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368部分

大宋有毒-第368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洪涛也是有私心的,目前自己的处境非常微妙。朝堂里的万人恨加全国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新皇帝眼中的大威胁和国家守护神。

    在这种情况下退缩、低调、示弱都不是最好的自保之道,必须保持身上的光环熠熠生辉,哪怕新皇帝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诅咒自己出门再被马蹄子踩几下,也不能让民众太快忘了自己。

    封王、封异姓王、封异姓一字王就是最大的噱头。越是不可思议的事儿老百姓就越喜闻乐见,可以演绎的素材也就越多。

    等自己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白话演绎经久不衰的目标之后,就等于又套上一层保护膜。只要自己不嘬死,谁再想针对自己都是难上加难,

    有人可能说了,你这是瞎扯,岳飞岳相公当年也是让百姓们交口称赞,不照样被皇帝和奸臣联手玩死了嘛。

    这不一样,非常非常不一样,岳相公和此时的洪涛根本没有可比性。首先洪涛是文人、岳飞是武人,仅凭这一点岳相公就输了一大截儿。

    宋朝皇帝杀武人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朝堂里也不会有太大反对意见。但杀文人绝对很麻烦,这是文人们的共识,谁都不许开这个口子。否则今天我们帮着皇帝杀了你,明天很可能就出来一个他,帮着皇帝把我们也办了。

    其次岳飞干预了皇位合法性,他念念不忘还活着的先帝,这玩意就是自己嘬死了。假如洪涛此时也揪着六皇子不撒手,张嘴闭嘴都是要替赵佣争夺皇位,不用太久几十万禁军就会扑过来,不把新军搞死誓不罢休。

    在这方面洪涛圆滑多了,第一时间就把赵佣出手,只要不反对新皇帝登基、不质疑新皇帝的合法性,新皇帝就没有需求非把自己置之死地,一切条件都是可以谈的。

    最后岳飞是平民,自己是皇亲,前者是外人后者是家里人。北宋皇族不知道是随了谁的性格,在权力斗争方面非常克制,从来也不超越底线。

    洪涛爱死驸马这个废物称号了,娶了个漂亮贤惠的老婆不说,又白拿皇家的住房和生活补贴,关键时刻还能保命,真是穿越人士的不二选择。

    当然了,有个前提是公主人品得凑合差不多,若是换成寿康长公主,洪涛觉得不用等别人害,她就能在四十岁之前活活把自己折磨死,或者逼疯。

631 时间是你的朋友(350票加更)() 
    王韶带着禁军骑兵先走了,他还要回去协助章桀和李宪回师包围固安的辽军,拔掉这个大钉子之后南京道才算基本安全。

    析津府洪涛不打算去了,谁爱要谁要。别看自己被困时朝廷反应超慢,只待章桀的奏报传回开封,很快就会有大批禁军和民伕北上把南京道填满。北部山区的寨堡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了水泥的协助还会冒的更快。

    经次一战辽军的损失超过十五万,还都是精锐部队,短期内很难卷土重来。长期嘛,估计长期更难,因为自己在辽东种下一颗不安的种子。

    阿速死力以及女直人回家了,他们每人至少带着三匹马,马背上全是兵甲武器。这些玩意战场上多得是,随便找几个辽军营寨就拿不完。

    六千多全副武装的靺鞨族人打着渤海兵的旗号东归,只要能顺利回到白山黑水之间,辽东很快就会崛起一股新生力量。

    这股力量将带着对月神的唯一信仰,不断同化周围的族群,同时消灭信仰不同的族群,肯定也包括契丹族。

    不管以后靺鞨人是不是还会建立金朝,反正辽国算是半残了。这还是比较乐观的预估,假如趁着辽东乱起西部的阻卜人也跟着不安分,那辽国就得半身不遂,说不定一下就挂了呢。

    这些都是后话,洪涛不想过多琢磨,此时他正在一块石碑上写写画画呢。王韶是拍拍屁股走了,可新军不成,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是分开追击敌人的,第一个集结地就是顺州。

