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有毒 >

第552部分

大宋有毒-第552部分

小说: 大宋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后一点,蔡京觉得一点不比让皇帝高兴容易。可能有很多官员认为凉王这次是真凉了,再想大权在握难上加难。但蔡京觉得在野的凉王一点都不比在朝的凉王权势小,看不到这一点的都是傻子。

    “本王能得蔡大人相助求之不得啊,来来来,尝尝我府上的菜品。不是吹啊,风雪楼的厨子到了这里也得低头服输。”

    洪涛也没假意推辞,两个明白人聊天不用那么麻烦。正好幸子在堂外示意午饭准备好了,正事先放一边,吃吃喝喝之后,让关系拉近一点再聊效率更高。

    两个心怀鬼胎者,各有各盘算的坏蛋,愣是很融洽的尿到了一个壶里。志同道合其实都是刻意美化,利益点共同才是本质。

    解决了庞皇后的问题,其它的都是小事儿。洪涛让蔡京给皇帝和总理带句话,告诉他们自己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在给他们提醒。这种事儿早晚要发生,早预防比措手不及强,说出去还算个爱民的政绩,何乐而不为呢。

    以后这种提醒还会有,自己已经不是朝廷官员了,屁股必须坐在商人、地主、士绅、百姓这边,批评朝政才是常规操作,这也是用另一种方式保护新政。

    另外就是当选议事会议员的问题,按照王二的意思还是想请养父出山,哪怕当官不太合适,去议事会当个议长啥的再合适不过了。

    有养父这张嘴和一肚子坏水,再加上和商界的亲密关系,都不用刻意维护,马上就有近三分之一商人出身的议员能团结在一起。

    有了这股力量,朝廷的各项决议、预算也就不用提心吊胆老被否决了。皇帝也是这个意思,他肯定不愿意见到姑丈再大权独揽,但对议事会议长一职还是同意的。

    和王二一样,刚成立了两个月的议事会已经快把他搞疯了,以前的御史台、谏台和这群议员相比,简直就是乖的不能再乖的小绵羊。一群狼该如何对付?唯一的办法就是给狼群找个头狼。姑丈已经不是头狼了,他是虎狼双兼,当议长绰绰有余。

    但洪涛还是拒绝了,并写了一封信让蔡京转交给皇帝和总理。信的内容就一个,用尽可能简单的词汇向他们阐明议长的恐怖。警告他们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职位,必须挑选最合适的人选担任,否则后患无穷。

    他自己之所以不愿意担任,完全是出于好意。一旦议长的权利凸显出来,自己又成了大权独揽的存在。废了这么大力气、饶了那么大圈子,好不容易脱离了这个是非圈,马上又钻了进去,当初何苦出来呢?

    至于说让谁来当议长的职务,洪涛推荐了一个人选,高翠峰!理由很简单,他熟悉官场、善于与之周旋,同时和商界的关系也很不错,更是新兴工匠阶级的好朋友,在议事会里能获得的支持一样不会少。

    由此洪涛还衍生出另一个需要提醒的地方,就是工匠。按照大宋原本的阶级区分有士农工商四个,新政之后依旧还是这四个,只是把士的特权和地位降低了一些、成分搞复杂了一些,但暂时还是第一位的。

    商人则触底反弹,从原本的老末一跃成为第二档,或者说已经和农平起平坐、不分伯仲。农的地位稍有降低,但不太明显,原本在第三位的工匠倒成了老末。

    洪涛要提醒的就是这个工,他可以肯定并负责的讲,随着新政的展开和经济模式转变,工匠阶级不仅不会没落,还能迅速崛起。

    谁要是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就会犯以前大宋朝廷的错误,过重的压制了商人阶级,造成社会分配不公,严重影响整个国家的平衡,从而抑制经济发展。

    蔡京一共在凉王府待了四天,除了第一天之外,剩下三天里像极了当年的儿童团孩子,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不停的记,嘴里还振振有词。

    他说十年前头一次到驸马府参加王小丫的拜师礼时,说过要给驸马当学生,可是一直没机会。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学生显然已经不太可能,学几天意思意思还是没问题的,也算是了却了当初的心愿。

