也是没有再坚持,对于大家说出来的反对理由,周星星决得还是有那么一些道理的,身为首脑,一昧的想要去冒险,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下,也是十分不可取的。

    周星星驾不住大家的劝,自己也认真的想了一遍,觉得自己在江南坐镇指挥,的确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便只得同意了大家的建议。

    江南曾经是隋炀帝杨广最喜欢去的地方,为了方便他从长安到江南的出游,他不惜兴师动众的征了百万劳工,开挖出了几条大运河,往返于扬州到洛阳,杭州到燕京之间。

    李世民虽然迅速的平定了天下,江南的萧家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投降了大唐,但萧家的势力还在,杨家的力量也潜伏下来了许多。

    江南多的是崇山峻岭,又人烟稀少,大部分地方地是渺无人烟,想要藏身起来,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周星星却深知,南宋之后的江南,有多么的繁荣,人口更是迅速的暴涨。

    所以周星星选择了抢占江南,发展自己的力量,与大唐划江而治,进可攻,退可守。

    随着双方气氛的逐渐缓和了下来,新的大唐皇帝李承乾己经意识到了,必须尽快的抢夺军权,毕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一大批能征善战的老将,被李承乾驾空了手中的兵权,虽然一个个看似在品级上还都上升了一层,但却再也无法调动大军,而一批批由长孙无忌和侯君集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代替了昔日的老将,把控起了军权。

    这些年轻的将领,他们的能力和经验,或许不如那些老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效忠于新的皇帝,或者说是对长孙无忌和候君集,十分的忠心。容易掌控。

    太上皇李世民惊觉到了这一切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多了一些英雄迟暮的感想,却又为自己的儿子李承乾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