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印加帝国的覆灭 >

第26部分

印加帝国的覆灭-第26部分

小说: 印加帝国的覆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盒停放在坑旁,王宫祭司宣布开始为死去的国王祭祀。一位祭司将一只雄性驼羊杀死,放在供台上。然后,所有的祭司开始诵唱祭语。祭语诵唱完后,王宫护卫便将金盒缓慢小心地放入墓坑中,然后填土立碑。死者的亲戚们便跪下将头额贴在地面上放声大哭。

    仪式之后,大家便开始下山。等他们下到山下,情绪才刚刚平缓的人们又开始放声大哭起来。几十把牛角号又开始齐鸣,隆重的送葬队伍便在一片哭喊声中开始朝基多王宫那边走去。队伍一直回到了王宫广场,等王室人员都进到了王宫之后,人们才慢慢地散去。于是,至高无上的印加国王的葬礼也就这样地结束了。

    国王的遗体在内脏被取出后就被抬到了王宫祭室里,在查尔库奇马大祭司的监督下,由王宫里的匠人用水把尸体清洗干净,在温热的室内晾干,再用一些干燥性和脱水力很强的花草将遗体中的水分吸净,将遗体中难闻的气味分解散发,然后,在遗体内放入薄荷、奇贝奥和伊丘等多种植物和香科。这些植物和香科不但能吸收尸体渗出的体液,而且能够避免菌类繁殖和遗体变质。

    把死去的祖先用香料和特别的干草制成木乃伊,躺放在黄金制成的容器***奉在家中。这是印加人的一种普遍的风俗和习惯。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祖先不死,仍然在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深信人死之后灵魂尚存的迷信,所以,萨帕印加和坎帕克印加死后都要被制作成木乃依,而木乃依不但继续享有原来的土地所有权,而且晚上还要有女人陪着睡觉。

    为了使木乃伊显得活灵活现,形态如真,匠人们按照规定和要求把木乃伊的姿态制作成蹲势休息的安祥状态,在木乃伊外面裹有许多布匹或棉披风,用于吸收潮气,最后给国王穿上符合身份的寿衣,装入金棺。

    第二天一早,金棺被抬到王宫门前,牢牢地捆放在骆驼的驼峰上。几十个高大的骆驼和王宫护卫已列队等候在此。阿塔瓦尔帕王子和安娜公主等人来为护送金棺的曼科王子送行。阿塔瓦尔帕王子一边为十来岁的曼科王子擦着眼泪,一边让人把他抱起放在了高高的骆驼上,然后挥手送别。

    曼科王子的骆驼队虽然只有几十人,但闻讯赶来参加送行的嫔妃与奴仆却有近千人。他们一边跟随在骆驼队后面,一边放声地哭泣着,惊动了不少市民。所以,当护送国王遗体的驼队从市区狭窄的街道上一路走过时,后面跟随和送行的人便越来越多。护送的队伍走出市区,来到城外的河边时,送行的人已是人山人海。

    此时,已是中午时分,曼科王子为了赶路,不想让人们再这样跟随着,便让几个护卫守住小桥,不让后面的人们过河跟随。人们虽然没有再跟着护送队伍,可是,更悲惨的结局却是让人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有几个哭得死去活来的嫔妃突然从桥上跳进了河中。河水湍急,流速很快,当即就见那几个跳河的嫔妃贞女尖叫着,在急流中翻滚了几下,便不见影了。

    但这种惨剧非但没有吓住其他的嫔妃,反道象是对她们的一种呼唤和召示,紧接着,便见一群群贞女嫔妃相继鱼贯地跳入河水中,就象是在进行着一场跳水的比赛。在数百嫔妃贞女跳入河中之后,一些过去追随过大王的官员和奴仆也一边哭着嚎着,口里念叨着要跟随国王一起进入太阳宫的话语,一边也随着悲壮的嫔妃们一起跳入了河中。因为他们深信在他们死后能追随着印加大王一同进入光辉灿丽的太阳宫,并能继续和他们崇敬爱戴的印加大王在一起。

