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548部分

大宋有毒-第548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洪涛觉得自己接受批评要比面对赞誉更自如,这可能也是小时候检查写太多的副作用,对待批评的态度没有丝毫抵触,认错的时候还特别深刻。不深刻不成啊,认识不到位检查就得重写。

    “真有这么严重?”如果说之前还有八分怀疑王诜在故意开玩笑,现在苏轼已经信了八分,另外两分是当做预备队用的。和这位摄政王相处必须留后手,否则会被活活气死。

    “比报纸上写的严重几倍不止……唉,子瞻兄,小弟这次算是阴沟里翻船了,半世英名毁于一旦。具体情况一个月前就已经报了过来,看过之后触目惊心!幸子,去我书房里把画着黑叉子的纸袋拿来交于苏大官人。”

    洪涛努力做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强忍着不让笑容冒出来。为了让苏轼完全相信,还得把王十的调查报告拿出来。具体事件自己也记不清了,反正那些文件看了就让人没胃口,哪怕之前心里知道照样会感到惊愕。

    人怎么可以变得这样无情呢,面对没有威胁、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愣是能狠下心来折腾,连妇孺都不放过,毫无人性!可他们却又都是有才能的人,在学院里也品学兼优,奖学金拿到手软。

    “她是……”直到此时苏轼才发现站在前堂里的婢女不认识。

    “代替平夫人的倭女……子瞻兄想不想也弄位新夫人?我这里还有两名倭女,都是调教多年会说汉话、能认汉字、知晓礼仪的伶俐之辈。跟在苏兄身边,保不齐十年之后能成为女词人,岂不是佳话。”

    中山幸子、井上知音、青木美月是目前专职伺候大长公主和摄政王的三名贴身丫鬟。但她们并不是在摄政王府里培训出来的,而是被特里公主从小收养的日本孤儿。

    大长公主驾临济州岛时,特里公主手里除了珊瑚、香料之外,也没什么俏货可以当礼物,干脆就从侍女里挑了三个最好的,连同五匹小矮马一起送上了船。不求太值钱,但求比较独特。

    “用心险恶,老夫不会与你同流合污!”不管洪涛说真心赠送还是虚情假意苏轼都不会接受,倒不是说他有多清高,士人之间赠送个侍女啥的非常普遍。

    倭女连侍女都算不上,完全就是奴隶,不高兴随时可以卖掉,没有半分拖累。但现在不是时候,如果苏轼接纳了摄政王的倭女,立马就会变成报纸上的流言主角,等于是给摄政王分担了压力,他好歹也在朝为官多年,这点小伎俩必须明白。

    “那以后也不要张嘴,本王碰过的女人坚决不会送与他人。”老头越来越不好忽悠了,洪涛也确实有拉苏大文豪下水的想法。虽然自己不在意屎盆子多一点,但如果把苏轼也变成同道中人,王小丫就没法再用眼角夹自己了。

    “休得鼓噪!”这时幸子捧着一个灰色的鲸鱼皮纸袋子快步走了进来,苏轼仔细看了看小姑娘,咽了咽口水,接过纸袋不再说话。

    “幸子,去厨房吩咐一声,苏大官人要留下吃晚饭,让厨娘把好菜好肉都藏好……”洪涛估计到苏轼看完这些文件会有什么反应,下面的话小姑娘就不适合听了。

    “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哗啦……”纸袋里的文件有上百份,苏轼只看了十多张就开骂了,骂得还挺花哨,边骂边把纸袋往桌上狠狠一拍,力道惊人,茶碗跳了起来掉在地上碎了。

    “嘶……不给吃就骂人,还摔摔打打,子瞻兄,你变得越来越粗俗啦……”茶碗刚掉落,洪涛就从椅子上窜了起来,动如脱兔。结果还是差一点没接住,看着几瓣碎瓷眼珠子都红了。

    随着清茶的兴起,喝茶逐渐形成了两种流派。一派主张用透明琉璃杯,最好什么纹饰都不要有,尽量平整透明,一边观察茶叶在水热中的变化和颜色一边品味。另一派则主张用白瓷茶盏,绿油油的茶水配上白灿灿的瓷器也挺好看的。

    洪涛属于后者,倒不是他能从中悟到什么意味,而是对玻璃杯太熟悉,没啥感觉。倒是各个窑口的瓷器让他忍不住想到了后世的价格,一边喝一边在心里琢磨:正宗的汝窑,还是官窑,哥们拿来喝茶!

