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472部分

大宋有毒-第472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式武器和老旧的作战理念有很多地方完全不同,非要把新旧两种方式往一起掺和,结果就像是一半油和一半水,永远没法融合。

    这还不算完呢,火枪兵和冷兵器军队的后勤保障系统更不一样,最次也得有人懂得如何保养、维护武器弹药吧。子弹和火枪可不像大刀长矛一般好伺候,比钢板弩和滑轮弩还麻烦,稍加不认真就得出现很多废品。

    以大宋禁军的后勤水平,他们能不让弹药库炸了就是很大进步,崭新的武器弹药放到他们手里,不出一年就得作废一半儿。这笔消耗同样要由朝廷负担,还没算上过程中的贪墨和浪费额度呢。

    洪涛觉得吧,大宋朝廷提出来的五万禁军,最终能练成二万就是万幸。练着练着他们自己就得叫停,没有收益光支出,真消耗不起。

    按照古代皇帝的尿性,百分百会把最好的军队放在身边,就算练出五万火枪禁军,百分之八十全得藏在开封城内外,不到万不得已真舍不得拿出去打仗。军队不打仗光训练,其作战水平可想而知。

    除了这些考量之外,洪涛还有个杀手锏,那就是质量。火枪、火炮朝廷里无人能懂,制造的时候稍加改动就能让性能参数下降一大截儿。

    他们只知道新军的火枪、火炮厉害,可到底厉害到何种程度一无所知!自己想怎么蒙他们就怎么蒙,甚至可能把残次品、简装版以高价卖给他们充数,只要能打响,看上去比弓弩厉害就没任何问题。

    这么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堂而皇之的扩建各地的生产作坊。没办法啊,你们要的急,数量又大,不扩大工坊、不采购更多原材料拿什么交货?

    由此一来,朝廷还就没办法完全阻隔特区与外界的商业往来。你只要出台这方面的政令,咱就不给你们提供枪支弹药,来回来去扯皮着玩呗,谁急谁心里知道。

    “娘子,辛苦啦”离家小一年,再次见到长公主洪涛感慨万分。

    她衰老了好多,这一年时间简直就是煎熬,丈夫生死未知,儿女远在天边,时不时还有各种传言,保不齐哪天就会抄家即便是个意志坚定的男人整天活在这种情绪里也会万分憔悴,何况一个柔弱无助的女人乎。

    “闻得夫君与官家消除了隔阂,妾身高兴还来不及,辛苦的该是夫君才是。”

    长公主确实面带笑容,还不是强装的,是真高兴。自己的丈夫和二哥和解比什么都好,她既不想丈夫把二哥赶下台,也不希望二哥把丈夫砍了头。

    “为夫都习惯了,有机会定要带娘子去北地看一看那边的冬日,别有一番韵味。对了,还有孩子们,我们一家人同去。”

    善意的谎言很多时候比实话让人舒服,长公主既影响不了赵颢也影响不了自己,让她知道太多内情,除了徒增烦恼之外毫无益处。

    “那孩子们”危险解除了,长公主立刻又想起了除了丈夫之外的另几个人。

    “过几天就能见到,二郎会亲自送他们回来。”既然是当人质,就得像样子一点,光自己和长公主待在扬子镇不专业,孩子们也回来的话能让皇帝更放心。

    可惜皇帝的心还没放下呢,洪涛的心又快乱套了。王小丫回来没几天就在学院里听到了这段时间发生在齐王、凉王和皇帝之间的事情,各种版本都有,然后就回家和洪涛大吵了一顿。

    虽然没说出口,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确。她认为父亲愧对皇恩、有违圣人教化,现在幡然悔悟还来得及,执迷不悟的话前面就是万丈深渊。

    “既然你觉得苏轼的话都是对的,不如去把他请来与为父当面辩论!”洪涛对这种争论没啥兴趣,因为他明白,王小丫同学和王大她们一样都被洗脑了,区别只是洗干净之后灌输的的内容不同。

    如果王小丫那么好说服,王大她们一样会被别人说服。但也不是永远没办法说服,解铃还须系铃人,关键在苏轼身上。

    

799 家有小女初长成() 
“老师回了眉州,怕是不会来。”王小丫对父亲这个建议嗤之以鼻,眉州远在几千里之外,老师又不是工坊里的小伙计,怎能呼来唤去!

