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少皇 >

第197部分

大明少皇-第197部分

小说: 大明少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再也回不去欧罗巴了,我们被教皇流放了。”伽利略轻轻说完后,低着头不敢看女儿的眼睛。来到明朝的船队中,除了他和汤若望,没人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其他人都以为自己是被教皇派往明朝进行传教和交流,很多人为此兴奋了很久…

    …………………………………………………………………………………………………

    利维亚皱着眉头想了想,又起身看了看四周,尖着声音道:“父亲,这就是为何我们被当做囚犯对待的原因?您为何不早点告诉我们!!!”说完,她懊恼地把手插进浓密的粟色头发中。对于父亲给出的答案,她显然极为不满。

    “父亲,乌尔邦八世不是您的好友吗?他为何要流放你?难道他在欧罗巴做得还不过分?上帝啊,这就是您最忠实的仆人?”利维亚愤怒地说完后,嘴里飙出了一连串国骂…

    伽利略站起身,轻轻扶住女儿的肩膀悄声道:“亲爱的利维亚,被流放一事我感到很抱歉,我也有自己的苦衷。但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我发现这里好像不是明朝的监狱,我们也不像是真正被流放了。”

    利维亚噘着嘴说:“父亲,您总是说世间万物需要仔细观察,并且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结果呢,您被亚里士多德的信徒攻击,这次又被教皇出卖。您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科学并不代表真理。”

    伽利略尴尬地笑了笑,他这辈子一直坚持科学即真理,也做好了为此献身的那一天。没想到,自己最终还是在那份认罪书上签了字,最后被教皇流放到了明朝。

    他无数次向上帝忏悔,希望上帝原谅自己的懦弱…虽然这很矛盾,但对他而言,科学家的职务是探索自然规律,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应该时刻向上帝请求宽恕,二者并不矛盾。

    伽利略拿起桌上的白糖罐子,轻轻朝女儿晃了晃说:“利维亚,你认为这个东西是囚犯可以得到的待遇?”

    利维亚接过罐子,又看了看桌上的面包和熏肉,似乎想明白了一点什么,脸色比刚才好了许多,问道:“父亲,您是说,明朝不打算把我们当做囚犯对待,而是另有所图?”

    伽利略点点头说:“明朝的想法是什么,我直到现在都还不清楚。所以我和汤若望商量以后,决定隐瞒被流放一事,以免出现什么意外,激怒了明朝。”

    利维亚耸耸肩膀,算是做了回应。自从被罗马宗教裁判所盯上了以后(1616年),父亲的研究工作就受到了严重阻碍,除了做出一台显微镜,几乎再无进步。而且父亲也变得小心谨慎了许多,那个曾经为了理想坚持不懈的人,早已悄悄发生了改变…

    作为伽利略的女儿,她从十岁起就开始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如今虽然仅仅十八岁,却早就习惯了各种白眼和非议。来明朝以后,除了失去人身自由和必须做好个人卫生,还真没被刁难过。谚语说,只要我们活着就还有希望。感谢上帝,我们天天洗澡都还好好活着…

    ………………………………………………………………………………………………

    一阵急促而怪异的军号声响起,西夷馆内的士兵全数出动,开始挨家挨户敲门,让所有人都出来,自带板凳前往城门的广场处。在一片不满的喧哗声中,三百多名来自欧洲的学者和工匠,极不情愿地集合在了一起。

    明军守将按照名册清点完毕后,冲着城门士兵挥了挥手。“吱吱呀呀”的声音中,一直紧紧关闭的城楼正门,打开了。一面五爪金龙旗,呼啦作响着出现在众人眼前。旗下,一个英俊的年轻人,身着传说中的明朝皇室衣饰,头上的帽子金光闪闪,眼神平和地看着众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四周的明朝士兵高喝一声,齐齐单膝跪地,恭敬地迎接皇上的到来。伽利略等欧罗巴人一下手足无措,齐齐望向了汤若望,他是唯一一个知道明朝礼节的人。该死的,为什么不早说,天啊,我们还穿着睡衣…

    汤若望虽然在明朝做了个工部的小官,但他根本就没和皇上见过面,后来又因为教会安排回了趟欧洲。所以,拜见皇帝的业务从来就没开展过,更别说通晓其中关节。

    此时被众人推上了前台,他不免也有些心慌意乱,匆忙之中给皇上行了一个拜见上级的礼仪。在他的带领下,其余人都恭恭敬敬地给皇上行了同样的礼仪。呆在朱由校身边的信王,脸都黑了:这些蛮夷是找死吗?