    还绝不是装样子,洪涛所提出的议长和工匠问题都是他以前不曾想到也不曾关注过的,现在有了如此明确的解释和预测,瞬间就茅塞顿开,大呼不虚此行。

    “要知道你当年说的是真心话,早收了这个学生,倒是能免去不少麻烦啊!”看着蔡京远去的背影,洪涛有点发愣。

    按照蔡京的说法,当年他真不是随便说说,只要自己肯就真会拜师。收了蔡京为徒,肯定就不会再有他倒卖武器给西夏人的事情了,西夏人没那么强的战斗力,也就不会南下……

    反正一连串的事件都将被自己的一个小选择改写,历史就是这么怪,有时候拼了命的去影响,它就是纹丝不动,有时候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巧合,却能像多米诺骨牌倒了一样,把它弄得面目全非。

    蔡京才走了不到半个月,凉王府又迎来了一波客人,很特别的客人。他们驾着一艘巨大的海船停在了王府西边的码头上,把整个河道都给堵住了。

    “爹爹……花船、花船……”跑来报信的是知音和她怀里抱着的王慧,小丫头刚学会说话没多久,最喜欢干报信的差事,指着西墙外玩了命的喊。

    “来,给我吧。哎呦我的丫头啊,你可又沉了不少。那可不是花船,怕是来报丧的。看来温老头也不在了,你们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撒手不管,走了就走了吧,还要故意来我面前显摆,成心气人啊。”

    洪涛很是纳闷,不年不节的哪儿来的花船呢?从知音手里接过王慧,抱着她刚走出正堂,就看到了西墙外高耸入云的三根大桅杆。 富品中文

    

936 虎鲸级() 
都不用出去洪涛就知道是谁来了,远在福建的温家。也不用问就知道他们来这里是做什么的,桅杆上除了帆具之外还缠着、挂着很多白布,确实有点像花船。不出意外的话,温老头也没了,架船来不是大牛、二虎、小豹,就是他们三个的儿子,也说不定都来了。

    为啥这么肯定是温家呢,大海船也不止温家会造,不用提远在澳洲的宸娘,朝廷的造船厂去年也造出了武装货船,再加上蒋二郎的东海国都有这个能力。

    但这艘船光看桅杆就不是武装货船,再看看索具和帆具,也不是谁以武装货船为基础弄出来的放大版。这种全帆具大家伙,洪涛只给过温家几张不太完整的图纸,看来这些年温老头没闲着养老,他真把当年金河帝国虎鲸级战舰给弄出来了。像不像……出去看看才知道。

    像,太像了,温老头严格按照图纸设计了这艘大战舰,就连炮门的样子和数量也丝毫不差。来的人洪涛没全猜对,除了温小豹之外,居然还有个熟悉的老面孔,王冠!

    “大官人,我爹没了。走之前让我把这艘大船开过来让您看看对不对,要是有差错马上修改,恳请大人不要责怪。”

    温小豹倒是没哭哭啼啼,他虽然刚四十出头,但他哥哥温大牛比洪涛还长四五岁,温老头已经年过七旬了。在这个年代活到七十多岁善终不算丧事,是大喜事,家里要摆酒席庆祝。有钱人家办喜丧比结婚还热闹,谁也不哭,各种庆祝。

    “老人家走得不难受吧?”不管是不是喜丧洪涛也笑不出来,只是先和王冠点了点头,然后由温小豹陪着慢慢向跳板走去。

    “阿爹在大船下水后几天走的,晚上不睡觉说要再去船上转转,还指望能坐着它出趟远门来找大官人,说是几辈人也没见过这么大的船。结果半夜就坐在艉楼没了,手里还攥着他画的图样。”

    温小豹瓮声瓮气的讲述着老父亲离开人世间的最后举动,从皮包里掏出几十张鲸鱼皮纸。上面都是造船的分区图纸,温老头别看没啥文化,认字也晚,但他学画图还是挺灵光的,算是个与时俱进的老头。

    “嗯,船造的没啥大问题,就是下面这两层甲板浪费了。老人家说有错就让你改,是怕我把手艺传给别人,让你们兄弟三个丢了饭碗。放心,这船就教给你们温家,连朝廷也不给。”

    洪涛拿着图纸在全船上下走马观花的看了看,木料拼接方式没错,尺寸也够厚,大结构没问题,连减摇鳍都是对的。但是有一个设计差点让他笑出来,那就是二层火炮甲板。

    当初和温老头介绍这种船的时候,没说是火炮战舰,说了温老头也不会懂,那时候还没火炮呢。所以他不知道火炮甲板是做什么用的,习惯性的按照货舱来设计。

    里面既没有跑车的轨道,也没加固的肋条,空空荡荡从船头连到船尾的大开间,两边还开着几十个炮门!

