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少皇 >

第61部分

大明少皇-第61部分

小说: 大明少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裁决’。

    当他通过各种努力得到了‘裁决’之时,却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个得到“裁决”的过程,他完全展示出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强项。只是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裁决’所代表的,99级的这个数字和旁人的恭维之中。

    这是由于每个男人的内心,都渴望被人膜拜,希望掌控更强大的力量,而这种膜拜与力量,被年轻的他们用直接而简单的数字取代了。比如,有多少个女友,银行存款有几位数字,甚至连小丁丁的长度也被用来相互比较…

    他们渴望用数字这种简单而直接的表达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责任与能力。他们甚至把这当做唯一的一种方式。可问题是,这样的你,就真的很强大?还是更加虚幻?因为害怕失去数字,于是你拼命地想要到更多的数字…

    一个男人的成长,必然伴随着一次次,尊严与人格受到极大挑战的事情。每个男人的选择肯定不同,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黑白对错,更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着别人。站在他人的立场,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底线,很多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不可调和。

    一个男人如果说,我有孩子,为了他们我没有选择的权利,那他是条汉子;一个人男人说,我这辈子就是喜欢钱和女人,那他也是个爷们;可要是左眼看着道德,右眼看着美女,心里盘算着怎么占了便宜还立牌坊,那就可以揍他。

    ………………………………………………………………………………。。

    现在在训练场的朱由校就很想揍人,眼前精挑细选出来的四百五十个,十五岁以上的少年。对于皇上声嘶力竭讲了半天的国家大义,民族感情根本毫无兴趣。他们更在意的还是一边冒着热气的蒸笼,里面有真正白面做的馒头…

    刘招孙和猛如虎,两人急得来到处找木棍,准备把这些少年狠狠揍上一顿。按照他们的说法,对于士兵,只有木棍是最管用的。其余的话,说了也是白说,不如木棍简单实用。朱由校用凌厉的眼神,制止了两个暴力儿童的行为。

    这些流民少年从出生开始,贫穷与饥饿就一直如蚀骨之蛆,不断啃噬着他们仅有的勇气与自尊。他们努力过也奋斗过,但大明官宦与豪商为主的阶层固化经济体制,彻底断绝了他们的梦想。于是他们认为获得尊重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金钱,一个就是暴力

    大明普通百姓与流民,看起来勤劳朴实甚至有些木讷。但他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头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主的猛兽。当这头猛兽撕开桎梏,冲出牢笼之日,就是大明彻底崩溃之时。极端的贫穷与压迫,早已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道德与大义早就被馒头和女人取代。

    你不能指望这样的少年,能有多大的战斗力,更不能指望他们有多大的忠心可言。对于他们来说,谁给馒头,他们就会为谁作战;谁给金钱和女人,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说到底,他们的内心,早已混沌一片,但好在他们只有十五六岁…

    朱由校挥挥手,下令开饭,然后把猛如虎和刘招孙叫到面前来,看着面前乱哄哄的一片道:“你们认为这样一群人可以打仗?为了抢馒头都能拳脚相向。就算用军棍调教出来了又怎样?遇见了敌人的精锐照样崩溃不误。”

    刘招孙扣扣脑袋道:“皇上,这不都这么训练的吗?我义父就用这法子训练了川军精锐出来四处作战。无坚不摧,攻无不克。”

    朱由校微微一笑:“你义父训练的是忠于他的川军,朕要得是忠于朝廷的军队。不是那种伤亡到了一成就想着逃跑的军队,是一只真正的铁军。一只有自己信仰和尊严的铁军。”

    猛如虎疑惑道:“皇上,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将军忠于朝廷,士兵忠于将军,不就等于忠于朝廷了嘛。”

    朱由校化手为刀在猛如虎粗壮的脖子上砍了一下:“你这话,要是在朝廷里说,脑袋早就掉了。”

    …………………………………………………………………………………………

    朱由校背着手,对两人说道:“这四百五十人,朕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把他们当家将训练,朕会砍了你们的脑袋;你们把他们当儿子一样打骂,朕会命人揍你们。记住,这些人都是你们的兄弟,在战场上,你们的前胸将面对敌人的刀枪,后背就交给你们的兄弟。”