    “为父只需要一封信,你那位拐带别人女儿的缺德老师就会屁颠屁颠儿的滚过来!”苏轼辞官返乡的事儿洪涛早就知道,且非常赞同。

    本来就没有做官的天赋,干嘛非去大染缸里瞎扑腾,白白耗费好光阴。回家呼朋唤友、游山玩水,时不时再去风雪楼里喝喝花酒,喝高了之后提笔作诗赋词才是苏大文豪的生活。

    为此他还特意给周一日写了一封密信,让她安排眉州的手下关照关照赋闲在家的苏轼,不是照顾生活,而是护卫周全。

    说白了吧,洪涛是怕这位脾气不太好的老头,哪天因为阶级立场和那份清高做派与合作社、工坊里的人发生冲突。

    王十她们知道苏轼是王小丫的师傅,再不济也不会伤了他的性命。可当地的社员和督查员们就不知道了,尤其是朱八斤的黑涩会。

    一旦惹上了这些人,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小命不保。他们才不会管你当没当过宰相,诗词写得如何,谁阻碍了他们发展谁就是不死不休的敌人。

    说实话,要是没有王小丫的事儿,洪涛才不会去招惹这位老朋友,两个人根本说不到一起去。好几年不相见,面对面之后顶多忍半个小时,接下来必须得针锋相对,谁眼里都不揉沙子。

    洪涛之所以能忍住没派王十下黑手,并不是觉得文豪就该保护,而是清楚苏轼除了阶级立场和历史局限性之外,没做过什么坏事儿,总体上讲是个有坚持且正直的人。

    但为了不让女儿成为反对自己的人,不得不再装一次孙子。把苏轼弄到长江学院,王小丫就不会再想着去找他,思想转变不转变还是次要的,先把人留在身边才有影响的可能性。

    苏轼会这么听话吗?当然不会,但洪涛有办法。他真的给苏轼写了一封信,内容很简单,邀请苏轼来长江学院讲学。

    为了防止苏轼耍骨头不来,洪涛还用上了激将法。你不是以诗词著称吗,得嘞,咱就做首诗恶心你,你要是能忍住当活王八就算我输!

    洪涛还会作诗?他会个屁,好歹在古代生活了两辈子几十大年,愣是连诗词的韵脚也没搞清楚。不过他会抄袭,专找后世出名的诗词抄。

    浴血大夏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这次该轮到陆游倒霉了,谁让他也是宋代人呢,一首《病起书怀》写得这么应景儿,只需改四个字和名字,怎么看怎么像自己刚刚征夏归来,主张再次北伐消灭辽国,且不受朝廷待见的孤臣心声。

    “爹爹真会作诗!”陆游就是陆游,写出来的诗肯定精彩,王小丫同学见到之后,看父亲的眼神都变了。

    这种表情和苏轼简直就是一个德性,只要诗词歌赋、绘画弹琴出彩,他们就觉得你有大本事,愿意交往,哪怕此人都不会自己穿衣服,也能被解释为一种风骨。

    “你所吃的每一粒粮食、喝的每一口牛奶、穿的每一寸布帛、用的每一件物品,都不是用诗词和画画产出来的。党项人和契丹人也不会因为几首诗而不南侵,百姓更不能光念诗不吃饭,你怎么会觉得吟诗作画更重要呢?要是诗词歌赋真有这么大作用,那就没有你老师什么事儿了!”

    女儿喜欢画画、善于画画,洪涛从来没说过不对。物质、精神都是人所必须的,但不能太偏向一方,纯物质论不对,纯精神论也很荒谬。

    “……”可惜女儿每次听到这种问题就撇着嘴一副不愿对牛弹琴的表情,就像是爱因斯坦碰上了席慕蓉,无法深入交流。

    “不信是吧?来,看着怀表数十下。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你爹十秒作词,不知道苏大官人能不能做到!”

