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371部分

大宋有毒-第371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会到新规矩的好处之后就不会再想着闹事。只要好好干活就能吃饱穿暖拿工钱,在什么地方养家糊口都需要干活,工程兵的工作看着劳累,其实与种地比起来反倒清闲了许多,旱涝保丰收。”

    跟着王十一否定王三和王九的是王七,他和王十一的经历差不多,都需要管理数以万计的人员,虽然工程兵和工坊里用的方式不太一样,但原理上差不多。

    “那就全杀了!我就不信大宋找不出听话的官!”王十二年纪最小,第一个工作还是强力部门湟州巡检使。当警察有几个好脾气的?动用武力解决问题是本性,所以他赞同王三和王九的意见。

    “这倒是和领军的意思差不多……爹爹也不赞同三妹和小九的办法吧?”王大听的很仔细,好像也悟到了什么,只是不太确定。

    “老七和十一说的很对,激烈的方式只适用于战场和乱局,不太适合管理国家,尤其是大国。其中有个关键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不管在渭桥镇还是工程兵,哪怕是新军内部,管理工作其实都是由老工匠、老兵具体执行的。做为领导者我们只需提出大方向、制定好规则并努力维护好规则即可。”

    “假如把国家比喻成渭桥镇,十一就是皇帝,工程师们就是大臣,技术员则是地方官吏,普通工匠、学徒工们就是百姓。维持渭桥镇正常运行的不是十一,也不是本官,而是这些工程师和技术员。”

    “同时他们还在每天钻研新技术,试图让工坊运行的更顺畅、更有效率。十一所能做的只是让工程师和技术员明白未来的发展方向,再维护好他们的利益,剩下的事儿就全不用操心了,本官比喻的对吗?”

    洪涛本来是想用新军给孩子当例子的,没想到王十一和王七提供了更容易理解的素材。拿身边看得到、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具体事当例子,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受众去自己思考,才是分析问题的最佳途径。

    后世电视剧里有句话说得好:直接告诉你,你印象不深!道理这个玩意必须自己想通才会理解。

    “……”孩子们知道爹爹又要开讲了,不过这次都听得很认真,即将得出的结论对在场的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关系到未来。

    “那问题来了,工程师和技术员是怎么来的呢?”关键点也来了,洪涛习惯性的把炭笔叼在了嘴里。

    几辈子了,不管是不是肉身跟着一起穿越,烟瘾居然丝毫没改变。有人说抽烟是一种精神依赖,确实有点道理。

    “是爹爹一手带出来的!”率先回答的是王十一,她和工匠们接触的最多,听到的传闻也最多。那些工匠不管见过没见过爹爹,也不管是不是爹爹亲自教授过的,全都把爹爹视为神一般的存在。

    不管出了什么事儿,只要说自己是爹爹的女儿,工匠们立马就会无条件的选择信任,谁敢质疑谁就会被大家视为人品不好。

    若不是爹爹不止一次的公开强调不许助长这种习惯,要鼓励工匠们在技术上有独立的创新,勇于打破前人的设计,还设立了优厚的奖励。很多发明都会被工匠们自己否定,他们觉得改变驸马的设计就是大逆不道!

    “对,王家、胡家、彭家、秦家、武家、周家、温家都拜爹爹为祖师,逢年过节供奉不断!就连沈仓司私下里也说要不是有官身在,定要拜在爹爹门下日日听取教诲!”

    一说起技术问题王七当仁不让,接过了溜须拍马的重任。老实人骗人厉害,老实人拍马屁更厉害,字字都有出处,句句来源典故,有人证有真相!

    “嘿嘿嘿……沈大人还是挺有意思的……那问题又来了,朝廷官员要怎么才能一手带出来?既然工程师、技术员就相当于朝廷官员,那没有足够数量也就无法治理偌大的国家,本官说的逻辑对吗?”

