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244部分

大宋有毒-第244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说官人会说他们的话你还不信,看到了吧?”经过这番指点,王大好像也看明白了下面的阵营,同时还没忘赞美一下自己养父的博学。

    “这个西迪倒还有点良心,不枉官人好吃好喝养着。这头老骡子太碍事,干脆让孩儿给他下点药,只剩下笨公牛就好办了。”王二并没怀疑洪涛能听懂犹太人的话,而是开始琢磨该如何驱使这群人。

    既然官人说犹太人留着有用那就必须有用,但怎么用还得自己想办法,不能总指望官人手把手的教。而她的办法总是那么见不得人,骨子就透着浓浓的毒性。

    “先不急,看一看再说,就算下手也轮不到你。”洪涛没说成也没说不成,假如这头老骡子真的要阻止族人为自己效力,王二的办法也不是不能用。

    “就是,宸娘也不是小孩子,你这个当二姐的该教她点防身的本事了。”

    王大又把天给聊死了,洪涛既不能说这些阴损招数是错,又无法鼓励王二去教授宸娘,干脆还是走吧,回屋等着听西迪有什么好办法。

    这一等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宸娘和西迪是端着饭一起回来的,托盘上还放着一卷很有特色的纸张,羊皮纸,上面写满了歪歪曲曲的汉字。

    合算西迪把工作报告当成了她练汉字的习题,这个主意别问又是宸娘出的,还得手把手教,否则以西迪的汉语水平真做不到满篇没有错别字。

    不管字体如何不看入目,洪涛都是可以读下去的,因为他的毛笔字也比西迪强不了多少,至今为止除非特别必要,他都不敢自己动笔给朝廷写奏章,全部都由莲儿、紫菊或者宸娘代劳。

    “个人所得税!”这一读不要紧,洪涛就入迷了,饭都吃完了但忘了吃菜。

    洋洋洒洒四五千字,内容只有一个,改变税制。从按照人头收税改成按照收入征税,挣得多就交的多,不光交的多税率还会上浮,与后世的累进税率如出一辙。

    这样一来就不怕有人炒高地价和房价了,炒吧,卖得越贵政府的收入就越高。价格涨到一定程度之后税率就会跟着上扬,最终一算,交完税不光没赚头还得赔钱,也就没人再去玩命炒了。

433 奸商的见识() 
要是真能实施这套办法,不光会在地价、房价上起作用,还能用它调控未来有可能被炒高的粮价。为甚不用行政命令呢?那样不是更快更效率吗?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行政命令只适合计划经济,一旦进入市场经济,就得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官府不过是市场经济里的一员,也是博弈的一方,不能随意更改事先约定好的条件。

    习惯用行政命令干预市场,只能说明这个官府水平太次,根本博弈不过其他人,玩不过还不认输也不学习,干脆耍赖。

    这就像四个人玩麻将,玩之前说的随便胡,但当别人胡了一把之后,你突然说不给钱,因为规矩改了,只许自摸。等到人家自摸了,你肯定还有说法,反正就是不想给钱。

    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坚持陪你玩的只有一个原因,躲不开你,但凡能躲的早拿着钱找别人玩去了。其实剩下这些躲不开的人根本不用玩,你直接把他们钱拿走他们也没辙,但你还非得费道手续,为的就是和外人说,我不是抢钱,我是靠本事赢的。

    洪涛不打算玩牌还耍赖,愿赌服输,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所以他必须多弄几种经济调控手段以备不时之需,只要大部分人有地种、买得起粮食,在这个年代就不会出什么大纰漏。

    古人对生活的要求比后世低多了,这是个绝佳的经济调控手段。但有一样,这份材料里并没有详细说明该如何实际操作新的税法,前面说得挺热闹,后面却一笔带过。

    “你是想拿这个要挟本官?难道宸娘没有和你说明本官的脾气?哪怕立刻辞官不做我也不会受任何人的要挟。最好死了这条心,老老实实给本官效力。本官对于有用的人向来大方,宸娘又是本官的养女,让她成为一个小王国的女王也不是不能商量。去把这份东西补充详细再拿给本官看,未来还会不会有犹大国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报告很快扔在了西迪的脚前,洪涛猜到了她的企图。这些犹太奸商都死到临头了居然还不忘了讨价还价,真是奸到骨子里去了。

