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191部分

大宋有毒-第191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选择,那就是直接冲锋。

    不再管什么轻骑重骑,要用尸体填平这一百多米的带刺路面。他们坚信只要进入肉搏距离,那些老鼠般藏在地下的家伙必须成为自己的刀下鬼。

    至于说那种威力巨大的弩箭,夏人也看明白了。它们是厉害,但发射频率太低,冲锋的话顶多再挨上一轮,不冲反倒更危险。

    “宸娘,快来看,要放花了。”洪涛依旧藏在箱板后面观察,见到西夏骑兵发起了决死冲锋,兴奋的拳头都攥了起来。

    这才是新军战术的最终目的,如果这些轻骑兵就是不冲锋,新军拿他们还真没啥好办法。想靠攻城弩一点点消耗,那得打到什么时候啊。

    一百多米的距离对于轻骑兵来讲确实很近,饶了一个圈子之后,两侧的西夏骑兵分别变成了五列纵队,相距十多米的样子,就像是两把大铡刀,向着中间的箱车阵地呼啸而来。

    刚开始只是遭到了钢板弩的射击,这些弩箭别看小但力道十足,穿不穿甲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挨上就会直没到箭羽。

    最可怕的是那些缩在地下的家伙根本就不射人,而是射马。相对人体而言战马的面积好像更大,这样一来,前面倒下的战马就会阻挡后面骑兵的冲锋线路。

    但夏人不愧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并没有被前面这些障碍阻挡住,只是稍稍把五列纵队变了变,每列队伍都成了个斜面。这样就算前面的战马倒毙,也不会影响后面同伴的速度。

    “怪不得北宋骑兵也打不过人家呢,看这素质,已经到了人马合一的地步了。可惜啊,这么好的兵全要不明不白的死去。落后就得挨打,宸娘,这句话不陌生吧?”

    西夏骑兵的临场应变不可谓不精彩,确实也起到了不影响冲锋的作用。地面上那些铁蒺藜总有被踩光的时候,付出这些代价应该来说是值得的。

    但看在洪涛眼中,他们不变阵型可能还死的慢一点,王大那群孩子不光比自己胆子大,还比自己坏。

    这是在故意勾引西夏军骑兵变阵,然后好发挥火箭的散射效果。谁也别挡着谁,确保人人都有死亡的机会。

    “假若朝廷让官人当宰相,用三年时间训练十万新军,岂不是没有夏人和辽人的活路了。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何官家就不知道呢?”

    宸娘听过好多次这句话,当然记得。她在马尾城也见过火箭齐射的威力,步兵躲不开、骑兵更躲不开,跑的越快死的也越快。

340 初战告捷() 
火箭没有发射间歇,只要新军乐意,每名骑兵分三支官人也不会吝啬的。那些箱车里除了罐头之外,几乎全是各种弩箭还有霹雳弹和火油弹,足够分的。

    而且还不用担心以后,马尾城的后勤箱车队很快就要到乌鞘岭。用不了几天新军又会装满了武器继续出发,战斗力依旧这么强,丝毫不带打折扣的。

    “有些事等你大一大再听,现在不用想那么多,更不要在外人面前说起。好了,看放花吧。”宸娘这个问题提得太尖锐了,别说她还是一个孩子,就算是成年人问,自己一句半句也讲不清楚。

    此时散弹坑和壕沟上面又多了一层长管子状的东西,洪涛赶紧把事先准备好的湿布巾拿起来,自己捂一个,宸娘捂一个。

    “呜呜呜……嗷嗷嗷……嗖嗖嗖……吱吱吱……”就在西夏骑兵以为同伴没有白死时,几十米外的地面上突然绽放出无数朵白花,然后就是漫天遍野的尖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几千骑高速冲锋的队伍就像是浪花碰上了水坝,再如何怒吼也前进不了分毫,全都拍碎在跟前,再和来时一般迅速的退了回去。

    但浪花可以带走绝大部分同伴,西夏骑兵却没这个本事,转瞬间就有一半的队伍躺倒在绵延了百米的一条横线上,距离散兵坑最近的不足三十米。

    在这条线背后,几乎上百米之内都很难见到活人和活马。最远的倒霉蛋在三百多米外照样被一杆巨大的标枪扎穿了肚子,整个人都倒飞了出去,摔在地上还张着嘴瞪着眼,到死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全是不甘。