    刘招孙抿了抿厚厚的嘴唇说道:“皇上,我也知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的道理。可是这太难了,您看见那边没有,几个人为了抢馒头在打架,旁边一群人在哪儿看热闹叫好。这如何让他们成为兄弟?我觉得还是木棍和军令管用。”

    朱由校冷笑了一下,看着正在哄抢饭食的皇家卫队道:“木棍和军令管用?那为何所谓的大明精锐,战损一成就会溃不成军?这就是木棍和军令的作用?这样的练兵之法,朕不要。

    朕要得是每战都报以必死之心,那怕战损超过五成甚至只剩一个人,依然死战不退的士兵。你们曾告诉朕,只有被敌人包围时,士兵才会拼死奋战。那朕也告诉你们,皇家卫队自它诞生之日起,天生就是被敌人包围的。没有退路,没有援军,只有死战一条路!!”

    猛如虎和刘招孙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欣喜之色,两人“咣”的一声立正,右手敲了一下左胸道:“皇上,交给我们。”

    朱由校摇摇头道:“不,这第一期,朕会亲自参加训练。因为有人说过,一只部队的首任指挥官,决定了这只部队的性格。朕的皇家卫队,它的骄傲和尊严不容外人插手。第一期训练,将决定这只部队未来。朕必须亲力亲为。”

    猛如虎看着帅气有余身板不足的皇上,撇撇嘴道:“皇上,这…您能行吗?这是士兵训练,不是京营玩花活儿。您要是有个闪失,我和刘招孙也只好自杀谢罪了。”

    朱由校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神色:“猛如虎,你不就是说我吃不了苦嘛。到时候,你别第一个喊苦喊累。刘招孙,你也别笑,你到时候别哭就行。”

    猛如虎和刘招孙实在不明白皇上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完全没把皇上的话放心里,反正花拳绣腿的东西,他们见得多了。领导嘛,嘴巴上说得都人五人六的…

    ………………………………………………………………………………………

    一声集合哨响过后,除了四十五个军校学员,以最快的速度集合以外,其余的人三三两两的站到了集合圈中,不少人还在远处不知说笑着什么。朱由校看着眼前特制的短香烛,伸开的手指逐一落下,五根手指全部收拢后,朱由校一声令下:

    “没有在规定时间到达集合圈的,全部赶出去。连他们的父母一起赶出去。皇家卫队不需要这样的人。”

    朱由校看也没看在一边高呼冤枉的上百号人,他盯着眼前的剩余的三百人道:“你们习惯了被人看不起是不是?你们习惯了被人骂来骂去是不是?你们习惯了每天找人乞求食物,习惯了每天像条狗一样被人驱赶。你们摸摸自己裤裆,有蛋没有??

    告诉你们,就算你们以前是团烂泥巴,劳资也要把你们捏成一块板砖。皇家卫队里面,不养闲人,不养孬种。告诉你们,以后会比现在更苦更累。你们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去啊,现在就去门口,领五两银子就可以回家了。快去吧,五两银子啊,够你们吃几天了。”

    四十五个军校学员,怜悯地看了一眼皇家卫队剩下的三百人,眼中尽是不屑之色:皇上就是话多,对这些流民用得着说这些话,他们懂这些道理?用棍子打最合适。皇上说过大明朝太多人属于三无人员,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廉耻,说的不就是这些流民?

    三百个流民少年,眼中充满了怒火:被人乱骂,被人打落水狗一样四处驱赶,我们想这样?这都是为了要活下去。皇上说这话,我们还不敢揍,但边上的那些秀才,干嘛那么看人?真以为我们不敢拿棍子揍你们?狗眼看人低!!

