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213部分

大宋有毒-第213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

    洪涛已经不生气了,不仅同意王厚到军中窥探自己的虚实,还允许他记录,想记啥就记啥,越详细越好。假如他回去能说服神宗皇帝也照猫画虎的改编几支禁军,自己乐意把王大她们拆散派过去当教官。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朝臣们绝对不会同意皇帝再把手伸进军队中去,有自己这么一个代理人就够麻烦的了。

    现在他们正在千方百计的打算搞垮自己,否则拿下凉州这么大功劳,怎么会好几个月都没见到升官发财的旨意呢。

    留给王厚实习和记录的时间不多,九月初,突然从西边来了大队兵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刚开始王厚以为是西夏军队打过来了,想带着本军进入凉州城帮驸马一起守城。可是看到新军都没啥反应之后,也只能硬着头皮待在城外的营地中,看着远处的烟尘鞋底都快被汗浸湿了。

    “王兄此次来凉州探望,本官有些话比较尖刻,还望海涵。过了今晚本官就要率队西征,凉州城交由苗指挥使镇守,此时一别再相见恐要以年计算。不管朝廷与西夏如何谈都请转告老大人凉州不可丢,切记切记!”

    这一晚洪涛就在新城里设宴款待了王厚,也算是个告别宴。陪同的除了新军里的几位将官外,还有从湟州刚来的苗魁和一位蕃人打扮的中年汉子。

    他叫次仁贡多,是溪罗撒的亲弟弟,但不是一奶同胞。蕃人的家族和党项人差不多,各种联姻,辈份特关系别乱。

    不管乱不乱吧,次仁贡多确实是溪罗撒的亲弟弟,从通川堡那会儿就跟在溪罗撒身边,算是得力帮手之一,也是命大的之一。溪罗撒还有两个弟弟都被火箭射死了,对于这件事儿他真没啥怨恨,从哪儿以后就没提起过。

    次仁贡多就是溪罗撒派来的援军,带着六千青塘骑兵,准备和帅司大人一起西征。再多的兵马他也能派出来,甚至亲自统兵来都成,但被洪涛拒绝了。

    青塘目前已经被溪罗撒完全把控,这还得拜蒋二郎的特种兵比较给力。他们正面作战不太顶用,但搞暗杀和突袭是一门灵。

    首先遭了蒋二郎毒手的就是董毡的亲儿子欺丁,他被人射死在行军途中。为了这次伏击蒋二郎和手下十多个人光爬悬崖就爬了两天,又在寒冷的高原上潜伏了三天,才等来了欺丁的队伍。

    一击得手之后马上顺着绳索爬下悬崖,想砍都砍不到,绳索的顶端不在悬崖上,离着还有十多米呢。对方除了扔几块石头之外毫无办法,眼睁睁目送这些穿着一身草的家伙消失在悬崖中间的云层里。

    欺丁刚死没几天,两个董毡母亲的族群首领又被人下毒毒死了,但他们除了喝水之外没碰过任何东西,是不是中毒族里的神棍都说不清。

    这三个人一死,反对溪罗撒的势力基本就土崩瓦解了。继承人没了,说起来溪罗撒的血统还真就最接近王位。

    领头人也没了,倒向溪罗撒的部族越来越多,因为他能给部族带来铁具、粮食和更好的收入,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但蒋二郎可不这么认为,他打着帅司大人的名义建议溪罗撒别停手,先召开一个部族会议,然后在会议中当着一群部族首领的面儿把比较不靠谱的几个首领全诛杀!再派兵缴了对方的族群,人口、牲口和牧场,都奖励给最先支持的族群,这样才能坐稳位置。

    溪罗撒让蒋二郎给骗了,以为真是帅司大人的叮嘱,那还等什么,这一下就杀了八个部族首领,同时也灭了八个部族。

    当洪涛听说了这件事儿之后,心里把蒋二郎八辈祖宗都问候了一个遍。合算坏主意都是自己出的,万一以后溪罗撒统治不下去了,也得怪自己当初的建议太馊呗。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埋怨也没用,还得鼓励,说杀的对,别有什么心理负担。以后只要真能给大家带来好处,具体死了几个人、灭了几个族不会有人记得。