    朱由校不动声色的用胳膊碰了碰信王,悄声道:“些许末节,不用在意。反正时间还长,慢慢调教便是。”

    信王觉得这话听起来很别扭:调教?为啥这词感觉那么邪恶捏?

    ………………………………………………………………………………………………

    经过一番领导接见外国来宾的庸长仪式后。主宾各自落座,朱由校轻咳两声说道:“诸位,想必你们都知道,教皇乌尔邦八世将各位流放到了我大明,是接受改造和再教育的。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大可以说出来交流一下。”

    当通译把这话翻译出去,会场短暂的沉默之后,突然爆出巨大的喧哗声。朱由校揉了揉眼睛,他发誓,看见了后世某些欧洲议会才会出现的场面,这帮高知居然内讧了…

    双方大打出手不说,还有人抡起了板凳,目标直指汤若望和另一个老者。而另一帮人,却显得十分淡定,离战场远远的,冷眼旁观。

    明军守卫急忙上前将人群隔开,猛如虎则把头破血流的汤若望,和那个老者及一个小姑娘救了回来。朱由校看了看喧嚣的人群,急忙问道:“汤若望,怎么会这样?难道这么久了,你都没有告诉他们事情的真相?”

    汤若望按着飙血的额头,呲牙咧嘴地用半生不熟的官话说道:“皇帝陛下,此事不能告诉他们。”

    朱由校皱着眉头问道:“为何?”

    “陛下,天主教教徒,如果被教皇流放,会被上帝诅咒的。所以…”

    “汤若望,朕,想听的不是这些。”朱由校不怒自威,言语中的压迫感,早已不是穿越之初可比。

    汤若望吓得一哆嗦,再一看信王脸如锅底,旁边那个粗野的军汉已经拔出了腰刀,急忙低着头说道:“陛下,这事事关…”

    “说真话!”朱由校少见的发怒了。自己精心准备的高知招聘会,如今变成了一锅粥,还特么是外国人煮的粥,这能喝?

    汤若望咽了口唾沫,指了指伽利略说:“陛下,乌尔邦八世接到您的书信后,就找到我和伽利略先生,就是这位,旁边是他女儿利维亚小姐。教皇希望借这次机会重整天主教,对抗东正教和新教。因此对外宣称,是受明皇邀请派人前往明朝布道传教。所以…”

    朱由校冷笑道:“朕懂了。教皇是打着我大明的招牌,唱大戏呢。乌尔邦这招妙啊,让朕替他背了黑锅,他自己却名利双收。”信王一听顿时火了,你们特么拿我大明当猴子玩啊…

    朱由校制止了信王想要打人的举动,指着汤若望和伽利略道:“你,还有你,还有那个利维亚,跟朕走一趟。”

    朱由校心里极怒:明朝的猴子上蹿下跳就算了,外国的白皮猴子也来凑热闹。都特么拿劳资当病猫了啊…

    ……………………………………………………………………………

    注1:在古代中国文献《孙子算经》中记载:“凡大数之法,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万万京曰垓,万万垓曰秭,万万秭曰穰,万万穰曰沟,万万沟曰涧,万万涧曰正,万万正曰载。”

    注2:川东猎犬又称邻水狗,起源于四川东部邻水周边地区、性格外向,勇敢有攻击性,这跟本身的猎犬背景吻合,对主人极度忠诚。属于中国猛犬。

第二十三章 各有惊喜() 
西夷馆一间普通而隐秘的会客室内,朱由校与伽利略等人进行了第二次会面。他也趁这个时间,把汤若望和伽利略这两个历史名人细细打量了一番。

    汤若望一头金发约莫三十岁,留着一把典型的日耳曼人大络腮胡,都窜到耳垂了,看着就让人觉得扎手。虽然胡子太多,不容易看清脸上表情。但直挺的鼻梁和近乎垂直的瘦削脸颊,已经表明这个看似懦弱的家伙,根本就是一颗煮不烂捶不扁的铜豌豆。