    发自内心的吹捧谁听了都不会烦,洪涛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不过这种场面他见的太多,受用一小会儿足矣,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腻,还是说正事吧。

    “科举!”第一个答案出自王十二,不是他懂得多而是嘴快。

    “……萌袭!”没抢到第一个回答王九不太甘心,给出了第二个答案。

    “……还有举荐!”王三的学习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王大强。抢着答题是小时候上课留下的后遗症,又补上了第三个答案。

    “国子监与科举不一样,应该单独算!”

    弟弟妹妹姐姐们都有了答案,王十一觉得也不能落后,鸡蛋里挑骨头,愣是从科举里把国子监单独拿了出来。这倒合理,太学和科举平民可参加,但国子监只接收官宦子弟,又不像萌补全靠老爹给力。

    “爹爹的意思是说没有足够多的合格朝廷官员,大宋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难不成爹爹还要继续扩大儿童团!”

    王大一直没出声,托着下巴皱着眉和当年考试不会的小女孩一模一样,等大家都把答案说完了才所问非所答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到没,大姐就是大姐,学以致用,脑子里别光想着答案,要琢磨问题。本官岂能不知道朝廷选材途径,还有个武学你们漏了,武将也是朝廷官员。要想让国家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就得有足够合格的官员。”

    “科举、萌袭、举荐、国子监、武学比之前朝选拔人才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还不足,主要是学的东西太注重教育人的品德,过于忽视了实用性。人品自然要有,但管理国家说到底是为了盈利,给大部分人盈利,这本身也是一种买卖。做买卖和做人其实不用互相抵触,任何事太偏了都不好。”

    年纪这玩意吧,不能说完全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商,但有很大关系。同等教育程度下,二十岁的人很大程度上比不过三十岁的思维缜密。洪涛绕了一大圈就是要说教育问题,王大算是回答对了。

    “儿童团的数量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运转,时间也太慢了。本官想办学,办新学,在全国范围内每路每州甚至每县都办,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儿童团员,不管他们年纪有多大也无论贫富!”

    洪涛前面八年多时间尝试了两种强国方式,实业和军事,结果太不令人满意了。此时他有点想明白了,实业和军事只是国家的胳膊腿,强壮与否并不足矣让一个人强大。

636 商鞅该死!(450票加更)() 
因为胳膊腿的一举一动全得靠大脑指挥,这就好比让泰森脑子坏掉了,他的胳膊腿再强大也当不了拳王。

    人的智慧来自大脑,国家的智慧来自政府,要想让一个国家强大必须先从政府着手,政府智商高了,自然明白锻炼身体保卫自己的道理。

    那政府来自哪儿?它里面所有的人都来自国民。想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没有捷径,光靠某位皇帝英明、几个大臣廉洁奉公,短期内可能会有点作用,但无法长久。

    这就好比中国足球,它为啥一直半死不活的?以前可以说缺少投入、身体素质无法和欧美拉丁人种抗衡。

    但这些年中国对足球的投入超过了大部分国家,结果还在喊冲出亚洲,而且不进反退,以前能碾压的亚洲球队也能和咱们拼一拼了,以前差不多水平的国家干脆就碾压咱们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足球人口和足球文化。没有足够的青少年足球人才,成年队就选不出合适的队员。没有正确的足球理念,把它当成乒乓球一样练,同样出不了c罗和梅西。

    想提高官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就得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横着看、竖着看、翻着跟斗三百六十度来回看,世界上但凡是个发达国家,就没有一个不重视教育的。

    宋朝不重视教育吗?错,宋朝可能是同时代最重视教育的国家,但还不足以让它摆脱相对野蛮民族的冲击。想彻底改变这一切同样也没有捷径,得从头做起,从最基本的普及教育开始抓。

    “啊!每州每县都办学……这、这要花很多钱!”听到最终答案,孩子们的表情各不相同,有吃惊的、有纳闷的、有沉思的,还有王十一这样大呼小叫的,她又开始计算成本了。

    “本官有很多钱,朝廷给的!”洪涛一想起朝廷回购自己的产业就想笑,在他们眼中这八年驸马王诜就是靠着工坊和新军立足。

    把这些东西拿走王诜就无计可施,他们也能安枕无忧。真是笑话,自己要用他们的钱挖他们的根儿,办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怕是还不够……”王十一还在算。

    “所以从今天开始,愿意跟着爹爹实现理想的就得去帮爹爹挣钱了。另外爹爹还要纠正你们的一个错误认识,不要觉得教育只是花钱,它其实比任何买卖都赚钱。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正是因为贫穷才要办教育,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办教育穷的亡国。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弱的最好手段!”

