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22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22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掌握着军队,军队不‘乱’,应该就没有大问题。最多下届选举,我们再把政fu那块夺回来。”即将卸任的总统曹錕没太重视这事。多年来形成的观念,让他觉得,武力在手,一帮文人翻不出多大的‘浪’‘花’。

    “你这个武夫懂什么?问题的严重‘性’不是丢了总统和总理的位置,而是丢了国会控制权。我们军委会是怎么来的?那也是国会选举出来的!你觉得,新一届的国会,还会选举我们这些人担任军委会委员,担任军委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等军委会的这些位置换了人,咱们掌握的这些总司令、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长、陆军部、海军部会不换人?”段祺瑞对曹錕这大老粗没好气的说。

    “在咱国防军中,谁的威望能和寰宇相比?这些位置就算全丢了,就凭他们几个文人,能指挥得动国防军?他们要是敢这么干,只要我们在座几个人一声令下,他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被段祺瑞这么一说,曹錕的老脸有点挂不住,说话也就口不择言起来。

    “仲珊兄,这么搞可不行。这样一搞,那不就成了兵变了。咱们华夏好不容易得到如今的稳定局面可就毁于一旦了。‘弄’不好,又是一场‘混’战。”阎锡山劝到。

    “兵变就兵变么,这些文人,惯于搞这种小动作。我就不信,这次被检举的议员的问题,是监察院刚刚发现的。其实他们早就掌握了,有意放到这个时候揭出来。咱们华夏如果让这些小人带着,不知道会被带到那条沟里去呢。”曹錕不服气的反驳。

    “即使我不在这个位置上,国防军也不会太‘乱’。我担心的是,据我所知,他们gmd里也内斗的厉害,胡汉民、汪兆铭、蒋志清他们各成派系。接下来,他们和我们斗完了,就该他们几个之间斗了。而这些人为了斗争不择手段。到时,国防军别成为他们之间斗争的牺牲品。”搞兵变,杨寰宇从心里不赞成。他担忧的是,被这些人把国防军的战斗力搞没了。以他看来,蒋志清、汪兆铭这些人对收买、拉拢、分化这些手段是玩得炉火纯青。

    “我觉得倒是有个办法可以釜底‘抽’薪。趁现在,把总后勤部下辖的那些企业剥离出去,特别是军工那块。我们现在控制部队,靠的就是后勤。没有后勤保障,随便那个师想作‘乱’,都撑不下去。没有足够的弹‘药’供应,他们手里的枪还不如原来的步枪,没有油料,机械化步兵只能成为纯步兵,那些大炮,没车,他们用人拉么?坦克和装甲车就更不用说了。不能按时足额发饷,军官们指挥得动那些士兵吗?我们只要把这块拿在手里,他们就玩不转,还得回头让我们来解决问题。”徐树铮的小扇子又摇了起来。

    现代化军队的命‘门’就是后勤保障。就像杨寰宇前世知道的淮海战役,若是没有几百万民工的肩背车推,用几乎10个民工支持一个士兵的比例保障后勤,想要消灭gmd的重兵集团,那就是做梦了。

    不得不说,徐树铮的这招很是凶狠。别看阎锡山掌管总后勤部现在权力很大,可没了杨寰宇的支持,他同样玩不转。总后勤部管理的最重要的几个军工企业,都是杨寰宇一手建立的,杨寰宇在美国用专利赚来的钱,也大部分贴补在了里面。不然,靠华夏政fu的那点军费拨款,又那里供得起现在这些装甲师的消耗?

    这也是杨寰宇忽视对国会和政fu这块掌控的原因。他领导的兴华会的成员,基本全在军中,帮他控制着这支军队。在他潜意识里,这支国防军就是他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念,对他来说,也是根深蒂固。这倒不是他有军阀思想,而是两世为人,两世都这么教育他的。

    靠人不如靠己啊!杨寰宇心里暗暗后悔。早知道会搞成今天这样,就安排些兴华会的会员去竞选国会议员了。因为控制国会的是徐树铮‘操’纵的安福会,出于对军队掌控的重视,也出于对徐树铮能力的信任,兴华会的会员很少从政。

    “又铮说的这个确实是个办法,把这些企业剥离之后,总后勤部需要什么物资,那就掏钱出来买。看看拨付的这点军费能买到多少物资。”深明国防军运转的实情的段祺瑞拍板做出了决定。