    这一切并没就此停止,大大小小的巨弩依旧从白色烟雾后面冒着红火苗飞了出来,碰上人人死、碰上马马亡。密集程度几乎和下冰雹一般,躲是躲不过,只能祈求佛祖保佑了。

    “嘀嘀嘀……哒哒哒”几分钟之后车阵中又响起了怪异的铜号声,声音不太大但穿透力真强,远在一里之外城楼上的梁乙逋都听得真真切切,一个节奏都不会丢。

    梁乙逋已经好久没闭上嘴了,都看傻了。三千铁骑啊,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从出发到现在不到一炷香时间已经死的七七八八。剩下的都在策马狂奔,方向不一而足,共同点只有一个,全是往远离那两道烟墙的方向跑。

    什么马力、什么命令,根本就顾不上了。就算这些骑兵最终清醒过来,他们的战马估计也都跑废了,能不跑死就是幸运。

    “这是魔鬼,来自大山的魔鬼!老衲要回寺中为全城祈福,刺史大人不妨派人去东都求援……”相较起来老和尚倒是没那么惊讶,虽然脸上的肌肉也在不停抽搐,但听其话语理智满满。

    这是在提醒梁乙逋,别玩野战啦,真打不过,还是赶紧缩回城内死守吧,顺便再派人去兴庆府送信,不管来不来援兵,该干的工作必须干完。

    “对对对,大师说的对,本官这就……快吹号唤仁镇守回来,派出十骑、不,三十骑,速速去东都求援!”

    梁乙逋听懂了,再也顾不上应有的气度,几乎用最大的声音把命令一个个字喊了出来,然后双手戳在城墙上,愣愣的看着那座已经被白雾遮蔽的车城发呆。

    其实不用梁乙逋吹响撤兵的号角,城外的副镇守就已经在往回撤了。这个仗打的真没法说,做为主将的他跟着中军刚刚踏上护城河的吊桥,远处就升起了阵阵白雾,还伴随着鬼哭狼嚎,然后自己的精锐骑兵就完蛋了。

    敌人干啥了他没看见、敌人用的什么武器也没看见、自己还剩多少骑兵更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赶紧把刚刚出城的步兵再撤回去。

    既然人家对阵骑兵如此容易,想来对付步兵也不会太吃力,此时还凑过去挨揍显然不是明智之选。就算要进攻也得搞明白几个不知道和没看见,有了应对之策再说。

    四散奔逃的骑兵不用担心,敌人并没有围城,显然也不打算围城,南门不能进还有东西北三个城门。

    但他对能回来多少骑兵已经不抱希望了,这些铁骑都是附近几个大部落的精华,一次冲锋就差点被打干净,还回来做什么?

    如果自己遇到此种情况,第一选择也不是回城,而是赶紧回部落报信,免得自己的部族再遭受更大损失。

    和国家比起来,部族才是组成西夏的基本单元。国家没了可以再建,部族没了会沦为别人的奴隶,不管走到哪儿都会受尽欺凌。

    “哎,讹力命,这招儿挺好用啊,算你一份功劳。以后再接再厉,有这样的点子直接和我讲,别和蒋指挥费吐沫,他除了会杀人啥也不懂。”

    此时洪涛已经从箱车里站了起来,两边啥也看不见了,甚至南北两面也被飘散的烟雾笼罩。敌人也都退了,再缩在箱车里有些不像话。

    如此多的烟雾怎么能知道敌人何时退却呢?请往箱车阵的中间看。那里不知啥时候搭起了一座又瘦又高的木塔,足足有二十多米高。

    两个特种兵坐在上面,一个拿着望远镜四下巡视,一个举着两面小旗发送消息。发射火箭的烟雾再大也不可能把营地全笼罩住,何时该停止射击、外面敌人有何动向,都是他们俩居高临下亲眼所见,应该不会有错。

    这个办法是讹力命想出来的,在马尾城训练新兵时,洪涛就对火箭发射之后产生的大量烟雾比较忌惮。

    这玩意一多就啥也看不见了,先不说命中率问题,反正火箭也是覆盖射击,瞄不瞄效果差不多。但多发射一轮就是上万枚箭矢,太浪费了,怎么能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呢?

