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377部分

大宋有毒-第377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褂兄ぞ荨

    “……这、此物对朝政多有涉及怕是不妥吧?”洪涛接过苏轼递过来的报纸,假模假样翻了好几下才找到阅读之法,越看眉头皱的越紧,一脸的不快。

    “无妨、无妨!朝廷有邸报,此物不过是稍加评点而已,与瓦市里说白话的相比反倒客气了许多。这位秋实先生倒是个秒人,可惜此去福州不远万里,若是此人能来开封盘桓几日岂不美哉!”对于王诜的指责苏轼不以为意,倒是对日报主编念念不忘,有点迫不及待相见的意思。

    “子瞻不要期望太高,此物不过是海商听了本官的故事回去写来赚钱的。你来看,上面还有明码标价,四十文几张纸乎?奸商也!抢钱也不过如此。他们用本官的故事抢钱,却不曾给本官半点好处,可恼之极!有朝一日落到本官手里,定叫他们见识见识风干肉!”

    至此时洪涛依旧没搞清楚苏轼突然到访的目的,只能继续装。秋实先生就是王二的笔名,她不是化名王秋嘛,嫌姓王容易引起别人联想,干脆玩起了笔名。

    秋实,求实也……是不是有点五四运动时期的味道?每次洪涛看到这个名字都感觉时空倒错,觉得王二是个地下党,保不齐哪天就得上老虎凳。

    “凉王说笑了,不如把它写下来刊印成书,世人也就无法假借王爷之名了。”

    风干肉是啥苏轼在湟州亲眼见过,一想起自己看重的秋实先生要被挂在木杆上头皮就有点发麻。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都贵为大宋异姓王了,做事还是这么邪性。

    “出书?这种哄小孩的故事也能出书?”剽窃西游记洪涛不是没想过,只是没敢。按照后世的诠释,这本书满篇都是反抗精神,连一众神佛都绕进去了。

    到底有没有这些含义洪涛真不知道,他讲述的版本支离破碎、东拼西凑、中西合璧,连中心思思都没有,哪儿来那么多深刻的含义。

    但不可不防,一旦有人拿书里的某些语句小题大做就很麻烦,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和别人打嘴仗,要是因为一本书获罪多冤枉啊。所以这些年出的书全是格物类,不掺杂所谓的思想内容。

    “凉王说笑了,此故事非彼故事也,越研读越有滋味,其中难免见到王爷的影子。不知此种写法有何讲究,还望凉王不吝赐教一二……”得,苏轼还咬着不放了,他愣说在故事看到了王诜的影子。

    “子瞻越说越不像话了,难不成还要让本王去大闹天宫,如此说来本王就不得不送客了!”

    苏轼说的话很可能是真,之前王小丫也是这么讲的。但不管真假这个话题都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让自己当孙悟空,闹谁?那不是明摆着说自己要反对新皇帝嘛,其心可诛啊!

    “不不不,凉王多想了。下官认为王爷言行皆无失当之处,反倒有些过于小心谨慎……下官斗胆进言不知可否?”

    要说苏轼只是为了探讨一个故事,他确实没那么闲在。带着王小丫回府探望只是个借口,下面要说的才是真正来意,前面一大堆都是引子。

    只可惜这位凉王生性多疑,还牙尖嘴利,绕来绕去就是不接茬,逼的苏大文豪不得不直接说,再不说就要被轰出去了。

    “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子瞻的意思?亦或是王相和司马相公的意思!”苏轼是来干嘛的呢?他是来劝王诜出仕的。

    “……皆有之。”这个主意确实不是苏轼自己出的,说起王诜的安排问题,朝堂里已经掰扯了半个多月,一直也没掰扯清楚。

    但有件事儿定论了,不能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埋没功臣。不让王诜继续带兵大家都没啥大意见,毕竟现在无论西夏还是辽国的威胁都基本解除了,短时间内国库也无法再支持一次大战,收回兵权是惯例。

    可就把王诜仍在开封城里无官无职,光给个空头王爷养猪一样养着,很多朝臣都看不下去。要是连为国开疆拓土的凉王都被如此冷落,那以后谁还肯为朝廷出力?出力一次就被冷落一次,太令人寒心了。

    这也不光是为了王诜鸣不平,而是士大夫阶层的自我保护。他们不希望朝廷开这个口子,就像皇帝不能随便杀文臣一样。

    哪怕王诜的所作所为真不怎么招人喜欢,但集体利益该维护还得维护。毕竟王诜也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天针对他,明天针对你,只要开了头就容易刹不住。