    对于这个决定,没人有意见。阎锡山也知道,他这个总后勤部长的任期,暂时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次出任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的毫无悬念了。gmd的胡汉民如愿当选大总统,原督察院长汪兆铭出任总理。在接下来的国会选举中,对华夏军事委员会做出了该选。原安徽省主席廖仲恺出任委员长,副委员长阎锡山、杨寰宇、张汉卿、吴佩孚留任,增选蒋志清为副委员长,并被任命为国防军总司令。

    蒋志清空出来的台湾总督由许崇智接任。杨寰宇只保留了一个军委会副委员长的职位。出乎意料的是接替徐树铮总参谋长的是张汉卿。

    q

第二二五章 当家难(上)() 
从忙忙碌碌突然变得无所事事,在开始的日子里,杨寰宇还真的不习惯。快。他虽然保留着军委会副委员长的头衔,却没有任何分管的范围,更像是个荣誉职位。唯一的好处,就是在东湖的住宅不用搬出去。

    这样的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这一世的gmd,不象在杨寰宇前世那样,招徕了大批的保定为主,其它各地讲武堂为辅的将领,后来更是通过黄埔,培养了大批人才。现在的gmd真还没几个像样的军事将领。这从让廖仲恺这么个文官出任军委会委员长就知道了。

    蒋志清就任国防军总司令,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杨寰宇化。那在这个档口,留任副委员长已经是不得已了,因为杨寰宇在国防军的威望太高,还会让杨寰宇手里有实权,那才是怪事。

    逆境是让人成长的最好方式!空闲下来的杨寰宇,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对以往做个审视。可经过一番审视,杨寰宇感到很汗颜。他是身在宝山而不自知,他手里有着兴华会这么一个不亚于国内任何一个政党的政治力量,却没有好好使用。他有着一大批忠诚于他,追随着他的热血‘精’英,却把他们全都局限于军队这一方小天地。不过,好在这个问题发现的还不算晚,一切都还来得及。

    在杨寰宇做自我检讨的时候,蒋志清也坐在军委会委员长廖仲恺的办公室里,和廖仲恺两个大眼对小眼呢。两个人当上委员长和总司令的兴奋劲还没过去,阎锡山就先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拿着一叠拨款单来找他们签字来了。

    这叠单据基本上都是国防军各师和各军种军饷和伙食费的拨款。廖仲恺看了看,没什么疑问,爽快的签了字。随后,阎锡山又去找蒋志清,蒋志清也觉得没问题,也签得很爽气。可随即,阎锡山拿着签完字的单子又来到了廖仲恺的办公室。干什么?要钱!这下廖仲恺有点傻眼。他那来的钱啊!

    “这钱不是该后勤部拨付的吗?”廖仲恺不解的问。

    “是啊,是后勤部审核和拨付,可委员长要先把钱给我后勤部啊!后勤部可没自己生产大洋,变不出钱来的啊。”阎锡山振振有词的说道。

    “这不是有财政划拨过来的吗?”廖仲恺有些不解。他来之前,可是了解过,财政部每年开年之前,军费就拨付到位的,钱到军委会,可就进了后勤部账户了。

    “那点钱够什么用?委员长您看,就这您刚签字的单据,军饷加上伙食费,合计就要二千七百多万,财政部一年才拨给我们25亿军费,光发饷都不够。还有被服、装备、训练消耗,燃料、马料、武器、维修,这可到处都要钱呢。财政那点拨款,还不够我们半年用的。以往,不足部分,都是委员长想办法‘弄’来的。”阎锡山掰着手指,一样样算给廖仲恺听。

    “段委员长那搞的钱?”廖仲恺一听是段祺瑞搞来的钱,就更想不明白了。段祺瑞可是有名的“六不”。从不收礼,更别说收钱了。在高位上呆了这么多年,连一套自家的房产都没有,一年四季都是套棉布军服。只有那套上将礼服不错,还是政fu给做的。

    “欠账啊,以往军火,被服,消耗,都是段委员长签单欠工厂的。现在工厂不给欠了,这几年,我们已经欠了十几个亿的款项了,工厂说要开不下去了。”阎锡山的话,让廖仲恺大吃一惊,欠账十几个亿?这下廖仲恺傻眼了。先打发走了阎锡山,廖仲恺第一时间就把蒋志清叫了过来。于是,就出现了刚才那一幕。