    这个小县城位于析津府东北七十多里的平原上,人口不少,也多为汉人。这都是次要的,洪涛没打算掠夺人口或者再搞什么三光政策,唯一让他关注的就是这块石碑。

    顺义区,首都机场!大宋神宗皇帝麾下王诜率新军大破辽军夺南京道于此!两米多高的石碑上写了两行字,再让石匠们刻出来矗立在县城西门外。

    谁也不清楚机场是啥意思,但开国候的表情像是很享受的样子。这位统帅就喜欢四处乱起名字,通常还都是比较怪异的名字,新军上下都比较习惯了。

    “殿下不必过于悲伤,先皇和本官力排众议坚持北伐就是想为大宋消除边患,为子孙免除战乱之苦。现在有了这片山脉阻隔,辽人再想南侵会难上加难。可群山是死的人是活的,历朝历代想凭借天堑安枕无忧者都已被黄土掩埋,只有自强不息者才会被传颂万年。”

    赵佣已经知道父皇的死讯,也知道皇位没了,除了哇哇大哭一顿之外,神情颇显落寞。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六岁就行了冠礼、八岁出阁,要不是神宗皇帝早死了那么几个月,现在说不定已经正式册封为太子建府东宫确立政治地位,对于今后的命运还是有所了解的。

    “姑丈所说全与本王无碍了,新皇不会让本王继续留在新军里,虽贵为齐王,可入宫之后处处受制,何谈自强乎。”

    磨难是男孩成为男人的捷径,经历过战场生死又遭遇了人生第一个大挫败,赵佣显得比同龄人成熟的多,也消极的很,放眼前途一片渺茫。

    “本官为不然,远的不提就以姑丈例,而立之年依旧沉迷声色犬马不知社稷为何物,不到十年间却已经率兵打败辽国,殿下以为二十年之后就不会如此吗?”

    赵佣的表现很正常,此时必须再给他一个希望,否则前面这几年就算白教了。说服别人最简单的办法是举例,而最活生生的例子就是自己。

    “……姑丈此言实属大逆不道!”赵佣转了转眼珠就听懂了其中的含义,情绪好了一些,但也仅仅是开个玩笑,笑容都是苦的。

    “哈哈哈……此话即便当着你叔父本官依旧敢讲。知道人这一生里啥最重要吗?不是权力也不是学识,而是时间。谁活的时间长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在这方面你有巨大的优势。但你若是整日里闷闷不乐,放弃继续学习积攒实力,即便那一天机会降临依旧抓不住。”

    洪涛不是开玩笑,他就是这个意思。新皇赵颢自己见过,弱不禁风,身子骨恐怕还没他哥哥强呢。坐上皇位不光无助于身体健康,还非常有害。

    新皇帝即将面临的不仅仅有王安石、司马光这样的老牌政客,还有高太后这么一个无法左右的力量,夹在这三股势力之间谁都不会好受。

    更麻烦的事儿还在后面等着呢,推赵颢上位肯定是新旧两党为了限制皇权做出的妥协。一旦共同的敌人没了,这两伙人立马就得接着掐。当初他们达成的协议越多,以后矛盾分歧的地方就越多。

    这笔烂账是算不完的,新政到底是废还是立,废到什么程度、立到什么程度,都会在这三股势力之间不断博弈,首当其中的就是皇帝。

    假如赵佣继位,自己可以用各种切实利益暂时堵住这些人的嘴、减轻压力,再以温水煮青蛙的变革由下至上消减他们的势力,最终达到让朝堂势力更新换代的目的。

    但赵颢继位了,自己即便想帮忙人家也不会领情。缺少了实际利益,朝堂势力依旧会在权力问题上争斗不休。自己和赵佣只需要蛰伏蓄力,等着新皇帝被他们折腾死那一天即可。

    高太后可以通过政治手腕短时间联合新旧两党,确实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但还是那个问题,时间!十年之后的高太后还有能力吗?再不成就二十年之后!

    赵佣刚刚十一岁,耗二十年真不太碍事,仅凭这一点不光高太后不足惧,王安石和司马光也不用担心。只要别荒废这段时间,未来早晚属于赵佣、宸娘、王大这些孩子,哪怕自己也扛不住岁月的侵蚀。

    “姑丈教我,本王到底该如何自处?”道理都对,可赵佣还是两眼一抹黑,他需要具体措施。

    “你已经出阁了,可以开府置属、可以上朝听政,这是大宋律谁也不能阻拦。本官只有一句话相送,多看少说、多想少干,耐住性子凡事不要急于求成。每到形势急迫时就在心里默念,我有时间,你们谁也耗不过我!”