    离开基多之后,国王的遗体在年幼的曼科王子的护送下,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被驿站的驼队传接运送着。从北都基多到印加帝国的京城库斯科约为一千五百多公里,驼队一直沿着安第斯山山路中一路向南。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全长89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的三倍半,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但安第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着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组成,其间还有许多高原和洼地。有时,人们还在高原或洼地上走着,突然就要上到几千米高的峰顶,然后再从几千米的山顶急速下到高原山地。所以,尽管印加人在安第斯山中修有行军大道或是山间小路,但有时上山的石级却几乎呈垂直向上的坡度。让有恐高症的人不敢行走其间。可是,印加人却能负重或是牵着骆驼跨越一座座数千米高的山峰。这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在这样的山区和山中行走1500公里,可谓是路途坚艰而遥远。但沿途的驿官们还是以最快捷最高效的方式把国王的金棺运到京城库斯科。

    请关注张宝同的签约作品《诗意的情感》纪实著,精短散文、生活随笔和中短篇小说,正在上传《天堂悲歌》)

第五十五章。库斯科城() 
黄金帝国的覆灭(长篇小说)(上卷)《血色夕阳》张宝同

    在金棺快要送到南方印加京都库斯科城时,华斯卡尔王子早就得到了驿士送来的信息,带领着数千名王公贵族和京城显贵,出城二十多里迎接瓦伊纳·卡帕克大王的金棺。在他们的后面,数万市民相随而来,把宽敞的王室行军大道挤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当大王的金棺被一群几十头的骆驼队护送着从大路远方渐渐走近时,数百只牛角号齐声吹响起尖厉哀伤的悲鸣。华斯卡尔王子率众跪下,向瓦伊纳·卡帕克国王扑地磕拜。一时间,哭声四起,地动山摇。一直等驼队走到了王子的眼前,两位年轻的女子才把王子扶起。大家让开道路让驼队从身边走过,然后,王子才跟在驼队后面一步一步地朝着京城库斯科走去。

    库斯科的意思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位于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南段群山环抱的库斯科盆地中,它是一个庞大帝国的首都,是宫廷和主要贵族的居住地。关于库斯科,印第安人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神话传说,在很久以前,至高无上的始祖曼科·卡帕克和姐姐玛玛·奥克略两人遵照神的旨意,带着金杖,浪迹天涯。一天,他们来到了库斯科盆地,随便地将金杖往地上一插,却发现金杖突然无踪无影了,便指地为家,在此开始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建立起库斯科城。。

    作为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都城四周筑有四座古堡和严密的防御体系。这些古堡和围墙全用巨石垒砌。在库斯科市郊的群山中,还矗立着三座可以俯瞰全城的城堡和许多的瞭望塔,对保卫京城的安全,也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库斯科城区很大,人口众多,房子也很多很大。市区居民达四万之多,而在库斯科城周围五六十公里的区县里,共住着二十万左右的印第安人,其中有许多人来自于边远省分,身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走在街上就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些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遵守秩序,和蔼善良,彬彬有礼,显得无忧无虑。

    城中的瓦卡依·帕塔广场为城市的中心,从广场向四处幅射为东南西北四条狭长而规整的街道,垂直地通往城郊,与帝国四个方向的行军大道彼此连接。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城中流过,河岸两旁约近百公里的河堤边都铺着整齐的石块,而且每隔一段距离就架有同样宽度的石板桥。

    城中房屋片片鳞次栉比,大多数建筑物是用石头建成或者是用石块铺成的,其中王宫建筑最为醒目。每个君王生前都要为自己建造一座新宫,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些历代印加王宫都集中在瓦卡依·帕塔广场周围。这些王宫尽管算不上多么雄伟壮观,但占地很广,皆用石块砌成,而且磨饰精致,漆彩鲜美,大门是用彩色大理石制成,只是屋顶不用瓦片,而是用茅草铺盖的,但因为铺盖得法,看上去仍然十分地精致美观。

    从中心广场向外扩展,由王公贵族和京城名门的石砌建筑逐渐变为平民百姓的泥墙茅舍。不同的阶层等级森严贫富分明。

    最豪华的建筑物,无疑是为奉祀太阳神而修建的大庙。这座庙宇都是精工建造,并用金箔装饰,周围的花园和巨大的花坛也都闪烁着耀眼金光。但在城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却是碉堡,一般都建造在城市边沿那些坚固的岩石上。从碉堡塔顶放眼四望,可以看到一幅城外郊野的美妙景色:蔚蓝色的热带天空下,山岩突立、飞瀑直上,绿草茵茵,森林片片,一望无边的绿色一直延伸到远山之中。

