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五代龙腾 >

第19部分

五代龙腾-第19部分

小说: 五代龙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九章 强中自有强中手() 
转日过来便是七夕佳节,皇宫之中张灯结彩,一派浓厚的节日气氛,天子将召百官入宫饮宴,家眷也由皇后招待,晚宴设在青和殿后的东回廊之中,中以轻幔相隔,西边则是皇后招待一干官员家眷的所在,今日她还特地让周娥皇随周宗前来,也是想让她先见上李从嘉一面,二人大婚之前是不会正式相见的,一般都是看对方的画像。

    李从嘉午间便到了含烟殿中与父皇母后一道庆贺生辰,吴王李弘冀与昭平公主李芷兰以及李从善李从俭俱都在座,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自己这个皇姐端庄秀丽娴静文雅,李从嘉对其印象极好,隐约记得历史上后主有位姐姐乃是辽圣宗的妃嫔,却不知是不是这李芷兰,假若今世真有此事李从嘉会想尽一切办法加以避免,此岂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和亲?今世自己要和赵匡胤争雄天下,一旦功成更不能让华夏犹如历史上宋朝一般积弱,面对辽国还要岁岁纳贡!

    至于那两位皇弟两个月来李从嘉已经和他们混熟了,他们也是锺皇后所出,和自己是亲兄弟。可以说如今在李从善和李从俭的心中六哥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博文广记还会说故事,让**罢不能。

    到了下午,一干官员开始进入宫中,他们与家眷分门而入,走不同的路线到达饮宴之处,今日是六皇子生辰,陛下虽未提及可他们岂能不备礼物?这本也是李从嘉一心期盼的,让锺瑞年置办那一套宅院就花去了他十之七八的积蓄,六皇子现在缺的就是钱,有红包收自然是来者不拒,不过除了皇叔、大哥及舅舅的礼物堪称贵重之外,其余官员都是一些文房四宝之物,虽是格调高雅却令李从嘉大失所望。

    至于表哥锺瑞年则是前往江淮之处行商,亦算是为李从嘉先行打探当地形势并提前布局,此乃大事与之相比自己小小的生辰就算不得什么了,当然等锺瑞年回来之后一份厚礼是跑不掉的。

    待到晚间酉正之时,东西二处一并开席,李璟与锺皇后首先给重臣们祝酒,颇有嘉勉之言,这些臣子除了谢过皇上厚恩之外也都给李从嘉送上贺词!众人都是恭敬有礼,却有一人见了李从嘉是满面惊讶之色,此人正是威国公宋齐丘的长孙宋承宪,自东京而回此次也算在众人面前第一次露面,他可没有想到到当日清风楼中做出绝妙佳作的锺家公子便是今日的生辰主角,六皇子李从嘉!

    “宋兄,前番我也是迫不得已,得罪了。”李从嘉倒也没想到今日宋承宪会来此间,显然威国公对自家这个长孙是极为疼爱的,不过既然相见对方又是彬彬有礼态度极佳,他自然也不能失了礼数。

    “呵呵,不怪不怪,上次得闻佳作,我曾数次往锺兄府上寻访,可却一无所得,却未料竟是殿下,如今得知日后便可多向殿下请益了

    !”宋承宪满面笑容的道,他的确是醉心于此,当日见过那李煜之后再未得见,不由心中遗憾,如今得知是李从嘉,怎不心喜?至于当日之事本就是自己酒醉有错在先,对方最后也算是给自己道歉了。

    “好说好说,宋兄言重了。”李从嘉只能讪讪的笑道,心中却想你最好还是不要向我请益,否则本少爷难受你也会失望。

    外人眼中二人笑言欢语,显得极为投机,李弘冀看在眼中却是心奇,当下目视宋齐丘,有询问之意,岂知威国公也是一脸茫然,显然也是不知究竟,这也是这帮纨绔的特点,此类事情向来都是私下解决,没有捅出什么天大漏子的前提下是不会告知家人的。

    这边推杯换盏,场面热闹,女眷那边却是另外一番场景,十几个官宦小姐并排而坐,面前案上所放乃是十枚细针,并配以丝线。这是南唐时七夕节的风俗,名为乞巧,少女们于月下穿线,谁穿的又快又准便是乞的巧多,锺皇后自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与优胜者。

    “乞巧之会,始!”随着凤娥的轻声出言,一******们也忙碌起来,十几双芊芊素手灵活摆动,确是赏心悦目,而其中又以周娥皇为最,这针织女红本是她所长,动作起来轻灵飘逸,举手投足莫不是仪态高雅,看得锺皇后是越发喜爱,结果自然是她获得了此次的优胜。