    光说还不成,还得告诉苗魁开放湟州和青塘的边界,让青塘商队可以到湟州采购粮食农具啥的。顺便再处理给他们一些禁军淘汰下来的兵甲利器,算是替溪罗撒吹牛逼背书。

    占了帅司大人这么多便宜,想白拿是不太可能的,早晚得付出代价。溪罗撒的代价来的比较快,这不,蒋二郎又拿出一份东西。这回真是帅司大人写的,字迹溪罗撒认识,大宋没有第二家,如假包换。

    内容很简单,溪罗撒出兵,一部分跟着新军西征,一部分留在湟州和甘州之间保护通路,粮草还得自己负担。

    好处呢?好处就是湟州工坊可以提供一部分火箭给溪罗撒,让他自己去训练青塘新军,啥时候觉得训练好了,啥时候就出兵西征。

379 大人,你面露凶兆!() 
在吐蕃这个国家里唃廝罗只是个分支,主要势力范围在河湟地区。在它的南边、西边还有不少吐蕃族群也都各自称王互不统属。

    溪罗撒做为一个有野心的首领,肯定不会满足于只占据河湟恢复当年唃廝罗的盛况。人都是这样,完成了一个目标眼光就会看向远方,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

    洪涛不打算让他把眼光看向身边的大宋,也不想让唃廝罗一族往北发展,河西走廊必须由大宋控制。

    但总不能就让溪罗撒老老实实在青塘窝着,别说他和自己只是合作关系,就算自己是他亲爹也无法泯灭人的天性。

    既然管不住索性就别管,古人不是常说堵不如疏嘛。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给他找点事儿干,比如说一统吐蕃各族,重现吐蕃王朝盛况。估计他就没功夫去琢磨别的了,老老实实在青藏高原这片折腾吧。

    难道说青藏高原对大宋不重要吗?这得看和谁比。如果和辽国、西域地区比起来它确实不太重要。首先就是海拔高度,这么高的地方,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根本不适合耕种。

    就算大宋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里打下来,如何管理呢?还得交给当地的族群首领。与其这样,不如就让一个相对比较听话的吐蕃人管理。

    只要他不称帝,大宋和吐蕃就这么互相依存挺好。什么时候把北面、西边的麻烦解决了,什么时候再琢磨到底有没有能力完全消化这片高原。

    其实到了那个时候,比这里更有战略价值的地方更多,比如高丽、云贵、交趾乃至东南亚,真没必要和这片高原较劲儿。

    留着它作为一个属国不碍事也不太麻烦,只要把周围地区经营好,它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儿。

    溪罗撒对这个提议一百个同意,只要有了湟州的火箭,他的军队分分钟能跨国青海湖西进,各族归一真不比去抢别人的草场吃亏。想一想吐蕃各族在自己手里再次完成了统一,睡着觉都能笑醒。

    至于说那位帅司大人想干什么,溪罗撒干脆就不猜了,猜了也是白猜,没一次能猜对的。比如这次打算亲自带兵出征,结果蒋二郎说帅司大人不让,派个副手去就够了。

    还特意提醒自己,青塘王这个座位依旧不稳,啥时候得到大宋赐封了啥时候再琢磨别的,现在赶紧上表大宋朝廷,多说好话,姿态放低。

    王厚是为数不多没和驸马吱吱歪歪蕃人不可靠的宋代官员之一,在这方面他应该是洪涛的前辈。王韶当年在熙河开边时就和蕃人处理好了关系,拉拢了一批打击了一批,这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光靠宋朝兵马,累死也拿不回河湟地区。

    “这些青塘兵善于锦上添花,不可过于倚重。且吐蕃、回鹘、羌人之间世代联姻,不可轻视。”

    不反对是不反对,该提出来的建议依旧要提,王厚特意在宴会之后找到驸马,就他所了解的蕃人秉性详述了起来。

    洪涛也没反对,还让宸娘拿着小本子重点记录。这都是经验之谈,是别人拿命总结出来的,不管对不对也得尊重。

    这一聊就是大半夜,当两人分手时东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一种青黑色,新军士兵们也有起床拔营的了。

    “此去甘州路途遥远,还望王兄多多保重。”两人就在营门口拱手道别,王厚也没什么太多的不舍之情,这种生离死别他见惯了。

    “老大人血脉不太通畅,要少喝酒少动怒。家中如果有人陪伴,可经常去河边垂钓以修身养性。朝中之事不可为就任它去吧,留着大好性命在将来总有用上的时候,不要急于一时。”

