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少皇 >

第13部分

大明少皇-第13部分

小说: 大明少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童此时张着大嘴站在原地,眨巴着眼睛看着眼前的皇上,脑子里乱作一团:这样的皇帝是商纣王?不对啊。难不成外面的传言都是假的…。

第一卷风云动 第十五章 中二病患者() 
待老者入得屋内后,屋内的人又被震惊了。原来看病的并不是这位老者,而是他带来的药童,老者只是负责开具药方。而药童进入工作状态之时,其望、闻、问,举手投足之间都颇具大家风范,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孩子,这让朱由校刮目相看。

    药童细细观察,仔细揣摩之后,将自己所得结果告诉了老者。征得皇上同意后,老者又为张裕妃切脉诊断。过了不久老者轻叹一声,便让药童扶着自己,跟随皇上去到了屋外。

    “皇上,裕妃娘娘身子骨本来还算强健,可前几日不知为何遭遇了大悲大彻之痛,令母子二人元气大伤。老夫想不通的是,娘娘似乎还遭遇了饥馑,因而断水断粮,而且娘娘不知为何还饮用了不洁之水,令身体更为虚弱。

    如今,如今,胎儿已然不保,裕妃娘娘的身体倒是没有大碍,只是需要精心调理。皇上,我这就先为娘娘开具堕胎之药,然后再行调理之事。”老者说完,便由药童搀扶着进屋了。

    朱由校闭上眼睛,长出了一口气:裕妃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那个不幸的孩子,你也记得早早投胎,朕,会给你一个交代的。

    这时,皇后轻轻把手放进了朱由校的手心,柔声道:“皇上节哀,幸好裕妃没事。陛下,妾身自入宫以来不曾要求过什么,但这件事,妾身还请陛下一定为裕妃做主。”这最后一句,一向温柔的皇后,说的斩钉截铁。

    “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给裕妃一个交待,给所有人一个交待。”朱由校以同样坚定的语气,回应了皇后。

    “皇上,妾身还是有点担心。那个小小药童真的能看病?”

    “呵呵,这事不用担心,那药童只是负责如实告知病人的各种情况。做最后诊断的依然是万医生。况且万医生只是近几年才得了眼疾,之前的行医经历不会因为眼疾就忘却的,皇后尽可放心。

    皇后,这宫中不太平,不太平啊。我今天为何揍御医?裕妃的病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御医却个个推脱,要不就胡说八道,居然有人说裕妃撞了鬼。这是有人想要搞事情啊。从今日起,我的起居饮食都由你来负责。日后,可要辛苦你了。”

    皇后乖巧地应了一声,便紧紧抓住朱由校的手不愿放开。在这冰冷的皇宫之中,她也只有这一个温暖和坚实的依靠。以前,自己只是尽职去承担分内之事。但这几天,却稀里糊涂做了很多事。难不成,这就是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哎,说好的母仪天下都被这小子毁了…

    温馨的时刻总是很短暂的,当朱由校逐一审核天启近段时间批复的圣旨后,顿时感到五雷轰顶。一张八月八日的圣旨之上明确写着“因张裕妃欺君罔上,贬为宫女”,上面还有鲜红的大印…。。八月八日?那不是自己来到明朝的时间吗?到底发生了什么??…。

    …………………………………………………………………。。

    爱好木工的天启皇帝终于知道上朝了,这是堪比辽东战局的一件大事。潮水般的奏折顷刻间就将朱由校淹没了。只是没人商讨西南战局和辽东局势,东林和魏忠贤一派,居然翻起了神宗时期的旧账,在朝堂上互掐起来。

    这还不算,皇帝将坤宁宫一间房屋改成了厨房,耗费民脂民膏白银百两;与皇后吹泡泡,不理朝政;专好烤鱼,不喜御膳;宠幸罢为宫女的裕妃,责罚管事太监;不懂医术,殴打御医;擅自留宿宫外之人…。言官们火力全开,口水滔天。

    可朱由校只是摆出一幅死人脸,不停翻检面前的奏折。然后时不时与叶向高和韩爌说些什么。到了饭点,就收拾收拾回坤宁宫吃饭。然后下午又来上朝,并且明确告诉朝臣,即日起,周一到周五朝九晚五上班打卡,迟到重罚。周六周天休息。不答应?劳资玩儿木工去…

