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少皇 >

第100部分

大明少皇-第100部分

小说: 大明少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就这都还是做十存一,很难得做成一面镜子。”

    虎大威又是一句话都没听懂,只好尴尬地笑了笑。他虽然不明白里面的道理,但是这潜望镜的好处却是一眼就能看明白,当敌人骑射或者用火炮攻城时,躲在城墙下就能将敌情看得清清楚楚,再也不用顶着盾牌,像乌龟一样偷偷摸摸地看。这科学院,好像很有意思啊…

    ……………………………………………………………………………………。

    朱由校细细看了以后,把潜望镜交给了虎大威,示意他也看一看。虎大威在一边带着各种表情,看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朱由校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紧张地思索着应对之法:

    蒙古人采用线型骑射队形来进攻,无论是火炮还是排枪,威力都会大减。现在的枪炮还做不到精准射击,如果采用之前的方法攻击,除了浪费弹药外,根本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怎样才能把蒙古人聚集在一起呢?

    马五指挥炮兵做好准备后,也发现了问题所在。他弓着身子走过来说:“皇上,不如让弓弩兵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蒙古人的阵型再压缩地紧一点。”

    朱由校态度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行,蒙古人的骑射太厉害了。如果让弓弩兵现在攻击,他们就会暴露在蒙古人的强弓之下,会造成严重伤亡。”

    马五摇了摇嘴唇继续劝说道:“皇上,伤亡本就是不可避免。不能因为害怕伤亡,就不还击。要是蒙古的后军,趁着这个空当靠近了城门,那麻烦就大了。”

    朱由校还是摇着头道:“不行,伤亡难免我知道,但不能让士兵白白丢掉性命。培养一个弓箭兵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些都是宝贝,总不能让他们窝窝囊囊地死在蒙古人的弓箭下。”

    突然,朱由校猛地抬起头问马五:“你刚才说什么?蒙古后军的目标是城门?”

    马五点点头,拿着小石子在城墙上画了几笔说:“皇上请看,蒙古人的进攻队形,是从山口开始,沿着镇安堡城墙骑射,为的就是彻底压制住我们的还击力量,让我们顾此失彼。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为后军赢得攻击城门的机会。”

    朱由校恍然大悟地拍了怕脑袋,自己刚才完全陷入了一个误区,把镇安堡当成京城了。京城四面开阔,任何人想进攻,都必须排出紧密的攻击队形,否则会形成局部的劣势。而且就算攻破了城门,也仅仅是进入到瓮城而已,这倒是很方便守军瓮中捉鳖。

    而镇安堡则不同,这里的城墙虽然看起来高大无比易守难攻,但唯一的要害就是就是城门。一旦城门失守,镇安堡内的一千人,根本不可能与林丹汗的部队PK。蒙古人一人一块砖头,都能把这里的守军活活砸死。

    不知为什么,朱由校脑海里忽然浮现了《指环王》中的一个画面,半兽人进攻人类的一个坚固堡垒时,就是用无数军队作为掩护,然后用火药炸开了城墙下的出水口,差点攻陷这个堡垒。如果蒙古人也有火药的话,他们也一定会用来炸城门…

    也就是说,蒙古人不会一直这么围着镇安堡练习箭法。当然,如果林丹汗脑子秀逗了,非要这么做,我就在城墙上烤羊肉串陪他玩儿。蒙古人要是突然采用不计死活的集团冲锋,就必定有炸毁大门的企图…

    ………………………………………………………………………………………………

    林丹汗紧抱双臂,皱着眉头注视着镇安堡城墙。他故意用大队骑兵摆出冲锋的架势,就是想勾引明军火枪手的出现。他准备用两千人的代价,将镇安堡城墙和明军火枪兵一起解决。

    但骑兵的第一轮骑射即将完成,城墙上不仅看不到火枪手的影子,连弓弩手都没看见。明军城墙上已经摆放好的火炮,不知为何也没有发射。

    苏赫巴鲁带领第一波骑兵已经回到了出发地,他脱掉身上的重甲,几步走到林丹汗面前弯腰施了一礼说道:“大汗,如果末将没有猜错,明军可能猜到了我们的意图。那我们…”

    林丹汗看了看四周烽火台上的狼烟,又低头算了算明军前进的速度。随即下达命令:“不管了,第二梯队携带瓦罐,直接炸毁城门,时间拖不起了。而且估计明皇现在已经得到了消息,如果去晚了,明皇说不定就会溜回宣化,那里更加难以进攻。”

    苏赫巴鲁愣了一下,急忙问:“大汗,您刚才的意思是,我们就不是攻破镇安堡去明国抢劫,而是直接攻击明皇率领的援军?”