    皇帝和朝中重臣也是这个意思,但他们有点怕王诜。这位凉王别看对朝政四六不懂,可真不好斗,一旦安排不好保不齐又要兴风作浪,最终弄个难以收拾的局面。

    到底该给王诜一个什么职位呢?大家一致认为越远越好,不怕官大,就怕放在开封碍眼。外放出去,人生地不熟,手里又没有兵权相助,想必也就折腾不出什么风浪来了。

    你不是能把湟州那么贫苦的地方弄成塞外江南吗?得嘞,那就让你继续去地方上执政。弄好了朝廷多拿税赋,弄坏了朝廷也不怪罪,但你的名声就没现在这么响亮了,左右朝廷都不吃亏。

    不过这件事儿皇帝不想下旨指派,他怕旨意下了凉王不乐意去又装病,那会让皇帝的脸面没地方放的,严重影响威信。

    这时候就需要个中间人来进行沟通了,选来选去,大家一致认为苏轼最合适。满朝文武里除了远在幽州的王韶和沈括之外,只有苏轼与王诜谈得上私交,再怎么说也是王小丫的老师,当中间人最合适。

    苏大文豪本人其实也想让凉王出仕,他倒是没怎么考虑皇帝的脸面,更看重的还是治国理想。目前他可是尚书右丞,副相之一,国之重臣。

    如何才能辅佐新皇帝大展宏图呢?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上苏轼自问好像没有王诜的本事,放着这么一位能臣不用,打算留给谁?

645 请郡() 
“本王在外征战六七载,回家陪伴妻儿的日子不超过半年,小儿飞羽三岁,至今见到本王依旧哇哇大哭百般不肯相认。还请右丞大人代为转告陛下,能不能待到父子熟悉之后再遣本王为国效力?”

    虽然苏轼没明说内情,但洪涛也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自己现在的威望太高,老这么扔在驸马府里不闻不问对朝廷的影响不好。他们想给自己弄个听着不错的职务外放,这样大家就都踏实了。

    别逗了,这事儿洪涛坚决不能答应。说好听点是外放,实际上不就是流放嘛,肯定不给兵权,到了地方上还得受地方官的管束。

    “不然,之前凉王是去边关带兵征战,按大宋律不能携带家眷,若是去地方赴任则无此限制,王爷尽可以带着长公主殿下与家眷一同前往。”

    苏轼既然来了必须有足够的准备,谁都清楚凉王不好说话,不带点干货不是擎等着挨骂嘛。以前当驸马都尉、开国候的时候都不客气,现在已经是凉王了,揍自己一顿都没地方喊冤。

    “……去哪儿、做什么,由本官自己挑吗?”能带着家眷一起赴任,这个待遇洪涛从来没敢想,必须有点动心。

    难道说皇庄起作用了?要这么讲,庞皇后那边以后还真得经常走动走动,这耳边风力道很强嘛,和台风差不多了。

    “凉王可以上书请郡,此乃朝廷对重臣的恩典……”一看王诜的态度有所缓和,苏轼又献上一条建议,打算趁热打铁。

    如果这件事儿能定下,自己不光能在皇帝面前博得一份不小的功劳,还能给旧党势力不小的打击。王安石、司马光之流已经成了新的旧党,章惇、李公麟、加上自己原本的蜀党同僚,俨然成了新党。

    虽然目前的新党有点弱,可它有皇帝支持,要是再加上一个敛财如拾土的凉王,前景还是很美好的嘛。

    “请谁?”可惜苏大文豪碰上了一个官场盲,没有高翠峰在一旁拾遗补漏,洪涛对很多宋代官场的规矩都是两眼一抹黑。

    “非人也,是请郡……左迁是也!”兴致勃勃说了半天,刚想得到应有的回馈,结果发现对方连基本内容都没听懂,会是啥感想?

