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166部分

大宋有毒-第166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夹角越大火箭的散布范围就越窄,这个问题也得写入战后总结,做为一种新装备的使用经验传授下去。

    “大人不必自责,如此战绩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夏人恐怕是要真的撤军了,再攻下去只是徒劳。”

    蒋大郎可能很少听到领导主动认错,或者说他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错。从发射到结束不到一炷香时间,近千名悍卒死伤殆尽。

    如果这个效率还算低的话,多高算高呢?夏人恐怕也是小觑了这座城,连试探性进攻都没有,直接就派出了主力,想一鼓作气拿下。要是他们能耐心一些、谨慎一点,这场战斗指不定打成什么样呢。

    “撤军?刚进攻了一次就撤军?”洪涛对蒋大郎的判断很是不解,上万人跑了七八天时间才赶到,光搭建营寨就搭了一天多,打十分钟仗就撤了?对方这位将领的心也太宽了吧,难道不该想想其它办法吗?

    “此处夜晚滴水成冰,若是再有风雪侵袭,再想退就不好退了。一旦粮草耗尽,不用攻打就会自行溃败,到时候谁下令也没用。对方驮马数量不多,又没有牛羊跟随,加上来回路程五日是极限。现两日已过,除非大人的马蜂窝耗尽。”

    经过刚刚的交锋,蒋大郎已经把信心恢复满满,比原来还满。他算是想明白了,帅司大人会不会打仗无关紧要,只要火箭够用,就算让王大指挥夏人也是输。

    这根本就不是打仗,完全是大人欺负小孩。而且这个小孩还是远道而来,带的吃喝很不足。

    他以前在禁军里就干过后勤,打仗可能不太拿手,但这笔账还是会算的。不管宋军还是夏军都得吃饭,且饭量也相差无几。

    “……只能坚持几天却要劳师远征,还倾巢出动。大郎,敢不敢与本官打个赌,夏人这次不会撤。如本官输了就把西边的山坡与你屯田,你若输了呢?”

    听了蒋大郎的解释洪涛非但没醒悟,还执迷不悟起来,又要开赌。只是他的赌本有点无赖,此处目前还未划入大宋版图,就算全给蒋大郎他也没法开垦耕种,指不定哪天夏人又给占回去了呢。

    “末将不敢与大人相博……大人断夏人不退那必然就是不退。”蒋大郎也是宋人里比较油滑的,插上毛就是猴精。有了那么多听说和亲眼所见的教训,肯定不会上这个恶当。

    “你就不能像二郎一般豪爽些?”洪涛很气愤,这都什么人啊,居然不接招。

    “二郎已经输了一年军俸,大人还是饶了末将吧。”激将法也不管用了,蒋大郎打死也不应战。

    “那下面该如何应对?”洪涛没招了,不赌就不赌吧,夏人到底撤兵不撤兵自己也是猜的,说不定猜错了呢。

    之所以判断夏人不会撤兵,主要还是参考了梁道初的身份。他可是梁太后的侄子、夏国宰相的儿子。

    假如王安石的儿子在阵前生死不明,沈括有胆量试探一下就撤兵吗?要是事后证明王安石的儿子就在城中,那沈括的仕途基本就算完蛋了,王安石能恨他一辈子,得往死里整。

    宋人是人,夏人也是人,国情不同,可是人性都差不多。这位夏人将领不管是谁,要不就拖时间不带兵来,只要来了就得竭尽全力相救,不见到梁道初的人或者尸首不罢休。这样不管胜负,回去向梁家都能有个交代。

    “末将不知……是不是让二郎他们……”蒋大郎已经不敢再凭借已有的经验做出判断了,当战争一方发生重大变化时另一方也会跟着变,会变成什么样不是经验能判断。接下来就得见招拆招,或者直接出大招。

    “再看看吧,这是一个锻炼队伍的好机会。你看他们,是不是比刚才自如了一些?我们不能总依赖特种部队,以后到了山那边两军对垒是免不了的,搞不好还要攻城。你是他们的指挥,不如多传授他们一些战场上的知识,权当一次训练。”

    现在就发动雪崩击溃敌人吗?洪涛觉得还不到时候,最好的是歼灭战,实在不成才会选择击溃。目前好像还没到危急时刻,己方除了一些人吐得苦胆水都出来了,连个受伤的都没有,慌什么。