    宋代的皇子通常会在十二岁行冠礼、十五六岁出阁。行了冠礼就等于不再是童子,拥有了成年人的一部分权力,但这时除了皇帝指派的老师之外还不能结交外臣。

    直到出阁之后皇子才能建立自己的王府、自己的僚属班子,同时可以上朝参与政务,还可以接受皇帝指派出任的地方官职。至于说封地啥的,那玩意只是个福利,并没有实际地方可以管理,更没权利。

    赵佣的情况比较特殊,新皇帝为了表示善意也好、歉意也罢,提前封他为齐王。这就意味着赵佣已经出阁,可以而且必须搬出皇宫开府单独居住,同时也获得了应有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洪涛打算让他去当个哼哈王爷,不站队、不主张、不犯错,没事就在朝堂里晃悠。你们说啥、争论啥、算计啥都看清楚、想明白,了解每位臣工的脾气秉性和政治主张。

    有了对朝堂的初步了解,再辅以合适的僚属帮衬,权当是来几年皇帝实习期,不仅不耽误时间还对未来发展有帮助。

    说实话,就算神宗皇帝不死洪涛也不希望赵佣太早执政。估计神宗皇帝也是这个意思,先把太子位置定下来,等到孩子成年之后再找机会传位。

    岁数太小的皇帝除了天性容易冲动之外还会引来后宫势力介入,比如垂帘听政之类的玩意。这个制度真不是慈禧太后发明的,早在汉朝吕后时期就有。

    到时候高太后往小皇帝后面一座,自己是神宗皇帝指定的辅政大臣,这玩意怎么相处啊。女婿和丈母娘斗法?还不把整个皇族利益都牵扯进来,想一想都头疼。

    “如此甚好!姑丈可有合适之人相佐?宸娘是不是回不来了?”要不说小孩子容易忽悠呢,赵佣一听未来好像也不是那么灰暗,情绪立刻阴转晴,然后就开始妄想了。

    “她就算回来也不合适入王府,容易被外人指责。记住,你是大宋齐王,凡事儿都要带头遵守律法和规则,不可太过跳脱。本官有个人可以推荐,用是不用由殿下自行决断。”

    “高翠峰对朝政很熟悉,本官初去魏桥镇和湟州时也得依仗此人才能了解朝中动态。其次就是黄蜂,他对先皇忠心耿耿,跟在殿下身边虽不能指点迷津却可护卫周全。”

    “千万别以为当了齐王入了京师就无人敢起歹心,本官若是想让谁死,不出三五年这个人就会暴病而亡毫无蹊跷。既然本官能做到,想必其他人也不会弱到哪儿去。平日里小心吃食、饮水,还要锻炼不辍,以免和你父皇一般没有好身体光有好脑子终是不美!”

    宸娘肯定不会回来,就算她愿意自己也不能让她去王府里辅佐赵佣,别说她,周一日也不成。齐王府不是新军,礼法很重要,要是混的和自己一样被满朝文武看不顺眼,岂不是主动授人以柄嘛。

    儿童团、青年团的孩子也不能马上露面,赵佣想被新皇帝所容就得和自己划清界限。如果双方还勾勾搭搭暗中往来,新皇帝依旧会睡不着觉的。让皇帝睡不着的后果就是脑袋分家,这一点非常确定。

632 大宋凉王!() 
“本王懂了,不知何日还能与姑丈纵马塞外,日日聆听教诲……”

    赵佣此时已经完全不发愁了,是不为自己发愁了,然后又开始为别人发愁,比如眼前这位姑丈。仔细想一想,他的麻烦好像比自己还多、还大。

    “想听教诲是吧?本官就如殿下所愿,从今日起每天恢复儿童团课程,本官若是有事耽搁了就由王大将军代替!”

    自己的命运连自己都不清楚,让个孩子瞎操心没意义。倒是提起教诲的事儿比较实际,不管赵佣将来能不能当皇帝,多学点知识总是没错的。

    现在自己正没什么事儿做,大冬天的也没法去海边钓鱼,干脆就再当几天老师吧。其实这个太子太保当的真不怎么合格,大部分课程都是儿童团的孩子代替,没亲自教过赵佣太多具体知识。

    “啊!大姐!”这下赵佣傻眼了,只要在儿童团里待过的孩子,第一怕的不是先生,而是王大和宸娘。

    这两个家伙一个铁面无私、一个坑人无极限,遇上她们准没好儿。在这两个人里面,赵佣最不乐意遇到前者,后者好歹还能收买,前者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说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