    林丹汗微微一笑:“不然呢?独石口值得了探马赤军五千精锐的性命?这小小的镇安堡值得了我察哈尔部一千勇士的生命?我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和明军死磕,就为了去抢劫?这件事,你知道就行了,现在暂时不宜对外说,还不到时候。”

    眼中带着浓浓的欢喜之色,苏赫巴鲁兴奋地点点头,又重重地敲了一下左胸:如果抓住甚至杀死明皇,这想都不用想,会给察哈尔部带来多少好处。也许还能迫使明朝,正式承认察哈尔部对于河套的绝对统领地位。

    苏赫巴鲁仰天长啸了一声,便让仆从为自己穿上重甲。他要亲自攻破镇安堡,甚至亲手抓住明皇。察哈尔部必定再次崛起,而自己将成为草原上的又一个英雄,被高亢悠远的乌日图道(蒙古长调)世代吟诵。

    ………………………………………………………………………………

    虎大威一直嚷嚷着,火枪可以重新使用了,他还把火枪枪管握在手里,示意自己完全可以忍受得住。周围一帮等急眼的火枪兵,也急不可耐地准备重上战场。

    朱由校无奈地笑了笑:虎大威这呆子,以为谁都和他一样皮糙肉厚。很多事就没法给他们说明白。枪管如果不自然冷却,而继续强行使用的话,用不了一天,这只火枪就得报废。

    猛如虎看出了皇上的烦忧,于是吓唬那些火枪兵道:“你们没见皇上在思考大事?在这儿吵吵什么,这要是耽误了皇上,你们的脑袋还要不要了。这枪管不就是热乎着嘛,你们撒泡尿或者泼冷水不就行了。这点小事也要皇上操心?”

    朱由校把小石头扔到猛如虎的脚面上,恨恨地说道:“如果用冷水淋枪管,就等着使用的时候炸膛吧。你们要是不怕眼睛被炸瞎,可以试试。对了,谁敢用尿淋枪管,视同与蒙古人一起蹿逆,朕会下令没收他的作案工具。”说完,恶狠狠地看了猛如虎一眼,意味深长。

    猛如虎在一片哄笑声中,一手捂挡一手抱着脑袋狼狈窜逃。谁知下楼梯的时候,一脚踩空了,重重地摔了下去,又引来周围的一片嬉笑。

    朱由校对于这个二百五实在没有办法,反正这家伙肉厚,别说摔一下,就是摔下城墙,也保准拍拍屁股就站起来。对啊,人摔倒了可以站起来,马呢?

    “虎大威,朕刚才看见城墙下有两口水井,里面还有没有水?”朱由校兴奋地喊道。

第二十三章 玩死你() 
镇安堡扼守着独石口要塞的侧翼,历来为明军所重视,所以这里囤积着许多军用物资和粮食。加之这一带气候较为干燥,因此防火工作便显得尤为突出。堡内各种防火器具,在九边各镇来说,也算是较为齐备。

    趁着蒙古军队调整部署的间隙,朱由校来到堆放防火器具仓库一看,乐了。眼前这种叫做“唧筒”的玩意儿,不就是后世孩子们的玩具………高压式抽水炮嘛,没想到明朝就有了,这可是用来精准打击的好东西,一射一个准。

    可惜明朝还没发明水龙车,那是清朝才出现的东西,现在边关灭火,更多依靠的还是水囊和水袋。不过,有这些东西也足够了,嘿嘿,林丹汗,会玩水仗不?朕,待会教你…

    士兵们喊着号子踩着沉重的脚步,将几个灭火用的巨大太平缸抬上了城墙。朱由校一撸袖子,决定身体力行与大家一起担水,毕竟人多力量大,领导干部更是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虎大威,猛如虎还有马五三人,又是一副便秘已久的表情看着皇上。猛如虎扣了扣脑袋道:“皇上,小人有句话要是说了,您可不准揍我。”

    朱由校鄙夷地看着猛如虎:“是不是不想担水?切,看不起劳动人民可不对啊。”

    猛如虎尴尬地笑了两声:“皇上,唧筒分两种,一种是短的,就是您刚才玩的那种,另一种是长的,专门用做远距离引水。宋朝的《武经总要》中有载:‘唧筒,用长竹,下开窍,以絮裹水杆,自窍唧水’。这长唧筒不仅用作要塞灭火之用,四川的盐井也用它引卤水。”

    嘎…朱由校完全不知道,宋朝人就已经懂得利用空气负压引水,而且看样子,这长唧筒历来就是边塞灭火的常用之物,只要在边塞驻扎过的士兵都知道…

    朱由校皮笑肉不笑地拍了拍猛如虎的肩膀:“很好,很好,看来卫队授课的时候,你没有偷懒。爱卿,你喜欢看朕的笑话这种事,以后要注意啊,很影响干群关系,懂了吗?”