    正好王大头把攻城弩送来,组装的时候讹力命看见了,他悄悄和蒋二郎提起了用攻城弩底座搭瞭望塔的主意,但当时就被否了。

    在蒋二郎眼里,攻城弩显然比瞭望塔重要,至于说多射一轮少射一轮的浪费问题他根本不关心,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好在讹力命不是个死心眼,他还指望多立功好多换点土地呢。见到蒋二郎不采纳,干脆又和王大提起了此事。

    结果自然是传到了洪涛耳朵里,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被正式采纳。现在看起来,洪涛还是比较明智的,这玩意确实管用。

341 按部就班() 
“……大人,我们后面只有少量牧民骑兵,还未集结就被打散了,目前还未发现西夏援军的影子。”蒋二郎来的比较是时候,刚好听见了洪涛对自己的评价,然后也不要脸了,干脆就当没听见。

    “看样子凉州城内也没有太多兵力,他们的主力应该都去和董毡较劲儿了。本官再给你一百人,守住乌鞘岭我们就可以进退自如,万万不可有失。”

    来之前讹力命就对凉州城的兵力做了一个大概分析,结果是不会超过两万。最近的援军就在济桑城,通过截获的西夏信件看,济桑城的兵力好像也去支援卓啰城了,那这周围百里之内就不该再有大批西夏军队驻守。

    “还是大人留着吧,乌鞘岭人多了反倒是麻烦。末将留了八十人在上面,其余的兵力以百人为一队,都在驿道两侧十里左右活动。凉州附近还是真富裕,三个部落营地就有上千匹好马,能驱赶的都已经向乌鞘岭关隘南边驱赶,不能驱赶的尽量杀死。现在末将的手下人没杀死多少,倒成了屠户,杀羊杀牛杀马杀到手软。”

    蒋二郎不打算要这些新军士兵,就算会骑马也不要。不是一个系统无法配合,带着他们反倒成了累赘。

    “这样也好,再坚持几个时辰,本官争取太黑之前拿下凉州城,是烧是守还要看苗魁的车队能否及时赶来。”洪涛也不强迫,蒋二郎不是那种死要面子不要命的人,他说够了就是够了。

    “王大,吹号,开始攻城!”说干就干,新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打仗不费力气,像这种短时间的接触战根本不用休息,甚至都不需要吃饭的时间。

    谁饿了背包里有口粮,自己吃自己的。反正每个人都有定量,先吃光了要不就饿着,要不就受罚之后得到额外份量。

    基本上没人会因此而受罚,这些口粮含油量很大,平时能吃五碗小米饭和半锅熬菜,但压缩饼干和罐头一份就饱,还特别顶时候。

    新军如何攻城呢?特别简单,就是抬着攻城弩往护城河边凑。城头上射箭不怕,攻城弩前面自带弩盾,一寸厚的木板,夏人的弓弩根本射不透。

    但攻城弩要是到了三百米射程之内,扔出去的玩意就不是盾牌、甲胄能抵挡的了。

    火油罐集中扔到了城门上,再来一颗霹雳弹,别说城门只是用铁箍加固的木头,就算它是铁的也会被混合油烧软,然后被自身重量压垮。还别打算泼水救火,混合油不怕水,照烧不误。

    等城门洞里燃起大火之后,攻城弩就把火油罐和霹雳弹扔上了城门楼。一刻钟之后,瓮城的城楼已经从下到上的烧成了大火把,热浪和烟雾迫使守军不得不远离附近的城墙。

    待吊桥的机构也被烧坏,呼啦啦的倒下来之后,新军士兵们才不紧不慢的推着一辆箱板横放在车顶的箱车走过了护城河。有零星箭矢能射过来,也会被箱板弹开。

    箱车一直被推到了瓮城和主城的交界处,新军士兵躲在箱板下面开始了土工作业。凿子、锤子、锄头一顿刨。

    先把坚硬的岩石凿出一个小洞,然后塞进去一根手腕粗细的长筒,点燃药捻之后推着箱车就跑,躲在瓮城侧面。

    不久之后城墙下面也爆发出一团烟尘,伴随着沉闷的响声,附近的城墙有些震动,那个小洞变成了水缸大小的圆洞。

    敌人在凿城!西夏守军很清楚,可惜他们也没辙。想用守城器械对付这辆箱车基本没可能,附近的城头和城墙都燃起了大火,有不要命的披着湿透的牛皮往里冲。

    但这次的火焰和往常不同,它们不光温度高,还带吸附性,粘在哪儿哪儿就着火。短时间的火焰可以抗住也不成,火焰中还有浓浓的烟雾,吸上几口就能把人熏晕,跑都跑不掉。

    此时新军士兵又推着箱车凑了过去,从车上抬下一个大号的霹雳弹,塞进缺口之后点燃药捻。这回他们不是躲在瓮城旁边了,而是推着箱车跑过了吊桥,有多快跑多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