    让这些厢役见一见什么叫真正的残酷,经历一下生死转瞬,会比训练十年还管用。至于说为何要训练厢役而不是禁军,洪涛有自己的考量。

    厢役相对禁军而言确实战斗力要弱不少,可是也有优势。他们更听话、更容易控制。以目前的状况看,自己想要完全控制一支禁军几乎不可能。

297 夜战() 
刚杀了一些禁军军官皇帝就派监军来了,就算没有监军,苗魁的亲从官也不会完全听命于自己。

    但厢役就不一样了,在大宋朝臣眼中他们就是一群苦役,就算能打胜仗那也是会打仗的苦役,远远比不上禁军,至少听起来是这样的。

    让一位会打仗、能打仗的驸马带着一群可以打仗的苦役为朝廷效命,怎么琢磨也比让一位会打仗的驸马带着训练有素的禁军要安全的多。不能说他们会完全大撒把,肯定也不会太过关注。

    可是厢役能训练成禁军或者接近禁军的战斗力吗?洪涛觉得肯定不能。

    他们从选材那一刻起就远远低于禁军的标准,不能说全部是老弱病残,也比一群农夫强不了太多。基础差是天生的绝症,后天如何努力也难以反超。

    但洪涛并不需要太身强力壮的军队,冷兵器对拼不是自己的优势,就算可以控制禁军,和那些精通冷兵器战术的将领比起来自己也是个棒槌。

    用火器作战就不同了,听命令、守纪律比身体重要。在这方面厢役比禁军有优势,因为他们没那么傲气,每天能吃饱饭少干些苦活就会觉得很高兴,隔三差五再有点酒肉那简直就是天堂。要是能把军俸按期发下来并提高一些,他们就能认你当干爹。

    现在洪涛就要利用实战来提高厢役的纪律性,适应战场环境、练习胆量也是纪律性的一方面。

    什么时候他们能直面敌人的钢刀利箭没有命令不会擅自逃跑,什么时候自己就可以带着他们横扫北方大草原了。

    “末将遵命,这些贼配军遇到大人是三生修来的福气。”这次蒋大郎完全听明白了,帅司大人这是要把厢役当成禁军用。

    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有一样他能肯定,这些厢役时来运转了。只要能守住这座城,他们的待遇马上就会提高,高到一个他们都不敢想的地步。

    同样是当兵吃粮,而且一当就是一辈子,厢役的待遇非常低,仅仅就是个饿不死。而且他们的死亡率并不比禁军低,禁军是碰上大战才有伤亡,他们则是每天每时都有伤亡。

    在没有施工机械的古代,任何大工程都是用人命堆起来的,而这些工程通常都是由厢役来做,比如马尾城的修筑。

    如果换成别的将领,这千把人估计能剩多一半就不错。累死、病死、工伤、冻伤时刻都会要了他们的命,而得病几乎就等同于死亡了。

    要不忍饥挨饿外加受冻中悲惨的死去,或者吃饱喝足后在两军对垒时光荣的战死。在这两者中选择的话,蒋大郎想都不会想,必须是后者,想来那些厢役中的大部分人也会一样。

    况且跟着帅司大人打仗好像也没那么危险,又不是天天打,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享福,这笔账谁都算得过来。能不能不死?古人真没这么矫情,他们认命,能在注定的命运中稍稍好受一些就是最高追求。

    一直到夕阳西下夏人也没有撤退的迹象,反倒是在对面山坡上弄出了很大排场,又吹号又敲鼓的,像是在庆祝什么。

    但城里的蕃人士兵说了,那不是在庆祝,而是在给死去的族人招魂,让他们的灵魂能升天。

    为啥会这么大排场,还一波又一波的折腾,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族群太多,信仰的神还不太一样,只能各搞各的。

    “大人,夏人要拼命了。族中的僧人正在驱魔,通常这之后就是不死不休。”

    既然蕃人士兵懂这玩意,洪涛干脆就把蒋大郎的望远镜借给他用,让他继续观察对方的动向。也确实有了收获,晚饭还没吃完蕃人士兵就从角楼上跑下来,带回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

    “命这玩意是最软弱的,有刀用刀、没刀用木棍,最终没辙的人才会选择拼命。夏人黔驴技穷了,他们的命本官收下。走,上去看看。”

    拼命,这个词儿洪涛真不太感冒。在大海上每次遇到敌人都有拼命的,但谁先拼命谁就输了。

    这个词的隐喻就是无能,啥办法都没有又打不过对方时才会选择拿命拼。可惜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任何气势、勇气、大无畏都脆弱的很,轻轻一敲就碎一地。