    伽利略满头红发大约六十岁上下,明亮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之光。深深的皱纹布满了他硕大的额头与眼角,记录着这位学者沧桑的岁月。他没有典型意大利人如古罗马雕塑般的容貌,但精心修剪的漂亮山羊胡,倒是带给人爱琴海的浪漫气息。

    而地中海美女利维亚,五官轮廓分明,粟色头发与小麦色皮肤的搭配可谓相得益彰,充满着少女健康而青春的活力。那件略显修身的蓬蓬裙,将她火爆的身材衬托的更加凹凸有致。再加上火红的双唇迷人的电眼…嗯,看来欧洲人早熟是有传统的…

    信王作为一个极致的民族主义者,向来对于西夷没有好感。没等到朱由校问话,他便急急说道:“吾皇以诚待之,乌尔邦奈何如此?汝等视我大明如飞禽走兽,可恣意把玩乎?岂不闻上邦天国,亦有雷霆之怒!!”

    汤若望眨了眨眼睛迷惑地看着信王,又看了看朱由校:虽然我已经在很努力地学习汉话,但咱用白话交流行不?可这话只能在心里想,万万不能说出来。他熟知明朝官场规矩,上官提问千万别说自己不懂,否则上官会更加愤怒。此时装作聆听状最好…

    伽利略虽然不懂中文,但看到信王脸色不善,也猜到了此事大大不妙。他正绞尽脑汁,思考着应对之法,没想到脾气直爽的利维亚,牵着裙摆优雅地行了个标准的下蹲礼,说道:

    “亲爱的明皇,我们远渡大洋,为了科学和交流而来,并不是作为罪犯被流放的。当然,您与教皇之间有什么协议,我们并不知情也不想知道。作为学者,更不想参与其中。我们只想尽快完成自己的使命,然后回国。”本姑娘教皇都见过无数次,这点场面,小意思…

    汤若望心里松了口气,这话可以翻译,于是原原本本地把利维亚的话复述了一遍。朱由校正想说话,信王却气得满脸通红,手指发抖地指着利维亚道:“你…你…怎可如此不知羞耻,这亲…的,是你能对吾皇说的?来人啊,拖出去,斩了!!!”

    ……………………………………………………………………………………………

    猛如虎把双脚乱踢的信王抱了出去,利维亚也被父亲低声训斥了一番。朱由校揉了揉太阳穴,让自己安静了一会儿,缓缓道:“这么着,朕就直话直说了。朕当初与教皇乌尔邦八世商定,以流放的名义将诸位请到大明来。为的就是让各位,以后能安心在大明生活与研究。

    朕尊敬每一个为科学真理献身的人,并愿意提供,最宽松的环境和最充裕的资金,去协助他们完成梦想。但是,朕从来没有说过,会帮助教皇对抗东正教与新教,朕更没有兴趣参与你们的内部纠纷,此事不容商议。接下来商量一下,你们流放期间的待遇问题。”

    听完汤若望的翻译后,利维亚不解地小声问着父亲:“明皇既然如此开明,为何不直接邀请我们来明朝,非要采取流放这种方式呢?明皇的愤怒没有道理啊。而且,没有教皇的判决书,他怎能如此粗鲁蛮横的就将我们定罪?”

    伽利略轻叹一声:“亲爱的利维亚,这是在明朝,皇帝说一不二。还有,你可能忘了一件事,我也是现在才想明白。你说,欧罗巴大陆上正发生着什么大事?”

    利维亚想了想立刻捂住嘴巴,颤声说道:“父亲,您是说,战争?”

    伽利略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灰暗的色彩:“是啊,欧罗巴的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为了各自利益,划分成哈布斯堡王国与反哈布斯堡王国两大阵营,已经在德意志打成一团。教皇支持哈布斯堡国王,而汤若望想拯救德意志。而我们,只是协议的筹码而已。”

    利维亚摸了摸脸颊,她是个聪明的女子,却从来没有想过政治上的事。如今听父亲这么一说,她感到越来越糊涂。不过有一点她非常确定,她相信父亲也一定明白。明皇与教皇之间,必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这种拿学者做挡箭牌的事,在欧罗巴早就不新鲜了…

    ……………………………………………………………………………………

    朱由校正在和汤若望就翻译问题进行交流,伽利略瞅了眼继续低声说道:“明皇很聪明,他知道,如果直接从教皇那里邀请我们来到明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