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373部分

大宋有毒-第373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说这是满清的锅、明朝的祸、宋朝的根儿……其实哪朝哪代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人得病一样,是整个系统的错误,不是某个器官的问题。

    现在洪涛就想彻底纠一纠错,这件事要比篡位夺权难多了,也比当全世界最大的军事强国费劲。但谁让他是穿越过好几次的熟练工呢,还和穿越新人玩同样难度的副本,要脸不?

    难是有点难,但也不是毫无希望,这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北宋总体上讲比较适合做这种社会改革,因为它相对历朝历代都温和、内敛,也没混到南宋偏安一偶、得过且过的地步。

    这时的统治者不管是皇帝还是士大夫阶层,都还有比较高的追求和理想,底线相对也高一些。在这种政治环境下讲理还是讲得通的,真好的东西也是有希望被接受的。

    假如把洪涛扔到明朝、清朝去,别说是个穿越熟练工,就算都进化成穿越工程师了,从商代开始一个朝代都没放过,全都穿越了一遍,他也不敢玩全民启蒙、全民教育。不用皇帝下令,一个州官就能让他倾家荡产、小命不保。

    为啥很简单,明朝和清朝已经快把商鞅的驭民五术执行到了极点,根本没有空子可钻。只能有两个选择,要不就加入统治阶级一起驭民,要不就把统治阶级推翻自己取而代之。

    更可悲的是百姓也认同了被驭民,他们被驯化了几百年,完全习惯甚至认同了,不马上饿死根本提不起改变的兴趣。

    就算好不容易提起来了,你猜他们最大的愿望是啥?是想成为原本压在自己头上的统治阶级,继续驭民!

    洪涛向来不是英雄,也不想当英雄,这么高风险的活儿除非不做就马上死,否则是绝对不会选的。因为他心里清楚,即便造反成功了,用不了几十年依旧还是老样子。

    打死半个国家的人,结果就换来几十年休养生息,等把伤口养好之后还得接着杀,那当初何必打啊?这不是卖屁屁逛瑶子,折腾怂玩嘛。

    当然了,改革就一定能成功吗?太不一定了,他就是想试试。这不兜里刚有几个臭钱,衣食无忧,马上就有点膨胀嘛,不把钱败光不死心。

    一说起钱的事儿,洪涛在王十的密信里没发现提及飞鹰社和宝绘堂。王十没有那么马虎,既然她没提就说明朝廷也没提,也就是说这两个买卖依旧还是驸马府的。

    为啥朝廷会对自己网开一面呢?洪涛分析了分析,还真不是他们心软,恐怕是有人护着不让动。谁呢?肯定不是新皇帝,他对商贾之事向来不感兴趣,即便当了皇帝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突然转性的。

    那在大宋之内就只剩一个人有如此权势和动机了,以前的吴王妃、现在的庞皇后。这位王安石的前儿媳妇是个难得的女中豪杰,在这一点上她既像富姬又像周一日,或者说是两个人的综合体。

    早在四年前她在处理吴王府赴湟州商户的事情上就展现出了过人的一面,该低头就低头、该舍脸就舍脸,只要利益在啥都是次要的。

    宝绘堂里有她的股份,保不齐还是她娘家的。把宝绘堂收归国有驸马府失去了一个挣钱的买卖,皇后同样也拿不到红利了。

    那就不能另外找人经营吗?别人可能觉得没问题,但皇后觉得不妥。假如换人经营一旦玩不好,她的股份依旧拿不到,把宝绘堂继续留在驸马府才是她的利益所在。

    至于说驸马是不是失势、是不是被排挤,这和做买卖有关系吗?假如没有那就别往一起搅合。做为大宋皇后她是无法干政的,顶多吹一吹耳边风,还别让朝臣知道,否则第二天立马给皇帝上课,不认错不算完。

    更何况还有无比强势的婆婆高太后呢,连她老人家都不插手政务,你个当儿媳妇的整天在皇帝耳边叽叽歪歪,真当是后宫之主了?