    面对各种各样的敌人,洪涛最喜欢用实力打脸,碰到女儿的挑衅,用武动粗怕是不成,但真不能忍,必须狠狠的用诗句抽回去。

    “十!”王小丫也和苏轼一样清高,平日在学院里见到学生都把下巴抬起来走路。

    说实话,她在内心里确实有点看不起父亲,不管他打败了多少强敌、发明了多少东西,文化不够高就不值得敬佩。

    “有了,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北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不用十下,一下洪涛就能赋词,如果不是他脑子里的存货太少,一秒钟能做出n首。陆游是洪涛比较喜欢的诗人,连着一诗一词,风格还必须一致,只能让他老人家多受累。

    “……此阙何名?”王小丫立马就傻眼了,跟着苏轼学了十多年,画画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可能不涉及诗词。苏轼最拿手的就是词,但和这阙撷芳词相比只能说各有韵味,分不出高下。

    “钗头凤红酥手!”要抄就抄全套,连名字都不用改。

    “明明是撷芳词,何来钗头凤?”听到父亲的回答王小丫更晕了,啥叫钗头凤,没听说过啊!

    “……为父为何就不能自创词牌?你娘娘远在万里之外,为父亏欠她良多才有感而发,故以莲夫人头上配饰为牌!记下来附在信后面,明日去学院交给顺风镖局,让你那个王八蛋老师好好瞧瞧,别总以为就他才算有学问。”

    洪涛记得这首词的词牌就叫钗头凤,但女儿说是撷芳词,谁对谁错呢?肯定是自己错了,因为这是宋词,王小丫是百分百的宋人。

    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不能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把词牌改成自己发明才是上上选。而且还有出处,王小丫的亲生母亲莲儿就是词中锦书难托的那个红酥手!

    “爹爹既有此才,为何平日不见展露?”王小丫还是不太相信平日里满嘴大白话,写个奏章都要让几位娘娘代笔的父亲会是大才子,但事实胜于雄辩,她被搞晕了。

    “为父不是说了,大宋不缺才子,缺的是踏实肯干的实干家。靠诗词歌赋打不垮敌人,也喂不饱肚子。你和你老师去当万人追捧的才子,我去做其它事情,互不干涉。”

    洪涛这话说得情真意切,实际上多一半都是瞎扯。要是他有阳春白雪的本事,肯定也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这不是肚子里存货不够用嘛。

    “若是也有人给女儿做一阙红酥手就好了……”玩文艺的人情感都特别丰富,王小丫也一样,说着说着就进入情感世界了。

    “你若是无事可做就陪为父去打打球!”女儿已经是成年大姑娘了,当着自己的面儿希望有男人给她写情书,这让洪涛更加心烦意乱。

    儿童团里那些莺莺燕燕终身大事还没解决呢,眼看着又多一个更麻烦的,再想一想将来她会给自己带回来一个苏轼那样的女婿,洪涛想死的心都有了。

    “女儿还要去给老师送信……”如何让王小丫从眼前消失,洪涛有个必杀技,运动!

    “唉……生了这么多可怎么弄啊!”看着女儿像风一般飘了出去,洪涛使劲儿揉了揉太阳穴。王小丫是老大,满脑子圣人教化。王飞羽是老二,满脑子全是肥油,学啥啥不及格、吃嘛嘛香。

    其他几个孩子还都小,看不出优劣,但以这姐俩的趋势,前景怕是不太乐观。别说出来王二那样的人精,能有个王十八就阿弥陀佛了。万一要是出来个王十,洪涛只有一条路可选,赶紧入土为安,省得老了老了再被气出个好歹来。

800 大迁徙() 
三月初,随着春暖花开,小虫子们纷纷从泥土中钻了出来,瓜洲岛的断桥工地上也出现了大批民伕的身影,中断了三年多的跨江大桥工程又开工了。

    “老七,一定要看好他们,禁止一切外界接触。现在咱们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旦闹出事儿来,东京日报肯定会添油加醋的大肆渲染一番。真是没想到啊,他们居然也开窍了,武的不成学会玩文的了。”

    和民伕们一同出现的是个留着大光头的粗壮汉子,王七从兰州回来了,这些民伕就是他带来的。对外说是民伕,其实西夏各族俘虏占了大多数。

    在如何处理占领区民众的问题上,洪涛一如既往的冷狠毒。他让王大和蒋二郎留在兴庆府剿匪,同时又下了一个命令,每战必须带着当地民众参加。

    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更多情报和帮助,而是要把当地人被砸断的骨头上连着的那么一点筋都割断。

    通过让他们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