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322部分

大宋有毒-第322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人有一个地方说错了,新军不是某个人的,它是国之重器。但老大人也有一个地方说对了,新军确实谁来指挥都成。只要熟悉新军的作战模式又了解新军自身的优缺点,不敢说百战百胜,至少不会落下风,攻击不利守还是守的住的。”

    王韶为什么会问起新军的指挥权洪涛不打算试探,不管是代替皇帝问的还是他自己想知道,都可以如实相告。新军自打建立那天起就不姓王,它的优劣已经如实汇报了皇帝。

    与其说这是一支为对付西夏人建立的军队,不如说这是在给大宋君臣演示什么叫国家的军队。要是宋朝军队都改成这样,也就不用玩了命的压制武将,更不用自废武功。

    谁想调动新军造反都是非常危险的事儿,很大可能还没扯起大旗,就先被军队里的中级军官联合起来干掉了。

    就算有人侥幸成功并掌握了军队指挥权,他还得能控制工业基地和原料基地。没有这两样东西支持,新军的作战半径超不过五百里,作战时间超不过一个月,就得变成赤手空拳。

    可惜大宋君臣里能看到这一层意思的真不多,就算有人看出来了也装没看见。军制改革比官制改革还敏感,从皇帝到大臣没人乐意去碰。尤其是这种非常彻底的连根拔式改革,玩不好会要了很多人的命。

    “……晋卿用心良苦,老夫由衷佩服。但有个问题老夫一直没想明白,若是有一天晋卿得不到陛下的助力,该如何自处,这些新军真的不会成为依仗吗?环顾大宋上下,他们恐怕谁的也不会听,以晋卿的能力独霸一方也不是难事儿。”

    如果前面的话是在探讨技术问题,那这番话就绝对是替皇帝问的。任谁当皇帝在外面放着这么一支军队也不会完全放心,隔三差五琢磨琢磨完全合理。

    “嘿嘿嘿,本官有个最大的依仗,可以走不到这一步。我乃朝廷驸马都尉,只要不谋逆任谁也不能废了这个头衔。只要还是驸马都尉,随便去哪儿都是一方富豪。权利对有些人是命根子,对本官没啥用。不让干就不让干呗,放着富家翁的日子不过,拼出性命去争夺这些没用的,何必呢。”

    这个问题洪涛给大舅哥、王安石、司马光、裴英,包括身边的很多属下解释过无数次了,不管别人信不信,答案始终就这么一个。

    “若是有人不想让晋卿去当富家翁呢?”但这次王韶没点到为止,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本官尽量不混到那个份儿上,除了陛下之外也没人有这个能力。其实这个事儿已经有人试过不止一次了,本官不还是好端端的活着,而且越活越精神。说到这里还请老大人帮个忙,给陛下上书要个与北朝互榷的权利。明年就要扩军了,也让本官多捞点军费开支,朝廷的钱是指望不上喽。”

    洪涛不想让王韶继续问下去了,这种问题说多了不光没意义还有反作用,万一哪天自己心情不好,一句话爱谁谁,皇帝听见肯定不高兴。

    还是换个话题吧,萧兀纳回国汇报外交收获去了,自己这边总不能干等着,成与不成都要把用海船互贸的准备工作做完。首先就得让皇帝原则同意,既然王韶是实质上的监军,由他和皇帝提这个事儿比较合适。

    “与契丹人互榷!这件事恐怕不好办。两国之间的榷场都在三军路手中把握,陛下不会让晋卿过早接手军路大权的,那样契丹人马上就会警醒。”

    对于王诜的这个请求王韶想都没想就给回绝了,去边境军路挖人家的心头肉,这不是逼着人家和你急眼嘛,太弱智。

    “本官不需要三军路的地盘开榷场,可以和北朝交易的地方也不仅仅在陆地上。老大人难道忘了东边还有一片大海呢,既然可以用海船和南番诸国交换有无,自然也能和北朝互榷。”此时地图就该上场了,渤海湾北部的海图虽然还不太准确,但纸上谈兵足够用。

    “造船厂的船是因为此事?”王韶是个纯陆军,据说连游泳都不会,但也没忘了河边那艘已经能看清轮廓的大船。

    “确实,那是一艘海船,内河里施展不开。”