    这天皇后见朱由校回来后又是脸黑如墨,笑道:“哟,这都一个月了,您还不习惯啊。您第一天上朝的时候,厕所都去了四五次,话都说不利索。妾身,还以为您过段时间就习惯了。”

    朱由校端起茶水涮了涮嘴,咬了一片茶叶嚼了嚼说到:“我想看看,朝堂之上在我不参与的情况下,到底可以做成多少事,紧急事务能处理多少,真正有意义的事能处理多少。可一个月了,一个月了,他们每天除了吵架,还是吵架。什么事都没做。

    山东反叛,辽东催饷,西南战事又起,广州海贼作乱,南直隶因矿税引发民变,陕西旱灾请求救济,京城道路破损请求拨款,河南黄河有决堤之忧…。这些事情,在他们眼里都不重要。他们只是拿着这些事情不断翻旧账,不断相互攻讦。他们不烦,我都烦了。”

    ………………………………………………………………………。。

    皇后不懂政务,只是耐心听着皇上的唠叨,不时往茶杯里掺水。因皇上愤怒而愤怒,因皇上高兴而高兴。见皇上说得累了,皇后端上一碗莲子羹道:“皇上您啊,还是消消气,喝点莲子羹去去火。”

    “我不,我累了。你喂我。”朱由校白眼一翻,像条被抽了筋的死鱼,瘫软在椅子上。皇后只好吹凉了莲子羹喂过去,结果却碰上朱由校火辣而又意味深长的眼神,皇后满脸绯红,含羞带嗔地狠狠瞪了皇上一眼…。

    见皇后扳起脸要自己好好吃饭,朱由校吃了两口以后,又死皮赖脸的要皇后喂他吃饭,皇后简直无可奈何,她根本拿朱由校这种无赖没有一点办法。于是皇后也故意黑着脸不说话,朱由校又极没脸皮的凑上来,把皇后逗开心…。。

    公母两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公鸭嗓子又响了起来:“我要见皇上,我对于医学有重大发现,可以震惊全人类。”

    皇后“噗呲”一笑,轻轻点了一下朱由校脑袋:“你把人家师徒两留在宫里就算了,还整天忽悠人家小孩,尽教些听不懂的话。我这坤宁宫,都快变成您的实验室了。也不知道那些少年人,怎么就愿意听您忽悠。您啊自己对付那个小滑头吧,我找裕妃去了。”

    恋恋不舍地目送皇后离开,顺便在皇后回眸时抛了个媚眼后。朱由校立刻切换成了科学狂人模式,拿出白大褂,熟练地摆开一堆材料,等着那个叫做傅山的药童进来求教了。幸好自己的初中物理还没忘干净,现在用来忽悠一下古人显摆显摆,搞点个人崇拜还是够用了…。

    ………………………………………………………………。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书法家,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为人有三气,才气、傲气、骨气。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曾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因为精通医术,以妇科为最,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而现在十五岁的“医圣”,正好处于中二病高发阶段。“我与别人是不同的;错的不是我,是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有反例,请参照以上三条”。正是中二患者的真实写照。

    中二患者总是陷入对生死、宇宙、自己、他人和身边的事物的片面苦思之中,对政治、社会的肮脏现象进行想当然的批判。比如现在的傅山就认为,政府就是一个大反派团体,而皇帝就是那个阴险的大BOSS。但皇上好像懂得很多叫做科学的道理,因此也算不得太坏…。

    要是换做别的皇帝,傅山的坟头草都已经可以编草鞋了。可朱由校这个拥有神秘“德玛西亚之力”的皇帝,却对傅山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么一个爱国、爱学习、爱劳动,永远不会叛变,还懂医术的优质书童,怎么能让他埋没在民间呢?