    但这次他们必须要失望了,任何奸商也扛不住暴力。洪涛不打算惯着他们从现在起就和自己讲条件,先把救命之恩报了,老老实实当几年顺民再聊以后的事儿。

    “%&*%%!”西迪没被洪涛的话吓住,歪头和宸娘耳语了起来,估计是要说的话用不太熟悉的汉语讲不明白。

    “……她说族人们要得到保证才可以为外族效力,这是族人共同的意见,杀了她也改变不了。”宸娘现在完全成了个翻译,不敢再乱说话。

    “她们是你族人,难道你不能下命令吗?”洪涛没搭理等着回复的西迪,想趁机让宸娘明白一个道理,光有什么狗屁王族血脉是没用的。

    “……那个萨米基纳说现在我还不是他们的首领,因为没有得到十位大拉比的共同承认。还要我去学他们的宗教书,宸娘不太想当女王了,一点都不好玩!”

    原地转了半天眼珠,宸娘也没想好该如何回答,干脆又拉着洪涛个胳膊爬到了腿上,凑到耳边小声汇报着她的现状。

    “本官已经给了你们一个保证,可惜你们不懂得珍惜。宸娘是我的女儿,所以我才会允许你们在我的城市里建造庙宇并保留一部分宗教特征,没有她的关系本官只允许皇帝教一家存在。其它的保证没有,这份东西就算是你们的礼物,对于一位好客的主人总该有点表示对吧?”

    拍了拍宸娘的小脑袋让她稍安勿躁,然后洪涛把脸皮一抹开始耍赖了。对付奸商就得比奸商还无耻,既然要讨价还价那得从头算起,当初的救命之恩还没报答呢,现在正是时候。

    “¥#……&&!”西迪有点急了,她一急就习惯用本族语言。

    “哎,不用给我翻译,想和本官谈条件就要用本官听得懂的语言,否则免谈!”

    洪涛伸出一根手指按在了宸娘嘴上,哪怕西迪的汉语需要连蒙带猜那也得让她说,这叫心理优势。要让她明白在这里需要遵守什么规矩,而这些规矩又是谁定的。

    “尊敬的……大官要有……受尊敬的品格……没有斤斤计较!”

    西迪一张嘴又差点把套话带出来,好在及时想起并打住,然后才结结巴巴、两说带比划,试图用最准确的词汇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可惜连她的汉语老师宸娘听着都撇嘴。

    “和你们相处本官必须斤斤计较,而且本官不得不提醒你一件事儿,我可以救人也能杀人。这座城是怎么来的想必你也听说了,几万活生生的人就在南边的古浪河畔都变成了死人。宸娘是你们的族人没错,但她首先是本官的女儿,如果真要把本官惹急了她应该也不会在意失去一些族人。因为她已经有了新的族人,即便你们不出现她依旧生活的很快乐,对吗?”

    洪涛不用任何人教自己该如何当官,对这些屁话更毫无反应。他觉得西迪还没搞明白目前的状况,自己必须让她打消一些误解,不要以为自己一直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就是真的在意什么。她们不过就是宸娘的一个大玩具,说扔就可以扔,哪怕宸娘会因此哭闹几天。

    “你是个魔鬼,耶和华会惩罚你的……”这回西迪算是完全听明白了,心中那点小九九也彻底凉了,俯身捡起地上的羊皮卷向外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回头非常不甘的盯着洪涛。

    “她们说耶和华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儿,这是真的吗?”宸娘毕竟是个孩子,尽管洪涛总是叮嘱她不要相信西迪的话,可时间长了难免也要受点影响。

    “如果是真的她们也不会混得这么惨了,还得等着宸娘女王去解救。不过这些话心里明白就成,别当着他们的面儿讲,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学一学他们的书籍。你这些族人很执拗,如果不信她们的宗教,她们就不会拥护你。”

    宸娘受到了影响在洪涛看来是好事儿,他是有意这样去做的。只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思考,教出来的要不就是王大那样的直性子,要不就是王二和王十那种毒蛇,顶多再加上一种纯粹的学者,出不来更全面的领袖。