    护送金棺和迎接金棺的队伍沿着行军大道进入市区,然后再顺着笔直的街道朝市中心的帕查库提中心广场缓缓地走去。约到中午时分,金棺才到达广场。

    此时,城中的神职人员和祭司们已将穿着盛装的历代印加帝王的木乃伊和诸神的金像一一地抬到广场中心位置的两旁,摆放在金光四射的金底御座上。

    在先王帕查库提的青铜雕像的俯视之下,追悼先王瓦伊纳·卡帕克大帝的祭祀活动开始了。祭司们把金棺打开,将瓦伊纳·卡帕克大帝的木乃伊抬出,放在一个金制御座上,与其他先王的木乃伊摆放在一起。一时间,数百个牛角号齐声吹响,成群的驼羊在祭司的祷告声中,被锋利的尖刀宰杀,倒成一片,血水横流,哀呜四起。

    这时,华斯卡尔王子带着王公贵族从十分拥护的广场一侧的人群中出现了。一时间,人们止住的哭泣,虔诚而恭敬地注视着王子朝着广场中心走去。

    华斯卡尔王子穿着一身黑服,带着刚刚从北方基多护送金棺赶到的曼科王子和其他数千名王室贵族走到了父王瓦伊纳·卡帕克大帝的木乃伊前跪地磕拜,顿时,号角齐呜,哭声大起。

    在数百名祭司们的祷告声中,神职人员在宰杀祭祀的驼羊身上洒上一种用玉米制作的啤酒,用火点燃,于是,广场上马上就弥漫起一股焦糊刺鼻的气味。等那些可怜的祭品被浓烈的火舌化为一堆火烬残灰时,整个祭祀仪式也就差不多结束了。神职人员便开始把先王们的木乃伊和众神的金像搬回科里坎查太阳神庙里,并依次地排列和摆放着。此时,华斯卡尔王子便带着众人跟着先王的木乃伊后面朝着太阳神庙走去。

    请关注张宝同的签约作品《诗意的情感》纪实著,精短散文、生活随笔和中短篇小说,正在上传《天堂悲歌》)

第五十六章。太阳神宫() 
黄金帝国的覆灭(长篇小说)(上卷)《血色夕阳》张宝同

    库斯科城里有许多太阳神庙,而科里坎查太阳神庙则是在朝东的一块圣地上建造起来的长70米,宽60米,呈长方形的建筑。不但是城内最大的宗教中心,同时也是王宫和祭司的府邸。整个庙宇用巨石砌成,并建有精致优美的祭台。大殿的四周墙壁上镶满着很厚很纯的金片。故神庙有金宫之称。正面的墙壁上是个绘有男子脸形,而周围环绕着光芒和火焰的太阳神纯金像。太阳神面朝东方,在受到初升的太阳光直接照射时,放射出万道金光。神像巨大,占据了神庙内两墙壁中间的整整一面内墙。无论在那座还是在其他神庙里,除了太阳神像以外,印卡人都没有自己或别人的其他偶像,因为他们只崇拜太阳神。

    关于这个太阳神像后来还出过一个典故,即“一夜天还没亮,就赌输了一个太阳。”说在西班牙人进到库斯科城时,通过抽签将这个太阳神金像分给了一名叫曼西奥·塞拉·德莱吉萨莫的军官。他是一名沉醉于各种赌博的大赌棍,在得到这座神像后,便用它来作赌注,结果一夜之间便把这座太阳神金像输掉了。

    太阳神像两旁是已故诸王的遗体。他们是太阳的儿子,依年代先后安放,遗体都经过防腐处理,宛如活人一般。遗体安放在金御椅上,金椅置于生前经常安放的厚金板上,面向臣民。只有瓦伊纳·卡帕克大帝与众不同,他从年少时起就表现出帝王的才气和美德,生前就当之无愧地被崇拜为神,因此作为太阳神最宠爱的儿子,位置优于其他人,遗体安放在太阳神像前,面对神像,而不是臣民。

    后来,在西班牙人进入库斯科之前,这些遗体连同其他许多财宝全由印加人隐藏起来,大部分迄今未能找到。1559年西班牙的波洛硕士发现了其中的五具,三具是国王,两具是王后。据当时的一位印第安人说,其中一位是印加第八代君王印卡·维拉科查,遗体上满头白发如雪,清楚地表明他寿命很长。第二位是伟大的图帕克·印卡·尤潘基,他是维拉科查的曾孙。第三位是瓦伊纳·卡帕克,他是印卡·尤潘基的儿子,印卡·维拉科查的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