    “哎,这事啊,我以前听说过,不过我以为是假的。不过,现在看起来是真的了。我听说,那些军工厂基本上都是属于杨寰宇的‘私’人企业,国防军的装备军需都是杨寰宇补贴的。看起来,这次,咱们冒失了,这下把他得罪狠了,那怎么可能再补贴?”廖仲恺忧心忡忡的叹息道。军权一向是gmd的短板,原以为这是个抓军权的大好机会,哪知道是个坑。

    “娘希匹,早知道这样,刚才那字就不签了!”蒋志清狠狠地骂了一句。

    “不签怎么行,还是想办法那里去筹点款吧,事情已经这样,总要想办法解决。真要无法解决,我打算请辞这个委员长。其实,这次这事我是不赞成的,展堂和兆铭都没当过家,不知道当家的难。当年在广东,不过区区一省之地,兵不过数万,还有苏俄和日本提供的大笔援助,尚且如此之难,几乎将广东一省的富商百姓得罪了个遍,也没最终解决财政问题。何况如今全国之地,拥兵百万。你可是在台湾当过家,想必也有体会吧?”廖仲恺想起以前在孙文那里当财政部长的日子,顿觉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筹款我倒是能在江浙筹到些,只是那也只能解一时之,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不过,没钱倒也不全是坏处,我倒有个解决的办法,搞好了,或许这军权还就抓住了。”蒋志清沉默了一会,想出了个主意。

    “哦,说说看?”听到蒋志清说他有办法,廖仲恺本已有点凉了的心又热乎起来。

    “裁军整编!我看过‘花’名册,全国现有八十个师,太多了。现在没有战事,完全可以裁掉至少一半。所有这些部队绝大部分都是原奉、直、皖、粤、滇、桂、川、晋等地方军改编过来的,杨寰宇的嫡系部队只有八个师,大部分都在‘蒙’、疆一带。只要我们放出消息,国防军要裁军整编到30…40个师,我想这些人,都会来找我们。到时,愿意加入我党的,保留编制,不愿意的,改为地方保安部队。这样的话,等裁军完成,留下的可不都是我党的军队?军费大幅减少,应该就能撑过去了吧?”蒋志清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这招一出,不但少了支出,还能彻底抓住军权。

    “改成地方保安部队,不是同样还要发饷,还要装备?”廖仲恺听完,疑‘惑’不解。

    “都叫地方保安部队了,军饷装备,当然都归地方负担,要是地方不愿负担,那就遣散!我想,那些师长旅长,肯定都不愿意就这样回家去做个普通百姓吧?”蒋志清嘴上说着,心里却在想,不向我靠拢的,我凭什么管你死活?

    “这样妥当吗?现在可是好不容易才把军政分开,这样一来,各地重新拥有军队,一不小心,岂不是又要回到军阀割据的情形?怕是华夏又要陷入战‘乱’了。不妥不妥!”廖仲恺怎么想,都觉得这不是好办法,稍不小心,结果可就是灾难‘性’的了。

    “谁还能进行割据?不是还有听命于我们的分驻各地的几十个师呢吗?谁敢割据,就灭掉谁!”蒋志清觉得廖仲恺的担心有点多余,有几十万听命自己的军队在手,谁敢造反?

    “不行,就算是地方保安部队,要地方出钱自己养兵,也要他们把钱‘交’上来,由我们下发,不然,太危险了。”廖仲恺想来想去,还真没别的办法,这个缺口实在太大了,大到根本没办法可以弥补。

    “地方要是这样也肯出钱,我们现在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也不用裁军,直接让地方把钱‘交’上来就行了。你这样搞,我可以说,没任何一个地方会出钱的。”蒋志清觉得廖仲恺简直有些迂腐。

    “那这样吧,我们去展堂那里,叫上兆铭,大家一起议议,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廖仲恺觉得自己不能同意蒋志清的想法,偏偏自己也束手无策,只能考虑把问题上‘交’了。

    两人来到总统府,等来汪兆铭后,把事情一说,胡汉民和汪兆铭也有点傻。

    “兆铭,你政fu那边还能不能挤点出来?”胡汉民也没办法,只能开口问汪兆铭。

    “我能有什么办法?要不加税吧!去年全年政fu收入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