    王十一算的很对,要想实现这个愿望光靠驸马府的钱真不够。不过她这笔账没算对,洪涛从来没指望仅靠自己就能把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这件事儿需要很多人帮忙,只是目前肯帮自己的人不多,先得依靠这些孩子。

    “爹爹又在骗人,哪位哲人说过这句话?”

    王九从小就是许东来的爱徒,是儿童团里为数不多乐意学经史典籍的孩子。不过他学习的出发点很不端正,不是出于爱好,而是为了搬到这个什么都懂的养父,免得整天挨训。

    “不是我们的哲人,而是极西大秦的国王。他的国家被一个强大的国家打败,还要赔款割地才勉强保住。但这位国王没有因为国库空虚而忽视教育,反而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学堂。50年后,他的国家打败了旁边一个更强大的国家。仅仅用了50年就让一个国家摆脱了战败的阴霾,靠的就是教育!”

    洪涛确实不太敢当着孩子提古人,真不擅长,很容易被指出错漏之处。但外国古人就没啥心理负担了,怎么说怎么对。

    这位被他拿来当正面教材的极西大秦国王其实也不太古,他就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威廉三世当国王也不太出彩,他执政的时期正好赶上拿破仑横扫欧洲,情况很像蒙古帝国横扫亚洲时的宋朝。

    赶上这么一个逆天的存在,普鲁士战败的命运可想而知,又赔款又割地,把祖辈上百年打下来的江山丧失殆尽,比被金国灭掉的北宋一点没优势。

    唯一比宋朝幸运的是没被灭了,还留下旧普鲁士、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这么一点地方苟延残喘。

    但是这位国王做了一件听上去不那么轰轰烈烈、实际上奠定了德意志人未来几百年国运的大事,普及教育。

    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威廉三世了紧裤腰带拼了命的进行教育改革,完善了普鲁士原有的义务教育制度,让贫民和贵族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还陆续建立了柏林洪堡大学、布累斯劳大学、波恩大学,上面那段话就是他对大学教授们讲的。

    他在位的时候并没看到普鲁士王国重新崛起,但在其后的三四十年里,普鲁士在科学技术方面发生了井喷现象,各类发明比英法两国合计还多。

    普法战争的胜利,与其说是俾斯麦他们领导有方,不如说是威廉三世打下的基础太好,水到渠成的赢了。

    再说得夸张点,德国之所以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还都是战败国,却次次很快翻身,依旧站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塔尖上,也和威廉三世重视普及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些政策能遗祸百年,有些政策却可以造福百年,前者还是后者,完全取决于统治者的眼光和魄力。

    “这位极西大秦的国王难道不知道驭民五术?若是臣民都聪明了,他的王位怕是要保不住吧!”王九并没被一个外国皇帝的所作所为说服,还有更多疑问。

    “老九,你是不是皮肉又痒痒了,驭民五术是啥玩意?”

    在驸马府、儿童团、新军中都有一个潜规则,不许和驸马、养父、帅司大人拽词儿,更不许张嘴闭嘴引古论今玩典故。想说也成,一口气说全了,像王九这样只说结论没有具体出处的行为就算犯规。

    “是《商子》里的话……”王九赶紧把出处说了出来。

    “商子是谁?本官只知道老子、孙子、孟子、墨子,哪儿又来了个商子?”可惜这个回答还是无法令洪涛满意,后果就是王九脑袋上挨了一巴掌。

    “……商子不是个人,是本书吗,秦国商鞅所写。商鞅是个很大的官,比执宰还大,把执宰和枢密使加一起差不多……他在秦国也和爹爹一般实行变法,可惜……”这一巴掌真管用,王九打算先把商鞅的个人生平介绍全,然后再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