    猛如虎抽着脸道:“皇上,您别叫我爱卿行不?您叫我王八蛋都可以。小的听说书人讲过,瞿佑的《剪灯新话》里有《爱卿传》:‘罗爱爱,嘉兴名娼也,色貌才艺,独步一时…称为爱卿’。皇上,爱卿是娼妓的雅称。小的虽然偶尔去过一两次,可。。可…”

    朱由校脸一黑:“可什么?让大家学唐诗宋词,叫唤的最厉害的就是你。这些淫词滥调你倒是记得很清楚,还知道什么雅称。好,这次回京城去,你就把《爱卿传》给朕抄写十遍。写不出来,也可以,以后朕就御赐你的字,为‘爱卿’。”

    虎大威在一边笑得直揉肚子,朱由校恶狠狠地说道:“笑什么,等这仗打完,你也给我滚到皇家卫队里去。朕非得把你们两个好好收拾一下。”

    虎大威立刻苦着脸看着皇上,让他读书认字,不如杀了他算了。但,皇上好像说俺可以进皇家卫队?哈哈,俺也可以去京城了。听猛如虎说,科学院里有房有田生活乐无边…

    ………………………………………………………………………………。。

    林丹汗与苏赫巴鲁商量完进攻策略后,发现不少士兵正对着镇安堡指指点点,不时发出哄笑之声。两人疑惑地定睛一看,随即也笑了起来。

    明军正用各种器具,拼命往城墙下浇水,看样子是想把城下变成一片烂泥地,让马匹脚下打滑,以此来阻止骑兵的骑射。如果连这个都对付不了,那也太小看我们了。林丹汗立刻命令士兵在马蹄上绑上布条,并且把重箭换成轻箭,以便进攻时可以形成持续箭雨。

    一个小兵在跟苏赫巴鲁耳语了几句,随后苏赫巴鲁兴奋地拍着重甲哈哈大笑。林丹汗见状便笑问到:“苏赫巴鲁,什么事乐成这样?”

    “大汗,刚才有士兵报告说,他听家里的汉人奴隶说过,明军的火器虽然厉害,但很容易炸膛。这是明军中很常见的事情。镇安堡的明军怕也是遇见了这种事,不然为何到现在都还不使用火枪?这是长生天在保佑大汗!”苏赫巴鲁眉开眼笑地说道。

    “炸膛这事,倒是听说过。不过,现在不管明军火器是否会炸膛,这一轮冲锋都必须拿下镇安堡城门。苏赫巴鲁,你带领前军,我率领后军。只要城门一开,你立刻带人清剿明军,我带人直扑明皇的军队。”林丹汗说完,振臂高呼:“勇士们,出发,拿下镇安堡。”

    虎大威正用潜望镜密切注视着蒙军的动向,见猛如虎凑了过来便问道:“猛如虎,有件事一直想问你,为何皇家卫队的七百火枪没有一只炸膛?而且我们也有火绳枪啊,虽然发射速度慢了点,你们为何不用?”

    猛如虎猫着身子探头看了看外面说:“你们的火绳枪不敢用,用了肯定炸膛。而卫队的火枪是用五百只优质火绳枪改造的,另外兵器局重新生产了两百只,都是按照统一的生产标准制造的。听皇上说,制定这个火枪生产标准的,是一个叫做汤若望的佛郎机人。

    只是这人现在不在京城,他前年在兵器局监督制造完五百只火枪后,便回欧罗巴去了。但皇上说,他相信这个汤若望一定会在今年再回明朝,到时他定会重用此人。这事说来话长,里面的弯弯绕绕不少,等回京城再详细说过给你听。”

    虎大威闻言点点头,听到周围明军指着山口发出小小的议论声后,便把眼睛凑到潜望镜前一看,转过头对猛如虎说:“蒙古鞑子上来了,待会儿我在左,你在右,看谁炸死的多。按照边军老规矩,一两银子的彩头。”

    猛如虎嘿嘿笑了两声:“你小子够贼啊,蒙军从我们右手边进攻,要是发现不对,肯定立刻转向左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