    必须让她们从小就接触各种各样的思想,还得在其中畅游,淹死了算倒霉,淹不死就能涨本事。

    假如宸娘能抵御住犹太人的蛊惑,还能加以利用,那她基本就算出师了,以后碰上再厉害的大忽悠也不会轻易上当。要是她抵御不住也没关系,犹太人本来就是她的族人,就让他们带着她该干嘛干嘛去吧。

    “就像官人哄骗皇帝一样?”宸娘咬着手指头想了想,找到一个她认为比较合适的比喻。

    “嘿,你这孩子还有没有点规矩了,这是怎么说话呢!”此话一出真把洪涛吓得不善,有些事儿能干不能说,祸从口出啊。

    “嘻嘻嘻……宸娘明白了,我去找老骡子要书看!”

    宸娘的反应更快,不等洪涛有下一步惩罚动作,就一骨碌从腿上跳了下来,笑呵呵的往门口跑。养父这种德性只说明一件事儿,自己说对了,他还无法解释,然后就恼羞成怒了呗。

    洪涛没等到西迪的整套税制方案,第二天又有一个比较眼生的人抵达凉州,不多会儿洪涛就带着黄蜂和几十名特种兵急匆匆的出城向南而去。

434 克星来了() 
这个人其实也不是完全的陌生人,他叫黄怀安,就是设计建造金明池大奥的那名宦官。

    到湟州之后他被任命为木器作的监使,但这个人天生不爱出头露面,把管理工作都交给了副手,一个人缩在乳酪河边的锯木厂里专心搞研究。

    他在研究啥呢?水力工具。自打可以利用变速齿轮系统把不稳定的水力变成相对稳定的动力源之后,他就对洪涛所说的那些自动工具着了迷。

    这一研究就是两年多,反正他是个宦官也没有家眷,干脆就把住处弄在了锯木厂边上,整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全部时间几乎都在和各种零件打交道,对锯木厂的噪声充耳不闻、自得其乐。

    这些功夫真没白费,最先研发成功的就是锯木机。它有四条巨大的钢锯片并排,开动之后只需三个人操作就能把一根双人合抱的大木锯成等厚的五片,且厚薄可调,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单凭这项改进发明,黄怀安就从技术员直接升到了高级工程师级别,且是洪涛亲自授予的。按说是有点越级了,毕竟效率这么高的锯木厂对湟州没有太大意义。

    可洪涛不是这么想的,湟州确实用不上这种可以快速破开巨木获得平整板材的机械,但不意味着这种机械就没用。把它放到沿海地区就是个大杀器,但凡是个造船厂都会打破脑袋抢着买的。

    现在用不上没关系,也不着急技术普及,留着慢慢完善,通过不断的实践把各种缺陷逐一改善改善,将来说不定哪天就有大用了,这就叫技术储备。

    黄怀安也确实没让别人多说闲话,很快就把锯木机改成了锯石机,还调整了变速箱的速比,由纯粹的水力驱动演化出水力、畜力两种型号。

    这个改进对湟州人来讲可就太有用了,尤其是赶上了凉州城的新建,有了它之后效率提高不止十倍。

    以前全要由石匠一锤一锤凿刻出来的石条,现在只需放到锯石机下面,顶多半个时辰就能同时加工好若干条,还比人工凿刻的平整。耗费的无非就是牛马之力和几根可以反复打磨的钢锯条,成本几乎等于无。

    但这两种机械的发明人却不太为人所知,就算这两种机械都被命名为黄氏锯台,可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黄怀安的存在,甚至很多在木器作上班的工人都不知道他们的顶头上司叫啥,太没存在感。

    接下来的工作会让他更没存在感,因为他被洪涛任命为机床母机的研发小组领导,凡是这个小组研发的科目短时间内都不会对外公布,凉州工坊里安装的原始镗床和铣床就是他们的研发成果。

    “这是一位很纯粹的工程师!你一定要他们说的东西都记下来,不嫌啰嗦,有时间本官为他们出书立说!”这是洪涛对莲儿的叮嘱,她一直都负责记录工匠们的发明思路和各种数据。

    这位低人一等的宦官不善于理论研究,却对把理论变成实物非常有天赋。后世常说科学技术,其实科学和技术是两种状态。前者是成系统的学科,后者则是在实际使用中的能力。

    古代的中国人发明了很多东西,基本都属于技术范畴,但一直没有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