    更有意思的是,温老头以为炮门是为了装卸货物方便,还在图纸上设计了几个吊车,但没真的造出来,算是一种提问方式。

    “我就说嘛,这船绝对不是装货用的,如此厚重的材料光装货岂不是浪费了!”当洪涛把炮门和火炮甲板的真正用途讲出来时,不光温小豹马上明白了,连王冠也豁然顿悟,放起了马后炮。

    “王兄,听说你在南洋混得风生水起,王家船队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堪比一国朝廷,怎么有闲心来这个偏僻小地方走动了?”

    洪涛对王冠还真是有点意见,他自打回到福建接手了家族船队,就再也没正式和自己联系过,七八年不露面,突然出现肯定有鬼!

    “嘿嘿嘿……大人说的是,小弟是不该一去了无音讯。不过大人应该知道南洋海路的艰辛,小弟这次是三年来头一次回大宋,若不是为了叔父怕是还在岛上受累呢。”

    王冠很不好意思,他们王家两房都受驸马关照才兴旺起来,叔父一房和驸马多有往来,自己这一房却少了走动、冷了情分,确实不应该。

    “可是因为航线起了纷争!”洪涛心跳有点加速,难不成福建王家又出问题了?这可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刚把大西北平定,总不会东南又乱了吧。

    这些年王家联合了一堆大小海商把去往日本的新航线把持的死死的,还利用新式导航技术开拓了不少南洋航线。

    这一系列操作,除了让家族兴盛、航线增加之外,对原有的海商大族也造成了很强的冲击。海商们要是为此打起来,一点不比陆地上的战争强度低,还更残酷、更血腥。

    “……大人多虑了,王家岂是不知轻重的贪婪之辈,叔父去年就让小弟与泉州、广州几家大商号合股成立了南洋商社,有人出人、有船出船、有货出货。大家绑在一起去和蒲家人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哪还有自家人纷争的道理。”

    看到驸马的脸色有点转黑,王冠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位驸马做事有个原则,非常不乐意自己人和自己动武。如果王家为了点利益仗势欺人,他可真不会惯着,转眼就能再扶持起张家、刘家、赵家,以后与王家也就没太多情分了。

    “那叔父何可让你这个大忙人特意北上一次?”南边没出事儿洪涛心里安生多了,可疑问更多。王冠都是南洋商社带头人了,事务繁多,不年不节的跟着温家跑上来,说不通啊。

    “不瞒大人,叔父怕是快不成了,各地好医好药找了不少,但全都不太见效。来之前他已在家卧床多日,时而明白时而糊涂,但只要清醒过来就念念不忘大人。下官斗胆来求个情儿,想求大人……”

    王冠也不是个特别善于耍嘴皮子的人,说起这件事儿很为难。别看摄政王的头衔没了,但依旧是大宋第一等王爵,这身份岂是谁想见就见一面的。

    以两家的交情见一面倒是不难,随时来随时都能见。可王浩真起不来了,让一位王爷大老远的跑到福建去见个商人,真说不出口。

    “得,本王明白了。你也别张嘴求,生分了。先去府里休息一夜,明早启程去漳州。小豹,你这艘大船来的正好,载本王回家去给你爹上上坟如何?”

    要是放在半年前,洪涛还真没时间跑那么远路,谁来了也得推辞。现在好了,无官一身轻,想去哪儿去哪儿。温老头自己没赶上,现在王浩也到了弥留之际,正好两个人一起看看吧。

    这么大的海船,大宋皇帝也没福气乘坐,洪涛决定带着家人一起去,权当是出游。但正在上学的孩子无法长时间缺课,大长公主一听说要坐大海船立马抱着床柱,很有谁再相逼就死给谁看的架势,西迪和绿荷姐妹还要管理几十家邮局和银行的业务。算来算去,能一起上船的只有莲儿和王慧,再加上幸子和知音两个丫鬟。

    但这次让洪涛很意外,王小丫居然主动要求同行,理由就是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她要像其它大宋文人一样去四处游学,平时没时间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