    洪涛倒是比较絮叨,他对王韶的身体比较担忧。那个老头脾气有点爆,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磨砺已经好了很多,但面对那些让自己都忍不住发火的事儿恐怕依旧忍不住。如果他死了,对大宋朝和自己来讲都是个损失。

    政客一抓一大把,没了王安石还有孙安石、周安石,少了司马光还有膀胱,但像王韶这样有手段、有经验、又有一腔热血的官员真不多。

    洪涛带着新军和青塘兵走了,王厚却没有马上离开,他还想多看看石灰的使用方法。别人会是别人的,如果能自己也会,就能让皇帝更容易相信。

    这种东西看着不起眼,但真要能大量使用,不仅能让大宋的边防更加巩固,还可以减少很多劳动成本,确实很神奇。

    五天之后又一支兵马从乌鞘岭方向疾驰了过来,带队的居然是秦凤路都总管走马承受公事王中正,手里还拿着枢密院的旨意,点名要见湟州经略安抚使王诜。

    “帅司大人已带队西征,出发半旬有余。”凉州守将苗魁对这位本来就没什么好感,经过湟州全境封锁一事干脆就是看不上他了。

    对于这种专门给领军作战将领背后使绊子的人,不光苗魁,连湟州禁军都撇嘴。谁不是爹生妈养的,老子前线豁了命的和敌人作战,你他娘的背后捅刀子,什么玩意!

    帅司大人做事是霸道了点,手段也狠毒了些,但在一致对外的问题上很有边军气质,很男子汉。再不是东西,也比这种吃里扒外的没卵子货色强百倍!

    “谁让他出征了!快快追回,朝廷旨意到!”王中正这个气啊,脸都绿了。本来以为等到了朝廷正式公文,这位搅屎棍子就该滚蛋了,可是居然找不到传达的人,这哪儿能忍啊。

    “王大人稍安勿躁,王诜确实率队出征了,连本官也没见到,好像也没交待要去往何处。此地乃是敌境,茫茫山川让苗指挥如何追赶?本官觉得大人脸色很不好看,是不是先休息休息再从长计议?”

    追?往哪儿追,这里是茫茫戈壁和草原,总不能沿着驿道一直追到甘州去,那不是给敌人送人头呢。

    但这话苗魁不好说,有点故意为难的意思,王厚干脆帮着说了。最后一句还真不是客套,王中正的脸色确实很难看,灰蒙蒙的透着一股子黑气。

    “敌境……那可如何是好?”面对王厚这个正牌的悍将,王中正也不再板着脸装大个。确实,敌境这个词儿提醒了他。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半年多以来自己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直线下降,身体也越来越虚,好多事儿前脚想着几分钟之后就忘了。

    “王大人也是领过兵的,此时应是无法让驸马得知,只能等他的信使抵达凉州之后再想办法。”

    其实王厚心里明白,想通知王诜还是有办法的,只要去找附近游弋的青塘兵即可。他们找不到驸马却可以找到次仁贡多,基本也就算找到了驸马王诜。

    但这个办法他没告诉王中正,这个家伙手里拿着的枢密院文书里肯定没写啥好事儿,搞不好就是让王诜按兵不动的命令。

    从内心讲王厚很希望大宋朝廷一鼓作气把西夏打趴下,哪怕和辽国有些摩擦也在所不惜。这样做看上去有点冒险,其实对大宋最有利。

    留着苟延残喘的西夏终归是个祸害,它为了自身的利益会玩了命的在大宋和辽国之间捣乱,算一算这几十年用兵的钱粮数量和死伤人口,就应该明白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可是这种事儿真轮不到他这个职位做主,所以宁可装傻充愣也不想让王中正找到驸马王诜。

    只要有这位行事古怪果敢的驸马带着兵在外面转悠,西夏就没法和大宋朝廷完成和谈。总不能一边挨揍一边认输吧,那样的话就算大宋朝廷再怂也会忍不住要扑上去咬一口的。

380 恶人还需恶人磨() 
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王中正也没了脾气,他自己不敢带着卫队深入敌境去追赶王诜,只好原路返回湟州,等着新军的信使返回凉州城再说。

    但他的身体等不及了,可能是这一路奔波劳累过度,也可能是这件事儿太窝囊气的,反正还没抵达马尾城就病倒了,一病不起,任湟州的郎中如何用药都不见效果。

    和他病情相同的还有随身幕僚童贯,就在王中正病倒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