    “我朝海船去北朝港口,这事儿恐怕要大费周章,即使陛下首肯,契丹人能同意?”王韶对这个提议很抵触,组建新军是需要大量钱粮,朝廷的军费也确实不太够。

    但两国海贸岂是谁几句话就能定下的,牵扯面太广了,就算以军用为借口绕过市舶司,辽国那边能答应?这玩意聊起来可就慢了,搞不好几年都谈不妥,根本不赶趟。

    “那位契丹南院枢密使急匆匆回国就是为了此事,本官答应他一旦说服契丹皇帝同意开放港口,就用生铁与之交换羊毛和皮毛。如果契丹皇帝不同意开放港口,那本官就把兵甲利器用海船运往渤海国,想来他们能晓得轻重。”

    看到三句两句话无法说服王韶去给自己当说客,洪涛不得不多透露一些信息。这些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一旦让契丹人听到风吹草动,自己这几艘大海船连同水手就等于肉包子打狗了。

    “此事断断不可!王侯不是不晓得契丹缺铁,如此多生铁经过锻打就是制造兵甲的好材料,岂能资敌乎!”

    不说还好,一听到王诜要用生铁和北朝贸易,王韶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他是领兵将领出身,深知装备好坏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有多大。

    “嘿嘿嘿,老大人息怒,等不到北朝利用我们的生铁打造出多少军备,本官的新军就杀上门了。到时候这三艘大海船再加上几艘海商的船只会起到大用,没有它们这一仗可能得打两三年之久,有了它们,不敢说一年拿下幽云十六州,但北朝的南京唾手可得。不光可以速战速决,节省大笔军费钱粮、少死很多新军士卒,还能避免因为朝廷里的变化半途而废。老大人的仕途几经起伏,应该能明白本官所说的意思吧?”

    看来说的还不够明白,那就再多透露点实情吧。啥干货没有肯定说服不了这个老头帮忙,只求神宗皇帝以及他身边的人别都是漏勺嘴。

    “……其情可宥、其心可诛!如此一来,幽州可下?”在打仗的问题上王韶从心底佩服这位驸马,不用多看,凉州一战就足够说明问题。外行都能说王诜的胜利是因为西夏人大意、新军瞎猫撞死耗子,但他不会。

    打仗是有意外,也需要运气,但内行和外行眼中的意外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要不和党项人打了这么多年仗怎么就没一个宋朝将领撞到死耗子,偏偏第一次上战场的王诜就碰到了呢?

    这位驸马打仗不靠运气,全凭本事。只是这些本事都在暗中进行,既瞒着敌人也瞒着自己人,要多狡诈有多狡诈。

    没错,就是狡诈。这位驸马肯定又是在算计契丹人,所以王韶还得追一句。假如真能拿下幽州,别说给辽国人送生铁,就算把炼铁作坊开过去也没问题。

    “九成把握,剩下一成交给老天爷。本官不求天助,只要它别捣乱就可以。”打包票的事儿洪涛是不做滴,就算皇帝来问也是同样的答案。

560 好学的公主(400票加更)() 
“住口、慎言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莫逞口舌之快。”王韶谈不上信老天爷,但也不敢光天化日之下言辞凿凿的诋毁,这玩意谁说得准呢。

    “它真管不到本官这一块儿,敢给老子使绊儿,本官就出钱盖座庙,谁进来骂三声给一贯钱,看是骂的多还是拜的多!”

    一提起老天爷洪涛就来气,不是气老天爷,而是天上那个外星孙子。折腾自己没关系,前几世还有那么多老婆孩子呢,好歹给自己通个气啊。没人性的玩意!也对,那玩意根本就不是人,当然没人性了。

    有了王韶帮忙,如何说服神宗皇帝同意海上互榷洪涛就不操心了,但现在还有一个事他必须操心。

    海船正在造,桅杆都快戳起来了,明年年底之前完工三艘应该是没啥问题。合适的帆布凉州棉纺厂也在加紧研制,帆索、滑轮组、铜铁活计都齐备。

    可光有船没人驾驶也是白搭,特种兵、新军、儿童团上船训练才几个月,指望他们把这三艘海船安全开到海河口基本不可能。

    犹太水手和船长倒是靠谱,问题是他们总共只有三十多人,用最低水手数量计算也还差着两倍多呢,根本没法凑合。

    离三年期满还有一年多,这段时间就得冲刺了,对将来的水手强化训练,在此之前要从特种兵和新军里先挑一批适合接受培训的预备水手。怎么选呢?没有捷径,得一遍一遍的亲眼观察他们在训练船上的表现。