    苏大文豪现在也鸟枪换炮了,堂堂尚书右丞,浑身一抖都是官威,但拿这位王爷愣是没辙,气的吹胡子瞪眼还得耐心解释。

    “子瞻的意思是本王可以自己挑地方?哪儿舒服就去哪儿当知州?”这事儿倒不难解释,很快洪涛就听懂了。

    北宋朝廷对官员真是太好了,好的有点出格儿。假如有重臣身体不好,无法承担太繁重的工作,又不符合退休的条件,就可以上书请郡,自己找个想去的州郡去当知州,说是赴任,其实和疗养差不多。

    皇帝一般都会批准,这是对有功之臣的福利待遇,也是做给其他官员看:只要肯为皇家效力,皇家就不会亏待各位,更不会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然也……”苏轼的脑门都见汗了,此时他稍微能感同身受一些王安石、司马光的难处,也明白皇帝为啥这么不想让凉王入朝堂了。

    说几句话都这么麻烦,将来怎么坐在一起商量大事儿?动不动还就风干肉,赶紧滚蛋吧,有多远滚多远。

    “如此说来本王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子瞻以为回甘凉路如何?那边本王熟啊!”洪涛就喜欢看别人气急败坏,能把苏大文豪气成这样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赶紧再补一刀。

    “不可,边关军路不可选……”苏轼的手都快把椅子扶手抓碎了才忍住脾气,你是真傻还是装傻,还回甘凉路,咋不说去幽州呢!

    “哦,对对对,不能再带新军了是吧?嘿嘿嘿……那本王得好好合计合计,先去翻翻地图,挑个不冷不热、不干不湿、地面富饶、盛产美女的地方!要不苏兄留下来吃午饭吧,本王对大宋各路还不太了解,也好时时请教。”

    苏轼走了,或者叫逃了。他实在受不了凉王的做派,哪怕心里知道这家伙很可能是装的,那也无法聊下去,连嫡传弟子王小丫同学也顾不上,落荒而逃。

    “唉,又一个好人毁了。看到没,当官有什么好,谁当谁完蛋。多高尚的人进了官场全是一个下场,区别只是快慢而已。”

    都把人气走了洪涛还不依不饶,对跟出来一起送客的周一日、王十七等人继续喷毒,话里话外告诫她们以后少往官场里钻。

    “官人终于能离开京师了,奴家去拿地图!”周一日理解不了自家夫君为啥这么讨厌官场,他本身就是官,还是大官,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嘛。

    但她明白苏大官人来府上是干嘛的,这个消息太好了,只要夫君能逃离开封城就是虎入深山、鱼入大海,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的活着。

    “你也和莲儿学会听墙根了!这丫头真是太不像话,坏毛病传的满府都是,看本官晚上怎么整治她!还翻天了?撇什么嘴?你也跑不掉,本官要杀鸡儆猴!”

    洪涛很纳闷,自己和苏轼在正堂里说话,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她们是怎么知道谈话内容的,难不成有工匠发明了窃听器?

    “……奴家坚决不从!”晚上惩罚莲儿?刚才夫君可是说晚上要去自己房里洗鸳鸯浴的……瞬间周一日就明白晚上会是什么情景了,羞的满脸通红,即便王十七她们并不太懂这些话的意思,也忍不住撒腿就跑。

    “嗨,干嘛去,不去和本官选地方啦?十七,看到没,偷听就是这个后果,再有下次小心你的屁股,哼!”

    跑?古人不是云了嘛,一入豪门深似海。要是能有现代的医疗条件,洪涛真喜欢在古代生活。当然了,必须是官人,不能是下人。得让别人深似海,别自己先淹死。

    莲儿并没在晚上受罚,洪涛整天说罚这个惩那个,其实对身边的女人非常宽容,除非犯了不可饶恕且造成极大后果的错误,一般都只是嘴上罚罚。

    但把周一日也拉进大被同眠群的计划也没得以实施,长公主很不适时的插了一杠子。不光她到了周一日院子里,还带着绿荷、紫菊姐妹!

    难道说长公主不愿意让丈夫去小妾院子里过夜?这倒不是,绿荷、紫菊、莲儿现在都有自己的院子了,虽然还以奴婢自称,也整天守在长公主身边干着贴身丫鬟的活儿,可在名义上都已经是妾,可以拥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支出用度、自己的使唤下人。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张新军使用的大宋地图,她们不是来抓奸在床的,而是要帮着夫君一起挑选外放的州郡。

    长公主一听说皇帝允许驸马带着家眷去外地做官,比王诜自己还高兴,根本忍不到明天,连夜就要定下目的地,否则睡不着觉。

    她这一生说起来也挺悲惨,贵为皇帝的妹妹生活上不愁吃喝,可惜哪儿也没去过。本来也没指望能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