    不光如此,在座的女眷都亲手制作了巧果带来,此物又名笑厌儿,乃是七夕佳节应景的食物,锺皇后交代一声,便有侍女将这些巧果送到东边给一干官员食用,当然她还不忘了与凤娥耳语几句。

    东回廊这里酒过数巡,便见数十名侍女手捧果盘而来,将巧果放在他们面前,唯一与众不同的便是给李从嘉送果子的是皇后的贴身侍女凤娥,见她前来,就是李从嘉也微微站起,以示礼貌。

    “殿下,皇后让我告诉你,这巧果是周家小姐亲手做得。”凤娥放下果盘后微微一笑,对李从嘉轻声言道,显然是皇后的主意。

    李从嘉闻言一愣,今日午间母后便和自己说起晚上请周家小姐前来之事,言语之中颇将周娥皇夸得天上少地下无,要知道这对锺皇后而言可是很少有的言语。令得他对这个未过门的妻子也颇为向往起来,此时拿起盘中小巧精致的巧果一尝,果然唇齿生香,当下眼光便往女眷那边看去,只是有幔帐相隔,但见人影绰绰,却难以看清。

    女子有乞巧,在男子之间也有求魁星之事,讨个大魁天下的彩头,因此乃席间,多以吟诗作词为主,今日前来多有少年才俊,能在皇上面前一展才华,莫不跃跃欲试。这一番也是妙语迭出,叫好之声不绝于耳,就连女眷那里也是凝神静听,尤其是那些小姐们。

    说道文采,宋承宪的确出类拔萃,在座公论他的词作最为隽妙,就是那边周娥皇静静细听也是心中暗赞此人的才具,李璟更是此中高手,虽然还稍差一些火候可以年岁来说已是极为不凡的天分了,加上还是威国公宋齐丘的爱孙怎能不厚待之?当下出言赞许一番之后立刻命内臣送上十六锭刻有状元及第字样的金元宝以示赞赏之意。

    “陛下之赐,臣受之有愧,在座之中有一人岁数与臣相仿作词之意境更远在微臣之上,尚请陛下让其即兴一番,以为佳节之贺。”内侍将元宝送到面前宋承宪却是不受,站起身来朗声说道,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刚才宋承宪的词作已是上佳,满座少年才俊无人可匹,虽还不能与近日流传的那首鹊桥仙相比,可也极为难得,不知在座何人能有此才情?一时间包括李璟周娥皇在内都被宋承宪的言语勾起了好奇心,而李从嘉闻言却是立刻面现苦笑,心中暗骂宋承宪不已!

第三十章 机缘巧合动芳心() 
果然宋承宪说完之后便微笑看向李从嘉,笑容很是友好,但此时看在六皇子眼中却犹如恶魔,作为一个穿越者,这吟诗作词如何能与这个时代的文人相提并论?后世背得多?你就算背得再多可人家这是即兴,还要应情应景,岂是易于之事,没个十年苦学是不成的。不过他也知道宋承宪此举绝非出于恶意,甚至还是对自己的示好。

    “世侄文采不凡,众所周知,在座还有何人可在其上?我却不信。”说话的这人语音浑厚,吐字清越,正是李从嘉老师大学士冯延巳,他与宋齐丘乃是至交好友,对这威国公之孙自是不吝赞赏。

    “世叔谬赞了,此人才是惊才绝艳,诸位可知近日流传于金陵的鹊桥仙便是出自此人之手?”宋承宪微微一笑,朗声说道。

    众人一听更是吃惊,这鹊桥仙的确妙绝,真是此人那宋承宪之言不虚,一时间也是纷纷张望,似乎要找出那人,西廊之中周娥皇闻听也是来了兴趣,这首词传唱极快,她也是爱其华美,视如珍宝,未料竟是在座之人所做,却不知是哪位高人有此文采。

    “那作鹊桥仙之人姓李名煜,在座似无此人。”这回说话的正是韩熙载,看来这堂堂丞相也没少去那清风楼,当真是不风流,无名士。

    “呵呵,此人做出如此佳句,却是丝毫不念虚名,这番胸襟更是令小侄佩服不已!”宋承宪依旧一脸笑容,却不知被掉足了胃口的众人早在心中对他愤恨不已,卖什么关子啊,就快说吧。