    这次夏人并没有真拿脑袋和箭矢比硬度,他们还是想了办法的,也很有效。啥玩意呢?盾牌,不是一般的盾牌,而是一尺多厚的巨大盾车。

    什么招魂、驱魔都是夏人的诡计,他们利用这大半天的时间,偷偷用木料造出来很多厚门板。人藏在后面推着门板前进,以躲避那种喷着火、冒着烟的巨箭攻击。

    而且他们要夜战了,每块门板上都插着火把,排成了十多列纵队,慢慢向东侧城墙靠近。北城那边有山坡,推着门板上坡好像有点费劲,所以放弃了。

    “单数发射位撤下马蜂窝,换上霹雳弹和火油罐。别害怕,他们就算到了城墙下面也爬不上来,等聚集的人多一些再炸。都把脑袋藏好,不要探头探脑,听本官命令再点火。”

    厚门板能挡住火箭吗?确实能,夏人的将领一看就是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统帅,这么短时间就找出正确的应对办法了,应变能力不可谓不强。

    可惜他碰上了世界第一鸡贼洪涛,这位没事儿的时候还狡兔三窟呢,但凡有点危险能不辞辛劳的先挖一百个洞,为了保命真不怕累。

    霹雳弹就不介绍了,这玩意不太适合抛投,但点了火再顺着城墙滚下去还是比较给力的。即便是黑火药,但架不住装药多,再加上灰口铸铁外壳,炸起来的杀伤力也是杠杠的。

    火油罐就是个一尺多高的陶罐,带着两个耳朵,制作起来啥难度都没有,粗糙得蕃人都不愿意用。

    但它里面装着粘稠的液体,这东西是天煞庙里提炼混合油的残渣,可以用来继续提炼沥青,但都被洪涛调到了马尾城,有二百多罐。

    作用嘛,没啥特别的,扔下去沾到谁身上谁倒霉,只要点着火很难扑灭。好不容易弄灭了,别见明火,见火就着。要是蹭到皮肤上被点着,那恭喜你可以去植皮了,没有汽油、煤油、酒精,洗都洗不下去。

    等待是很熬人的,城外的噪杂声越来越近,夏人互相的吆喝声、壮胆的吼叫声已经声声入耳,可是攻击的命令还没传达。

    城墙上的很多厢役都开始浑身打摆子了,要不是那些儿童团和蕃兵手里都拿着可以连射的蝎子弩,肯定会有人精神崩溃逃开这种折磨。只要有一个人跑,后面就会跟着更多人,然后就是溃败。一支军队训练是否有素,抗压能力是关键指标。

    “咣当……咣当……”来了,城墙上接连传来了碰撞声,不是门板撞到了城墙,那玩意太重,距离城墙十多米的地面上都是冰,还有个斜坡,根本推不上来。这是木梯搭上城头的声音,夏人已经开始攀城了。

    “先扔火油罐再点霹雳弹,蝎子弩去木梯旁守候!”洪涛的命令终于说出了口,同时他自己也蹲着身体向几米外的城垛摸去,那里有一架木梯搭上了。

    “大人……大人……”蒋大郎觉得主将不应该轻易上阵,在后面扯着洪涛的裤腰不撒手。

    “嘶……你给我松开,拿着蝎子弩去找个梯子守着。别抬头,谁露头就射谁。咱这城墙上全是冰,他们拿着盾牌无法跨越,放下盾牌就给他来一下,屁危险都没有。”

    洪涛的裤腰带都快被蒋大郎拉断了,只好转身把自己的招数详细解释了一遍,重点强调如何阴人,没危险。

298 意料之外() 
“轰……轰……啊……”还没等洪涛就位墙外就传来了猛烈的爆炸声,第一波霹雳弹响了,除了巨响之外还夹在着人的惨叫。

    “我艹!这是……胳膊啊……”爆炸威力真不小,效果洪涛看不见,但耳朵已经嗡嗡叫了。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随着爆炸城头上下起了血雨,各种木片、烂肉、断肢劈头盖脸的砸下来,有一截胳膊直接砸在了洪涛的头盔上,上面还有一片镶着铜钉的护腕呢。看样子质量不错,胳膊都炸断了它愣没事儿。

    “别躲,继续扔第二波……”和洪涛有同样遭遇不在少数,很多厢役又开始吐了,或者本能的想远离这些残肢断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