    好在这个活儿不用洪涛亲自干,犹太水手里有两位船长,由他们代劳了。从大名府出发顺着黄河过德州入渤海,每次两条纵帆船带五十名特种兵和新军士兵,外加五名儿童团和青年团员。

    这一来一回2000里水路,不管风向如何,一个月内肯定能走完。要是顺利的话,每一批里面挑出十五个人,到明年开春勉强能凑够八九十人,再加上犹太水手,三艘海船的编制也就够了。

    对于培训水手的事儿,最积极的就算犹太人,尤其是宸娘。她强烈要求第一批上船,洪涛同意了,但赵佣上船的请求再次被无情驳回,就算宸娘来说情也没用。

    搞什么搞,这又不是玩游戏过家家。在陆地上自己还能想办法保住未来皇帝的小命,可真到了大海上,人力顶多可以保证五成,真得看天吃饭,谁都可以去,唯独赵佣不成。

    带着一肚子惆怅送走了两艘训练船,洪涛回到府衙后堂吃饭都不香。但凡有一点可能自己也想上船,虽然老天爷真不听自己的,可是有自己在船上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危险。

    可惜啊,自己和赵佣一样身不由己,只能眼巴巴看着宸娘她们去以身犯险。此时一别,以后还能不能见面都是两说着,搞不好就生死两茫茫了。

    “她请我干嘛?本官头上的伤疤刚刚结痂,不去!”酒入愁肠愁更愁,要不是心情很不好,洪涛平日里几乎滴酒不沾。

    刚想借酒浇浇愁吧,第一口还没入嘴绿荷就有请了,不是她请,而是特里公主请。一提起这位辽国公主,洪涛就更愁了。

    她是真不好照顾,性格太硬还火爆。伤口刚刚消肿就嚷嚷着要出门晒太阳,不让去就不吃饭。好吧,晒太阳有助于恢复身体,洪涛答应了,还让木工做了一辆木头轮椅,每天由儿童团的孩子推着在府衙里转转。

    这下可坏菜了,转着转着她就转到了府衙跨院的学堂,然后迷上了听课,每天必去。除了不和儿童团的孩子一起晨练、晚操之外,节节课不落。

    刚开始听不懂没关系,不是有年纪更大的儿童团员负责照顾她生活起居嘛,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补课。

    还别说,这位辽国公主真有点文化底子,看样子在辽国也是上过学的主儿,进步很快,十多天就能跟上小班的课程了。要不是数学、几何基础太差,直接上大班都没问题。

    洪涛倒是听说了这件事儿,但没管,任她折腾。这要不出府门、不穿女装、不给自己添乱,她是爱干嘛干嘛,把后院的房子全拆了都可以。

    左右也就是再忍两月,等她腿上的伤一好哪儿来的就滚回哪儿去,健美大腿咱也不看了,成本太高,脑袋要紧。

    儿童团的课程没有任何需要避人的,就算王安石和司马光来听,该怎么讲依旧怎么讲,全是代数、地理、物理、几何一类的基础学科,半点政治色彩都不带。

    别说听几个月,就算听两年也没关系,这点玩意学会了啥用没有。普及教育只是打基础,真正有用的东西要等到孩子们十岁左右才会进入高级班里由青年团员们传授,有时候自己也得出任客座教授。

    但这个口子一开麻烦接踵而来,儿童团的课程里有很多实地参观、动手项目,就是带着孩子们去工坊、矿山、政府部门、甚至军队里亲身体验。

    孩子们要去特里公主也要去,不带着就绝食。她很聪明,知道自己的小命值钱,就拿这个当筹码相逼。

    让她看!除了化学实验室、化肥工厂和新军之外随便看。至于说这三个地方的参观课,好办啊,改课程表呗,她不走就不安排。

    要是以为这样就能省心就大错特错了,特里公主的求知欲望还挺高,越学越觉得迷惑、越看越知道懂得少。问同学,孩子们大多都是刚入学一年的新生,比她也多懂不了什么。

    于是她又开始请私人教师了,第一个被选中的就是绿荷,代价还挺高,一匹西凉好马。那是洪涛答应赔的,不是把她的坐骑射死了嘛,也别提是啥种啥血统,咱赔两匹西凉战马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