    所以驸马只要不是谋逆之罪,就不耽误做买卖。现在她帮忙保住了宝绘堂,将来驸马就得还人情,里里外外都是她赚。

    飞鹰社嘛,洪涛觉得谁也不靠,它自己根儿太硬,没人愿意动。别忘了,飞鹰社是神宗皇帝给提的名,没事儿还去打几场。老皇帝刚死,新皇帝就把老皇帝的场子收了,吃相太难看,太容易引起御史嚼舌头。

    另外飞鹰社也不像五金行、大众车行、矿山、罐头厂、毛纺厂那样日进斗金,充其量就是个卖羽毛球拍和羽毛球用具的。

    神宗皇帝一走、驸马一倒霉,还有人去捧场吗?估计躲都躲不及,回家马上就得把以前花重金买的球拍、球具全烧了。这些东西留不得,让外人看见就好像与驸马多熟似的,不合适。

    没有了高档客户,飞鹰社根本不赚钱,没钱途的买卖谁要?别以为朝廷里的人都是只顾意识形态的傻子,他们盯上的全是赚钱买卖。

    这些工坊变成国有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朝中大势力重新分配,这一点不用任何人分析洪涛自己就能肯定。

639 坐吃山空不可以() 
不训练、不备战、除了军械之外不缺补给,整天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带着一群军官到沼泽地里打猎,这种日子也挺轻松的。

    但新军并没完全松下来,目前所剩的武器还够一次中等规模战斗消耗,本着只可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的原则,新军的探马依旧每日在周围一百里之内搜索。

    除了抓捕辽军溃兵之外更主要的还是监视友军动向,想和洪涛玩趁其不备的招数没用,他只要不咽下最后一口气,随时随地都把所有人当敌人看待。

    辽军估计是来不了了,从正月开始一队队禁军和民伕就陆续北上,每天都有新的旗号出现。

    此时洪涛真见识到什么叫兵多了,进入幽州的禁军不仅有河北路的边防军,还有原本驻扎在开封城的上四军。

    看来新皇帝并没太怂,朝臣们也没当乌龟,幽州这块地方他们是准备拿下了。有了这片大山当做阻碍,开封城也就有了天然屏障,防御起来会容易的多。

    “沈大人也北上了?”直到有一天洪涛接到探马传回来的消息,才意识到朝廷真想做一件事儿的动作有多快。沈括居然也带着大批民伕北上了,车队里装的最多的就是水泥。

    不用问啊,他是去燕山修建寨堡的。新皇帝倒是挺会挑人的,这几年沈括别的政绩是零,唯独在修建河堤上成绩斐然。用他去修筑寨堡必须事半功倍,有数量还有质量。

    但和大名府路仓司的职务比沈括明显是被降级使用了,冬天的燕山山脉自然条件有多恶劣洪涛非常清楚,一点都不比湟州次,就算不降级这也是个苦差事。

    原因为啥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他吃了自己的瓜落呗。从打在湟州开始沈括就和自己交往密切,到了大名府更是同流合污。幸亏他不是带兵的将领,又有这么明显的政绩,否则下场更惨。

    别人都在忙忙碌碌,唯独新军待在海河口到安次城南一带看上去屁事儿没有。为啥说是看上去呢,因为实际上洪涛挺忙的,忙着接待促进社的成员抵达。

    早在湟州号三艘船远赴济州岛之后没几天,两艘训练舰中的一艘也悄悄驶离了港口。船上是几名特种兵和两名儿童团二期的团员,他们的公开身份是新军军官,实际身份是山川督查院的督察。

    这几个人会乘船先抵达明州,把洪涛的密信交给当地的督察,再由顺风邮递系统向全体促进社成员转达,等待她们从各地汇集到明州乘训练舰返回海河口。

    促进社这次要讨论的议题只有一个,全民教育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洪涛本意是想让她们讨论讨论可行性,但很显然她们在船上就达成了某种共识,抵达之后王大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下情况,以王二和王十为首召开的第一届预备会议就做出了集体决定,全票通过!