    朱由校对于中二病患者,是颇有治疗心得的,后世在贴吧就没少见过。得将道理细细掰开,讲给他们听,他们一时不明白没关系,关键是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时间才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事情,还是要靠傅山自己去思考和解决。

    在皇后那里,朱由校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内心;面对年少轻狂的傅山,朱由校也变得青春起来,热血时刻都在沸腾。想到激动处,朱由校提起毛笔唰唰写下:“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皇上背转身,陷入自我陶醉状态的时候。那个公鸭嗓子又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陛下这诗写的太好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当重新书写一遍,以为座右铭。”

    朱由校无奈地一笑。对于皇上的字,傅山从来都是留有余地的批评。哎,谁让别人是未来的大书法家呢?算了,这八个字就权当送给他了吧。

    ………………………………………………………………………。。

    “陛下,裕妃娘娘的病已大有好转,您为何还不追查陷害娘娘的元凶呢?”傅山说完,两颗明亮的眼珠子里放出一团火热的光芒。少年人对于仗剑走天涯,杀尽天下恶人这种事,总是非常感兴趣。

    “傅山,善恶有时并不想我们表面上的看得那样。裕妃这件事,如果不理清思路,不顺藤摸瓜处理干净,以后会后患无穷。”朱由校说完,就开始看傅山写的《手术论》。

    虽然自己根本不懂手术,但并不妨碍告诉傅山一些基本常识,至于能琢磨成什么样,那就得靠傅山自己了。

    “这事根本没那么复杂,我思虑良久料定,一定是客氏和魏忠贤,他们意图借此事祸乱后宫,进而把持朝政。”傅山高举拳头向天空一挥。

    “看看这个吧。”朱由校把那封将裕妃贬为宫女的圣旨丢了过去。

    傅山只看了两行,便抬头看着皇上,满脸不可思议:“皇上,这是您亲自下发的诏书??”

    “嗯,不错,这是以朕的名义下发的诏书。但是,我当时因为落水已经昏迷不醒,所以根本不知道这事。”

    “那是客氏和魏忠贤矫诏?皇上,我请圣旨,立刻诛杀此二贼,为民除害。”傅山说罢就兴奋的要跪下来请旨。

    “你呀,先别激动。客氏和魏忠贤大字不识几个。你看看这上面的下笔用词,是他们能想到和写出来的?”

    “皇上,这是何意?”…。。

    “这事,已经不是简单的矫诏那么简单了。是有人意图利用客氏和魏忠贤达到他们的目的。但这个目的是好,还是坏,我目前不知道。如果目的是坏的,那我就要将幕后之人连根拔起;如果目的是好的,那我不介意顺水推舟。

    因此,朕特意用了一个月时间来等待和观察,还故意挑起朝廷的一些纷争,就是想看清楚,可是目前一无所获。看来这幕后之人,不仅能沉住气,也是个道行颇深之人。行啊,既然引蛇出洞不成,那我就来个打草惊蛇。傅山,明日随朕出宫。”

第一卷 风云动第十六章 大检查() 
一听说皇上要出宫,皇后立刻就慌了,紧紧拽着朱由校的衣袖,哪儿都不准他去。朱由校无奈之下,只好使出流氓招术。他旁若无人的将皇后揽在怀里,贼兮兮地说道:“那就看今晚,皇后要使出怎样的法子把我留在坤宁宫了。”说罢,还很恶心地挑了挑眉毛。

    皇后的俏脸“噌”的就红了,虽然心里不断骂着“坏人”两个字,但双手到底也不曾松开。只是用低不可闻地声音说到:“我…我,今晚妾身…尽心服侍便是。”朱由校闻言嘿嘿一笑,便朝着皇后已经红亮的耳根吹了口气,皇后顿时就软了。

    看着皇上与皇后的脸越靠越近,宫女太监们极有眼色的一一退了出去,轻轻关上了门。

    朱由校轻轻挨着皇后滚烫的脸颊说道:“有些人在外面说我坏话,我必须要出去搞清楚是怎么回事。这样,我才能为裕妃找出真凶。放心吧,我身边有护卫,不会有事的。”

    腿脚松软的皇后,此刻鼓起勇气,把脸庞紧紧与皇上贴在一起,声音呢喃地说道:“我怕,我怕你遇见危险,你有事了,我可怎么办。”

    “傻子,我不会有事的。”

    “您为何不让锦衣卫出去查办?东厂也可以啊。为何非得自己去?”

    “锦衣卫那帮子人,我信不过。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我不是一直避而不见嘛,就是这原因。再说了,他们一旦出动,整件事就会闹得世人皆知。至于东厂,名声早就臭大街了,他们能探出什么消息?只会把事情越办越糟。”

    “那,您明天可得多带侍卫。”

    “嗯知道,你快去准备晚饭吧。我今晚要去看看信王朱由检。有几天没见小子了,怪想得慌。我这两天给他做了个小物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