    “承宪,快快说来,老夫也想一见这位才俊!”众人虽是心急却也不好出言催促,宋齐丘见状出言道,他可没有这个顾虑。

    “今日正逢此人生辰,他便是座上六皇子,从嘉殿下。”见祖父发话,宋承宪自然不敢怠慢,恭敬的说道。

    此言一出,在座的目光便立刻看向了坐与李璟右侧的李从嘉,目光中有欣赏,有惊奇,甚至还有一些了然之意。此词固是绝妙不假,可却是在清风楼所做,在座这些人谁没去过?不过以皇子之尊上青楼的,李从嘉也算独一份了,怪不得传言这个六皇子风流。他不留名估计是怕被皇上知道责罚与他,哪有你宋承宪想的这么高尚!李煜后来虽被称为千古词帝,可如今却是年少,声名不似后世那般显赫。

    “此词竟然是他所做!未料他还竟有这等才情。”周娥皇闻言却是又惊又喜,也听得更为仔细,要看李从嘉如何应答。至于清风楼倒是被她忽略了,青春年少风流俊赏去此处亦是常事。

    “失敬失敬。”李从嘉很想如此说,可在近百道目光的注视之下他也只能微笑报之,心中将这宋承宪反反复复的也不知骂了多少遍。要是真的李从嘉自然不怕,还能大出风头,可现在的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个冒牌货,后世是背过不少,记忆之中也不欠缺,可是不应景啊。

    这个场合,难道来个大江东去,江在哪儿?壮志饥餐、笑谈渴饮,那更是扯淡,如此怎生是好?也亏得他后世历练的多,众目睽睽之下还能不动声色,可却不知他的微笑正被人看做是默认,不言不语更是胸有成竹,却不知我们的李皇子此时已是如坐针毡!

    “呃,此正乃儿臣之作,宋公子之言太过,儿臣不敢当!”再见父皇的目光看向自己,李从嘉知道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

    要说在座还有人不惊奇,除了几个当事人之外便只有李璟与锺皇后了,他们倒是知道这个儿子颇有些才情,不过李璟虽然没有去过清风楼,可也闻名已久,目光中除了疑问更隐藏着责备之意。但是这个场合他也只能憋在心里,对于词曲之道,李璟足能称得上专家,心中对这首鹊桥仙倒也颇为赞赏,只是想不到是李从嘉所做罢了

    “既如此,那从嘉便以七夕为题,做上一首佳句,也当助各位爱卿的酒兴!”李璟笑道,他也想看看这个儿子在如此场合下的表现。

    “儿臣遵命!”李从嘉硬着头皮答应一声,便起身踱至场间空地,若有所思,这即兴做词当然要费时思考,众人也不以为怪。

    这一番踱步李从嘉可谓是搜尽枯肠,自己后世虽对古文学颇为喜好,可多是那些慷慨激昂之作,似此等吟风诵月的他还真不知道多少,便是李煜的词作他也只知道那一首虞美人罢了,实在不行反正现在明月高挂,就拿苏学士那首水调歌头来凑数吧,虽然那首写得是中秋,并非七夕,可以此千古绝唱倒也能瞒的过去。

    想到这里,李从嘉心中忽然灵光一现,既然想到苏轼,怎生忘记此人,当时他可是与苏轼并称于世的,号称有水井处,便有柳词,当年柳永辞别东京之时,数百名妓沿河相送,蔚为奇观!这样的人物虽说其词的风格婉约不被他所喜,可总还会上两首,想到这里,李从嘉忽然转过身来,此时面上愁容尽去,信心十足,高声吟道:

    “青和殿。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西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这一首正是柳永吟咏七夕的二郎神,,李从嘉略微将首部和中间做了一些改动,使之更为应情应景。

    “好,此词妙手天成,应情应景,其中尚有明皇玉环之典,正显皇家风范,如此好词,却是大助酒兴,六皇子才思敏捷,卓尔不凡,在下敬佩。”沉静片刻后韩熙载第一个出言叫好,他可是大唐有名的文士,隐为众人之首,如此一带头,众人本就觉得此词精妙,作词的人又是六皇子,一时之间各自出言,赞词如潮,就连李璟也是满意!

    李从嘉依旧淡淡微笑谦逊,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否则柳千变哪里能有如此大的名头?倒是韩熙载所说的明皇玉环之典他却是一片茫然,想来应是唐明皇与杨玉怀,可哪句是说他们的?后世他只是背诵而已,并不深究,对这些典故倒是不知,同时也暗自后怕,亏了这个典故是唐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