    促进社的正式会议洪涛一概不参加,他不想领导类似政党似的组织。权力这玩意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即便是自己也难以免俗。

    但他也不反对孩子们建立类似的组织,自己游离在其外能旁观者清,一旦她们有走火入魔的趋势可以及时出手制止,免得好心办坏事儿。

    要不说人多力量大呢,经过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谋划,原本很难的问题突然出现了好几种解决办法,也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完全是按照地区特色因地制宜。

    在比较开放的大城市里办学堂相对容易,那里势力纷杂,反倒谁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什么新鲜事儿都可以尝试,只要别和驸马府沾上关系就成。

    但在比较封闭的地区如此行事就会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排挤,促进社为此采取了退而求其次的温和方式。

    她们会通过当地比较有名的富商间接成立一种叫做预备社的民间团体,预备啥呢?预备去给有名的匠人、掌柜当徒弟。

    直接和穷人说让他们把孩子送进学堂识文断字,哪怕不收任何学杂费,还管吃管喝管住,愿意送孩子前来的人家依旧不多。

    这个问题在湟州时就表露得非常明显,穷人们根本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艰苦的生活让他们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可能,只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比父母多吃一口、多穿一件,别无他求。

    面对这种人群把目标定得太远、太光明反倒不起作用,可是你要说让他们的孩子去当学徒,将来学一门手艺挣钱养家糊口,他们立刻就变得无比狂热。把家里的牛羊全卖了,冒着明年吃不上饭的危险也要给孩子找个好师傅!

    预备社就是干这个事儿的,它会在当地招收学徒,只要愿意来谁都可以报名。管吃管喝管住,还没太多年龄限制,二十多岁了也可以入社。

    但进入预备社之后师傅就要严格挑选了,一般来讲入选率非常低。剩下的人也不用放弃,在预备班里学习一年基础知识,师傅明年还会来挑。不是瞎挑,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则,谁学习成绩好谁入选。

    这些工匠、掌柜都是当初被山川督查院从渭桥镇、大名府、湟州工坊里疏散出去的大匠,他们到了地方上重操旧业,依旧从事自己擅长的手艺。

    有了前几年的经验,再加上促进社和山川都察院的暗中协助,不管开啥作坊、做啥买卖,都会成为当地最成功、最有名的存在,哪怕只是当个铁匠,也比一般铁匠厉害的多。

    拿他们收徒当诱饵,愿意前来报名的人必须趋之若鹜,一两年之后再让大家看到进了预备班的孩子找到了好工作、挣了大钱,预备班的人数还得翻番儿。到时候就不是你来不来的问题了,而是咱收不收。

    这一招很让洪涛欣慰,孩子们确实长大了,比自己的贼心眼还多,蒙人蒙到这种程度也算青出于蓝胜于蓝。

    哎,还别嫌蒙人这个说法不好听,其实蒙人是世界上最高端的学问,主要看你把这门学问用在什么地方。

    用来在谈判桌上忽悠外国人,那就叫外交家;用来在战场上设局布阵坑敌人,那就叫军事家;用来在商场竞争中获胜,那就叫成功的商人;用来在朝堂里争夺权力,那就叫政治家。

    当然了,用来在街面上敛财,那就叫诈骗犯。学问只是学问,和菜刀一样它不过是个工具,用工具干啥都是人的选择。

    “哎,过手财神啊,这点钱还没捂热乎呢又得花出去。王秋,你回去和夫人说明白,想办法把钱送出开封,就先运到明州吧。”

    “老四、老五,你们俩本来就在明州经营长生库,现在不用伙着那些秃驴小打小闹了。买房子改也好,买地盖也罢,务必尽快弄一座银行金库出来。但不要叫银行,就叫邮局,以后顺风邮递不光送信,还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业务。”

    如何开办学堂有了具体措施,下一步就该投入了,算一算资金量洪涛都有些肝疼。别看一座学堂或者叫预备社规模都不大,可架不住数量多。第一批计划开办的就有三十多家,规模多则上百人少则十几人,平均起来就是一千多口子。

    就算师资都是现成的,也不用开工资,可房子、院落、家具、伙食和必要的教学器材、书籍不能都免费。管吃管住啊,等于要白养一千多口人,且数量还会扩大,投入的钱财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驸马府的家底是挺厚的,但古人不是云了嘛,坐吃山空!

640 重新布局(550票加更)() 
为了实现这个庞大的教育计划,洪涛不得不再次拿起小算盘准备想办法挣钱了。威廉三世是国王,他能利用手里的权利推行普及教育,自己没权利那就只能用钱砸!

    炼铁、炼钢、机械制造、毛纺厂、炼油厂、化肥厂之类的买卖暂时不能开了,除了有太强烈的驸马印记之外,想开办这些产业必须得有一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