    朱由校咬牙切齿地继续说道:“摸摸自己的左胸,是不是有个东西在跳动?那是你们的心。我不信,你们情愿这辈子这么活下去。谁在皇家卫队有这样的想法,劳资会把他赶出去,这里是人呆的地方,不是一头猪呆的地方。

    我从来没奢望你们这帮家伙,能成为什么大将军。只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人,一个敢摸着自己的蛋,摸着自己的胸口说,劳资是一个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一个知道自强自爱的人,一个知道什么叫做男儿当自强的人。”

    朱由校话音一出,现场鸦雀无声,他走了两步严厉地说道:“你们以前习惯了当狗,记住,进了皇家卫队,就要习惯当人。从今天开始,为了吃一口饱饭睡一晚好觉,你们都要去竞争。竞争不过别人的,别怪朕把你们再赶出去。

    从今天开始,皇家军校四十五人,皇家卫队三百人,你们的教官两人,包括信王还有朕在内,一共三百四十九人。在竞争未来的军官职位中,全部一视同仁。没有谁有特殊照顾,听清楚了没有,有本事就吃肉喝汤,没本事就喝粥咽糠。”

第一卷风云动第七十二章男儿当自强() 
万历十三年(1585)开始的小冰河气候,已经在不经意间影响到了整个大明。各地出现极端低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连吴江运河这样的南方运河,都会出现结冰的情况,需要壮士开冰才能勉强前进。

    地处华北的京城,受到低温的影响更大。僵硬的土地用铁镐砸上去,都只能砸个白点出来。运河上早已封冻,不少调皮的孩子已经在运河上推着爬犁,玩的嘻嘻哈哈。但很快,孩子们的游戏就结束了,因为一群凶神恶煞的士兵,带着一大拨人出现在了运河边。

    过了没多久一条爆炸性消息开始在京城百姓间流传,这让冬天里只能在家里趴窝的无聊市民,有了不少谈资。皇上发疯了,居然要在冬天开凿什么水库,还下令护城河要拓宽,运河也要拓宽,不仅如此,科学院也计划重新挖掘一条新的护城河。

    不少闲来无事的市民,顶着风雪来到了工地,这冬天里难得有看热闹的时候。很快他们就对一种新型的工具产生了浓厚兴趣,听说叫什么打桩机。

    这玩意儿用几根铁柱搭成了口字型,足有一丈高,几个人通过一个奇怪的盒子,用绳子将一个裹了厚重铁头的木桩吊起,然后木桩顺着凹槽砸到了地上,反复几次后就将土地凿软,接着便有人上前将浮土铲起来装到一边的手推车上。这一来一去的可比用铁锹快多了

    一个打桩机没什么,但一次性出现了几十个打桩机,这看起来就很壮观了。市民们正看得兴致勃勃抓耳挠腮,就被蛮横的士兵赶到了一边。这让市民们颇为不满,心里暗骂道:嘿,这前面可有一大片碎石地,我就不告诉你。打桩机能凿开?我名字倒着写。

    很快,市民就发现,遇见这种难以开凿的地方,皇上的手下不是用打桩机,而是用火药炸。这种火药也不知是用什么做的,比夏天的炸雷还响。市民顶着满脑袋的小石子,吓得赶紧往家里跑。这冬天也不知哪里来这么多热水,居然把裤裆都打湿了…。

    ……………………………………………………………………………………

    王徵带着新招募的几个工匠,正在仔细研判和总结打桩机的功效。打桩机的工作效率确实比人工好,就是这打桩机内安装的调速齿轮,因为钢铁质量太差耗费的太快了。不过皇上说了,让他们不要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任何新事物,都必须依靠不断试验才能成功。

    宋应星在每一次定点引爆后,便不顾呛人的硝烟,和工匠一起研究火药配方的问题。对比数据后,他对火药配方依然不满意。看来提纯这种事,还需要另外想办法。他对于皇上说的那种只需要一小块,就能将房子送上天的新式火药很感兴趣,可什么叫做化学合成?

    孙元化在科学院外围,也在详细记录各种数据。不明白皇上为何喜欢把伏地冲天雷叫做地雷?这名字也太土了。皇上对于这种地雷的使用方法也提出了严厉批评,说这种复杂的钢轮发火地雷就是科学家的耻辱。这埋雷就得花费不少功夫,等埋好了,奸细的图纸也画好了。

    皇上需要那种人头大小,触发与爆炸装置一体的地雷。但皇上不仅完全无视了这种地雷的复杂性,还威胁说,想不出来怎么做?看见没,天台上风景独好视野开阔,四面透风空气怡人,汝可愿上去一观?也许身临险境就能触发灵感…

    茅元仪和毕懋康正在科学院内试验最新的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