    苏轼打碎的这只茶盏就是一套定窑茶具中的一个,还不是市面能随便买到的货色,而是专门为皇家定制的贡品。据说平均二十多只泥胎才能烧成一个符合如此品相的,价格一点不比精品透明琉璃杯低。这种茶具一套是一种花纹,碎一个整套就全不值钱了,补都没地方补。

    “休要乱扯,出了这么大事还有心情吝惜俗物,此事若是宣扬出去怕是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你死不足惜,可新政该如何进行!”苏轼眼珠子也是红的,要不是洪涛动作快把另一个茶盏赶紧拿起来,估计也得让他摔了。

    “这话说的真伤感情,什么叫死不足惜?肯定有人得死,但还轮不到小弟,失望不?”苏轼肯定不会盼着自己死,自己死了他就没地方蹭吃蹭喝了。但洪涛就喜欢气他玩,一看到大文豪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干着急就由衷的快乐。

929 志同道合() 
“这次又打算让谁当替死鬼?此乃歪道,成大道者不可为!”苏轼有点听明白了,这位驸马又打算故技重施玩恶人先告状那套。他虽然不想让王诜倒霉,但更不愿意看到新政的大好局面受损。

    这次改革忒不容易了,刚刚看到成功的希望,可以确认方向正确,如果因为某个人的失误导致夭折,那苏轼觉得马上把王诜掐死也不为过。

    “苏兄还真看得起我,成大道、当圣人小弟这辈子是不奢望了。俗话不是说了嘛,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如此,执政也是如此。小弟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要踩着别人尸体,罪孽深重啊。不过苏兄请放心,新政不会因此受挫,只是有人要付出挺大的牺牲,还是你我都很熟悉的人,不知苏兄可舍得?”

    看到苏老头真要急洪涛就不逗了,这个年代没有降压药、也没有速效救心丸,人一上了年纪都是靠天活着,说过去就过去,没救。

    “……你我的熟人?难不成是许大人!”苏轼的熟人不少,全国到处都有,但能和王诜称得上熟人还有交集的就真没几个了。太不起眼的也背不起这种黑锅,合适的人好像只有许东来。

    “他没这个资格,不过我觉得苏兄倒是挺合适的,名望、资历都够。正好研学会里也有人参与其中,他们可都是你的好学生。”看到老头情绪稳定了点,洪涛又忍不住了,打算考量考量大文豪的品格。

    “……哈哈哈……想不到我苏轼能有如此殊荣。也罢,死在王晋卿手里也不算冤枉。不过你得答应我,别去折腾那些学生。他们还是孩子,懵懵懂懂间难免出错,犯过一次大错反倒更容易使其成材。”

    世界上就没有不怕死的人,包括苏轼在内,老头顿时就愣了,好半天才缓过来。想一想也是,这个黑锅扣在自己脑袋上大小正好,既然有研学会的学生参加,也不算平白冤枉。以自己这位挚友的为人,狠辣起来真是六亲不认,栽在他手里只能认命。

    “先别忙着报名,本王想了想,此事苏兄怕是也不太够格。你的学问是大,声望也高,但身无官职,怎可能为几十个州府的地方官撑腰?果真是如此的话,我那些好学生就全该辞官回家种地去了,一群废物!”

    测试结果挺让洪涛满意,苏老头确实改变了立场,还变得这么彻底,为了新政甘愿去送死。有他这句话就够了,说明自己这么多年没白干。

    一个苏轼就能影响一大批年轻人,和他一样能看到新政前途的名家估计也不会太少,有了他们为新政保驾护航,自己确实可以退休了。

    “谁还能比老夫有资格!”一听说不让自己死了,苏轼还挺不乐意的,主要是话太难听,什么叫不太够格。文人的骄傲什么时候都不会少,哪怕是去抢着死,也得死在别人前面!

    “嘿嘿嘿……远的不说,小弟就比苏兄够格的多!大宋有一个算一个,说句僭越的话,连官家都算上,谁还比我王晋卿更够格?”

    洪涛也不含糊,好歹咱也挂着个士大夫的头衔,不管需不需要去死,嘴皮子上先不能弱了气势。作诗写赋的时候总当缩头乌龟,但不能少了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狂放。得大声喊出来,挺胸抬头的喊出来,就这么狂了,怎么滴吧!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新政还需晋卿保驾护航,不可意气用事!”平日里总被损友挤兑,每次吃亏都忍不住暗地里咒他赶紧让马蹄子再踢一脚,可是真要轮到生死关头苏轼还就舍不得了。

    除了这么多年的友情之外,重点还是新政。得顾全大局啊,民富国强、万邦来朝眼看就能实现了,谁死也不能让这个人死!

    “莫急、莫急,来,先喝口茶水,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下苏老头不光眼珠子里有血丝,整张脸都涨红了,很有血压高的迹象。洪涛还得让他先缓缓,赶紧把自己的茶杯递了过去。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时辰,幸子来催了两次吃饭,洪涛才把事情的原委讲清楚,也让苏轼明白了背黑锅的人为何非我莫属。

    不是没人来背,而是谁来了都得丢掉小命,还要遗臭万年。只有自己没啥大事儿,名声嘛……好像从来也没太好过,索性就一臭到底吧。

    另外借着这次机会也算是急流勇退了,否则皇帝年纪轻轻的怕是也得愁死。谁乐意脑袋上面总悬着一把大砍刀,保不齐哪天就会落下来。

    赵佣总体上讲还算是个合格的皇帝,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者。把他折磨得食无味夜不寐的,再来个英年早逝,对新政更没啥好处。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苏轼并没被完全说服,但他真是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不愿意也没辙。

    确实如王诜所言,这次的事儿搞得太大了,光是有凭有据涉及人命的案子就上百起,侵吞财产的更是数不胜数。另外像很多盗匪也是被地方工作组连同官府逼得迫不得已才落草,他们和当地官府杀来剿去的,死伤的人命恐怕也得算上,这就更多了。

    换谁来也扛不住这么大罪名,只有摄政王+帝师+大宋战神+从龙之功+大长公主于一身的王诜才扛得动。再有朝中重臣暗中协助才能保住小命,同时不让大宋百姓群情激愤。

    或者干脆不讲理了,强行把此事压下去,让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继续蒙冤,最好再来个铡草除根,过几年大家也会逐渐淡忘。

    但苏轼觉得好友说的对,那样做表面上看是保护了新政,实际害处更大。今天你能玩这一套,改天别人也能有样学样。这个口子绝不能开,否则后患无穷,甚至有没有新政都无所谓了。

    “走吧,再不吃饭大长公主就该亲自来请了。说起来苏兄还不如我娘子,她听说此事之后并无太多惆怅,反而暗自欢喜。想开点吧,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这代人也就能做到这一步,后面的事情还得靠你我的学生们继续完成。他们也不是终点,早晚又得被他们的学生取代。这是好事,何来愁苦。要不要开一坛好酒来个不醉不归?”

    见到苏轼也没话讲了,洪涛站起身准备结束这次谈话。目的基本达到了,磨破嘴皮子说服苏老头,不是让他给自己鸣冤的,而是让他去说服王小丫。这种话由他嘴里讲出来女儿会听,让自己说屁用没有。

    养个孩子多不容易啊,一把屎一把尿的喂大,恨不得把人世间最好的生活全给他们。可到头来经常是换个敌人回来,宁可信外人也不信爹娘,比敌人还敌人。

    苏轼的酒量不错,但酒品真不咋地,在高度白酒的攻击下,再加上心里有事儿,驸马菜还没品尝完就开始敲着碗筷高歌起来。到底唱的什么洪涛也不清楚,因为他也醉了。

    于是花厅里就成了两个老男人的K歌房,你吟你的词、我唱我的歌,谁也没听明白对方的内容,但情绪很到位。

    有时候人是有第六感的,不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甚至不需要表情为载体,依旧能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这恐怕就叫境界吧。

    然后洪涛又可耻的断片了,K歌大赛到底啥时候散的、谁是麦霸获得者一概记不清了。再次睁眼时已是第二日中午,入眼的第一个人就是幸子。她正靠着床头打盹儿呢,看样子这一宿都守在自己身边没敢合眼。

930 风波起() 
洗漱完毕,脑袋还有点晕,可肚子咕噜噜直叫,正好赶上开饭,洪涛打算勉强吃几口再睡。可是一到花厅就看到墙上挂着一条横幅,内容挺熟的,要不是记忆里有这句明言,洪涛都认不全这些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后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